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熱騰騰的饅頭小米粥
熱騰騰的饅頭小米粥
第十一章果園
農戶人家一年到頭忙忙碌碌就沒有閑的時候。
五月份林長風的果園裏開滿了淡黃色的花,一大片看上去像山間多了一片雲錦,清淺的香氣彌散在村子裏,每天都有村民來圍觀。王秀萍叮囑了幾次村裏的孩子這個花不能摘,都是要結果子賣錢的。她把樹上疏下來不要的花收集了一籃子放在家門口讓他們拿去玩,一時間村裏的小孩人人衣襟上都沾上了淺黃小花的香味。
果園給村子帶來了新希望。今年開始,村子裏申請種果樹的人家越來越多了,第二批,第三批幾乎占了村裏一半的山地。不過第二批開始樹苗就要花錢買了,不少人都願意花錢,都期待果園能給大家帶了更多的收入,更好的生活。
林長風知道會的,畢竟前世,後來他們縣的猕猴桃可是全國知名品牌,還遠銷海外。
林梓琳今年年初二,一學年快結束了,周末回到家做完作業就幫着王秀萍和哥哥幹活。十四歲的小姑娘懂事了,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貪玩。林小雨也馬上結束兩年的學習去本地一個工廠實習,他已經拿到了操作證和初級證書,順利的話以後就在那兒工作了。電焊是一行需要積累經驗的工作,想要精專就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實踐,而林小雨樂在其中。
作為家裏重點關注的張文揚再過一個多月就要高考了。從年後到現在,期間大半年他沒給自己放過假,廢寝忘食地學習。就連林長風偶爾去看望,他也不一定每次都能抽出時間來,林長風只能拜托門衛大爺把東西轉交給他。
五月底,果樹已經結了小果子,彈丸大小的黃色小果子綴在枝蔓上,一顆顆小巧玲珑惹人憐愛,但再怎麽舍不得也要疏果。林長風憑着前世淺薄的經驗摸索着進行,不敢太密怕果子長不好,也不敢太疏怕成果後太少。就這麽慢慢和王秀萍兩人把五畝果園都疏完了。林二叔他們想過來幫忙因為不敢上手也無從幫起。
他們進度算快的,常有其他村民來讨教,他們也都一一細心說了。
兩人踩着夕陽下的影子回到家,林建民已經做好了晚飯,熱騰騰的饅頭小米粥和幾個簡單小菜。
飯桌上林長風突然想起什麽,問王秀萍,“媽,要不我們也買個三輪車吧?過一段時間要夏收,果園也要用,平時你和爸出門趕集也用得到。”
王秀萍也贊同,放下碗起身就要去拿存折。林長風哭笑不得制止了她,“媽,不用你的錢,我有錢。”
他說着說着就開始盤算最近要做的事情,“冷庫已經建成了,過幾天去放個鞭炮,打掃幹淨,就能使用了。我打算找鎮上的劉老頭給守着,每月給三十塊錢。有了三輪車以後爸也可以常過去看看,別讓人把機器啥的偷了。還要給圍牆上裝防盜網,估計今年秋天就能用了。要給冷庫起個名吧?起啥名好呢?咱沒文化,改天問問文揚。”
他說啥王秀萍都同意,只關心一點:“最近就別去跑車了吧?你不是說車子可以出租?租給車隊收點錢算了。果園還有一堆事要你操心呢。”
林長風為母親不讓自己開車的執念感到好笑又感動。不過他今年的确沒打算像往年那樣四處奔波,就說先按月租給別人一段時間,以後有空閑了再說。
王秀萍滿意了,相比懂事能幹的兒子,對吭哧吭哧慢悠悠嚼饅頭的林建民越看越不順眼,“等冷庫可以用了你就去那邊!當人爹的,好歹給孩子幫幫忙,別一天天淨等着吃現成的!”
王秀萍收拾碗筷端去廚房,林長風給她幫忙,無意發現她耳後藏着幾絲白發,才反應過來,王秀萍已經四十歲了,慢慢老了。自己今年也有二十一了。
反倒是林建民雖然跟王秀萍差不多大,不知道是不是從不操心的緣故,看上去仍然滿頭黑發,皮相俊秀,就老是佝偻着背看上去總是畏畏縮縮的顯得氣質猥瑣。前世的他也是這樣沒心沒肺,自己都死了他還活的好好的。
真是不得不讓人感嘆,有的人生來就是享福的。
過了幾天林長風跑去縣城買農用三輪車。這幾年大家日子好過了,村子裏有年輕人開始騎摩托車了。林長風看到車行嶄新的摩托車有點心動,算了算手裏的餘錢還是按下這個心思。
等明年林小雨工作了再看吧。
買了三輪車他沒有急着回家,繞去林小雨的學校,幫他把不用的東西放車上帶回家,也看看他的近況。
林小雨倒是過的很好,興奮的跟他說着他們将要去工作實習的工廠有多大,都生産什麽東西,工廠還管吃管住,實習期每月還有五十塊的補貼給他們。
看他這樣林長風就放心了,讓他好好工作,不要操心家裏,如果有什麽不順心的就回家,自己幫他找工作或者再去讀函授的大學也是一樣的。林小雨被他像老媽子一樣操心地叮囑了半天,不嫌他煩還安慰他“哥,你放心,我會老老實實的。現在我也能掙錢了,掙了錢我就給你,你別太辛苦,別再去跑車了。”
林長風笑着揉他的腦袋,“我還用不到你操心。車子的事我自己會拿主意,有事你記得跟哥說啊。”
找完林小雨他又去看了妹妹,上課期間見她在認真聽講也沒打擾她,留了點零食就離開了。
最後他來到張文揚念書的高中。晚飯時間,其他年級的學生已經笑鬧着去食堂打飯吃了,走讀的也急匆匆回家,只有高三年級教室的燈亮起來,沒有一個人出來吃飯,都還在默默奮筆疾書。
林長風無法只得登記後拎着打包好的羊肉湯上樓去找他。
熱騰騰的肉湯味傳來引得低頭學習的學生們肚子咕咕叫,紛紛看向香味來源。林長風在教室門口咧着嘴笑,看到張文揚擡頭看到他眼睛噌得亮了,招手讓他出來。
張文揚面色憔悴,眼珠帶着明顯的血絲,林長風一看就心疼了,“咋沒好好休息?學習再重要也要照顧好身體啊。我給你帶的麥乳精你吃了沒?是不是飯也沒好好吃?瘦了吧?”
張文揚明亮的眼睛裏全是笑意:“哥,就是最近幾天辛苦了點。沒事的,我有吃的,沒吃飯是因為現在食堂人太多了,我打算晚點再去,還不用排隊。”
林長風說不過他,把羊肉湯遞給他,兩人找了個樓下的石桌坐下來,邊吃邊聊。張文揚聽他事無巨細把家裏的事情跟自己說了一遍,嘴角一直沒放下來過,又聽他問自己冷庫的名字,笑道,“就直接叫長風冷庫不就好了?哥你的名字就很好聽。”
林長風一下被他說愣了,看了他一眼,反問“你覺得我名字好聽?”
張文揚肯定點點頭,見他糾結再三還是采納了自己的意見,偷偷樂了。
回去的路上林長風琢磨,自己的名字好聽嗎?哪裏好聽?這小孩是不是調戲自己?
想了一路想不通,就扔下不想了。
新的三輪車開回家王秀萍高興壞了,上看看下看看,珍惜的摸了好幾下,聽林長風說要教自己和林建民開還不敢相信,直說自己學不會。
但其實王秀萍學的很快很好,不到半天時間就知道怎麽開了。反倒是林建民被林長風手把手教了三天才勉強敢上手。
王秀萍把三輪車開出去,大家都啧啧稱奇--王秀萍是村子裏唯一會開三輪車的女司機。這下王秀萍走路都帶風,找借口開着三輪在村子兜了好幾圈。
晚點的時候,三人坐三輪車去了鎮上。
冷庫已經全部建好了,裏面的機器也安裝到位,冷臉運輸也做了卸貨和出庫的分區,參考制冷公司和老專家的意見,根據不同儲存需求做了不同的溫度濕度區,運行起來外面大夏天惹得人心慌裏面又冷的人打顫。
負責看守的劉老頭最近就住在這裏,只等着圍牆裝好鐵絲才能安心睡覺。
又幾日過後,林長風買了鞭炮熱熱鬧鬧放了兩大盤,另請人寫了對聯貼上,白色圍牆上紅漆刷着四個大字:長風冷庫。力求隔着大老遠就能看到這有個冷庫,林長風還打算做個燈牌放房頂,夜晚也能讓人看見,給自己冷庫打打廣告。
劉老頭還準備把家裏養的兩條大黑狗牽過來養院子裏,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七月初的時候林梓琳放暑假了,林小雨正式參加工作去實習了。七號到九號張文揚進了高考考場。
連着兩天的考試結束,林長風守在考場外等着,沒問他考的怎麽樣,先把王秀萍煮好的綠豆湯給他喝了,又讓他帶着草帽坐在車鬥裏把人帶回了家。
王秀萍在家殺了一只不下蛋的老母雞炖了雞湯,蒸了豬肉蘿蔔包子,摘了幾個嫩黃瓜涼拌好就等着他回來吃。張文揚下車後困意湧上來,迷迷糊糊吃飽了飯,倒在炕上睡着了。
大家看他雖然臉色憔悴神色卻放松了,默契地不去打擾他讓他睡個飽。
今年的夏收因為有三輪車助力輕松了很多,麥子割好開車拉到曬場,自卸式車鬥直接一倒省事,麥子攤開翻兩遍曬幹,然後車後綁上石碾碾好,這就省了好幾處原先需要人力的工作。林家的五畝麥子與村子其他人比起來不算多。林長風和王秀萍、林小雨幾個勞動力幹起活來還是很快的,兩天就把麥子收好了。
家裏三千斤新麥加上林二叔家送來的一千斤糧食,交完糧稅後也盡夠家裏吃了。林長風把新麥拉到磨坊磨了雪白的面粉,王秀萍當天就蒸了一大鍋熱騰騰的饅頭,還有一鍋炖的爛熟的肉骨頭給大家補身子,慰勞大家的辛苦夏收。
香甜的饅頭放在院子裏晾涼,有誰家小孩來讨王秀萍也給分一半,分享豐收的喜悅。
這放在前幾年是根本不敢想的。以前家裏的糧食要賣掉一部分換錢,剩下的根本不夠家裏幾個半大小子吃。王秀萍時不時還要摻着荞麥紅薯做飯才能捱到第二年夏收。農戶人家裏的經濟來源除了農作物沒有別的。
有的勤快人家的男人農閑時節還會去縣城找工做賺點錢,但林建民指望不上,全家都靠王秀萍養活,真是又苦又累。
現在村裏還有幾戶吃不上飽飯的人家。有老人生病了不能下地的,男人殘疾了不能動的,孩子生多了養不起的,這幾戶一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就到處借糧,過得很是艱難。
看着幾個衣服打着補丁的小孩拿着饅頭怯生生吃着,她一時感概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