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大雪漫天。
寧昭微微蹙眉,跟随劉備關羽張飛向隆中前進。雖然是風雪肆虐,路途艱難,寧昭好像也沒有在意,她的心裏仿佛被別的心事填滿,馬兒似乎也看出了她的煩悶,随之慢了下來。
前面的劉備勒緊缰繩:“四妹,怎麽這麽慢。”
寧昭精神微震,只得催馬向前。
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雖然由于寧昭的穿越,這事提前到了公元197年,但歷史依然沒有變。
再過一會兒,她就能見到歷史上的千古名相,諸葛孔明。
張飛笑着打斷了寧昭的思路:“昭兒,累了就到我的馬上歇歇,或者三哥回去給你買個糖葫蘆。”
沒等寧昭說話,劉備就已冷臉:“三弟,馬上就要見到先生,勿要帶她胡來。”
張飛哼了一聲:“這諸葛亮先生真的有這麽厲害?咱都來兩次了,他都躲着不見,要我說他定是沒什麽真本領,诓咱們罷了。”
寧昭嘟起唇,不樂意了:
“諸葛先生是有名的大智囊,他就是厲害。”
張飛“嘿”了一聲:“四妹今天怎麽替外人說上話了。”
“才沒有。”
女孩看似不在意的回答,聲音卻有些發悶。
關羽呵呵笑了兩聲,捋着胡須道:“是否有真本領,待咱們面見他,就能知道了。”
寧昭握緊缰繩。
微微抿了抿唇,心裏卻泛起了不知是何種五味雜陳的滋味。
不一會兒,劉備的聲音就已傳來。
“到了。”
寧昭擡頭,眼前是一棟綿延至盡頭的茅草屋,因着積雪未融,有些清冷的味道,顯得遺世獨立而又具煙火氣息。
她心跳終究有些加速。
劉備當先下馬,整了整衣冠,走到屋前的童子面前。
“你且說豫州牧劉備求見。”
門前童子回去片刻,不一會走了出來:“先生正在午睡,不便迎客,将軍進屋稍坐片刻。”
劉備到了聲謝,就帶關羽張飛寧昭走了進去。
寧昭環顧四周,屋裏的陳設十分清簡,普通的木桌、木椅,看上去幹淨整潔,頗有室外桃源的氣息。
劉備斟酌再三,沒讓關羽張飛和寧昭進去,而是自己進了裏屋。
屋外。
張飛一點不見外地坐着。
見等了半天,見諸葛亮都不起來,張飛火了:
“這先生好傲慢,我等在此等候,卻在屋內睡覺,真應該放把大火,看他起不起。”[1]
關羽也一抱雙臂:“我看也是,雖說是有名之士,也不能如此怠慢。”
“先生是山間隐士,習慣清閑日子,二哥三哥再等等吧。”寧昭勸道。
張飛瞪眼:“四妹今天是怎麽回事,平日裏最向着二哥三哥,今天面對一個一次未見的先生,就胳膊肘往外拐。”
寧昭沒有說話。
她默然抿唇,修長的手指微微握緊。
當真是一次未見嗎。
那個已經在歷史書上見了幾千幾萬次的名字,穿越前,在所有黑暗的時光陪着她度過的名字,那個在她泥濘的生活裏,指引她前進的明燈。
怎能是一次未見呢。
只是歷史分明已經了然——“諸葛孔明助劉備建立蜀漢,多次北伐,終究失敗”。
這次隆中……似乎不如不來的好。
寧昭正想着該用個什麽法子把劉備關羽張飛拉走,裏屋就有聲音傳來。
吟詩的聲音聽上去很清澈,如同清泉流過石底,透着自由灑脫。
寧昭正一愣,緊接着聽到劉備的聲音,“中山靖王之後,豫州牧劉備,求見先生。”
“原來是劉将軍。”裏面那人笑了聲,“待我更衣迎客。”
窸窸窣窣的聲音傳來,不過片刻,門已開。
來的男子不過十七八歲,臉龐如玉般白皙,完美流暢的下颌棱線,長發泛着淡淡黑玉般光澤,沒有束起而是直接散在背後。他身形略顯瘦削,直垂而下的白衣纖塵不染,純淨無暇。
男子好看得像清貴谪仙,舉止灑脫自如,讓人不禁聯想他指點江山的姿态。
寧昭看着他的眼睛,仿佛瞬間跌進深而舒适的海洋,那裏面一片純淨,寫滿自由、溫和、優雅。
諸葛亮沖關羽張飛行禮:“關将軍、張将軍。”當看到寧昭的時候,也喚了聲“姑娘。”
寧昭趕忙回禮。
張飛“哼”了一聲,寧昭悄悄扯了扯三哥的衣袖。
諸葛亮也完全不惱,交代童子上茶,然後笑着請四人落座。
“怠慢了各位,還請見諒。”
“無妨。”劉備咳了兩聲,“先生,我兄妹四人此次前來,是為了請您出山,輔佐備安定天下。”
諸葛亮颔首而笑:“将軍所求,亮先前已在信中閱覽,願聞将軍之志。”
劉備道:“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2]
諸葛亮微微點了點頭。
“請将軍稍等片刻。”
說罷,他回身從櫃子裏拿出一幅精致的地圖,鋪在桌案徐徐展開。
寧昭看從前跟随劉關張在諸侯間出生入死,也見過許多精致的繪圖,但這幅地圖竟然比諸侯帳下的分毫不差,大概是他親手繪制。
諸葛亮手指地圖,音如清泉:“自董卓已來,豪傑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衆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争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3]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将軍,将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4]
男人聲音朗朗,寧昭親耳聽到他在身旁說這些話,揮毫灑墨指點江山,心裏卻湧上了淡淡的酸澀。
此刻他連眼角都帶着無憂無慮,他衣着纖塵不染,毫無辛勞,一切美好如最初模樣。
……未來他會為了大哥拼命,強撐病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嗎?
可這時,他還那麽年輕。
“将軍既帝室之胄,信義着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将将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将軍身率益州之衆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壺漿以迎将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5]
諸葛亮伸手一指長安,修長白皙的指尖猶如暗夜中升起明星。
劉備急忙離席,沖諸葛亮深施一禮:
“多謝先生指教。”
諸葛亮含笑:“無妨。”
劉備再次懇切地躬身:“還望先生出山輔佐,備不勝感激。”
諸葛亮微微抿唇,終究搖了搖頭:“亮乃南陽野人,疏懶成性,恐不能奉命。”[6]
劉備眼眶微微濕潤:“先前,備和兄妹幾經輾轉,才來到荊州安身,我四人碰見了徐元直、司馬先生,皆言先生乃當世之英才……”
“先生……若您不出,如蒼生何?”
他的聲音顫抖,這間屋子裏的所有人都安靜下來,愣是沒說話。
寧昭看着關羽張飛。
二哥三哥雖然因着傲氣沒有說話,面色态度卻終究放緩下來,尤其是張飛,眼神中幾乎一片懇切。
“……先生,求你了。”
最終,張飛也一抱拳,上前一步硬聲道。
寧昭能看到,諸葛亮眼中起了猶豫。
先前想說的話,全都咽了下去。
諸葛亮目光在劉關張身上一次掃過,又落在寧昭身上。
寧昭與他對視,心髒不知為何跳了起來,他的眸子很明亮,雖然是平靜淡泊的,卻透着一股力量。堅定、有力,就像她想象中的那樣,分毫不差。
這時關羽也道:“關某懇求先生出山,與大哥共扶漢室,希望先生成全。”
寧昭的嘴唇動了動。
心裏幾個字再也忍不住脫口而出:“先生,請您出山……”
說完她忙停下。
男人看着寧昭微微抿唇。
他的眼神依然有些猶豫,但寧昭能夠看出來他動搖了,那股渴望的力量在平靜的湖泊中跳躍。
确實。
這天下的那一份位置,本就是該他的。
劉備一躬到底,上前道:“先生,備求您了。”
陽光照在隆中,灰塵在飛舞。
青年男子在屋中思考,他或将作出改變天下的決定,也不知未來等待他的,會是何種命運。
良久,諸葛亮終于道:“将軍如不嫌棄,亮願效犬馬之勞。”
随着這一句話,宛若窗外照進了陽光。
劉備搶步上前:“多謝先生,多謝先生……”
“無妨。”他笑着搖頭。
寧昭有點恍然。
她發現她一點都不後悔剛才說出這句話,只是心裏如同打翻了五味瓶,有些擔憂和心疼。
但他終究會來的。
如同歷史一樣,他會成為亂世中最耀眼的星辰。
——也會成為,她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