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承瑾渾不當回事,低眉間,唇角的淡笑滿是無謂,“縱使你不放棄,她也不會給你這個機會。今日之所以救你,也只是看在玉溪的面兒上而已。”
雲松聞言頓感驚喜,“玉溪她很擔心我嗎?可是她求你救我?”
“是雲杉相求,玉溪即便擔心你也只是出于兄妹之情,并無男女之意,你莫亂想。”
備受打擊的雲松仍舊不肯放棄,“等你真的娶了玉溪再來跟我說這話,這皇室如此複雜,誰曉得你們能走多久。”
感情與朝局雖有關聯,但最重要的還是人心,旁人信或者不信,那是他們的事,承瑾只管走自己的路即可,“只要我足夠堅定,便能走到最後。”
兩人話不投機,也就沒再多言,各自懷揣心事,安坐于馬車之中。
到得尚書府,下車之際,苦尋多日的雲杉終于再次得見大哥的身影,終是忍不住喜極而泣,兄弟二人感慨相擁,“二弟,害你擔心了,都怪大哥太大意。”
他不怕期盼的日子煎熬,只要能再重逢,一切都是值得的,“無妨,只要你平安歸來就好。”
聞訊而來的雲鷺忍不住問了句,“大哥,你沒變成太監吧?”
“若不是我腿長跑得快,還真的不能娶媳婦兒了!”說話間,雲松的目光落在玉溪身上,玉溪剛想與他打招呼,卻被承瑾拉走,“我有話跟你說。”
氣得雲松恨瞪他一眼,終究無可奈何。
看他表情嚴肅,玉溪還以為真有什麽重要的事,走遠些才問他到底怎麽了。但聽他柔聲道:“沒什麽,就是想你了,最近雖然也見面,但都在為旁人的事憂心,一直沒能好好與你說話。”
盡管他找了借口,玉溪也能感受得到,這是不想讓雲松跟她說話才故意将她拉走,會意的她抿唇笑道:“好酸呀!你在乎我我還是很開心的,但你也知道我對雲松并無情意,大可不必擔憂。”
“我自然相信你,但卻不得不防着他,他對你至今沒有死心。”
雲松對她的感情,在玉溪看來只是一時的執迷,“那只是因為他在臨水村見過的姑娘太少,我相信往後若有機會,他必定會遇見與他心意相通的好姑娘,成就一段好姻緣。”
Advertisement
但願真如她所料想的這般,但願他們兄妹幾人皆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好歸宿。
且說雲松一事暫告一段落,玉溪也可靜下心來,是時候找自己的爹爹了。可她曉得的并不多,齊嬸只說讓她找一個叫周德海的人,還說他家以前是開米鋪的,得知此事的承瑾便答應依着這兩條訊息幫着她在都城搜尋。
回府的路上,守良忍不住問了句,“爺,恕奴才愚鈍,您明知謀害您的是英王府之人,為何不願告知皇上?”
只因承瑾連番調查之後已明白此事的幕後主使者是誰,“謀害我之人,看似是英王世子所派,實則是老二容棠在背後搗鬼,為的就是借我的手鏟除他大哥,一旦他大哥被奪世子之位,那他就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且此事不止牽扯英王府,還牽扯諸多朝臣,我又為何要為他人做嫁衣?将自己推至風口浪尖,到時候必會被衆臣記恨打壓,而容棠既做了世子又少了一個競争敵手,他倒是會算,我偏不讓他如意!”
原來是為這個,守良暗暗佩服的同時又覺可惜,“難道就這樣任由真兇逍遙法外?那您的傷豈不是白受了?”
傷自不會白受,以承瑾對容棠的了解,他絕不會善罷甘休,白白謀劃一場,“你等着瞧吧!我遲遲不行動,有人自會坐不住,想旁的法子來揭穿,到時候我再跟他一并算總賬!”
正如承瑾所料,容棠等了許久也不見承瑾向皇帝控告他大哥,還以為他是沒找到證據,生怕這場戲就此落幕,只得另覓他法,去水月樓找織雲,囑咐她在給劉大人彈曲兒之際,佯裝無意的将秦姑娘房中失火的細節透露給他。
織雲一聽便知不是什麽好差事,擰眉顧慮道:“那奴家也會被牽連其中,估摸着也會遭殃。”
“你且放心,只要你将消息散出去即可,辦妥後我會派人為你贖身,将你接走,安置到別院。”容棠再三哄勸,确認可以保她安全,織雲心知自己沒有退路,若然拒絕,怕是也沒生路,幹脆将心一橫,試上一試,誰讓她心悅容棠呢!
而後她便依照容棠的計劃,将此事透露給前來捧場的劉大人,劉大人效忠于寧王世子,自然會将聽來的消息上報,世子聞訊,心想這可是扳倒英王世子的絕佳機會,不容錯過,一旦英王世子被皇帝厭棄,那就只剩他和襄王世子争太子之位,再來對付承瑾應該會容易許多。
思及此,寧王便指使劉大人寫下彈劾英王世子的奏折,呈于皇帝。
隆元帝一直認為此事乃系那些牽連貪墨一案的官員所為,未料竟會是英王府的世子謀劃,虧他還一直很看好此人,認為他忠厚老實,興許将來能做個仁君,未料竟是個表裏不一的僞君子!
大發雷霆的隆元帝當即派人将水月樓封鎖徹查,此時的織雲已被容棠接走,并不在樓中,好在織雲當晚還跟劉大人說起,曾看到秦姑娘在一棵柳樹下埋了東西,如今秦姑娘下落不明,應該已死于非命,織雲怕她的遺物有怨氣,會招惹不幹淨的東西,才沒敢挖出來。
趕來查案的劉大人即刻命人開挖院中所有的柳樹,終于在一棵樹下找到一方盒子,裏頭并不是金銀,而是幾張字條,原是英王世子命她刺殺襄王世子承瑾的證據!
幸好沒白來,滿意的劉大人即刻入宮将證物呈上,隆元帝大怒,下令将英王世子押入宮中,親自審問。
飛來橫禍的英王世子大呼冤枉,說自己的确曾找過秦姑娘飲酒聽曲兒,但從不曾指使她謀害他人,然而物證确鑿,字條上的确是他的筆跡,隆元帝自不會再信他的話,下令奪去世子之位,将其關押至大宗正司,聽候發落!
三日後,皇帝又下诏令,封襄王次子容棠為世子,至此,容棠的心願總算達成,襄王妃亦是歡喜,直誇兒子好手段!
原來這長子乃是襄王原配所生,而如今的襄王妃乃是繼妻,自然希望自家的親兒子做繼承人,任由容棠策劃,并不攔阻,王妃頗有手段,襄王很是寵愛她,且小兒子為人處世頗為圓滑,老大卻是個悶葫蘆,不善言辭,襄王看他不慣,早就想讓自家小兒子做世子,又覺得對不住原配才一直沒好跟皇帝請示,如今倒好,此事一出,皇帝主動撤換世子,倒省了他的麻煩。
即便皇帝抓到所謂的兇手,承瑾也并無任何驚喜,心道容棠終于坐不住了,見好就收的他并未深究,繼續放長線,佯裝感激的入宮道了謝,而後又吩咐下屬,“務必查出織雲的下落,要活口!”
那織雲已被容棠安排在別院之中,對外頭發生之事并不清楚,但看容棠許久沒過來,也不曉得是個什麽情況,盡管她能看出來容棠對她只是利用,可畢竟她還是幹淨的,此時的他應該不會對她動殺機,至少在得到之後才會另做打算,興許兩人在一起之後,他對她有了一絲情意,會改變主意也未可知。
明知自己的想法很傻,奈何她已無退路,只能先住在此處,等待着未知的命運。
這一日,丫鬟送來紅棗烏雞湯,織雲瞧了一眼,沒什麽胃口,便讓她端下去,遲疑片刻,丫鬟忍不住請示道:“姑娘若是不想喝,能否賞給奴婢?奴婢今日去得晚,飯菜皆被人搶光,只吃了半個饅頭。”
在水月樓中時,織雲的日子過得不比這兒差,是以并不稀罕這些,渾不在意的揮揮手,“無妨,你吃吧!”
“好嘞!多謝姑娘,那奴婢去外頭吃。”
聽着外頭呼嘯的風聲,織雲勸道:“無需避諱,就在這兒吃即可,外頭天寒地凍的,風一吹湯就涼了。”
原先伺候她的那個丫鬟,容棠不許她帶來,又給她重新安排了一個,實則不必詢問,很多下人都會将主子不用的吃食拿來自個兒享用,這丫鬟還怯怯相問,也算耿直。
本想着只是一碗雞湯而已,不算什麽,織雲爽快應下之後便又守坐在窗前,期待着容棠的身影突然出現,哪料沒多會子,身後的丫鬟竟然哀呼出聲,待織雲回身去看時,竟見她口吐血沫,已然從椅子上滑落在地,掙紮了幾下便沒再動彈!
驚吓的織雲趕忙沖過去,本想扶她起來,找大夫來瞧,可那丫鬟已然閉眸,這一切發生的太快,她根本來不及反應!緊張的伸指探了探,似乎已無鼻息,吓得她跌坐在地,惶恐的往後挪了好幾步,桌上的湯碗已然打翻在地,看着那雞湯,再看看地上的已然斷氣的丫鬟,織雲倒吸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