第23章 ? 熱烈歡迎

第二十三章 熱烈歡迎

劉家河大隊的社員一聽到這個消息, 頓時炸了。借人借順手了,上次借了半個月,這次還借。

陳大山也有些不樂意, 直接回複向陽大隊的孫隊長說:“小江現在是我們大隊的幹部,誰家總把幹部往外借?我借你這個隊長, 你樂意不?”

孫隊長咧嘴一笑:“行啊, 你把我借走,我把小江借走, 我們倆換換。”反正工作已經安排好了,離開他, 大隊的秋收工作也不受影響。

陳大山白了孫隊長一眼, 這老頭子的臉皮可真厚。

開了一句玩笑,孫隊長正色道:“老陳,咱倆是老熟人了。你也知道我的為人,我不會讓你們大隊吃虧的。你看這樣行嗎?我們向陽大隊出五個壯勞力來幫你們幹活, 你把小江借給我們五天。”

陳大山皺着眉頭,都是一個公社的, 又是老熟人, 直接拒絕也不好, 但借人又不願意,于是他說道:“我們再商量商量。”

孫隊長:“那你們盡快,我聽縣氣象局的同志說,今年下半年雨水會比較多,我不是想盡快把秋糧收倉庫裏嗎?糧食可是咱們農民的命根子呀。”

陳大山聽到這句話頗有共鳴,他說道:“我明天給你回複。”

孫隊長還有別的事, 匆匆離開了。

陳大山轉頭去找江寧和陳壯他們商量。

現在大隊的隊委一共就四個人:陳大山、陳壯、劉家成、江寧。劉家成四十來歲, 人很踏實能幹, 話不多。江寧跟他接觸得也不多。

陳大山提出這個問題,問三人的意見。

陳壯先發言:“叔,咱們的豆子雖然割完了,但這些農具還有用,無論是割草還是幹別的都行,農忙時節哪有借農具的?借人也不行。”

劉家成道:“都是一個公社的,不借不好說呀,再說人家答應送來五個勞動力。”

陳大山覺得借不借都有道理,他只好把目光投向江寧:“小江,人家要借的是你,你看呢?”

Advertisement

江寧考慮了一會兒,慢慢說道:“眼下正忙,我本應該留在隊裏好好幹活。按我的本意,我不想去。可是,我也明白,如果咱們直接拒絕,又會得罪兄弟大隊,将來公社領導知道了,怕是對咱們的觀感也不好。”

陳壯接道:“這倒是,我都忘了公社領導這一層。”

劉家成笑道:“還是小江考慮得周全。”

江寧又接着說:“我最近又琢磨出一個能替代收割機的新農具,就是在拖拉機前面焊兩排鐮刀,效果比不上真正的收割機,但比鐮刀可強多了。”

三人聽到又有新機器,六只眼睛同時放光,但陳大山的目光很快又黯淡下來:“咱們大隊沒有拖拉機。”

江寧笑道:“可是,向陽大隊和紅雲大隊有拖拉機。兄弟大隊嘛,今天你找我借人,明天我找你借拖拉機,有借有還才是正理。”

陳大山的眼睛再次亮了,他拍了一下大腿,稱贊道:“小江,你的腦子可真靈光,是這個理兒沒錯。”

陳大山琢磨一會兒,跟江寧商量:“既然如此,咱就讓他們兩個大隊再欠咱們一份人情,那五個勞動力咱也不要了。少五個人也沒啥。明年麥收咱們找他們借拖拉機。”

江年又建議道:“鋤頭鐮刀一個大隊借他們十五把,手推收割機各借兩臺,我估計他們借我過去,肯定是想我幫着改裝農具,我去了再給他們弄一些。”

其餘三人沒異議。

陳大山當天下午就通知孫隊長和紅雲大隊的洪波隊長,告訴他們這個決定。

兩人自然是喜出望外,但高興的同時又有些不安。這麽大方,連勞動力都不要,陳大山這葫蘆裏賣的是啥藥?

陳大山也不喜歡藏着掖着,幹脆直接挑明:“今年我們借你們人,明年,我們借你們的拖拉機。”

兩人一聽江寧連明年的收割機都想好了,更加高興。不帶猶豫地就答應了。

“只要那個收割機能弄好,咱們輪流使用。”小麥一般不會同一時間成熟,有早熟有晚熟的。

劉家河大隊靠南一些,一般會早成熟個一兩天,拖拉機借他們兩天還是可以的。

兩家的隊長答應了陳大山的要求之後,江寧也收拾好包袱去向陽大隊。

路上,兩個隊長又開始争搶江寧。

孫隊長想讓江寧先去向陽大隊,洪隊長想讓江寧去他們紅雲大隊。

江寧一臉無奈,洪隊長有點幽默,笑嘻嘻地說道:“老孫,咱倆別争了,你看把人家小江給吓着了,兩個老頭子争搶人家,又不是兩個姑娘。”

江寧也跟着笑:“你們兩個争挺好的,要是兩個姑娘争我,那我的麻煩就大了。”

三人一起笑了起來。

江寧很認真地說道:“你們看這樣行不?你們兩個大隊,我都去過,實話實說,向陽大隊的大隊部寬敞些,年輕人也多些。幹脆,我就留在向陽大隊,你們紅雲大隊把農具和要用的東西送過來,有木匠基礎的,上過學的,學東西快的年輕人送過來幾個,我手把手教他們。”

洪波不好意思地說道:“你的吃飯本領随便教給他們,不太好吧?”

江寧道:“這算什麽吃飯的本領,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而已。我不教你們,有心人一琢磨也能學會。我早點教會這些年輕人,以後你們自己做也方便。”

兩人都對江寧肅然起敬,這個年輕人的覺悟太高了,又有本事又謙虛。

江寧當晚就住在了在向陽大隊。

向陽大隊的風景也不錯,跟劉家河大隊比,是各有特色,而且這裏的土壤更肥沃,交通也更方便些,人們的生活自然也略好一些。

江寧來過一回,大家一聽到他又來了,有相熟的人家不約而同地湊上來說話。

最高興的要數孫隊長的兒子孫康和孫健,看到江寧,是一臉地雀躍。

江寧看到熟人也很高興,大家說了幾句閑話。

孫隊長的老婆楊嬸已經把江寧的房間收拾好了,還是上次的那間客房,打掃得幹幹淨淨,床單都是新洗的。

江寧客氣地道謝。

楊嬸朗聲笑道:“你這孩子可真客氣,你有啥要求直接告訴我,哪兒不習慣也直接說。”

江寧笑道:“習慣習慣,這已經很好了。”

晚飯是在孫家吃的,楊嬸殺了一只小公雞款待江寧。

第二天早上,江寧就開始工作了。他負責教孫康兄弟以及紅雲大隊的年輕人做新農具。

江寧先自己動手,讓他們在一旁觀摩,一邊做一邊講解:“豆秧太矮,總是彎腰去割,太累,而且影響效率。這個鋤頭鐮刀,就是把鐮刀安在鋤頭把上,為了方便收割,要把鐮刀斜着安,這個擋板是為了方便成片的收割,效率更高。”

“當然,這只是我的想法,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你們誰要是有更好的辦法,一定要告訴我,咱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大家跟江寧很熟,大家又都是同齡人,交流起來無障礙,他們有什麽想法就直接說,有問題也直接問。江寧一一耐心回答。

還有人對拖拉機收割機很感興趣,便問他能不能收割豆子,江寧答道:“應該可以,不過,現在已經來不及了。拖拉機收割機,需要更多的鐵,還要改裝,明年麥收前再弄,現在先把這兩樣弄好。”

大家認真地學,江寧認真地教,這兩樣新農具都不難做,最簡單的鋤頭鐮刀,他們很快就上手了。江寧則帶着幾個會木匠的社員做手推車。

向陽大隊還有一個劉家河大隊不具備的條件,他們大隊有鐵匠鋪,能簡單打制些鐵騎。

江寧利用這個條件,又把鋤頭鐮刀改了一下,用起來更方便,他還把木擋板換成了鐵板。

孫康受江寧的啓發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直接在木頭上按一長片鋒利的鐵片,收割時,用力握着木把,鐵片貼着地面往前推。

江寧一聽覺得可行,反正有鐵匠鋪,鐵片也有,他試着做了。

新改的農具下午就被人們拿去試用。

晚上收工時,社員們自動聚集在江寧門口,面帶喜色地彙報今天的成績。

“小江同志,你厲害了。上午那鋤頭鐮刀已經夠好使了,下午的更好用,又快又好,一鋤頭下去,能掃割一大片,還不用彎腰。還有那個長鐮刀,用着也方便。”

“手推式收割機也好,一趟下去,歘歘,豆子倒一大片,神了。”

“是啊。”

江寧再一次收獲了大家的佩服和喜歡。

江寧說了長鐮刀是孫康想的主意,大家也誇了孫康。孫康不好意思地說刀:“沒啥,我是在師傅的啓發下想出來的。”江寧升格成師傅了。

當晚,就有鄉親們送了一條魚到孫家,是給江寧吃的。

第二天,又有送來了一盆蝦。

江寧覺得這麽吃下去,自己就太腐敗了,就想拒絕。

楊嬸兩手一攤:“鄉親們非要送,我有啥辦法。我覺得他們送你就吃,你跟大家夥節省了那麽多氣力,這是應該的。再說你費腦子,就該多補補。”

東西是送給江寧吃的,但江寧也不可能吃獨食,大家一起吃,特別是孫家最家的兩個孩子孫小紅孫小陽,沒少跟着跟江寧沾光。

兩個孩子吃順了嘴,暗暗盼着江寧能多住些日子。

江寧只在前兩天帶着他們做農具,後面兩天,他就讓孫康孫健兩人領着這幫人去幹活,他自己則開始鑽研脫粒機。他做的脫粒機是手搖式的,機身是木頭,裏面最關鍵的部位用鐵,當然也可以用木頭,但需要用煮過的硬木頭,不然損耗太大,用不了幾回就會壞。

江寧試驗了兩天,做廢了三個,才終于做出一個像樣的脫粒機。

脫粒機當天晚上就派上了用場,大家輪流去試,一個笑呵呵的。

江寧也向向陽大隊出資購買了三個鐵齒輪,這是為集體購買的,回去還可以報銷。

五天的時間一閃而過,江寧該回劉家河大隊了。

大家愈發不舍。

最不舍的還數孫小紅和孫小陽。

兩人拉着江寧的袖子問他什麽時候再來。

江寧摸摸兩人的頭,說道:“明年麥收前,我還會再來的。”

“明年啊,好久。”

跟上次一樣,大家夥一聽說江寧要走,紛紛來送東西。上次是青黃不接,大家手頭不寬裕,這一次可是秋收。況且秋收也有人家江寧的一份功勞。今年莊稼略有減産,但還算正常。

江寧上次收到五麻袋禮物,這次收到了十麻袋。

江寧覺得太多了,便拒絕道:“大家的好意我心領了,但這太多了。我幫你們兄弟單位互幫互助的,應該的。你們送我這麽多東西,要是被有心人誤會,舉報我受賄就麻煩了。”

幾個嘴頭利落的婦人,說道:“小江同志,你放心,有誰敢舉報你,俺們就上他家供桌上坐着罵。咋了,你又是弄新農具又是教大夥的,這點東西算個啥?俺們請城裏的專家不花錢嗎?”

“是啊,花錢也未必請得到。”

“對對,誰有意見,誰就來解決咱們的問題。”

楊嬸也在旁邊勸道:“小江,你呀太謹慎了。誰賄賂幹部,拿紅薯幹玉米面賄賂呀,人家都拿好煙好酒拿錢。這是大家夥的一點心意,你不收,他們心裏過意不去。”

江寧是盛情難卻,最後還是收下了。

也不知道是誰聽說江寧喜歡小貓小狗,正好有一戶人家裏母貓下了崽,便抱了一只最可愛的小奶貓給他。

江寧可沒法拒絕這毛茸茸的小家夥。

江寧在離開五天後,坐着拖拉機,抱着一只小貓,回到了劉家河大隊。

作者有話說:

這兩樣改過的農具,在網上有原型,圖我沒法放,大家有興趣可以搜“割豆秧神器”。

手推車收割機,我旅行行見過,那是插電的和燒汽油的。主角做的這個,考慮到當時的條件,是手推式的。

手搖式脫粒機,小時候見過。現在也有,拼夕夕9塊9包郵。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