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 11 章

幫手們都被困在了祠堂內裏,瞿天轉而對謝隐怒目而視。謝隐卻再不藏私,一個潇灑的劍花挽出,瞿天頓時覺得威壓猶如滔天巨浪般綿延而來,叫人喘不過氣。

瞿天力貫手臂,用盡畢生所學奮力一擊,謝隐卻并不回避,軟劍亦是夾着勁風迎了上來。

軟劍靈動飄逸,但是跟繡春刀硬拼卻是以己之短擊彼之長,若非有過人的本領,誰敢用這樣的招式。

瞿天瞳孔一震,招式并不使老,中途刀尖微顫,卻變成可以攻向左中右路三個方向,虛虛實實,難以捉摸。

謝隐仿佛并沒有看見瞿天變招似的,軟劍直接遞入瞿天繡春刀舞出的一片刀光之中。若是正常情況下,謝隐此舉簡直是自投羅網。

可惜瞿天并沒有看到想象中的軟劍被繡春刀絞得寸斷,相反,自己的繡春刀舞得密不透風,卻根本沒有碰到任何阻力,仿佛面具人的的昏招只是自己的錯覺,緊接着,瞿天覺得手腕一疼,繡春刀落地。自己都沒看清楚面具人的招式,就被人挑斷了握刀的手筋。

原來,之前自己和面具人力拼雖然落了下風,卻有來有回,是對方故意的,為的是引自己的幫手進祠堂,一網打盡。

瞿天不但被人廢了拿刀的手,還被謝隐一下擊潰了所有驕傲,在雙重打擊下,瞿天怒號出聲。

這哀嚎和爆炸聲混在一起,在深夜裏顯得格外瘆人。

周瑞被塞着嘴,卻并沒有被帶遠,兩個林家的家丁押着他,就站在祠堂對面的閣樓上。他親眼看見林家有個下人形如鬼魅,把好大一群人引入了祠堂,自己卻毫發無損。

而林家那丫頭,明明生得花容月貌,弱不禁風,神色卻宛如修羅,出手又奇準無比,一鞭子卷着火把扔出,就點燃了祠堂外的火油。

正當周瑞覺得這魔鬼一樣的林丫頭要活活燒死許多人太過殘忍時,又聽見祠堂方向傳來了巨大的爆炸聲。原來,林家不但在祠堂布置了火油,還有火藥。

這個年代的火藥已經發明了,但是精準爆破的技術并沒有那麽好。黛玉準備得倉促,和謝隐商量,不用引線引爆火藥了,省得引線萬一因什麽意外被切斷或者熄滅,這次的計劃便要功虧一篑。而火油見風燃燒,必然引爆火藥。

黛玉之所以把陷阱設在祠堂,一是因為祠堂內燒了大量香燭,能夠掩蓋火油的氣味;二是因為祠堂對于古代家族有着重大意義,書香世家更重傳承,對方來的人很難想象林家居然會炸了祠堂。

但是對于黛玉來說,人活着才有傳承。其他一切皆不重要。

Advertisement

這個計劃唯一的缺點是用火油引爆炸藥,中間可用于謝隐撤退的時間非常短,謝隐要極高的風險。也十分考驗黛玉點火的時機。

謝隐剛開始不同意這個方案,覺得炸祠堂是對不起祖宗的事,他拿了林如海的供奉,不能做這樣的事,但是被黛玉說服了。林家這群人,真正有戰鬥力的人就一個半。一個是謝隐,半個是黛玉。而且黛玉的戰鬥力全靠腦子,體力上無法做到和一群亡命徒力拼。

如果不能一舉消滅對方的主力有生力量,謝隐雙拳難敵四手,面臨的風險更大。

有了這樣瘋狂的計劃,對方若今夜不來便罷,若是今夜來犯,有了興旺水寨被滅的先例,必然會派更多好手過來。這一把炸藥能送走對方越多的好手,日後送甄應嘉販賣私鹽的證據入京,路途受的攔截會越少。

一步棋,要看到後面三步十步的收益,才是妙棋。

這是二人嚴格意義上的第一次合作,但是計劃執行得非常完美。

謝隐也通過此事再次認識到林姑娘的殺伐決斷。這姑娘雖是女子,卻不是池中物。

看到爆炸後祠堂變成一片廢墟,瞿天都忘記了手腕的疼痛。喘息了好幾口,瞿天用左手摸了摸脖子,這不摸不知道,一摸吓一跳。瞿天的脖子上有一個極小的傷口,剛破了皮,沁出一點兒血珠。這意味這面具人有一劍封喉取他性命的實力,只挑手筋是要留活口。

想到此處,瞿天冷汗涔涔,也不知道是疼的還是吓的。

作為龍禁尉鎮撫司曾經的千戶,現在榮親王在江南的代理人,瞿天對付過無數達官貴人。但是這些人或是機敏,或是狡詐,也不乏心狠手辣之輩,但是在自家祖宅祠堂裝炸藥的,瞿天這是頭一次見。

有蒙面人這樣的武力,有林家人這樣的狠辣和魄力,自己輸得好像并不冤。

祠堂的爆炸過于猛烈,濺出的火焰點燃了相鄰的一座閣樓,也震醒了街坊。之前撤退的下人們趕忙出來救火。

但是無疑除了黛玉和謝隐,其他所有人都是壓抑惶恐的。林家書香門第,仕宦之家,連板子都很少打。林家下人們早就養成了書香門第之家該有的氣度,誰見過這等陣勢,不但在家裏排兵布陣,賊人攻入家門,甚至還在宅子裏造成了一起爆炸,血肉橫飛。

前來的太虛教衆固然大多都被炸死了,還有少部分外圍警戒的逃走了,甚至有沒來得及撤退躲避的林家人也死了幾個。如此規模雖然不算極大,卻極血腥的場面吓得林家許多下人內心翻江倒海,無法平靜。

但是這一切和日後天下大亂比起來又算什麽呢?赤地千裏的天災,易子而食的悲劇,血流漂杵的慘烈。這個世界會變得越來越殘酷,黛玉要逼着林家人盡早适應。适應得越早,亂世活下來的幾率越大。

再說,前世的此刻,林家就快瓦解冰消的,本就到了拼命的時候。

謝隐走到黛玉旁邊,看着被炸掉的林家祠堂廢墟,低聲道:“林姑娘,代價是否太大了一些。”

不過兩日時間,謝隐對黛玉的認識已經飛速變化的好幾次。這次策劃用火藥攻擊來犯賊人其實是黛玉的主意。

黛玉放那一串鞭炮,既是讓林家其他人撤退的信號,也是讓謝隐撤出祠堂的信號。這個不得已搏命的方案最終用上了,結果也達到了預期。

黛玉平靜的看着狼藉的林宅,面上神色鎮定,沒有一絲心疼。只用一種篤定的語氣道:“人在什麽都在,人拼沒了,什麽都守不住。和人比起來,身外之物不算什麽。”

或許在世人眼裏,祠堂是一個家族的根,但是在黛玉眼裏,只要人活着,家園可以重建,祠堂也可以。

謝隐看見這樣的黛玉,心中突然浮現出四個字:‘王者之氣’。這四個字用在一個少女身上很奇怪,但是謝隐卻覺得黛玉當得。因為黛玉臉上的神色既不是自負,也不是狠厲,而是一種堅定。林姑娘好像在全盤規劃,她似乎并非不心疼化作廢墟的林家祠堂,而是選出一種相對損失最小,收益最大的方案。

本來,鎮撫司的少訓營裏面就有各種天才,謝隐見過各種能人。但是像黛玉這樣養在深閨卻天生的領袖氣質,謝隐從未見過。

“林姑娘接下來有什麽計劃嗎?”

“天亮之後派人報官。現在咱們連夜審人,如果來得及還可以搜集一些證據。”黛玉說。

“姑娘不去拜訪黎巡撫嗎?”謝隐反問。

“現在不用去了,黎大人自然會來找我。我越不去,黎大人會覺得父親手上捏着甄應嘉的把柄越多,他才越有誠意跟我們合作。但凡真正貴重的東西,都是等着別人求上門來。”黛玉說。

謝隐很少有表情,但是聽了這話卻不自覺的笑了一下。謝隐絕對是一個十分有主見的人,但是他卻沒有反駁黛玉。換做自己也,也不會做出比黛玉更周全的決定,沒什麽好反駁的。

林家前往蘇州的确是帶着誠意和江南巡撫黎啓聯合的,但是接連兩次生死一線之後,局勢已經變了。能讓甄應嘉不計成本追殺的人,必定極有價值。那麽黛玉對黎啓而言,也是一個極好的聯合對象。

當然,這一切剛開始是始于周瑞的貪心和冒進,發展成現在這樣純屬巧合。但是在黎啓眼裏,又怎會想到事情的真相如此荒誕呢?戰場局勢瞬息萬變,處處皆有信息不對稱,所謂常勝,便是料敵先機,将一切因素考慮在內,包括與局勢直接相關的、間接相關的關鍵人物的心理。

黛玉為什麽會被兩次截殺不重要,黎啓認為黛玉是為什麽被截殺的才重要,有此前提,黎啓會主動尋求和林家合作。

林家是掙紮求存,難道黎家不是嗎?黎家難道不想借林家的力嗎?所以,黛玉等着就是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