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瞎子

瞎子

永州城來了一個瞎眼的說書先生。

李重光走進四方樓時,他正端坐在板桌前,二十多歲的年紀,身形消瘦,寬大的灰色長衫套在他身上,左臉上有一道燒傷的疤痕,從眼下蔓延至臉頰,全身上下,唯獨眼睛是好看的,只可惜啊,卻是一個瞎子。

有小厮端上茶水,醒木一拍案,瞎眼的說書先生開講了。

低沉、嘶啞的聲音傳來,原來這新來的說書先生不僅是個瞎子,還是個傷了嗓子、聲音不好聽的瞎子,李重光有些失望。

比之身段,這人不如月上梢的柳娘子;比起聲音,更是比隔壁抱月齋的南山先生,差的可太遠了!

但無奈錢付了,這樓中坐滿了人,門口圍滿了人,他是想走也走不出來了!

也罷,李重光想,來都來了,他就且聽聽一個瞎子能講出個什麽故事。

第一個故事,他講狐妖與書生,快要成仙的狐妖戀上救她的書生,為了與其相守不惜斷九尾棄仙緣也要入塵世。

“說那日明月高懸,胡娘子執刀斷尾,抱着必死的決心亦要變成凡人與王生相守,此情撼動天地,仙人們也為之涕淚”

于是那手持淨瓶的慈悲菩薩降下甘露水,胡娘子終得所求之事,以凡人之身嫁與書生,凡衣食起居無不細細過問親力親為從不假他人之手。

知王生上進有才學,更是日日督促他晨起念書。

正如那詩中所言:自此長裙當垆笑,為君洗手作羹湯。

後來呢?

“後來那王生在胡娘子的日日督促與貼心的照顧下,果真一舉中榜,高中了狀元”

面聖之時,年輕的帝王見他神采英拔、又才華超衆,便當衆賜婚他與自己的妹妹喜結良緣。

“諸位有緣人且猜猜,那高中了狀元的王生會如何選?”

四方樓中,有人率先說出了他的猜想,說那胡娘子為王生不惜舍仙緣斷尾為人,自己若是那王生,定會向皇上公主禀明已有家室的真相,才不負胡娘子斷尾相守之情。

李重光聽後也連連稱是,要是那王生真為了榮華富貴抛棄胡娘子,還算什麽男人?

但是可惜,他們都猜錯了。

那瞎眼的說書先生聽見他們的議論,抿嘴笑了笑,低頭喝了一口茶,是去年的明前茶,聞之有蜜香,入口溫潤回甘。

他已經很久沒喝過如此的好茶了,茶香消散了些許嗓子的疲累,也讓他的聲音不至于更嘶啞,能夠将這故事繼續講下去。

“諸位皆有情有義,更是知曉胡娘子之艱辛,自然會選胡娘子。但王生一介凡人,未知胡娘子斷尾之因,更不知從前日日陪伴之人竟是狐妖化身,與眼前到手的富貴榮華和比那胡娘子更為貌美的公主,此刻的胡娘子不過是一個可抛棄的糟糠之妻而已”

正所謂:

妖有情,人無義;妖若有情妖非孽,人若無情怎為人。

那王生欣然接受了賜婚,回家便以無所出為由休棄了胡娘子。只是可憐那胡娘子,無父無母,無根無依,斷尾為人不過兩年便香消玉殒,于這世間,僅留下一個故事而已。

“今日的故事到此,諸位明日再見”

拱手說完,臺下有兩個小孩上前,扶着瞎眼的說書先生回了二樓的客房休息。

伴随着三人上樓的腳步,帶起一陣清脆的鈴铛聲,李重光才發現那人腕間挂着一串鈴铛,金色的鈴铛生着鏽,用一根紅繩串起,瞧着是有些年歲了,往日鮮豔的紅繩已有些泛白。

那是李重光第一次見到何季,從小泡在書齋,看着話本長大的李重光也不得不承認,他被何季“迷住”了,準确來說,是被何季的故事迷住了。

他講的故事和從前自己聽過的故事都不一樣,百轉千回,讓人抓耳撓心,和何季這個人一樣。

聽霍淮說,何季是年前來的永州城,一個瞎子帶着兩個半大的小孩,在滿天風雪的渡口支了一個破爛的攤子講故事,行來過往的商人,镖客聽得啧啧稱奇,生意不做了,镖也不走了。

僅用了三日,渡口便圍滿了聽他講故事的人。

而且這人奇怪的很,別人說書要賞錢,他不要。

他說何某說書不為銀錢,只為将這半生聽來的故事講與諸位有緣人,我兄弟三人只求每日能填飽肚子,有栖身之所足矣。

田老板覺得此人是個“奇人”,所以請他來四方樓說書,講四個月,包吃包住,承諾走前再給二十兩。

當講到何季要飯不要錢時,霍淮還順口吐槽了幾句,世人多逐利,這何季真是又瞎又傻,給錢都不要。

李重光卻想着:南邊的陽州城五年前還打着仗,邊境時有戰亂,這世道如此亂,一個瞎子帶着兩個半大不大的孩子,銀錢是保不住的,但一口饅頭一碗飯總歸是沒人會搶的,比起護不住的錢財,護得住的溫飽才是重要的。

這人大概了流浪了許久,才有了這類保命的江湖經驗。

第二日,李重光起了個大早就趕去了四方樓,出府前,管家拿着書在他身後追,當然最後是沒追上的。

他父母早亡,這府中唯一能管束他的人,他大哥李齊光幾日前去了盛京做生意,走前說四月才會回,讓他在家好好溫書,沒想到來了一個何季,這書自然是讀不下去了。

李重光到時,霍淮已提前在前排占好了位置等他,只是今日他們的位置旁多了一把椅子,霍家二姐也來了。

李重光坐在霍淮旁邊,低聲問他二姐平日裏瞧見他們去書齋看話本都要追他們三裏路,嫌他們不上進,怎麽今日也來了。

霍淮顯出極高興的樣子答道:經昨日何季一講,現在全永州城都在好奇今日的故事。昨日他二姐外出,幾家交好的閨秀都在談論胡娘子與王生,他二姐未聽過自是插不上話,回家後就吩咐他,今日也給她占個好位,她要來聽聽是什麽好故事。

一個故事把霍家二姐也引來了,這何季還真是好本事啊。

四方樓的小厮照舊端上茶水和糕點,轉頭卻和旁邊的來客寒暄起昨日摳門的田老板賺了多少銀錢。

熙熙攘攘的人走進四方樓,有人還談着昨日的故事,怒罵那王生始亂終棄,有女子告誡旁邊的男子,說他可別學那王生,若有朝一日他高中狀元,也有皇帝賜婚,定要義正言辭的拒絕,那男子撓了撓頭,尴尬的笑了笑說:

“娘子,我一個殺豬的屠夫,大字不識一個,上哪找皇帝賜婚喲。”

領座有相熟之人打趣道:鄭家娘子,你這是王八看綠豆,除了你,誰能看對眼?話一說完,便惹的周圍人哈哈大笑。

而在一片熱鬧中,隐隐約約,有微弱的鈴铛聲傳來,李重光回頭時,何季登臺了。

今日的故事,他講了一對少年夫妻,說前朝有一位不得勢的皇子娶了一位家族勢力厲害的妻子,那妻子容貌秀麗,善解人意,對皇子更是體貼備至。

後來先皇與太子不幸離世,于是那位皇子在妻子家族的幫助與犧牲下順利登位成為了高高在上的皇帝。

“不知是皇位腐蝕了他的心,還是他從前便是這樣的人,只是藏的太好了。因得位不正,他總是疑心那位妻子的家族太盛,恐有篡位之險”

所以在成為皇帝後,只願意封那位結發妻子為妃,另立了一位更有權勢的大臣之女為新後。後來那妻子果真死在了他日複一日的猜忌與疏離中,死前以白綢覆面,以血書立誓,只求與他死生不複相見。

有人問何季,如此這般對待自己的結發妻,那位皇帝的餘生可曾後悔過?

何季搖搖頭,說那位妻子死後,那位皇帝又新選了幾位有權勢的妃子進宮。

其中一位得寵的妃子更是為他誕下健康聰慧的皇子,他的臣子們都很聽話,他的百姓都很敬仰他,他的江山穩固,他的餘生都過得十分順遂。只有那位妻子,獨自死在了他的萬代功名中。

“大概午夜夢回,偶爾他也會想起那位妻子和他們的少年時光吧”

畢竟他們也曾是對旁人豔羨的恩愛夫妻。

...

報恩的狐妖、薄情的帝王、重義的俠客、守信的鬼女..

諸如此的新奇故事,李重光在四方樓聽了一個又一個,那是找遍全永州城的書齋都從未見過的故事,那是李重光聽了這十多年都未曾聽過的好故事。

和何季混熟之後,李重光也曾問過他,這些故事,他都是從哪裏聽來的。

那時候的何季正坐在窗前,有陽光透進來,臉上的疤痕越發清晰,他茫然的睜着眼,好像在努力嘗試着看清那束光來自哪裏又照向了何處,不過回應他的只有眼前的一片黑暗,想了想說了一句沒頭沒尾的話:

“他講給我聽的”

他還是她?這個人又是誰呢?

李重光想細問,何季卻突然揮了揮手,說何某今日勞累,明日還要說書,萬望李二公子海涵。說完便讓他兩個弟弟把他請出去了。

那日後不久,何季說他要講一個新故事,很長很長,一日可講不完了。李重光隐隐有了一個預感,講完這個故事,何季大概就要走了。

于是,在立春這一日,李椿的故事開始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