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 提前警告
第二十七章 提前警告
被人窺伺後, 江寧考慮起了果樹的安全問題。他想過把果樹移植到院子裏,但院子就這麽大,能利用的地方有限。
而且裏面有幾棵大樹, 再加上有院牆遮擋,陽光不是那麽充分, 會影響果樹的生長。要壘院子, 院子壘低了沒有效果,壘高了工程量太大, 用鐵絲圍,他又沒錢。
江寧觀察了一下, 決定利用一下山崖四周的地形。他這處山崖中間高, 四周低,有的地方坡度很陡,有的很平緩。屋後最陡峭的那一部分不用管。江寧把院子正前方最平緩的那一塊只留了個出入口,弄扇木門。
其餘的部分, 把坡上的鏟平,變成陡坡。再把下面的溝壑挖寬挖深, 下雨時方便排水, 尋常人也爬不上來。這個工程量也不小。江寧也不急, 和老胡每天有空幹點,一點一點地弄。
除此以外,江寧還不忘進行輿論宣傳。
他和老吳來往的事情,只能隐瞞一時,與其以後被人提起,還不如他主動說明。
秋收以後, 有個社員大會。主要是隊委宣讀一下最近的時事政策, 安排一下冬季工作, 另外強調一下,冬閑了,都好好給我呆着,別因閑生事。這年頭,沒有什麽精神娛樂,大家又愛紮堆,人一多是非就多,言語不和,再舊上以前累積的小恩小怨,時不時地爆發一些沖突,輕者吵架互罵,動辄打架鬥毆。
按照規矩,江寧做為保管員只需旁聽即可,陳大山上臺講會話就完事了。
這次由于果樹實驗的事,等陳大山說完以後,江寧及時站了出來:“隊長說完了,我也簡單說兩句。”
大家詫異地望着江寧,遲疑片刻,方朝陽和李守信帶頭鼓起了掌,其他人也跟着鼓掌。
陳大山聽到掌聲,面色一僵,劉家成意味深長地看了江寧一眼,剛才隊長上臺時,大家都沒鼓掌。
江寧也敏銳地察覺到這個問題,他無奈地嘆了一口氣,算了,先講完話再說吧。
江寧以前面臨人多的場合會頭皮發麻,好在,他後來為了工作硬着頭皮上,現在能勉強應付這種場面。
江寧昨晚打了幾遍腹稿,把自己新學的名詞也用進去了,今天講話還算順暢:“各位鄉親,借用大家的一點時間,說一下我做果樹嫁接的事。在大家的支持下,我的實驗基地已經初步建成,向陽大隊孫隊長的兒子孫康答應來幫我。因為我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就抓了一個勞改隊的人當勞力。”
江寧說到這裏,會場上突然出現了一陣嗡嗡的議論聲。有的人知道老吳和江寧來往的事,還有很多人不知道。
Advertisement
但是大家夥都覺得江寧這麽做有點欠考慮。
還有人問陳大娘:“嬸子,小江不是個莽撞的人,怎麽這次做出這事來?不應該啊。”
陳大娘也覺得不應該,但她又不想直接這麽說,就說道:“噓,別急,你聽聽小江怎麽說。他說不定有他的道理。”
那人一聽也覺得有理,就閉了嘴,繼續聽下去。
王明成的家人也在臺下,他們一臉的困惑不解,他們還準備拿此事報複江寧呢,他自己卻說出來了,他這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江寧等大家的議論聲淡了,才繼續說下去:“我知道這些人的成分跟咱們不一樣,其實我也不太想用他們。可是,我又覺得:他們可能有罪,但知識無罪。知識掌握在無産階級手中,那就是改造世界的武器。
現在所說的三大革命:階級鬥争,生産鬥争,科學實驗。咱們大隊的階級鬥争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沒有封建遺留,也沒有資本主義餘孽;剩下的生産鬥争,我們剛剛戰勝了旱災,也算是重大勝利。但我們都清楚,生産鬥争并沒有結束,我們要想過上好日子,就得與天鬥,與地鬥。而科學實驗正是我們用來輔助生産鬥争的武器和工具。今年秋收時我改制的那幾樣新農具就是科學實驗的産物。”
說到這裏,江寧微微停頓了下,大家愣了一下,方朝陽啪啪鼓起掌來:“江寧,說得好,說得棒,我們全體知青為你自豪。”
江寧:“……”
鄉親們愣了一下,人家知青都表态了,他們也不能輸,于是有人大聲道:“小江,你是好樣的。”
現場越發熱鬧,江寧的話還沒說完,他只好往下壓了壓手,等大家安靜下來,接着說道:“我說這些,并不是要邀功。因為也沒什麽可邀的,這些農具是我在大家的啓發下才改制好的,我的階級感情也是在來到劉家河大隊後被激發的。以前,我們在城裏只是聽說農民兄弟辛苦,下鄉參加勞動後,感受更加深刻。”
這話說得讓大家頗有共鳴,頻頻點頭。
陳大山站在一旁,一邊抽着旱煙一邊看着臺上的江寧,不禁暗暗感慨,有文化就是好啊,同樣的話說出來聽着就是不一樣。
江寧的講話已經進入了收尾:“大家都知道,我勞動不太行,別說跟鄉親們比,就是在知青中水平也是墊底。”
大家發出了善意的笑聲。
方朝陽和李守信也跟着笑起來。
“所以,我痛定思痛,既然動手不行就動腦。領袖說得好,‘這世上的事就怕認真二字’。經過幾個月的鑽研,我琢磨出一點心得。現在是農閑,我想趁這個機會做果樹嫁接。咱們劉家河大隊山林面積廣闊,漫山遍野都是酸棗林。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就想,如果此次實驗成功,滿山都能種上棗樹,不只我們能靠山吃飯,子孫後代也受益無窮。”
“當然,一切都在實驗階段。但是,世間萬物都有一個成長的機會,就像養孩子,你不能因為不确定孩子能否長大成才,就不養了吧?”
大家再次轟然大笑,說得倒也在理。
江寧态度懇切:“我希望大家能給我個機會,如果失敗了,責任我承擔,大家什麽損失也沒有;如果成功了,受益的自然是大家。因為條件有限,我只能解放思想,一切從本地情況出發,不拘階級成分,逮着勞力就用。當然,在此過程中,我會時刻繃緊階級鬥争的弦,時刻不忘對他們進行無産階級思想教育。
另外,也請大家管好自家的孩子,我知道有些孩子純粹是好奇,但我不得不在此提醒大家,果林周圍的山體被大雨沖刷得又滑又陡,再加上之前為了排水,下面的溝壑也被加寬了,裏面有很多碎石,很危險。小孩不要自己去爬山崖,有事請走正門,或者在崖下叫我也行。我醜話先說到前面,要是哪個淘氣不聽話的自己爬山崖摔壞了,我可賠不起哈。因為我蓋房子欠債,現在做實驗又欠債。全村最窮,不過我窮我光榮。”
現場爆發出一陣大笑聲,至于中間那段都不太在意,回家約束自家的娃就是了。沒事爬那山崖幹啥?
至于王明成的家人和王威一家,聽在耳中卻別有一番意味。
這是什麽意思?挑釁還是警告?
江寧的本意就是警告,一切後果我提前告訴你們了,如果還有人不長眼,想去搞破壞,摔斷腿,磕破頭,那是自己活該,別怪我沒提醒。
同時,他也順便把老吳的事捅到明處,省得有人拿他說事。
江寧說完這番話就下去了。大家也沒什麽事,一邊說笑一邊慢慢往家走去。
江寧去找陳大山。
陳大山笑着誇了一句:“小江,你小子可真行。甕裏倒餃子,有貨
又倒得出。”
江寧尋思,這是哪裏的歇後語,沒聽過。
不過,他察覺出陳大山的笑容有一點點的不自然。
他謙虛地答道:“為了實驗順利些,我是趕鴨子上架,硬着頭皮上。”
陳大山的語氣中帶着一絲黯然:“主要是有文化,有東西。你硬趕着我上架,我也說不出來。”
江寧笑道:“陳伯,你這是想窄了。我只是略懂一點領袖思想和馬克思主義,但你才是真正的實幹家。我是一顆紅心一張嘴,你是一顆紅心一雙手,十年幹部經驗加種莊稼好手。于情于理,都應該是我羨慕你才對。”
陳大山哈哈大笑起來。
笑畢,他看着江寧,試探道:“小江啊,按理說,咱們大隊應該再有個副隊長,你覺着誰合适?”
江寧看着陳大山,如果他不繼續冒頭,陳大山屬意的應該就是他。現在嘛,難說。
不過,江寧對于副隊長這個職位也無所謂。
還是那句話,天黑路又滑,農村太複雜。
雞毛蒜皮鎖事多,不管也不好,管也管不好。
對于想過簡單清淨日子的江寧來說,副隊長實在不是個好選擇。
既然無意争權,那倒不如大方一回。
他思索片刻,說道:“我覺得劉叔挺合适。”劉叔就是劉家成。
陳大山面帶詫異地望着江寧,江寧接着說道:“劉叔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又在隊委工作過幾年,有精力有經驗,可以幫你分擔不少雜事。其實陳壯也挺好,有銳氣又能幹。不過,他跟我有同樣的缺點,太年輕,恐怕難以服衆。以他的能力和你的教導,再過兩年,他就可以勝任這個職位了。”
陳大山沉默半晌,才慢吞吞地說道:“本來我第一個是考慮你的。”
江寧真誠地說道:“謝謝陳伯,什麽好事都先想着我。不過,我真不适合。理由有三:一、我年輕,工作經驗少,很多事情處理不來;二、我是知青,在本地沒有根基,有些人未必願意聽我的;三、我要忙果樹嫁接的事。中間還要抽空再改造些農具。一心不能二用,實在抽不出時間。”
陳大山看着江寧的眼睛,見他不像是說慌,滿意地點點頭,“你說得有道理。你現在可是大隊的大忙人。”
陳大山狀似随意地說道:“果樹嫁接的事,被你這麽一說,我也上頭了。要是搞成了,咱們大家的日子就好過了,漫山遍野都是棗樹,想想都高興。對了,你這研究有啥難處不?”
江寧本以為從大隊裏要不到什麽支持,一看這情形,就決定試一試:“困難肯定是有的,這世上哪有容易的事?能克服的,我自己都克服了。也有一些不能克服的,比如錢上,我在想,我能不能預支一年的補助?”
陳大山大方地說道:“你一個月就那幾塊錢,就別預支了。這樣,你是為集體搞研究,我給你批50塊錢的研究費,走公帳。”
這是個意外之喜,江寧高興地說道:“謝謝陳伯,這錢我一定會讓它用到實處,每一分都不浪費。”
兩天後,江寧收到了50塊的研究費,而劉家成也被提拔成副隊長。兩人都得償所願,各自高興。劉家成也輾轉聽說了江寧對陳大山說的那番話,對他既佩服又愧疚。
其他人得知了這一情況後,心中暗暗惋惜。也有不少人,覺得江寧覺悟高,真的沒有私心。
江寧心說,我怎麽可能沒有私心?我只是太清楚自想要什麽樣的生活而已。
之後,江寧繼續和老吳研究果樹嫁接的事,每天都要練習兩個小時,同時學習理論知識。
孫康也來過兩回,沒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老吳先教江寧,江寧再來教孫康。
孫康聽說有人窺伺他們的實驗林後,便把自己家的狗弄來一只給江寧。這狗黑黃相間,才半歲多,長得高大威猛,很适合看門。
江寧給它取名逍遙,在果林旁邊給它搭了一個好看的狗窩。
逍遙雖然比平和大很多,但從不仗着體型優勢欺負它。幸福跟平和本來開始對逍遙很害怕,等發現它是條老實狗後,就開始蹬鼻子上臉,幸福跳到逍遙背上,逍遙一臉淡定,不趕不咬。平和有樣學樣,也往它它身上撲。
江寧常常看到這一幕:逍遙卧在地上,幸福趴在他背上,平和卧在它肚皮上。兩狗一貓相處得十分和諧。
江寧覺得又稀奇又滿意,誇孫康:“你們家,人好,狗養得也好。”
孫康嘿嘿一笑:“這狗是幾條崽子中性子最好的,希望它能中點用。”
他們也沒想到,逍遙很快就中上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