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兼職
02 兼職
“生命中曾經擁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
姑且就叫那位發私信的男生叫A同學吧,是何夕意外在搜索詞條時,發現的同校校友。
A同學的頭像是一片深藍,就像個無盡深淵。那次何夕在半夜十二點的時候刷到他的最新更新,他說他不想吃藥了,吃藥後整個人困得睜不開眼,每天無精打采。
何夕很禮貌的點進去問了句,[你好,請問你是甲大學的同學嗎?]
對方消息回的也很快,[是的。]
她想了很久要不要詢問他是去哪裏看的病。退出聊天框,粗略的翻看了一下他的筆記,整個主頁都是清一色的大海背景圖,每天他都會在這裏表述自己的感受。何夕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幾句:“我好難受 ”、“今天又去拿藥了”、“我真的有點撐不住了”。
[你也是甲大學的學生嗎?你也是準備去看病嗎?]
沒想到對方先回了過來。
那晚就像是打開了話匣子,可能只有同病相憐的陌生人才能真正了解到對方想的是什麽。在私信裏,A同學很耐心的和何夕講了去哪家醫院,哪些醫生以及從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一份學生轉院單會更加便利,最後還和何夕說學校校醫院每周三的下午會有報銷。
很詳細,她截了好多張圖。
A同學在何夕說完[謝謝]後,過了很久發來了一句——
[盡量不要吃藥,除非迫不得已。]
她記住了,她知道吃藥的副作用有很多。
**
Advertisement
何夕滑開鎖屏回了過去[嗯,我來了。]
門診室門口過了十分鐘依然很多人,何夕眼看着兼職的時間快到了,而醫院到兼職的地方還要花十來分鐘,就收拾了一下報告,起身敲敲門擠進了屋內,拿起報告單晃了晃,示意醫生結果出來了。
屋內坐着的是一位三十左右的女子,看起來神情空洞,呆呆的注視這前方,佝偻着背,身旁站着她的母親,年歲已過大半,花卷頭微胖。
檢測報告單上很多的表格數值,還有曲線分析,她看不太懂這些數字代表着什麽意思,只是最後一頁上有幾個大字特別明顯。
“結果出來了,你看,你的精神病質(現實性)和神經質症(情緒性)的分值都比較高,還有這軀體化、人際關系障礙、焦慮、敵對、恐怖、偏執通通都高出太多。”
“你也看到了,我們給出的初步診斷是雙向情感障礙伴有重度的焦慮和狂躁,這樣的情況比較危險,你知道嗎?”
她當然知道,她怎麽能不知道。
這是一種到嘴邊卻無法像正常病狀那樣說出口的病,她如果說了,可能收獲的不是身邊同學的關心,更多的會是一種想要遠離你甚至是懷疑你的狀态。
她看到過那樣的眼神,是一種不屑,厭惡,嫌棄。
那能怎麽辦?除了去死,那就只有自救。
說是去死,何夕也不是沒有嘗試過,她經常會在淩晨宿舍熄燈後,一個人插着而耳機去八樓的露天大陽臺,陽臺的側邊有護欄,但是不高,何夕只有一米六,倒也可以輕輕松松的把半個身子探出去。
只是她也有些許的不甘吧。
她還沒有掙到很多錢,還沒有談過戀愛,還沒有好好享受過生活。
最終何夕還是選擇了後者。
心理生理上的重重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生活,她無法像一個正常人那樣感知快樂,對任何事情鮮少抱有欲望,反倒是很執着于腦海中一定要去做的事,如果沒有做到便會難受焦慮整天,周而複始,無限循環。
她會哭,會無緣無故的哭,或許是在聽到一個旋律,看到一串話時,也可在頭腦一片空白時。
“你有什麽藥物過敏史?”醫生用筆連敲着桌面,把何夕的精神思緒拉了回來。
“醫生……”
“我能先不吃藥嗎?”
他們說吃藥頭腦會變得呆滞,行動會變得緩慢。
“你确定嗎?我怕你做出過激的行為。”
“嗯,我确定。”
何夕這次很肯定,她還沒有做好吃藥帶來的并發症狀的準備,而且藥也很貴,何夕沒有錢。
醫生在診斷書上留下了名字和電話,說她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時打。
外面的雨還沒有停,一直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
一樓門口的護士見何夕走了下來,連忙站起來走到她身邊。她很納悶為什麽護士要這樣,直到看到了那雙類似關切的眼神,好似在說“需不需要我幫你?”
哦,想起來了,她是一個人。一個人來,一個人走。
何夕朝護士點頭笑了笑,從包裏拿出碼整齊的雨傘走了出去。
醫院在下凹的路段,門口的小樓梯已被雨水淹過了三層,街道上的車子都淌在水裏慢行,濺不起水花。
何夕看了看腳上的那雙好不容易半幹的運動鞋,卷起褲腿還是走了下去,盡量挑着沿店門口那排稍微高起的臺面,路上人很少,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碰撞。
她忍不住感嘆,原來小說裏那種以下雨來襯托悲慘情節的故事是真實存在的。
狼狽地走到兼職店門口旁邊,何夕沒有馬上進去,她找了一個有屋檐的地方,又把剛才擦鞋的動作做了一遍,這次真的已經不是濕透那麽簡單了,而是鞋裏可以養魚。
早知道今天就請假了。
她幽怨的起身踢了踢鞋,活動下腳趾,試圖能幹的快一點。
不過好在是下暴雨的原因,早上店裏的生意也沒有很好。店長很熱心的幫她把雨傘和濕掉的外套放在內室,拿了條毛巾讓她擦擦身上的水。
何夕在這家蛋糕甜品店當兼職工,一般她負責按照顧客的吩咐,把櫥櫃裏的食品拿出來打包,再去收銀臺那邊結賬。
店裏生意好的時候,前臺三四個人員都不夠使喚,後廚更是忙得熱火朝天。所以她經常前後兩頭跑,工資不多,開始是一小時十元,後面漲為十二元一小時。
這家兼職店離何夕的學校也挺遠,地鐵換乘兩班半小時10元,公交換班一小時半3.2元,為了省錢她更願意早起趕公交,在公交車上補覺。
穿上圍裙,何夕趴在前臺透明的玻璃櫥櫃上發呆。
這家店位于繁華的市中心步行街,正前方是個小公園,再往前是一棟商業性質的大廈,店鋪不大,在街道的拐角處,因為出名的緣故,店主開了好幾家分店,就在她兼職的這個門店的隔壁就還開了家。
店主說如果沒有人的時候,可以稍微看手機休息下。
她掏出手機點開相冊,又看好幾眼的病因診斷,上面的文字,是醫生簡單概括了何夕說了半個多小時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