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 7 章

梁九功得了裏面的信號,便立即走了進來。

身後還跟着一衆太監、宮女。這些都是要伺候胤禛起身的人,原本他們并不是守在宮門外,因為那裏距離龍床的距離未免太遠,若是半夜三更皇上有個什麽吩咐,聲音又小,他們在屋外聽不到便壞了事。

守在帷帳外是最好的選擇,壓低了呼吸聲,低下頭瞧着地面看上那麽一宿便算守夜。

不過昨日皇上心情不是很好,便是有一宮女、太監上前伺候便顯了怒容,于是衆人心下沒了底,紛紛朝總管太監梁九功投去了詢問的目光。

梁九功低聲問了皇上,皇上便道自己想要一個人待着靜靜,因為這些時日夢到了先皇,心下總是不寧,他們守在外面讓皇上瞧了便很厭煩。

于是昨個夜裏,他們這些原本要随時待命的人都回了耳房休息,也沒有一個人敢守在宮門外,守夜的人遠遠地站在了宮門處的臺階下,與守衛的侍衛們寂靜無聲的度過了這個漫長黑夜。

直到第二天早上,梁九功瞧着到了時間該起身了才帶着一行人來到了宮門口。

“皇上,您昨夜沒有休息好嗎?”

梁九功垂首站在一旁,等候吩咐。

他先前進來的時候便瞧見了皇上看起來有些疲憊,眼底之下是淡淡的青色,眼角還泛着紅血絲,像是一夜未睡似的。

胤禛沒有說話,也不想說話。

他只覺自己瞌睡極了,便是只要眼睛一閉下一秒就睡着了。基于此,他便更不想開口了,因為他恐怕自己一張開嘴便打了一個哈欠,實在沒有一點皇上的威嚴。

先前微微眯着眼睛被伺候着穿好了衣物,如今又坐在銅鏡前任由身後的宮女重新梳着辮子,在一旁用雅色方巾蘸了溫水的宮女小步上前一點一點擦拭着胤禛的臉,連同他身上的疲憊也一點點給帶走了。

從前自己還不是皇帝的時候,最不喜叫下人伺候他梳洗。因為他最喜歡的便是将整個方巾浸在溫水裏,浸透了之後便将其整個覆在臉上。這種不雅的行為,他成婚之後便沒有再做過了,如今被人這麽伺候着,不知怎的便突然想了起來。

還有他的頭發,從前便是七天或者頭發有些亂之後才會重新編,但是當了皇帝之後,每日醒來便要重新編發,浪費在這上面的時間便足夠他多批閱幾十本奏折了。

Advertisement

【你倒是比朕還會享受。】

康熙好久不說話,倒是有些寂寞了,【朕的頭發也許久未編了,你看你要不閑下來也幫朕弄一下?】

胤禛默默睜開眼睛看向做前方那個飄着的,不時的撥弄一下自己頭發的康熙。

【朕也洗洗個臉,你一會兒把這個方巾給朕,朕自己擦擦。】

說了半天,也沒有聽到點回應,康熙心中有些不太舒服,擡頭一看這烏泱泱的一群人,又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為何起個身也要這麽多人伺候?難道你自己沒有長手嗎?】

【就算不同朕說話,好歹也點點頭讓朕知道你在聽吧?】

最好不要用那雙黑黢黢的眼睛直直地看着朕,還怪滲人的。

【還有,今日早膳,朕也想嘗上一二。】

【你一會兒多要個盤子和筷子放在一旁,讓人單獨夾些……】

“梁九功,”胤禛躲過了來自宮女的方巾擦拭,偏頭看向梁九功,“一會兒給先皇上供些早點。”

梁九功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先皇那裏上供的東西可都是不俗,為何要要舍去了那不俗的吃食反倒要換成這有些清淡的早膳?

“奴才死罪。”

梁九功二話不說撲通一聲便跪在了地上,低着頭開始陳情,“奴才自幼便伺候先皇,有幸得先皇看重方才有如今的地位,先皇重我,奴才無以為報只能許以忠心,然造化弄人,奴才福薄竟伺候不了先皇一世。”

“若奴才并未認下那個可憐的幹兒子,奴才定是要陪着先皇一同走的,可是如今……”

“你想多了。”胤禛偏頭看了一眼面色發黑的康熙,心情有些愉悅,“朕并沒有這般想,你只管去做便是。”

梁九功微微擡起頭瞧着皇上面上的笑容,心下緩緩松了一口氣,低下頭忙不疊道:“嗻。”

康熙有點不滿。

雖然胤禛用一種迂回的方式讓他吃上了早點,但是作為貢品——這飯真的只是看上去好看,但是吃到嘴裏的味道卻是大打折扣。

而且最重要的是,若是沒有胤禛親自遞給他,他也吃不到這零食。所以……他這是故意的吧?

康熙慢騰騰地飄到胤禛跟前,伸手按住了他拿在手中的筷子。

【你這是在報複朕昨晚沒讓你安心睡個好覺?】

“皇上?”

伺候的宮女有些緊張地看着拿着筷子突然就不動了的胤禛。

“朕突然沒有胃口了。”

也不怪他沒有胃口,這不知道多少天沒有洗過的手直接摁在他的筷子上,雖說是特意挑了中間的位置,但是只要一想想,胤禛心中就十分難受,難以下咽了。

“都撤下去吧。”

“諾。”

“朝臣們可到重華宮了?”

這句話顯然是問自己的,梁九功連忙上前一步低聲回道:“皇上,都已經都重華宮候着了。”

“那便讓他們再等會兒吧。”胤禛起身緩步走到了桌前坐下拿起了自己先前沒有看完的書繼續看了下去。

【你倒是認真,朕讓你看,你便看了?】

胤禛沒有搭理康熙,仍舊自顧自地看着這本“祖宗語錄”——這是來自大清前幾任帝王當了皇帝的感想,以及一些關于政事的見解。這本書不是一天便寫成的,而是一天一天,一點一點累積而成。

他們愛新覺羅家沒有什麽歷史底蘊,所以這本“祖宗語錄”就相當于以往皇帝的執政經驗,每一任皇帝拿到這本書後都要先行攻讀,再在後面填補關于自己新的見解,由後代皇帝再相傳下去。

荒唐如他的爺爺,哪怕在獨寵某個女人的時候也不會忘了寫這“祖宗語錄”,雖然等他的皇阿瑪當上皇帝後便動手将他爺爺寫的內容全部删去了。

再次将書翻了一遍,胤禛心裏也更加有底,在擡頭看了一眼康熙後,心裏也突然呈現了一個想法。

拒絕了梁九功的研磨請求,胤禛自己研着磨,心裏斟酌着自己要寫的話,最後才緩緩提筆在紙上落下了一行字。

氣勢倒有了筆走龍蛇的勁,落筆卻并沒有達到力透紙背,胤禛看着自己寫下的一段話,暗暗搖了搖頭。

寫的還不夠好,看來就算當了皇帝自己也不能放松着一方面的練習啊。

【後世子孫,遇事切勿張皇,定之理焉,或當得善之功?】

【這個需要張皇的事,是朕?】

胤禛內心無奈,重新拿出一張紙,沉默地寫下了回應:若必言然,是以。

你要是非要這麽以為的話,那我也沒有辦法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