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45章

縣城工廠工人們的工資大都在每月三十元, 跟鎮上和村子很少有額外收入的人來說,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高薪。

有持續且高薪的工資在身後支持,自行車對于縣城的人來說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

縣城的人進了工廠拿到工資以後, 不少人都把買自行車提上計劃,畢竟自行車比其他大件都要實用, 可以幫人節省不少體力和能去更遠的地方。

他們有計劃, 自然就對市面上自行車價格格外敏.感。

所以當縣城供銷社的消息傳來, 很快就傳入有心人的耳朵裏。

“确定是一百零五塊?而不是一百二十塊!”知道以後, 不少人第一念頭就是不相信。

“當然是真的,聽說是別人把自行車寄賣在供銷社的, 一共就十輛,也不知道以後的價格會不會變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傳消息的人并沒有足夠的錢買得起自行車, 可終究還是有人買的起的。

一聽一百零五塊的自行車只有十輛, 手裏有錢或者差點錢的,打算買自行車的人當即就急了,頓時顧不得再跟人唠嗑, 紛紛往回家趕。

等取了錢,他們又一股腦的前往縣城的供銷社。

到地方一看,自行車還真只賣一百零五塊。

“蓮花牌自行車,以前怎麽沒聽說過?別跟大牌自行車比起來, 質量不行吧。”林佳剛趕到供銷社,還沒擠進去,就聽見裏面有一個男人高聲道。

頓時林佳心裏猛地一個咯.噔, 動作不由遲疑下來。

“确實,這麽一個雜牌子, 自行車出了問題怎麽辦?”大家興沖沖的過來,為便宜的價格心動不已。

可是不出名的品牌和質量問題,也足夠勸退一些人,讓人感到猶豫。

Advertisement

“大家放心,這些自行車都是經過我們供銷社檢測的,質量絕對沒問題。”供銷社的人五塊錢租金也不是白拿的,聽到有人質疑,她們直接出來澄清。

“既然供銷社的人都這麽說了,那自行車肯定沒問題。”供銷社在大衆心目中還是很有信譽的,很是松了一口氣。

而那個提出質疑的男人臉上有些挂不住,“既然這個牌子的自行車沒問題,那為什麽會賣那麽便宜?要知道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說着男人搖頭晃腦,越發堅定心頭信念。

畢竟那可是十幾塊錢的差距,誰知道這裏面有什麽見不得人的貓膩。

“大叔,你不打算買就讓讓。”林佳終于擠進來,然後二話不說就走向供銷社的售貨員,交錢挑選自行車。

其他人如夢初醒,也不再猶豫,趕緊交錢,要知道自行車一共就十輛,而想買自行車的人,卻不止十人。

中年男人只覺得眨眼的功.夫,那十輛自行車就各自有了主人,這頓時讓他覺得自己好心提醒被人當成了驢肝肺,心裏別提多不得勁,“哼,你們這麽沖動,就等着自行車出問題吧。”

“你這人怎麽說話呢,是不是在咒我們?”買了自行車的人們不願意他這麽說。

他們買了自行車是多喜慶的一件事啊,結果卻聽到這麽刺耳的一句話,當即不樂意了。

男人只有一個,根本不是買了自行車人們的對手,一時間悻悻後退,趕緊離開供銷社。

供銷社外正有人等他,“叔,買着自行車了嗎?”

男人咳嗽一聲,拍了拍衣服,努力腰板挺直道:“我去看了,那個牌子的自行車不行,它賣那麽便宜,一定有質量問題。”

像男人這樣想的不在少數,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總是勇敢而稀少。

至于被衆人所關注的價格,也許在想買自行車的人眼中,一百零五塊很便宜,可以大衆眼中,一百塊錢已經是一比難以想象的巨款。

也就是說,蓮花牌自行車也就是跟老牌自行車比,才會讓人覺得便宜,可事實上,一百塊錢的自行車,在很多小地區,已經是天價。

鐘蓮在鎮上,等消息傳來,黃花菜都涼了,好在她有系統,可以實時看到自行車的銷售數據。

“自行車快要售罄,該去補貨了。”鐘蓮看向玉青禾道。

“這次要補多少貨?”玉青禾問鐘蓮。

所謂補貨,就是拿着賣第一批自行車的錢,去購買第二批自行車。

一輛自行車一百零五塊,扣除給供銷社的五塊錢租金,相當于一輛自行車賣一百塊錢,而十輛,就是一千元。

而自行車的真實進價又是多少呢?六十塊錢。

沒錯,鐘蓮從百貨商場裏進的自行車,原價六十塊錢,也就是說一輛自行車他們可以淨賺四十。

一千塊錢可以再進十六輛自行車還有剩餘,鐘蓮決定跟進,“這次進十五輛。”

第二批十五輛自行車要是賣出去,可就是一千五百塊錢了。

鐘昌明和王金花兩個在一旁看鐘蓮上下嘴皮子一碰,還沒捂熱乎的一千塊錢就撲棱着翅膀飛走,心裏不禁微哽。

“大妮,把錢都進成自行車,靠譜嗎?”在鐘昌明和王金花兩人的期望裏,自行車不用賣很快,慢慢回本就行。

可事實縣城那邊的情況出乎他們兩人的意料,這才幾天,自行車就售空,更讓人心驚的是鐘蓮的補貨速度。

萬一第二批自行車要是賣不了,壓在那裏怎麽辦?

“自行車又放不壞,當然能賣出去更好,再說我們也沒把本全都投到自行車上,不會造成資金周全不靈的。”別忘了他們鎮上還有小賣鋪,村裏還有代銷店。

供銷社那邊的自行車的确花費了賬面的大頭,可鐘蓮也沒把雞蛋全都放在一個籃子裏。

定好後,大玉青禾去給供銷社補貨,第二批自行車十五輛,依舊是一百零五塊錢的售價。

這讓因為猶豫沒有趕上第一批自行車的人着實松了口氣,只要沒漲價就好。

這次的價格仿佛給大家吃了顆定心丸,再加上自行車數量比上次多,大家這次少了擁擠,變得從容許多。

“叔,供銷社又來自行車了。”想買自行車的侄子高興的過來通知自家叔叔。

他叔叔就是上次覺得自行車質量不好,沒有下手的中年男人。

聽到侄子的話,他叔心裏非但沒有喜悅,反而還很煩躁,“還是那個蓮花牌自行車?等什麽時候供銷社進老牌自行車了,你再過來告訴我不遲。”

他這麽說,讓他侄子察覺到他的情緒,“叔,不管是什麽牌子,只要質量好不就行嗎?”

“你懂什麽,便宜沒好貨懂不懂。”他叔堅持道。

侄子遲疑,“既然這樣,那叔你繼續觀望,不過叔你能不能把我家的錢還給我,我想去買自行車。”

只要自行車質量好,他不挑剔自行車的牌子。

他們兩家并沒有富裕到能一家一輛自行車的地步,而是打算合資購買,可機會就在眼前,男人卻遲遲不行動,他侄子就想把錢要回去,再去別的地方湊錢購買。

“怎麽,我可是你親叔,你居然不相信我!”男人覺得被冒犯,火冒三丈道。

侄子被噴了一頓,很是懷疑人生的走了,直到被身邊人點醒,才轉過彎來。

“那是你家的錢,現在不想跟他家一塊買自行車了,他憑什麽不還你們錢,別是他把錢都使到別的地方,再不還給你們錢了。”街坊鄰裏道。

侄子如夢初醒,趕緊去找長輩,想辦法終于把屬于他們的錢要了回來。

當然,錢要回來以後,兩家人的交情再不複以往,算是撕破臉。

侄子一家不再耽擱,又想辦法東拼西湊齊了錢,就快速趕往縣城的供銷社。

等到了供銷社,第二批自行車只剩下一輛,侄子心裏暗道一聲“好險”,就趕緊交錢騎着自行車回家。

至于他那個叔叔,因為心有偏見,一直沒買過蓮花牌自行車,可等到後來他有機會能買到老牌自行車時,他又對比蓮花牌自行車,覺得老牌自行車太貴,以至于繼續猶豫。

等第二批自行車銷售完,賣了一千五,第三批自行車數量補充到了二十五輛。

二十五輛自行車就是兩千五,每次自行車賣完,鐘蓮這邊都會及時送貨,要是在別的地方,可能還需要操心自行車市場飽和的問題,可是縣城有工廠,工廠給工人們創造了許多勞動崗位和工資,這讓自行車的市場飽和速度變慢,還有很大的銷售空間。

縣城裏,越來越多的人買了自行車,偶爾有人會過來鎮上,也能看到自行車的身影。

這天,河東村的村幹部過來鎮上,找到鐘昌明,問道:“昌明,聽說縣城供銷社的自行車是你們家的?”

“哪能啊,我們家哪能進的起自行車啊,不過縣城供銷社的自行車和我們家的貨是一個供貨商。”鐘昌明笑道。

對外他們肯定不能洩露自家的底細,畢竟在縣城都難求一輛的自行車,居然是他們家的生意,那不是招人眼紅嗎,不過供貨商的關系,就沒必要隐瞞了。

“是這樣昌明,上面決定給下面村鎮配自行車,結果挑來挑去挑中了咱們雲縣。”畢竟在一衆一百二以及往上的市場價格裏,一百零五塊,難免引人注目。

“我這次過來是想問問,要是要的貨多,自行車的價能不能再低點?”河東村的幹部道明來意道。

鐘昌明愣住,回過神道:“那必須的,這樣,到時候我也幫忙說和,盡量把價壓低。”

等幹部回去以後,鐘昌明抹了一把冷汗,趕緊去找鐘蓮:“大妮,這筆生意咱們做嗎?要知道這可是官方啊。”

官方和私人,那可是完全不同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