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紛亂

紛亂

四皇子葉楚游園遇刺,永寧侯府嫡女季鸾又報失蹤,匈奴大王子烏頓追擊刺客受傷,一連串事情發生得叫人應接不暇,好好的一個鏡園宴高開低走,最後成了當場戒嚴,捉拿刺客尋人的鬧劇。

月輝樓裏,景帝高坐主位之上,兩邊分別是沈皇後和淑妃,下手四皇子葉楚立在一旁,時不時擡頭看向門外。

其餘人盡皆垂手侍立,沒有人開口說話,大廳裏一時鴉雀無聲。

過了沒多久,樓前轉出兩隊人,在樓前分別站定,沈南星和齊藤一前一後走了進來。

行禮後,沈南星垂眸立定,齊藤瞥他一眼,拱手道:“啓禀陛下,臣與分別搜查了南院和北院,并未發現任何可疑之人。”

景帝聞言垂眸沉思,卻聽淑妃忽然出聲:“咦,怎麽沒見大皇子?”

景帝也掃了一眼下面,見果然沒有葉棽,這才轉頭問沈皇後:“朕記得棽兒方才是陪着皇後去逛了,現在哪呢?”

沈皇後涼涼地瞥了一眼淑妃,淡聲道:“陛下也知道,棽兒傷了腿這才堪堪一個月,雖是可以走幾步路,但總還是沒痊愈。偏他又心實,非要陪本宮逛園子,說是難得出來一趟。還是本宮見他着實累的,便和他去了落霞居歇着,這會怕是還在那兒呢。”

景帝點點頭:“也是難為他這番孝心。”說着轉頭對齊藤道,“命人去落霞居請大皇子過來,好生注意着不許有閃失。”

齊藤應諾正要退下,便見小太監上前來報說是大皇子和沈侍郎在流香榭,請景帝前去。

景帝莫名:“流香榭,他叫朕去做什麽?發生了什麽事嗎?”

小太監支支吾吾說不清楚,但意思大概就是葉棽和沈複找到了什麽人,又抓了什麽人,反正就是一團亂。

景帝問過話反而更添疑惑,幹脆叫擺駕流香榭,徑直走下座位往門外去。

淑妃快走兩步搶到景帝身邊,嬌聲道:“陛下,若是真有刺客,您還是不要過去吧?不如就叫齊将軍一并把人帶來,陛下萬金之軀怎麽可以輕易涉險?”

景帝果然有些猶豫,沈皇後見了便道:“既如此,臣妾過去看看,陛下陪淑妃妹妹就在這裏吧。”

Advertisement

說完也不等景帝再說什麽,直接福了福身轉頭去了。

景帝憋氣得很,可又發作不得,只好攜了淑妃的手仍舊回去座位上。

沈南星看了眼兄長,上前道:“陛下請勿擔心,臣随皇後娘娘過去,勢必保證娘娘和大殿下安全。”

景帝臉色稍緩,揮手叫沈南星快去。

顧寒林偷偷扯了下沈東林的衣袖,低聲道:“搞個宴會倒是什麽什麽都占全了,連刺客都跑來湊熱鬧,老沈你是不想讓明年我們兩家的宴會有出頭之日了吧?”

沈東林白他一眼,只還了他一個字:“滾。”

永寧侯女兒不見了,正急的不行,見沈南星出門,忙不疊又跟景帝道:“陛下,鸾兒現在還沒有消息,臣請帶人再搜一遍園子。”

沈東林微微蹙眉,卻也沒有說什麽,反倒是對面的輔國公忍不住道:“侯爺要搜鏡園,不知是叫禁衛軍上呢,還是自家衛隊?”

顧寒林瞥了輔國公一眼,淡聲道:“淩國公,人家侯爺愛女不見了,心急火燎的,沈國公自家的園子都沒說什麽,你就別湊熱鬧了吧?”

輔國公哼道:“顧大人這意思,還是我沒事找事了?”

顧寒林抱着胳膊笑笑:“我沒意思。”

輔國公也笑:“我看也挺沒意思。”

“嘿我說,你什麽意思?”顧寒林不幹了,臉一酸聲音就拔高許多。

“你說什麽意思?”輔國公似乎挺愛看他炸毛,眼裏都是笑意,“不是沒意思嗎?”

沈東林皺眉:“兩位,陛下還在呢。”

顧寒林仗着景帝從不管他,一副混不吝的樣子,不過到底是給沈東林面子,什麽也沒說,鼻孔朝天地哼了一聲。

輔國公氣得要命,可顧寒林這人平日裏除了性子古怪,還真挑不出錯處,皇上又寵信他,自己一個國公有時候還真沒他厲害。

不過沈東林插話之後顧寒林也不言語了,也算沒有丢臉,輔國公心裏想的是看好戲,本來就沒想着季鸾能很快找回來,永寧侯府最近幾年越發嚣張,他是巴不得季家能出點什麽事。

當然,這事若是出在鏡園那就再好不過,宮裏兩位已經鬥得天翻地覆,要是淑妃的親侄女在沈家的園子裏出了事,那這熱鬧可真是大大的啦!

一時間倆人都不說話了,景帝也沒說話,永寧侯又急又氣,正要再跟皇帝請示。

沈東林想了想道:“侯爺莫急,我夫人已經帶了人在各處尋人了,相信很快會有消息。”

淑妃道:“鸾兒是姑娘家,想必剛才兩位将軍帶人搜查多有不便,有國公夫人幫忙,自然能保鸾兒無事的。”

永寧侯夫人也勸他:“娘娘說的是,鸾兒年紀小,又貪玩,說不定在哪裏躲着呢,說不得待會就自己回來了。”

永寧侯正要反駁,卻被自己夫人暗暗拉住手,見她微微搖頭眼中也滿是憂慮,不由深深嘆氣,把其他的話全部咽下。

他明白夫人的顧慮,季鸾是女孩家,出了這樣的事,也只能先盡力遮掩,即便是吃了虧也不能說。反而若是虛驚一場,現在鬧騰起來,季鸾的閨譽也就徹底完了。将來別說嫁入皇家,便是随便哪家高門世家恐怕都是不行的。

如此一來,永寧侯一時臉色也灰敗起來。本來是希望女兒今日好好表現,叫四皇子多多矚目,将來也好親上加親,誰知恐怕連這親事都要保不住了。

當下又偷偷看葉楚的神态,卻見他神色隐隐焦急,永寧侯心裏又是一緊,暗下決心即便鸾兒有什麽事,也絕不能叫揭出來,至少絕不能是今天。

廳裏人心思各異,景帝也有些心不在焉,對于所謂刺客的事他想得比旁人多,所以也更擔心一些。

衛國皇室雖然覆滅,但是衛郡如今并不太平,百姓不好治理倒在其次,最令人擔心的反而是那些逃竄在外的宗室和衛國的死忠,那些人複國之心不死,衛郡便一日沒有全靖,景帝也就一日不得安心。

圍場上衛奴逃亡,景帝本是不在意的,又有郎威事發,原也沒有多想,但後來不知從哪得來的消息,說是衛國以前的丞相,人稱“鬼相”的白如意如今在到處尋訪衛皇血脈。

總愛聯想的景帝便想也沒想就直接把圍場的衛奴全部賜死,他當然也想起過寧易,可聽說葉棽回宮就把人送去了浮離齋,便猶豫了一下沒動這個心思,也讓寧易在不知不覺間逃過一劫,這卻是連葉棽也沒料到的事。

今日鏡園的安全景帝是絕對放心的,他心裏再膈應沈家,可沈皇後仍在,沈家在軍中仍然實力強悍,他不想也不能做什麽,而沈家為了葉棽也不可能不保護好自己。

所以如果真有刺客,景帝想到的第一個人,絕對是白如意。

都說這個白如意有通天徹地之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深通陰陽能征善戰,是個厲害至極的人物。可偏偏這人跟衛國的國師不合,兩人鬥的天翻地覆,最後因為衛皇寵信國師,白如意憤而出走,最後衛國覆滅都沒有回來。

當然也有人說他是沒趕得及回來,所以才會在滅國之後發誓複國。

這些消息極是隐秘,朝中除了景帝幾個親信并沒多少人知道,畢竟這種事空穴來風,說得太多反而好像朝廷怕了這些亂黨。

但今日葉楚說有刺客,還隐隐約約地總往衛國人上靠,就讓景帝一顆心都提起來。他不是被淑妃勸住才不去流香榭,他是真的擔心衛國餘孽想要铤而走險。

一時間軒敞的大廳裏再次陷入沉默,衆人一時也不知該怎麽表現,只默默地等着葉棽那邊傳來消息。

然而過了一會,率先回來的并不是葉棽沈皇後等人,而是輔國公的嫡女淩潇。

淩潇進來匆匆忙忙地行禮,慌亂地道:“啓禀皇上、淑妃娘娘,并各位大人夫人,大事不好了,公主和沈小姐、顧小姐打起來,沈小姐受了傷,此時在,在河邊,要把公主扔進河裏去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