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門診室
01 門診室
“我只能送你到這裏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頭。——宮崎駿《千與千尋》”
**
“你跳啊,你快跳啊,不跳不是人。”
在這幾聲路人的嬉笑起哄中,大樓邊的那個女人一躍而下。
“我明明已經抓住他了。”這是消防員的哭訴。
真實事件,真實案例,已經在這幾年發生過好多次。
何夕深深嘆了口氣,按掉了屏幕,攢緊了手裏的號碼單。
來的時候外面雨下得大,出了公交站到醫院的路很長,路面排水系統不太好,積了水。又因為第一次來所以路生,她舉着雨傘邊認路邊跑,整雙鞋被泡濕,褲腿濕了一大半。
為了趕上九點的兼職,何夕特意提早預約了第一位。七點開診,等到了七點十五分,醫生還沒來。
周圍和她一樣在等這位醫生的人群已經開始躁動,紛紛指責醫生的不準時。
她把雨傘按照紋路嚴絲合縫的扣上,背上包走到護士臺前,輕聲的詢問值班的人。
“你好,請問醫生多久會到?”
“雨下太大,路上車阻,大概還要晚一點。”
“好,謝謝。”
腳上的鞋實在濕的難受,向外冒水,走路不斷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響。何夕慢慢地拖着腳走到走廊盡頭的飄窗邊,從包裏拿出紙巾,雨太大,書包也半浸透了水,她那紙巾包裹着鞋子外圍,再一道兒擠壓吸水,把上面的泥給撇去。
Advertisement
真是什麽鬼天氣都給撞上了,出發前一天天氣預報還顯示是大晴天。
果然天氣預報不可信。
何夕最讨厭下雨,室外活動不便,出行不便,屋內潮濕至極,牆壁上流着水汽。這種陰濕潮悶的天氣足以讓她感到窒息,就像一個巨大的玻璃罩把她困住。在這種環境下,她會感覺無比的下沉,任何精神氣頭兒一股腦的全部消散,蔫兒吧唧。
擺爛吧。
她把手上擦拭過的紙巾揉成一個打團,丢進了一旁的垃圾桶,掏出一瓶1L裝的飲水瓶,出門太急,甚至還沒有吃早餐,不過還好這麽多年來已經養成了不吃早飯的習慣。
“請001號何夕,到1號門診室就診。”
破損的喇叭傳來忽高忽低且沙啞的聲音。
屋內的牆體上沒有挂任何的告示和圖标,只是一片慘白,一張木桌,一軟裝沙發,一立櫃,一挂衣架,沒有多餘的顏色和擺設。
醫生也是剛從雨中跑進來,脫掉了濕透的外衣,換上了白大褂。
“來坐吧,先說說你的情況。”醫生的聲音略微帶着喘氣。
何夕選的女醫生,她恐男。
“這種情況有幾年了?”醫生開始在電腦上噼裏啪啦的敲字。
“四年多了。”
醫生擡起頭很平靜,或許是見過很多病人的原因,臉上沒有帶着過多的表情。
“你多大?”
“21。”
“一個人來的?”
“嗯。”
“家裏人知道嗎?”
“不知道。”
“有自殘行為嗎?”
“有。”
“有輕生的念頭嗎?”
“有。”
……
交談了半個多小時,何夕知道她有所隐瞞,并沒有将所有的事情全盤托出。只是她想說的太多了,可是又不知道怎麽才能忍住眼淚,沒有任何波瀾的将它們完全說出來。
打鍵盤的聲音戛然而止,醫生遞過來了一張挂號單和檢查單。
“去三樓繳費,然後去四樓做個測試再過來。”
最後的對話斷斷續續,何夕很清楚自己的思緒,但是表達不出來,噙着淚,張着嘴,半天吱呀不出一句。
“哭出來就好了。”醫生很溫柔的遞給她幾張紙巾。
但是她不想在外人面前表現得太脆弱,盡管對方是醫生。
出了診室門,何夕看了一眼手上的病單。
[面診費20元,精神病檢查測試400元,合計金額420元]
她反倒笑了出來,沒想到簡簡單單的幾個電腦測試會是這個費用。
以前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去填寫‘心理健康測試’,不管是高中還是大學。測試題很多,每年做來做去就這麽幾道題。計算機教室很吵,總能聽見周圍的同學在唏噓,大部分都是嘻嘻哈哈,圖個樂子。
唉,你看看這道題,什麽你最近食欲是不是很差?你最近是不是很困,整天昏昏欲睡?困啊,怎麽不困,我一看見黑板上的字就想睡的不行,一寫作業就喊餓哈哈哈。”攀談聲不斷擴大。
帶班老師忍不住了才會在講臺上用力敲兩敲,大聲訓斥讓同學安靜一點,認真答題。
醫院裏大多是兩個人來的,父母陪着孩子,老伴陪着老伴。何夕瘦瘦矮矮的,一個人站在繳費的隊伍裏心裏反而很平靜。
這不像感冒發燒或者是一些看得見摸得着的病,醫院給你開個單子,你去抓藥。別人問你,你怎麽了,生什麽病時,你一把遞上醫生的診斷說明,別人就會很心疼的對你說好好休息。
而這種病就是別人看見醫院給你的診斷還會笑話你兩句。
“哦,這個抑郁症啊,我也有,你不要亂相信這種電腦上判斷出來的東西,這個病大家都有嘛,你不要搞特殊,小小年紀想這麽多,不要想不就好了嘛。”
酸溜溜的語氣,走的時候還不忘給你丢下一個白眼。
可笑。
她怎麽會不知道。
何夕做題很快,不是她不認真對待,而是面對這些題目,她總能一下子蹦出選項。想法多的人也就有這一個好處,就是在很多事情上選擇的比別人快,拒絕的更加不假思索。
電腦就是一個無情的加分減分機器,哐哐哐地把你有情感的輸入轉化成一堆文字和數字打印出來。五分鐘不用,一沓測試結果被裝訂好遞到了她的手上,一共兩份,八頁紙。
測試結果不想而知,何夕拿着這一堆紙,站在醫院的樓梯間猶豫,還有沒有必要再回去找醫生。已經八點半,透過樓梯間的窗戶,看到外面的雨還是下得很大。
難受嗎?她不知道,只是這個結果比她想象中的還要糟。
大廳裏的人逐漸多了起來,何夕是在網上找的這家號稱是全市最好的醫院,是只有一個科室的專項醫院。
何夕緊握着手機和測試結果,重新坐回那個冰冷的鐵椅子,想等門診室門口的人少一點再進去。
手機屏幕突然亮了起來,是一條私信——
[你最終決定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