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

至于嬴政沒有看到?那是他的問題,顧衍是絲毫不慌的。

嬴政也毫不示弱,“你那書開頭都是些勞甚子腐儒之說,誰還有心情看下去,先生不如早早分科教我才是長策。”君子六藝,嬴政一項都不需要顧衍教,他現在還有耐心跟着他胡鬧些墨者之學,不過是觊觎顧衍腦子裏那些嶄新的思想。但此時的教學其實不是這樣随意的,分類分科是非常清晰與後世無二。

“我以為阿政只對帝王之學感興趣,不屑于此類墨者之術。”顧衍吩咐二丫去統計土方,自己留下來和嬴政調笑,“若是想學,我自然會教你。”

“你是我的先生,怎能自降身份?”嬴政顯然不滿顧衍教其他人的行為,面色冷凝的說。

“如今識字的人不多,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可以稍微教教的分擔工作的,你可莫要胡鬧。”顧衍無奈的說,“我只有你一個學生,自不會有他人。”

順毛撸了很久,嬴政才滿意,顧衍也換了話題,“你我二人設計的水骨龍車已經可以組裝了。”

“哦?”果不其然轉移了嬴政的注意。

兩人走到岸堤邊,農工坐到邊上正歇息,看到他們來連忙讓出地方,退到一旁。嬴政踩了踩夯實的土地,皺着眉頭,“水渠營造當以質為先,城牆夯土都需百步以內五石弓射而不沒,水渠怎可如此松散?”說完還看向明顯是工頭的人,那人連忙跪下叩首,“王太孫有所不知,水渠不比城牆,地上部分夯實便可。”

“超标準完成太耗勞力,是我讓他們不必太苛刻的。”顧衍替瑟瑟發抖的工頭解釋,“只要水渠部分結實就可以了,不必空耗人力。”

水渠的營造是非常苛刻的,為了不讓水過快的滲入地下,水渠部分的夯土都會打的非常堅實。

顧衍要來一杯水,将水倒在已經夯實的水渠上,對嬴政說,“一刻鐘不滲完,就算工程合格。”然後和嬴政一起看着那杯水在地上晃晃悠悠的就是不滲進去。

壩面是夯土材質,壩壁卻是夯土加燒結的耐火泥堆砌而成。顧衍本身是不會燒耐火泥的,還是工匠們在做飯的時候發現河灘地的細泥可以燒出不會耐水耐火的硬塊,才用在了水壩上。嬴政探身去摸那些磚塊,感覺比腳下一刻鐘都不滲水的夯土地還要結實,皺着眉頭對顧衍抱怨,“那些少府真是吃幹飯的,這要好用的東西竟然都不知道。”竟然讓鄉野村夫去發現。

“若是能建個院子放材料就好了。”顧衍沒搭理他,自言自語,“春雨最貴,可對竹木不好,那些材料都沒做防水恐怕見雨會壞。而且,長期的勞工每日往返村子和工地也不方便,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也好——”

話沒說完,就被旁邊候着的裏正慌忙打斷。

“慎言,慎言,公子慎言啊!”裏正顫抖的頂着嬴政的死亡視線趴伏在地,“庶民必比鄰而居,不可私建住所啊!”

Advertisement

像顧衍那個空裏就是例子,他想要在僻靜的地方建單獨的書院就得有一個完整的裏,只是裏面的戶籍是空的,住民都是他家的仆役或者奴隸。

“玩笑話而已,吾知曉秦律。”顧衍溫和的說,沒有辯解。

“先生慎獨啊!”此時嬴政的聲音從他身邊幽幽地傳來,“有心人聽去了,還以為先生對秦法不滿,那可是大罪。”私下議論律法,罰五甲,更重要的是顧家的名聲會受損。

“吾知矣。”顧衍向着聲音的方向微微躬身,“阿政大才,吾受教。”

按禮,嬴政側身不受,這事才算過去。

顧衍命韓徒照着自己的設計圖讓家中奴仆制作了很多建築工具,用的最多的是用來粉碎土塊的磨盤。本來顧衍是打算設計省力的沙石破碎桶,但找不到适用的鐵——鐵是軍需品,很難單獨買到,除非他有合理的理由才能以‘裏正’的名義申請。最後只能找來堅硬的石頭,做了磨盤。

午後,顧衍和嬴政坐在工地裏讨論《左傳》,忽然二丫揪着一個小子來尋他,後面還跟着裏正,說是有人盜用工地的東西,還用那工具浪費糧食。

顧衍正想着穆公篇的某句,此時被打斷倒也沒有不悅,只是嬴政顯然很不開心。安撫了明顯暴躁的嬴政,顧衍這才有空應付二丫和裏正。

“這豎子将明日的朝食放在那土磨裏碾碎了!”二丫重重的将一個不足十歲的男孩推倒在地,然後又輕快的說,“私用工具,公子快快審了他,好讓大家加餐。”她倒是毫不避諱。

抓了賊人,見者有賞,從百錢到幾十不等。如今的一石粟差不多百錢,邊關可能稍貴但大差不離,就是農人月餘的收入了,像二丫這種家裏沒有壯勞力的可能還要更多。她抓了這孩子,要是顧衍說按律辦,她可就能得一筆橫財!

“公子,公子,不是”孩子被壓在地上動彈不得,只能掙紮着大喊求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