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32章
◎成親前見過◎
沈青禾想吃的瓜并沒有來得太晚。
她自己不好意思過去看熱鬧, 打發了梧桐出去。
穆宗妍今天累了一天,也想找個樂子解解乏,叫住梧桐一起出了門。
沈青禾等兩個人出門後, 把家裏的原料盤點了一遍,又算了一下今天的收益, 眼看着天色不早便打算打烊回家了。
想到今天的事多虧了小野貓, 那麽多雞被王秀梅換掉,肯定影響鋪子的口碑, 她這個鋪子不被人砸了都是好的,多半開不下去了。
沒準還會影響東城的鋪子。
人心險惡, 沈青禾只覺得後脊梁發寒。
這樣的人, 她竟然一起生活了半年多。
難怪她上輩子被人設計,被投入水底的時候, 那惡人肯定就在身邊眼睜睜的看着。
沈青禾感嘆了一回, 打算把小野貓找到。
那麽小的孩子一個人在外邊流浪, 夏天還好, 怎麽都能活下去, 秋天也能熬。
可眼看着冬天就來了, 到時他缺衣少食,怎麽活得下去。
沈青禾想到這層, 找到周管家讓他留意點, 見到小野貓一定把他留下。
周楊成知道王秀梅換雞的事是小野貓發現的, 心裏也是感激的,讓沈青禾放心, 他肯定會找到那孩子。
Advertisement
沈青禾把一切打理妥當才走。
周楊成鎖好門, 跟在沈青禾身後不遠不近的位置。
兩個人走路回了穆家。
此刻正值傍晚, 夕陽落幕, 在天邊留下一片很美的風景。
沈青禾走路不穩,周楊成下意識地緊走了兩步,但在距離沈青禾不遠的地方還是停住了腳步。
穆夫人等客人散得差不多就回到了穆家。
沈青禾到家的時候,她剛眯了一覺醒過來。
看見沈青禾回來了,遠遠地笑着擺了擺手,又注意到她身後不遠的周楊成,神色頓了一下,很快恢複了自然。
沈青禾把今天的賬務跟穆夫人詳詳細細地彙報了一遍。
穆夫人對沈青禾還是比較放心的。
之前的東城鋪子,她大概算了一下,可以說沈青禾一分都沒有私藏,全都放在了穆家賬房。
又聽了她今天的彙報,也算是把心徹底放回了肚子裏。
穆家有了沈青禾這個兒媳婦,至少能保三十年無事。
穆夫人把沈青禾拉到身邊,握着她的手,把人上上下下打量了個遍,真是越看越滿意。
“你說老三當初是怎麽一眼瞧上你的,回來就讓我請人提親,還說什麽就認準了這個。
我當時還覺得好笑,也不知道被哪家的姑娘迷住了,那麽多銀子連眉頭都沒皺一下,還說什麽再多的銀子也是願意的。”
沈青禾第一次聽說這事。
她被穆夫人說得臉紅,但還是忍不住問:“娘,您說宗辰一眼瞧上我的,是什麽意思?”
穆夫人也不清楚具體的事情。
只道:“這事我還真不知道,只知道有一年他出了一趟門,大概走了四五天吧,回來就說相中了一個姑娘,讓我想辦法聯系人提親。
眼看着他到了成親的年紀,我自然是願意的,只是不知道你們家遠在涼州,我一時半會找不到熟人。
後來他自己又走了一趟,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回來就說事成了。
再後來就是媒婆上門那些過場了。”
沈青禾一點都不清楚這中間的事。
她當時以為早前沈萬扣放出話誰家肯出銀子,女兒就嫁給誰。
怎麽傳到了雲州城,畢竟他們家做香料生意,還是挺有門路的。
那穆宗辰在身邊找不到合适的,穆家又不差銀子,這才聯系到了她爹。
不過一個月前她見過穆宗辰,他長那麽英俊,性格也挑不出毛病,又能幹又精明,怎麽可能找不到媳婦。
所以,她以前這些想法肯定是不成立的。
只不過她一直忙着開鋪子,沒仔細想這些。
今天聽了穆夫人的話,倒是勾起了她的心思。
所以,兩個人成親前,他就見過她了?
還對她一見鐘情?
非她不娶?
沈青禾有了這個想法後,心情美得無法形容。
她好希望穆宗辰早點回來,親口問問他當時的情況。
婆媳兩個人聊了一會兒,沈青禾還記着今晚要把燒雞做出來的事。
好在她只需要放好配方,有人做其他的事情。
忙完這些,穆宗妍和梧桐也回來了。
兩個人見到她笑得直不起腰。
一個說兩句又接着笑,另一個接着說,可還是說不下去,繼續笑。
沈青禾沒能當場吃瓜,急得火急火燎的,“你們兩個別笑,到底怎麽了?”
穆老四剛才也出門看熱鬧了,他比兩個人晚一步回來,看兩個人說不下去,走上前把今天下午的事情完完整整地講述了一遍。
沈青禾聽了之後也笑得直不起腰。
上午那些顧客買了燒雞之後,因為比在穆家燒雞鋪子便宜五十文,買到的卻是穆家燒雞的味道,都覺得撿到了大便宜。
回家後喊一家人吃雞,誰想到一口下去,那味道和穆家燒雞比起來,簡直天壤之別。
一開始也沒敢嚷嚷,只當自己嘗錯了,直到幾個人湊在一起都抱怨起了燒雞味道不對,這才發現被騙了。
幾個人聯合找到了王秀梅的燒雞鋪子,非讓她給個說法。
一開始王秀梅不承認,因為是她親眼看着燒雞換的,怎麽可能味道不對。
可是門口越聚人越多,都是上午買過燒雞的人,全都嚷嚷着味道不對,她這才醒悟,偷龍轉鳳的事情被人發現了。
那燒雞多半是被穆家人換回去了。
難怪婆婆忽然找她給兩個孩子紅包。
她當時就應該覺察出不對來。
二三十人聚在門口,全都讓她退銀子,她不想退,燒雞再不好吃也進了肚子,她把銀子退了燒雞又要不回來,這不是平白的虧銀子嗎!
可那些人大部分都是男人,一個個五大三粗的,眼看着就要動手。
穆衍庭沖到前邊維護他,被幾個人推推搡搡,她擔心傷了兒子,只能商量着能不能退一部分。
這些人哪是那麽好商量的。
他們要買的是穆家燒雞,又不是純撿便宜來了。
王秀梅沒辦法,只能把今天上午收的銀子全都退回去了。
五十只燒雞,光買雞的成本就十多兩銀子,還不算配料,下得功夫。
裏外裏今天至少賠了二十兩銀子。
王秀梅心疼得都滴血了。
偏生田英枝過來看熱鬧,一個勁地說風涼話。
她不敢說出自己換過燒雞的事,只吐苦水自己拿不到配方,賠了銀子,都是婆婆偏心。
田英枝剛開始确實本着看熱鬧的心思,不過聽了王秀梅的埋怨,又覺得對方說得特別有道理。
兩個人合着夥的把婆婆抱怨了一頓,又把沈青禾罵了一頓。
不過田英枝記着王秀梅的兩個孩子拿到紅包的事,話題便轉開了。
“今天娘把衍庭和金玲叫過去,聽說給了紅包呢,沒少包銀子吧?”
王秀梅知道田英枝攀比的心思,其實紅包裏沒包多少,但她故意要挑起田英枝和穆家的隔閡,偏往誇張了說:“也是娘疼他們兩個,竟然給衍庭包了一百兩,金玲倒是不多,只有二十兩銀票。”
田英枝沒想到竟然有那麽多銀子,恨得牙癢癢。
王秀梅這輩子唯一一件比得過田英枝的事就是自己有兒子。
而田英枝沒有,穆老二還出去找小妾。
所以她故意道:“娘确實給了不少,誰讓衍庭是她唯一的孫子呢。”
田英枝氣了個半死,話題又轉到了鋪子上:“說起來,還是大嫂不夠聰明,竟然連個最後進門的人都比不過,娘才不肯把配方給你,就算你給穆家生了唯一一個孫子,還是比不過姓沈的。”
這話刺激到了王秀梅。
她也專揀難聽的話說:“我聽人說二弟隔三差五的就出現在酒樓,和那個女人還沒斷幹淨?
英枝趁着年輕可得努努力,要個兒子傍身才行。”
王秀梅這話一出口,田英枝氣得直哆嗦。
“大嫂仗着有兒子做依靠,使勁作踐我們這些命苦的,三個布樁說沒就沒了,也不知道便宜了哪個野男人?
大嫂身子還好吧,要不弟妹明天給你帶些補品來,好好養養身子。”
田英枝嘲笑王秀梅養漢子,把布樁都送了人家。
王秀梅能不生氣嗎!
她也使勁往田英枝的短處揭。
“二弟風流成性,這個孩子不是他的,可說不準還有幾個女人,沒準就生了兒子,弟妹還是看緊點,別鬧出休妻的事來……”
王秀梅越說越難聽,田英枝一口氣堵在心口上不去下來不來,她狠狠地剜了王秀梅一眼,擔心她說出什麽更難聽的,趕緊叫上兩個孩子離開了燒雞鋪子。
穆宗妍和梧桐躲在人群裏,妯娌兩個人的話聽了一大半。
可不是笑得直不起腰。
穆老四膽子大,幹脆翻牆進去躲在角落裏把事情聽了個徹徹底底。
沈青禾聽完穆老四的話,越想越不對,她止住笑詢問穆老四:“大嫂說二哥在酒樓幫忙到底是怎麽回事?”
穆老四以前經常在街上混,還是有些朋友的。
把他聽來的消息告訴了沈青禾:“我聽人說,二哥和人做了局,酒樓根本就沒有轉給小妾,而且那小妾生的兒子現在還喊二哥爹,多半真是二哥的種。”
沈青禾被這話驚到了:“你說什麽?”
穆宗妍也吓了一跳:“四哥,二哥雖然不怎麽樣,可玩笑也不能這麽開。”
穆老四好笑道:“我開什麽玩笑,不信你出去打聽打聽,大家都是這麽說的。”
沈青禾忽然想起今天田英枝帶兩個孩子過來翠柳說過的話,他們家很大很大,吃得也好,還有丫鬟。
當時誰都沒在意這事,倒是田英枝掩耳盜鈴地解釋了一頓,什麽好吃的是她變着花樣做的,院子大是因為小孩子眼界的問題,而丫鬟是她臨時請的洗衣工。
所以,穆老二真的和人做局假裝酒樓被人騙走了?
沈青禾為了弄清楚這件事,請周楊成得了時間出去打聽打聽。
周楊成很快打聽清楚了,穆老二确實和他之前包養的小妾住在一起,那孩子也還叫他爹。
沈青禾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二嫂子呢?兩個孩子呢?”
周楊成如實回道:“二爺确實租了個小院子,不過那小院子只是用來掩人耳目的,一牆之隔就是那小妾住的大院子,平時二奶奶也住在大院子裏,兩個孩子也是。”
沈青禾活了兩世,也是第一次見識這麽三觀炸裂的事。
“可是二嫂子不是很排斥二哥納妾的事嗎?他們現在生活在一起,能互相容忍?”
周楊成可不知道那麽細的事,只道:“看起來是這麽回事。”
沈青禾沒敢把這事告訴穆夫人,擔心老人家年紀大了受到驚吓。
倒是和穆宗妍提了一嘴。
穆宗妍開始也是不敢置信,可轉念間就覺得正常了。
“我二哥為了銀子什麽謊都敢撒,要我看這些年他出門做生意,每次都喊着虧了銀子,多半也是裝的。”
穆宗妍想起自己被送到劉家的事,忍不住罵道:“可真是黑心肝,竟然能做出這種缺德事,還裝的要死要活的,整天作,他是不想讓自己的兒子認祖歸宗了?”
沈青禾勸她別生氣,為了那種人氣壞了身子不值。
穆宗妍怎麽可能控制得了:“老天爺真是不長眼,怎麽不一個雷劈死他們那些黑心肝的,竟然眼睜睜的看着自己妹子搭上一輩子幸福都不管。
連名聲不要了,也要把酒樓糊弄走,難怪咱們要開鋪子,他們喊着分家,娘讓他發誓以後有事再也不找穆家,他當下就發了誓,這是早就準備好了後路,也不知道這些年藏了多少銀子。”
……
沈青禾也算是見識到了穆老二的心機。
兩個大酒樓,一個月單收益就得上百兩,就這麽被他騙走了。
還說什麽被小妾騙了,就連兒子都不是他的,還驚動了官府。
連自己親娘都算計。
沈青禾除了服氣外,可真是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穆宗妍氣不過,把這事告訴了穆夫人。
沈青禾擔心氣壞了穆夫人,想攔都沒攔住。
還以為穆夫人被兒子騙了會大發雷霆,沒想到穆夫人的反應相當地平靜。
“只要他們能活出個人樣,不回來麻煩我這個老太婆,我就謝天謝地了,讓他們可勁着折騰去吧。”
沈青禾本來也不知道怎麽處理,穆夫人既然這樣說,她更不好說什麽了。
按理酒樓是穆家的,四個兄弟都有份。
既然知道了酒樓還在穆老二手裏,就該把酒樓要回來,要麽由穆家經營,要麽四個兄弟分了。
不過沈青禾是個與世無争的性子,穆宗辰又不在家,她有什麽想法也只會放在心裏。
算着日子,他們端午見過之後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
穆宗辰說過,快點的話,一兩個月就會回來。
沈青禾盤算着,應該用不了多久就能相聚了。
他們沒一起生活過,還想象不出來一起生活的樣子。
不過沈青禾心裏充滿了期待。
想來一定是有趣的。
沈青禾不願意争,穆宗妍可不這麽想。
“娘,您怎麽能這麽算了,那酒樓是我爹在的時候弄下的,我三哥還經營過一段時間,怎麽也輪不到我二哥,要我說,幹脆要回來,大家分了,或者留給我三哥經營。”
穆夫人看向沈青禾:“你也這個意思?”
沈青禾不知道穆夫人為什麽忽然問她,斟酌着回:“這事要不等宗辰回來再說吧。”
穆夫人把沈青禾拉到了身邊,欣慰道:“青禾,你就放心吧,不管手心手背都是肉,我這個做娘的肯定不會虧待自己的兒子,該有的一分都不會少。”
沈青禾懵懵懂懂地點了點頭:“我知道。”
就這麽這件事算是壓下了,穆宗妍還想說點什麽,被穆夫人一個冷刀子眼止住了。
穆宗妍心裏不服,可也不好頂撞自己的母親。
想了想,轉身出了屋,找到了穆老四。
“四哥,二哥把酒樓騙走了,你就那麽算了?”
穆老四仿佛這事和他無關一般,笑着反問穆宗妍:“不算能怎麽着?”
穆宗妍不服氣道:“怎麽也該要回來,那酒樓本來也有你的一份,憑什麽白給了二哥?”
穆老四看到小妹氣鼓鼓的,故意扒拉了一下她的臉,“有能耐你去要。”
穆宗妍氣他不争氣,挖苦道:“也是,你也弄丢了十幾個鋪子,你們也算是一丘之貉。”
穆老四被自己的妹妹挖苦,傷心地嘆了口氣:“唉,我這妹妹真是一點都不了解我。”
穆宗妍好笑道:“難不成你那鋪子賭輸也是假的?銀子都在你自己手裏?”
穆老四無語道:“你這麽說話可就沒意思了,二哥什麽人,那酒樓就是他的命,和他要酒樓就是要他的命,你能争得過他?再說還有二嫂子,惹急了她撓我兩把,我還能把她送官府去?”
穆老四說得也有理,可穆宗妍還是生氣。
一想到自己因為兩千兩被送到劉家一個月,險些嫁給個傻子就覺得不值。
可是三嫂不願意惹事,就算願意怕也算計不過二哥一家子壞心腸。
四哥更拿不起來,她一個女兒早晚是要嫁出去的,更沒什麽資格管這事,只能等三哥回來再說了。
不過她也不是一點辦法沒有,找了一天打烊早的,去了一趟大嫂那。
王秀梅以次充好,被人追回銀子,一天賠了二十多兩銀子後,幹脆關了店鋪。
沒有配方,她開一天就賠一天,還不如待着什麽都不幹。
可這麽下去不是辦法,眼看着兒子都十六歲了,過了年就該張羅親事了。
以前沒分家,有婆婆張羅,她能少操點心。
可如今,她搬出來單過,再找過去怕被人堵嘴,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她請娘家父母哥嫂幫忙留意着,有那性格好又能幹的姑娘,一定要通知她。
最好會做燒雞,模樣也不能比沈青禾差了。
穆宗妍上門的時候,王秀梅剛送走娘家嫂子。
看見穆宗妍意外地怔了一下,想到燒雞被換的事,鼻子不是鼻子臉色不是臉色地問道:“你來幹什麽?”
穆宗妍才不管她生不生氣,只道:“有日子沒見嫂子了,過來和嫂子說說話。”
王秀梅可沒什麽好說的,陰陽怪氣地說道:“今天忙,怕是沒時間招待小妹呢。”
穆宗妍笑道:“不怕,我也就是閑聊,你該忙就忙,我說幾句話就走。”
王秀梅這兩天正在琢磨兒子的親事,想那穆老四今年都十八歲了,該比她兒子還急。
沒準他那邊有什麽好頭,她如果能打聽出來,先派媒人去提,省得她到處打聽了。
反正叔侄兩個只差兩歲,人家能同意穆老四就能同意她兒子。
穆老四混不吝的名聲在外,她兒子可是穆家的嫡長孫,各方面都有優勢。
就這麽她又露出了笑臉,把穆宗妍請進了屋。
“說起來老四也到了成親的年紀,娘有什麽考慮嗎?”
穆宗妍沒想到嫂子一開口就是四哥的婚事,她可沒心思管這些,只道:“四哥一個沒算計的娶什麽媳婦,活該打一輩子光棍才好。”
王秀梅知道穆宗妍心裏有氣,勸道:“怎麽說也是你四哥,哪能這麽說話。”
穆宗妍氣憤道:“為什麽不能?大嫂子也就是你心軟善良,知道他做了那些惡心事還能不計較,我可不行。
前幾天聽說二哥的酒樓還在他自己手裏,什麽被女人騙走了都是他自導自演,我讓四哥去要酒樓,他竟然不敢去,你說他窩囊不窩囊?”
這可是個重磅消息,王秀梅不敢置信道:“你說什麽?你二哥怎麽了?宗妍你慢點再說一遍,那酒樓到底怎麽回事?”
【作者有話說】
零點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