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46章
又是一年收獲季節,農人束發戴巾,□□着上身,下身也只着犢鼻裈,在田野間揮汗如雨。顧衍帶着趙高和張蒼在田野裏巡視,順便聽一聽農人的閑談。巡視的是他前年交給趙高用來實驗氯化铵的農田,分別種了如今比較常吃的糧食,用來檢測铵肥的實際功效。
現在是秦王政三年,安分了幾年的秦國又開始磨刀霍霍向諸國,前些日子蒙骜将軍已經帶兵前往韓國,如果不出意外這将又是一場大勝。其實顧衍最佩服的不是秦國在戰鬥力,而是身為秦王對臣子的信任和冒險精神。
嬴政甚至在戰事沒有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接收韓國國土的諸多準備,比如讓顧衍和呂不韋以及衆博士官編纂教材和律法文書,揀選官吏和博士跟随軍隊派往韓國準備安撫人心,建立學館——這是朝臣‘商議’的結果。
學館依舊建立,因為顧衍的勸說,嬴政最後在選官的方式上進行讓步,太學的名額大量的被分給功勳家族,再加上推恩令的頒布,那些老古董們才松口将基層的官吏選拔開放。畢竟朝臣們也清楚,和頭鐵的秦王對着幹其實最後受傷的也只會是他們,既然嬴政已經讓步,再糾纏下去就是不識趣了。
不過,只是個太保的顧衍就沒有嬴政那麽好運了。動不了秦王,他們這些身有軍功的老人還動不了一個只有虛職的小孩嗎?
想想和老家夥們鬥智鬥勇的日子,顧衍忽然輕笑出聲,引得趙高和張蒼奇怪的擡頭看他。兩個人早就把長袍脫掉,将褲腿挽起蹲在田埂邊上觀察割過的麥稈,張蒼一邊說、趙高一邊記錄,聽見顧衍的笑聲紛紛擡頭看向他,張蒼笑着問,“先生在想什麽高興的事?”
顧衍也蹲下身子,眯着眼睛盡力去看趙高手中的記錄冊,說道,“只是想到了那些老臣。”
“軍侯們欺負先生沒有軍功傍身,倒是給了王上一個擡舉先生的理由。”趙高插嘴道,和顧衍認識久了,他也清楚顧衍骨子裏是個溫和的人,有時也會說些無傷大雅的閑話,“好在蒙骜将軍也欣賞先生,王上讓您随軍,将軍也沒什麽不滿。”豈止是沒有不滿,當時蒙骜将眼睛不好顧衍接到軍隊裏,沒讓他做一天正事,直到将晉陽平定,建立太原郡,才讓顧衍象征性的進城受降。不過出乎蒙骜意料的是,顧衍用太保的身份勒令進城的軍隊不許滋擾百姓,然後盡力安撫百姓并且開倉放糧,廣施恩惠,釋放了奴隸,平分土地,同時宣布建立學館,教導新的耕作方式。
因為軍隊的存在,當時太原郡百姓無論有沒有在心裏承認這些事,都安定下來。甚至在往後的一月多裏看到秦軍果然不似傳聞中殘暴,更像是戲劇裏的天兵,漸漸也恢複了往日的生活。
這是蒙骜從軍數十年,第一次沒有經歷被占領地大範圍的反抗和暴動。
他如實将這些信息傳回國,還沒等大軍回國,晉升爵位的王令已經傳到了軍中。顧衍從沒有爵位到擁有第六級軍功,成為大夫,只用了不到半年。
當然,這是奪城之功,正常的随軍官員都會連升二到三級,所以顧衍除了年輕些,在軍隊裏也不算打眼。
這也讓第一次嘗到仁政甜頭的嬴政有了靈感,此後再出兵都會讓将軍們帶上能說會道的博士官,按照顧衍這一套來一遍。不得不說,效果拔群。嬴政相信過不了多久,那些所謂秦軍殘暴的傳聞就會不攻自破,——至于還有反抗意圖的當地貴族,自有被秦國的利好政策所俘虜的百姓替他收拾。
顧衍搖搖頭,“這些都是細枝末節,能如此放肆施以恩惠也是因為巴蜀和關中的糧食豐收。若是糧食不足,別說我,就是王上也不敢如此大膽。”畢竟曾經的秦國也算的上是以戰養戰,如果不是國內糧草豐收,就是将軍們也不會答應他開倉放糧的。他說罷拍了拍趙高的肩膀,示意他再仔細看看統計的數據,“所以,你的工作非常重要。”
“若是此番田畝産量真的如農官們所言,增了兩倍有餘,那可真才是解了王上燃眉之憂。”不管怎樣,派兵出征還是非常消耗糧草的。如果這此畝産增加,嬴政就更有底氣向東征伐了。
Advertisement
“也不知道阿羅如何了?”張蒼将水肥再量了一下,拿出本子塗塗抹抹,有些擔憂的說,“王上也真是信任先生,他不過是十二歲的稚童,哪裏能出使它國呢?”
甘羅跟着顧衍學習了不到一年,顧衍就随軍出征,回來後也斷斷續續的讀了一年書,然後就被派往趙國出使。張蒼一直把他當作自己的師弟,如今難免有些擔心。
“秦國強盛,他乃左相之孫,趙王不敢拿他怎麽樣。”豈止不敢,就是真的覺得甘羅年紀太小,心裏看輕他,那位剛剛繼位不足兩年的新趙王(1)也不敢真的無禮。秦國是個你不找事都要想辦法打你的國家,要是對秦國使節無禮,那還不是把理由往秦國手裏送?
所以,顧衍并不擔心自己的小學生。
“先生!”
顧衍和張蒼聊着甘羅,旁邊的趙高突然打斷了兩人的閑談,興奮的喊道,“先生,先生——”
“怎麽了?”顧衍沒有計較,溫和的說,“算出收成了?”
“是!”趙高猛地站起來,“您那铵肥真的很有用!竟然有足足近三石!”在施用農家肥的時候,若是遇上風調雨順,百畝可産不到百石糧(2)。如今用了燒制純堿的殘留物做肥料,竟然已經達到了驚人的畝産三石,這簡直就是神跡!
顧衍松了口氣。為了做出通透的玻璃,他征調了鹹陽城裏近半的人手去少府的工地,若是再拿不出于國有利的東西出來,就算是他恐怕也不能說服嬴政在統一戰争的進程中,繼續對一個‘弄器’(3)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了。
“先生,那就是說——”張蒼眼睛亮晶晶的看向顧衍。他一直想要有放大之用的東西,但秦王政元年成功做出的玻璃雖然看似通透,但也只能簡單的将物體放大數倍,他希望能做出看到微觀世界的放大鏡,設計圖都畫好了,但兩重玻璃相疊,就能看出一片幽幽的綠,根本用不了。
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實驗,調整。三年過去,耗費的人力財力不知幾何可是還沒有結果,他也清楚先生在朝中的壓力,都想着要不要放棄了。結果,煉制純堿的高爐竟然能産出肥料,讓土地增産!
“嗯,所以你就不用再為我擔心了。”顧衍清楚張蒼的擔憂,也輕快地說。
“君子,讓讓啊——讓讓啊——”三人還沉浸在喜悅中,就聽到有老農在不遠處高呼。他推着一個獨輪車正向顧衍他們走來。
這種獨輪車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是顧衍在行軍的時候,為軍隊運糧做出的小玩意。秦國的将士們大多都是服完兵役就要回家繼續種田的,于是獨輪車也漸漸成為了農人們的生産必備工具。
此時的老農正推着麥和粟向這邊走來,車上還坐了個孩子。顧衍向後退了退,将狹窄的田埂讓出來。原本想着讓人家快點過去就行,哪知道老農看了看顧衍身後的田,竟然停了下來。
聽到老農的聲音,顧衍疑惑的将頭轉向他。觀察到顧衍的疑惑,老農憨厚一笑,“我見君子身後的田,地力不同尋常,有些好奇。”
“老者有什麽發現嗎?”顧衍輕笑着問。
“阿爺就是見君子的地打出來的糧食比我家的多,所以想來問問為什麽!”老者還沒說話,車上的孩子就不顧他爺爺的阻攔,搶先答道。
老者見自己孫子已經問出來了,也就放棄了解釋,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頭,“君子不知是有什麽新方法嗎?我從沒見過一畝地能産那樣多的糧食。”顯然是這幾天收糧食,他看到了‘試驗田’産出了很多糧食。
“這是王上命人嘗試的新耕作方法,用了少府做出來的新肥料。”顧衍耐心的解釋,将功勞都給了嬴政,“明年春耕的時候,應該就能買到了。”
如今的農具農資都是需要少量的錢財向當地的長官購買,只有每年春耕的時候官府會象征性的發一些。
老農聞言繼續打聽道,“那君子知道需要多少錢糧嗎?”他家雖然有點田地,但壯丁都到前線去了,勞力不足,買不起去年少府賣的耧車和曲轅犁,今年的收成沒有別家好,要是肥料太貴,那就只能幹瞪眼了。
顧衍聽了老農的解釋,猶豫了一下,然後對他說,“現在時間還早,老者可以趕種一季菽,來年少府恐怕會有新的稅收政策,倒是您也就可以拿菽換肥料了。”
也是時候和嬴政商量着,推廣豆腐和豆油的制作方法了。有了油,軍隊、勞力就可以從更少的糧食中得到更多的能量,從側面減少糧食的需求。
作者有話要說:元旦有一天假,明天再更一章!不過我們學校放假比較晚,作者本人正和青銅器一起卷生卷死。
(1)指趙悼襄王,秦王政二年繼位
(2)秦漢一畝大概是現在078畝,《漢書·食貨志》記載“畝一斛以上,善者倍之”,9斛約等于一石,一斛差不多是4市斤,也就是說在沒有戰亂,勞動力充足,風調雨順的情況下,一畝46斤左右。
(3)弄器,就是把玩的東西,比如現在的手串、核桃之類的。
看有小可愛在糾結顧衍媽媽的稱呼問題,我當時寫的時候沒有具體的去考證,後來問了問做民族學方向的同學,求證了一下。
在戰國末期,姓和氏的區別已經無限趨近于融合了。很多人都已經沒有姓氏之分,後來使用的姓名字制度已經非常完善,這也代表着氏和姓的混用。貴族們強調自己的姓和氏更多的是為了和平民出身的士做區分,并不影響婚姻,更沒有任何意義了。在戰國中期就已經是同‘姓’可婚的狀态,戰國時期的禮樂崩壞是全方位的,整個社會風尚趨于一種舊的制度被打破,新的制度沒建立的時期,很多傳統都飛速的消失,包括對女子的稱呼。
顧家是芈姓,家主之母可以被“芈姬”大致意思就是“那個芈姓家的主母”,平民就是“老顧家的”的意思。而屈氏出身楚王公室,熊氏是芈姓和子姓(我不确定,金文裏有這兩種稱呼),所以不能确定屈氏究竟是什麽姓。感謝在2021-12-2121:14:10~2021-12-3121:50:0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51615074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阿仔、傲嬌中的獸獸、時杳10瓶;風槿曾如畫8瓶;虛葉5瓶;燦爛一生3瓶;白茶禦日常生活、she、蘿蔔娃、雲琅、巧克力愛好者、柒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