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揪着辮子罵她
揪着辮子罵她
八月底的縣城又幹燥又熱,大中午太陽曬得水泥地面隔着鞋底踩上去都發燙。張文揚手裏提着一兜子王秀萍昨天給蒸好的肉包子和饅頭,緊緊跟着前方高大挺拔的青年。
林長風腳下生風,穿着一件迷彩短袖,手臂肌肉隆起,腰身結實勁瘦,長褲和布鞋幹幹淨淨,一手拎着一個編織袋,沉重的袋子在他手中輕若無物,他穿過噴泉熟練的躲開小路上的樹枝,向高三學生新搬的宿舍樓走去。
縣城這所唯一的重點高中要求高三學生提前一周開學,前幾天還冷冷清清的校園今天人流如織,到處是送孩子上學的家長和抱着書包聊得熱火朝天的少年少女們。
他們讨論的重點是年級新出的規定。高三年級采取成績滾動分班制,一個月一考試,重點班成績排名最後一名的學生流動到普通班,而普通班的第一名則可以流動到重點班,每月如此。學校制定的新規則給原本心态輕松的學生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逼着大家卷起來,競争學習。
他們年級一共三個重點班,八個普通班,張文揚所在的正是一個重點班。所有學生只有更努力更拼命,才能保證自己不被比下去。林長風來到高三宿舍,跟張文揚的舍友們熱情自然地打招呼,又大方把剛在街上買的鹵牛肉分給大家吃,自己轉身給張文揚鋪床收拾行李。
張文揚紅着臉被舍友取笑,對這種每次收假返校都要被林長風當小孩照顧的做法至今都沒能适應,被勒令休息,只能手足無措幹坐着。
林長風收拾的時候還随手把不知道從哪拿的酸奶塞給他讓他喝,十幾分鐘就整理好了全部物品。
這還不算完,林長風收拾時見他牙杯快破了,床單也舊了,還有書包也用了好幾年顯得灰撲撲的,又看他腳上的鞋子也有點小了,轉身就要帶他去采購。
他對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對下面幾個小的卻很大方。張文揚在他這得到的待遇甚至比親弟弟林小雨還要好一些。
半天的時間在逛街中過去,林長風趕在張文揚晚自習前連同大包小包把他送到宿舍,塞給他一份打包好的羊肉湯讓他當晚飯吃,自己匆匆走了。
第二天,他也是這樣把林小雨送到了他所在的職高。當然林小雨的舍友也免不了被投喂了一大堆零食。他對一群小孩兒也像對同齡人一樣平等自然,又因為他們是弟弟的同學而熱情周到,拜托他們照顧林小雨時也很誠懇,大家都願意承他的情,連連答應。
還有羨慕林小雨這麽老實的人竟有一個這麽好的大哥,笑着問他還缺不缺弟弟。這話同寝室幾個男生都贊同,紛紛氣自己怎麽沒早點說被那小子搶先了,還跟林長風吐槽自己家的親哥哥親姐姐有多麽讨厭,聽得林長風哈哈大笑。
到了八月三十一號,林梓琳也要開學了,王秀萍不放心跟着去送
她。兩人在學校碰到班主任第一次作為家長被一頓誇,說林梓琳好學、刻苦、進步也快,照這個态度學習有望考上國內一流大學。聽得王秀萍眉開眼笑。
而作為受益于林長風金錢獎勵制度,剛獲得一大筆零花錢的林梓琳只關心等會碰到好姐妹要約着吃什麽玩什麽,看得王秀萍又想揪着辮子罵她。
學校一開學家裏就變得空蕩蕩。王秀萍嘴上念叨着好了都走了沒人煩她了,回家一看林建民又不在家,不知道去哪浪了,失望太多了也不生氣,自己做好和林長風兩個人的飯邊吃飯邊聽兒子說着這兩天的安排。
兩人抽空去果園把樹苗檢查了一番,查看前一段時間嫁接好的枝條,又把田壟夯實,轉了一圈把周圍的土牆修補好,看着整整齊齊五畝的果園,就等着來年發芽開花結果。
這幾天林長風跑了幾趟鎮上,把國道邊上離鎮中學不遠的一塊空地租了下來,定了二十年的租期,一年一百塊,三年一付,申請建造冷庫。租地合同簽好後他就找人動工了。一些建材、工人和泥瓦匠他可以找附近村子的人,有些活他自己也能上手,但涉及到倉庫規模大小、保溫材料、設計方案、基礎設施、消防、電氣、冷鏈物流等這些就要請教專業人士了。
他在省城找了一家制冷公司,請人家實地勘查,又找建築設計師出了圖紙,忙前忙後搞了把半個月才把工程推到正軌,結下來只需要時不時盯一下進度就行了。
十裏八村的都是熟人,請的工人也都是他托了村長林三爺給推薦的人品好的老手,另外花錢請了村裏的石嬸子幫着王秀萍給工人做飯,一天管三頓飯,短缺的材料什麽零碎的東西喊王叔用小貨車幫忙運一下,也早晚接送下王秀萍他們。有人雇傭幹活給錢還離家近,這些大家都答應了。
等到了這一年的年底,大雪落下時林長風的冷庫大部分已經都建好了,只除了關鍵的幾樣機器和水氣電沒鋪設安裝,系統的物流設備還沒運到。
這一年的春節,林家是匆匆度過的。林長風還是照樣接了春節的貨運單子讓老司機休息,林小雨今年時不時要外出實習還要準備考證遲遲不歸家,張文揚作為高三生更是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個小時用,只放春節前後七天假。
林梓琳見家裏冷清也不愛玩了,自己約了好朋友一起寫作業認真學習,查漏補缺。還主動申請要買收音機放英語聽力磁帶,難得她把心思放在正事上,林長風爽快同意了。就連林建民也老實了許多,每天就安安分分養豬養雞,牆根曬太陽,不給王秀萍添亂。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忙碌充實。
年後開春,天氣回暖了,林長風忙完一陣回到家,聽王秀萍說看到果樹發芽了,連忙扔下車跑到地頭查看。只見一大片的山坡地上遠遠就看到星星點點的嫩黃綠色挂在枝頭,狹長的毛茸茸的小葉子擠成一團,一簇一簇,漫山遍野。林長風覺得這些小樹苗可愛極了,親手種植長成的喜悅萦繞胸間。
雖然說前世村村戶戶普及種果樹之後,他曾不知道多少次看到過這種場景,更不用說那時王秀萍常常帶着一身雜葉塵土回家,他那時覺得天天見天天聞真煩。
這輩子自己重來一次辛苦種樹,親眼看到樹苗發芽才知道這是一件多麽令人開心的事情。
不遠處傳來三輪車突突的聲音,林長風聞聲看去,只見村長和幾個鎮領導圍着一個老人正走過來。林長風覺得眼熟,聽那老人道:“好好好,終于長大了,讓我好好看看。”說着一馬當先抛開人群急急趕來,旁邊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想扶他都沒來得及。
林長風想起來這不是當初指導他們的老專家是誰?他還多次在電話裏不厭其煩地解答過林長風的種種疑問。
認出來人林長風趕緊迎上去,帶着老專家先一步替他打開木門,兩人走進果園。後面的幾人和老專家年輕的助手見狀也趕緊跟上。近看這些幼枝新芽,生命力蓬勃,熱熱鬧鬧挂在枝頭,微風一吹探頭探腦。
老專家一邊細心觀察,一邊道:“這個品種現在還在改良,你種的這種結出果之後就能看到果實非常漂亮,有點像玉。切開後嘗一口,汁水豐富,口感也好。就是産量還不能保證,等更好的改良品種雜交成功了,我就送你,保管夠你用。現在嘛,只要你好好打理,成果還是能賣個好價錢的。”
“但要注意,現在是第一年種植,枝蔓還短,過不了多久枝蔓長開了要挂果,那個重量樹幹承受不住,要趕緊搭棚架。架子要做結實,最好做水泥柱,一米九就差不多,以後每年都能用得上。等會你問一下小李,讓他告訴你怎麽做。”叫小李的助手在一旁邊點頭邊記錄。
林長風連忙道謝,陪着老專家,又聽他指導怎麽抹芽,怎麽修剪,怎麽疏花疏果,并建議他發現病蟲害馬上救治,不要拖延;要保證土壤濕度,春季雨水少及時澆水,但也不能積水,樹苗怕澇;棚架搭好後仔細照料,多曬太陽不能吹風 ……言辭絮叨,對果樹比對自己親孫子還細心,叮囑人好生照顧。助手小李歉意地朝他笑笑,說自己老師碰到果樹就是這個樣子,請他諒解。
林長風擺擺手不在意,反而覺得老專家這個樣子很可愛。他盛情邀請老人去他家做客吃個便飯,王秀萍早就被他授意趕回去做午飯了,這會趕回去正好開吃。
跟在他們後面的村長和鎮領導連忙說已經在鎮上定好飯店了不麻煩林長風,老專家看起來倒是不介意,最後一群人只得跟着他去了林長風家。
村長林三爺還特意悄悄問他家裏這麽多人夠不夠吃,不行他往自己家帶幾個人,林長風笑着讓他放心。
十幾個人來到林家,屋子裏坐不下只能在院子裏吃。王秀萍切了臘肉加胡蘿蔔土豆,割了頭茬韭菜炒了鮮香味美的澆頭,親手擀了面條招待。一人一個大搪瓷碗,面條雪白,澆頭五顏六色,再配上自家腌得清爽的酸菜,看上去令人食指大動。老專家的面還被特意多煮了一會,照顧老人的消化能力,盡量軟爛。
幾人吃的贊不絕口,老專家說好久沒吃到這種農家味道了。飯畢老人去屋子裏參觀,看到牆上林梓琳和林小雨的獎狀還特意誇了誇,又聽說林長風種種事情,對這個做事踏實勤懇的小夥子印象很好。從他家被精心照料的果園就能看出來,這是一個勤勞的好小夥。
林長風借機請教了一點猕猴桃采摘和冷庫貯存的問題,對自己的冷庫的使用規劃大概有了想法。
一行人還要去別的村子進行指導考察,就沒有久留。林長風送走他們趕緊找人準備搭棚架,自己還要去采購材料等,都是一些緊急瑣碎的活。按照老專家的說法,新芽這幾天就要準備抹了,最好只留主幹和兩條側枝,為保證成果率還要及時施肥,活太多,王秀萍只得把林建民也揪着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