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32章

哦豁。

顧衍的第一反應是順手将案幾上畫地圖的水漬直接抹去,然後迷茫的反問嬴政,“什麽?”

嬴政卻抓着顧衍的手将剛剛的地圖重複了出來。那精準的重複,也不知道在一旁看了多久。

顧衍知道瞞不過去,只得說,“不過是蠻人之土,阿政這是作甚。”

“那,我大秦何在?”

顧衍搖搖頭,“都言是蠻人之土了,又怎會有秦之疆域?”反正現在先瞞過去,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就嬴政那樣喜歡拓土開疆的性子,要是知道了關外蠻人的背後還有國家,那還不得打穿歐亞大陸。

顧衍當然不擔心秦軍的戰鬥力,他擔心的是這樣窮兵黩武會出事的。這也和他為民為國的理想不同了啊!

好在嬴政只是沉吟了片刻,沒有再追問,也松開了顧衍的手。

顧衍想了想,決定談點什麽轉移一下喜歡江山的帝王的注意力。

\&ot;諸事莫不是徭役之屬,然若是一統諸國後,除邊防守備外恐難再需大量駐軍。\&ot;顧衍想了想,“但,軍事貴族便少有晉升的途徑。如今的軍功爵制若是再用下去,恐會生亂啊!”

雖然嬴政在心裏不贊同顧衍對各地不需要守備軍的言論,但他說的關于将士們晉升的問題确實需要重視。

于是他沒有打斷顧衍。

——至于那個形狀奇怪的地圖,他終究會知道的。也不必急于一時。

“其實我本想勸你即位後改制的,不過”顧衍邊整理着語言邊說,“這還是要看你,畢竟關系重大。”

“先生但說無妨。”只要嬴政認真起來就會稱顧衍先生。

Advertisement

“如今爵位不傳子,只有一代。在争霸年代,自然可鼓勵更多的将士為爵位拼殺,可若是無功可立時,尤其是将軍們自然會考慮自家子弟無功無爵,未來難以生活。軍隊難免心生不滿。”

顧衍白玉般的手指輕敲端着的耳杯,發出清脆的聲音,“無論是亂世還是治世,穩住軍隊是當務之急。秦以軍功立國,當無功可立時必然需要其他替代的方式。”

“你我曾談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1)。将軍們也一樣,以利穩之最好。”顧衍微笑着說。

“可,若使将士養尊處優,如遇戰事恐不能為國拼殺。”嬴政也将自己的憂慮說出來,“況且大部分将軍都有為王之功,若是封無可封當如何?将軍們多是有土有民之輩,若是背叛于我當何如?”雖然只有徹侯才有封地,但大部分将軍秦王為示恩寵也會分些土地給他們——只是權力沒有真正的封君那樣大。

“當然不是讓秦養他們終身。”顧衍搖搖頭,“三代到五代,爵位土地推恩。”

“推恩?”這是個新詞,嬴政一時間不太能理解。

“以我家為例。”顧衍笑着說,“家嚴為長信侯,乃有封號之侯但位又比關內侯低,類大庶長也。”二十級軍功爵制,大庶長位十八。

“按如今爵制,我與大兄是無法繼承祁山這方土地的。”

嬴政點點頭。

“推恩的意思便是,長信侯之封號在我家傳三代。大兄為嫡長子,乃繼承長信侯之位和岐東土半數土地。”

“半數?”

“嗯,其他土地便由其餘嫡子和庶子繼承。無需三代,各家所擁的土地便非常小了。”如今人的孩子都生的多,若是未來環境安定,顧衍估計會生的更多。他們家是十八級侯土地都不算多,就是徹侯也不過萬戶吧?要不了三代估計就會被分完。

這樣對國家沒有任何損失,反而在前期将功臣良将都穩住,而且若是在發動滅國戰時想各國宣揚這種方案,——在秦國,只要有功于國就會得到封賞,不論出身國籍。只要許諾此利,各國百姓和貴族估計都能望風而投降。

“即使我大封天下,如此三代,諸爵者便泯然衆人。”嬴政在心裏算着如果真的這樣封賞,是得到的利益大,還是損失大。而且他同樣也想到了在一統天下之戰時能用到的地方,其實他一直不太放心顧衍提出的用教化來化解各國的反抗念頭。

當然,他承認這個法子是大秦萬代的基石。但,所需的時間太長了,至少要兩代人才能真正使他們臣服,不能解近火。

推恩的法子

略微操作一下,倒是能安撫那些把家傳當命的貴族。——再加上為科考的法子,他就不信那些無力抵抗秦軍的廢物們不動心。

而他只需要忍受那些貪婪的廢物兩代人而已,就能換取秦國萬代昌盛。怎麽想這都是比萬利的交易。

雖然嬴政很滿意,但他還是沒有說贊同或不贊同,只是不置可否的同樣敲了敲案幾。

顧衍果然被他诓住了,猶豫了一下說,“若是阿政在擔心軍隊喪失戰鬥力,也大可不必擔憂。只需挑軍中優者,減緩輪換時間,将軍隊的人手固定下來,每十年一換,——如魏武卒那般訓練,練就專門為軍者,自當以一敵百。”

“秦不需用大量的糧錢養人數衆多的軍隊,以攢錢為天災,還能減輕百姓徭役時間,以平民憤。”

嬴政還是沒說活。

顧衍皺着眉頭,一時不知道嬴政到底想知道什麽,只能把自己想到的都說出來。

“将領的培養也可如培養為國之文官,建武備學堂,意為武将者都可報名,學業有成者可入軍為将,——給功臣的子弟留下名額,也可解将軍們的後顧之憂。”

“練兵之事”顧衍嘆了口氣,揉了揉額頭,打算說要不自己想想現代的軍訓?再編個教材什麽的時候,嬴政終于開口了。

“先生大才,政一事未想通便又出新意。”他打斷了顧衍本來打算說的話,“至于軍中具體之事,蒙上卿等可擔之,不必先生操勞。”

顧衍也知道自己管的有點太多,于是點點頭。并且在心裏給自己畫了條底線,以後說什麽都不會再觸碰軍隊這條歷代秦王心中的紅線。

“我也只是以教書想到如此,如阿政心中以有謀劃那我也不必多嘴。”

第二日早,顧衍早起到廚房去看越丫已經煉好的豆油。好吧,說是看其實就是讓越丫在一旁描述,然後他沾一點點嘗嘗味道。

“少主所寫的法子做出的此物渾濁,倒是像豬油之類。只是如今天寒,也不見其凝固。”越丫在一旁介紹,顧衍将手伸進已經涼透的油桶裏戳了戳,觸感上确實不像是工業做出的豆油,不過嘗了後倒是覺得還挺像。

算了,也沒必要追求什麽透明。

他笑眯眯的對越丫說,“這是由菽中煉出的油,效用與豬油類似。既然來了貴客,那就舀些将雞卵烹了,給大家加餐。”

“諾。”越丫領命,吩咐庖廚的仆人們動起來。她也是用豬油煸過菜蔬雞卵的,既然這菽油和豬油類似,那做飯的法子肯定是不變的。

耳邊傳來庖廚忙碌的聲音,顧衍笑着想,若是高爐能做成,以後便有鐵鍋用了。鐵鍋可比現在用的陶簠之類好受熱多了,也能省些柴火。

哦,柴火!

那天給嬴政講鐵的事,一打岔都忘了煉鋼的事。鹹陽的秦墨們煉不出好鋼,可能也是燃料的問題。現在的連燒陶器的溫度基本都能達到一千攝氏度以上了,煉鋼只要高爐不出問題按理來說不會失敗——就是高爐不标準,也不會差太多。

可按嬴政的說法,那些鋼材煉出來根本不合格。

顧衍琢磨着,是不是有可能是因為煤?

衆所周知,直接燃燒未處理過的煤炭會産生大量的硫化物。戰國初期,工匠們就知道煤受熱易裂,使爐料透氣性變壞,導致炸爐,他們應該沒用煤。但不管是煤還是碳含硫都較高,致使生鐵硫磺含量升高,降低生鐵質量。

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用焦炭。

就是将煤隔絕空氣加熱到1000c,所産生的東西就是所謂的焦炭了。對于早就已經可以燒制原始瓷器的國度來說,把什麽東西加熱到1000c是小意思。

“要不把這個也加到教材裏,讓孩子們先試試?”顧衍琢磨着,很快就決定帶着學生們先試試再說。

陶器是百姓的日用品,一般幾個裏共用一個陶窯。而就如今的技術來說,只要稍微改造一下就能讓陶窯變成燒結溫度高達1000c瓷窯。

如今煤址較多,還有專門的商賈販賣散煤。顧衍家當然不少用來過冬,顧衍拿出些準備做實驗。

嬴政在顧衍的書房裏翻看顧衍編寫的教材,飛快的吸收着因為幾年不在顧衍身邊而落下的知識。雖然他對奇技淫巧真的不敢興趣,可那些物理化學之法就像是給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而且他還産生了更多的疑問,希望解決。

只是書中顧衍總是在這裏或者哪裏寫下‘還未知’這種批語,讓他難耐起來。

“看樣子,不僅要搞清楚那幅奇怪的地圖是怎麽回事,也要盡快發展這些”他抖了抖手裏的課本,“既然先生一人無力解決,那就讓更多的人學習此道,為朕研究解惑。”

至于地圖,嬴政當然知道顧衍在敷衍自己。他在虛空中用手重複着那幅地圖的輪廓,嬴政很确定地圖的東邊是東方諸國的邊界,而西方确實是他不知道的地域。

“先生曾說‘西方聖人言雲雲’,恐怕便是圖中這蠻人草原之西?”

作者有話要說:(1)《史記》卷一百二十九貨殖列傳第六十九: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始皇猜到了

感謝在2021-12-0623:15:36~2021-12-0723:20:0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沈唐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紅牆黑瓦2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