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 31 章
陶爸遇見的人,就是半個月沒露過面的王曼琳。
話說今年老王家過了個爛年,鈕祜祿曼琳也沒過上啥好年。
前頭王曼琳因為做了一個夢,提前夢到胡父貪污的事情,在老胡家地位大增,一躍成為了說一不二的鈕祜祿曼琳了嘛。
哪想到,鈕祜祿曼琳的好日子沒過幾天,老胡家又又出事了。
出的什麽事呢,還是胡父貪污的事兒。
本來胡父聽了王曼琳的話,本來已經痛定思痛,決定洗心革面,在以後任上的這幾年裏,頂住金錢的誘惑,安穩幹到退休的。
沒想到啊,人算不如天算啊,胡父想的挺好,可是下一次又看見有人捧着大把金銀來找他的時候,胡父的那顆老心髒又悸動了。
就這一次,這是最後一次了。
胡父是這樣想的,然後就伸出了罪惡的老爪子,把錢給收了下來。
哪想到啊,就這最後一次受賄,就讓常年在河邊晃的胡父濕了鞋子。
自從改革開放後,國家對于經濟抓得很緊,對于國企領導更是看的很緊,這不胡父就讓人逮住把柄,差點兒東窗事發。
這陣子,王曼琳跟胡良翰兩口子就為了不讓胡夫的事情東窗事發,整天在縣裏東奔西走的,就想着活動活動,把錢還回去,再花錢把這事情壓下去。
這不,今天王曼琳正在縣政府附近走動呢,中午肚子餓了,就在縣政府附近的美食胡同,想找家飯館湊活吃頓午飯。
沒想到,就在這遇見了,剛剛搬完新家,出門倒垃圾的陶大樹。
別看陶爸拎着埋汰的垃圾桶,可從外人的眼光看上去,生的高高大大,又魁梧硬朗的陶爸着實是個好看的漢子。
鈕祜祿曼琳看見了陶爸,還以為陶爸還是前頭那個舔狗呢,當即扭着腰風騷地走了過來,對着陶爸甩了個媚眼兒,矯情地叫了一聲:
“大樹哥哥,你怎麽在這裏呀?”
是不是在等我啊。
鈕祜祿曼琳下一句還沒說出話來呢,就聽見美食胡同裏傳來“嘎嘎嘎”幾聲叫聲。
下一秒,裹着大紅頭巾的大白小白倆鵝,就十分英勇地從胡同裏蹿了出來,對着王曼琳的屁股發起了攻擊。
王曼琳小時候在老家讓鵝啄過屁股,那時候,她屁股蛋子青了好幾天,才慢慢下去。
這會兒見到大白小白倆鵝,王曼琳也不風騷了,立馬啊啊啊叫着撒丫子跑了。
陶爸還沒反應過來是咋回事呢,就看見自家小閨女,捧着一盆子炸肉丸笑眯眯地從巷子後頭出來了。
“爸爸,讨人厭的阿姨被吓跑啦。”
陶爸聽了這話還有啥不明白的啊,原來是自家的小閨女放出大白小白來把王曼琳給趕走的啊。
陶爸笑出一口大白牙,一把把小閨女扛在肩上笑道:
“還是我家閨女聰明。”
“哇,爸爸,高高的,大大的,大白小白都變小啦。”
小桃桃在爸爸寬闊的肩膀上,看着變小的胡同,驚訝的長大了小嘴兒,陶爸笑呵呵地扛着閨女家去了,攆着王曼琳跑了老遠的琢了好幾下屁股的大白小白也撲棱着翅膀回來了。
美食胡同新家裏,陶媽跟蔣舅媽兩人正在屋子裏,給新家縫窗簾呢。
跟南華巷老院不一樣,新家的幾間屋子都有兩扇大大的窗戶,陶老太和陶老頭帶着蔣大舅把家裏的窗戶擦的幹幹淨淨,明明亮亮的,看起來可漂亮呢。
就是新家裏的窗簾都破破爛爛的了,陶媽跟蔣舅媽商量了一下,把家裏不穿的衣裳拿出來,哧啦哧啦拆了,又到街上買了幾根松緊線,陳穿針引線就縫上啦。
正好,陶爸扛着閨女回來了,小桃桃看媽媽跟舅媽正忙的起勁兒,軟綿綿的小丫頭一看也感興趣了,撲騰着小短腿兒從陶爸肩上下來了,倆人加一個小丫頭就一塊兒忙上了。
陶媽拿出來做窗簾的衣裳是她當姑娘時候穿的裙子,那時候老蔣家日子過的好,家裏做衣裳都是用的好布料。
就是陶媽穿了許多年,裙子也是洗的幹幹淨淨,裙子是田園風的格子裙,就是用來做窗簾也是很适合的。
這不,家裏的新窗簾做出來了,小桃桃就哇的一聲,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嶄新的窗簾,奶聲奶氣地誇上了:
“好看,真好看,就跟春天的花花一樣好看。”
小丫頭還太小,語言詞語太貧乏,只能翻來覆去地,說好看呀,跟花花一樣好看呀。
不過,瓜瓜大毛二毛這仨小子,就不一樣了,小桃桃咧着小嘴兒在家裏看着小窗簾傻了,仨小子就不一樣了,家裏好不容易有了好看的新窗簾,不得到外頭炫耀炫耀去。
于是美食胡同的街坊們就看見三個從來沒見過的黑小子,在胡同裏蹿來蹿去的,嘴裏嚷嚷着自家的新窗簾多好看多漂亮。
胡同裏的老人們都笑開了,說這是哪來的三個小子啊,看着眼生,但是怪好玩的。
有那見多識廣,認識人多的就說了:
“這是原先住在南華巷的老陶家,以前在火車站口擺攤兒賣早點的,在咱們街上盤了個鋪子,今個兒剛搬到咱們胡同來的。”
美食胡同的人一聽,就笑開了,這笑聲裏大多是不屑,南華巷出來的人家啊,那麽個窮巷子出來的人家,以前還是在街上擺攤兒賣早點的,能有啥能耐啊。
作為生活在縣裏第一富裕胡同——美食胡同的街坊們大多都是在街上開店的,這些人家都是有多年家族底蘊地,自然傲氣多瞧不起人些。
不過老陶家三小子可不管這些,他們只管炫耀呢。
三小子炫耀完了,就大搖大擺的回家去了,這可把胡同裏那些自诩驕傲的人,給氣着了,有那小心眼的,就在心裏想了,以後有啥機會,一定要給陶家這仨臭小子一點兒顏色看看。
老陶家這邊兒,家裏大人們手腳利落地把家裏拾掇幹淨了,陶老太看蔣大舅跟蔣舅媽兩口子跟着家裏幫忙幹了大半天的活了,就道,晚上吃頓好的,正好家裏還有過年剩下的一些羊肉,不如就切了做個羊肉火鍋吧。
陶媽說好,一家人洗了手就忙上了,陶媽跟蔣舅媽在廚房裏摘菜,小桃桃也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兩只小胖手摘着小白菜摘的可高興。
縣城人跟鄉下人不一樣,大冬天的,在鄉下生活的老百姓家裏多少都有些腌菜,幹蘑菇,幹木耳啥的吃,縣城裏的老白姓大多只能吃一冬天的大白菜或者是白蘿蔔,就這樣吃起來也算是好的了。
老陶家因着前頭擺攤賺的錢,日子過的在縣裏算是好的人家了。
這不,在外頭顯擺完的仨小子大搖大擺回到家裏的時候,一聽說晚上要吃熱騰騰的羊肉火鍋,大毛二毛倆娃一下子就閉不上嘴巴了。
羊肉火鍋啊,他們兄弟倆還沒吃過羊肉火鍋呢。
到了晚上的時候,大鍋裏滿滿一大鍋羊肉咕嘟咕嘟的冒着湯,老陶家一家人,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喝口湯再來上一塊羊肉和蘿蔔,渾身都是暖暖的,到了最後,一大鍋的火鍋湯底都讓大毛二毛給灌進肚子裏去了。
等到晚上回家的時候,倆毛就晃悠着肚子跟着蔣舅媽和蔣大舅家去了。
正月十八,黃道吉日,開店大吉。
一大早的,老陶家一家人就起床了,把家裏的店鋪給拾掇妥當了,家裏來幫忙的三個工作人員也早早上門了。
蔣舅媽一個月拿着妹妹妹夫五十塊的工資,自然盡心盡力,來的最早,其他兩個工作人員——吳阿婆,還有她兒媳婦王月娟也來的挺早。
“大妹子,我老婆子帶着兒媳婦來啦,家裏有啥活兒,你就盡管吩咐,我老婆子跟娟娟絕對盡心盡力,沒有二話。”
前頭老陶家搬家的時候,吳阿婆哭的有多慘,這會兒就笑的多燦爛。
前頭陶家飯館選幫忙的人的時候,除了蔣舅媽石月珍,陶老太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吳阿婆和她家的兒媳婦許娟娟。
別看吳阿婆這個人有時候嘴巴有點不饒人,但是她這個人啊,就是個嘴硬心軟的,心腸挺好,做事也挺麻利幹淨的,最讓小老太中意的就是,吳阿婆敢說別人不敢說的話啊,以後老陶家開店,日日做生意,肯定會遇見各色各樣的人,有些客人着實不要臉,這樣的人讓吳阿婆來收拾,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至于吳阿婆家的兒媳婦許娟娟,就更中陶老太的意了,許娟娟娘家爹以前就是在縣城飯館裏當廚子的,許娟娟從小就在家裏幫忙做飯,切的一手好刀法,也做的一手好菜,在南華巷的時候,整天拾掇的幹幹淨淨的,圓圓的臉盤上常帶着讨喜的笑,一看就讓人心上歡喜。
陶爸陶媽和陶老頭,對于陶老太選來幫忙的人都挺滿意的。
一家人加上三個幫工的人湊齊了,一群人忙活了一大早上,陶家飯館朱紅色的大牌匾上挂着了喜慶的大紅綢,陶爸還特意放了一響大炮仗,噼裏啪啦的炮仗聲中,老陶家的飯店就這麽開起來啦。
大年初二了,依舊祝大家新年快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