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挽救蜀漢計劃》/ 殘星

諸葛亮怔然看着她:“這是為何?”

寧昭抿唇,思索半晌:

“……大哥脾性不好,先生又是執着之人。如果執意要出山,恐怕會……會造成不好的結果。”

諸葛亮被她說得笑起來,“這話可有憑據?”

“沒有。”寧昭道,“但是事已至此,寧昭把能說得都說了,信與不信,全在先生一念之間。”

他凝視着她,那幽黑的眼睛看得寧昭不自禁低下視線:

“你是劉将軍的義妹?”

他的語氣裏,還真有确認她身份的疑惑之意。

“是。”

寧昭道。

在他眼裏,自己是個不忠不肖之人吧。

……罷了,只要能勸住他,他把自己當什麽人也無所謂。

只要他能好好活着,平安活着,他怎麽想自己都好。

見諸葛亮沒說話,寧昭只得又道:“……我的話說完了,還望先生好好考慮。”

她回身,“諸葛先生,告辭。”

寧昭和趙雲剛走到門口,身後諸葛亮忽然道:“等等。”

寧昭緊張得握緊雙拳。

她回頭,只見諸葛亮轉身進了後堂,從裏面捧出一個熱氣騰騰的蒸餅。

他沒有就剛才的話題又任何回應,而是笑着,道:“姑娘走了大半天,一定累了,亮先前又耽誤了姑娘晚膳的時間,若不嫌棄,把這個帶回去吃吧。”

她這才怔住。

他瞳孔中盡是暖意,一點都沒有生氣的模樣,反而如往日那般溫文和善。

怎麽回事?她對他說了那些話,他不是應該生氣嗎?

寧昭看着蒸餅用油紙包着,散發着香氣,他的手又伸近了幾分。

過了半天,她伸手接過:“多謝先生。”

“趙将軍不也來一個麽?”諸葛亮看趙雲。

“不用了。”

趙雲擺了擺手,“既然寧昭姑娘的話也說完了,我們就先走一步。”

“恕不遠送。”

諸葛亮站在門口揚聲道。

***

出了草廬,寧昭的心還砰砰跳着。

她一邊走一邊咬着蒸餅,味道香甜可口,軟糯味彌漫在口腔。

月色安靜地照在小徑。

趙雲走在她身邊,睫毛在眼睑遮蔽出一片陰翳,許久後,問她:“若是主公知道你這樣對先生說話,你可知是什麽後果?”

寧昭擡起頭問趙雲:

“比起這個,我更想知道趙将軍剛才為何不出口阻攔?”

趙雲沒說話。

寧昭又道:“我說出那些話,明知道是對大哥不忠,趙将軍又剛剛投靠大哥,為何只站在旁邊,并無他言?”

趙雲怔住了似的,許久才錯開視線:“……我只是相信,寧昭姑娘不是那樣的人,盡管我不明白其中之意,但我知道,你一直在為主公考慮。”

“真的?”

寧昭臉上顯出盈盈笑意。

趙雲不易察覺地垂眸。

“嗯。”

他握緊了銀槍,當先邁開腳步。

“趙将軍。”

身後,寧昭卻是拉住了他,清軟的聲音對他道,

“謝謝你。”

趙雲看着那只拉住她的手,霍然松開了她,

“寧昭姑娘。”他喑啞着聲音道,“天色晚了,我們快回去吧。”

她點了點頭。

***

自那天寧昭回到州府後,似乎比往日要沉默多了,每日獨來獨往,吃完了飯就是回房間,連話也很少說。

“四妹,別是見了那個諸葛亮,連魂兒都丢了吧?”

張飛打趣。

張飛開她玩笑也不只一回了,寧昭沒理他。

劉備見張飛提到了諸葛亮,倒是又被勾起了心思,雖然上次一顧茅廬失敗了,但他一直心心念念着請諸葛亮出山。

沒過幾日,劉備便決定第二次到隆中去。

寧昭在窗口,看着劉備關羽張飛的背影漸漸遠去,心裏急了起來。

上次對諸葛亮說得話,不知道他聽沒聽進去,找個時間,還得再提醒他一次……

這時身邊一個聲音打斷了她的思緒,

“寧昭姑娘,你覺得諸葛先生真的會因為你上次的話,就放棄出山麽?”

是趙雲。寧昭看見來人,垂下眼睫,嘆了口氣,

“我不知道。但我真心希望是這樣,哪怕只是晚幾年,再拖些時日也好。”

趙雲看着她,“這位諸葛先生若真的像主公說得那樣,無論什麽樣的勸阻,都不會說動他,他必定會為了心中所念勇往而前。”

“這也是為什麽,我沒有将你的話告訴主公的原因。”趙雲道。

“你不明白。”

寧昭霍然站起身,語氣卻多了幾分激烈,她搖着頭道,“你不明白,你現在這麽說,只不過因為你什麽都不知道……”

趙雲怔住:“雲……”

寧昭抿住唇,勉強壓抑住喉頭喑啞:“沒什麽。”

“方才是我不好,将軍千萬別介意。”

“無妨。”

趙雲看着她,嘆了口氣,“但如若先生真的來了呢?”

寧昭擡起頭,看着趙雲。

若是諸葛亮真的來了,只能是我退一步吧……她心中暗道。

***

傍晚,劉備歸來。

諸葛亮依然沒有跟随劉備回來,吃飯的時候,劉關張就着昨天的事說開了:

劉備咬了咬牙道:“我們過幾天再去請諸葛先生,這次若是再請不動,我們便去另找高明。”

張飛啐了一口,明顯對上午諸葛亮的态度不滿:“還請?人家明顯是不想跟咱們走,征戰那麽勞苦,他哪裏受得了這種罪,我看,還是讓他好好在田裏待着,安穩度日得好。”

劉備冷眼:“三弟,休得胡言亂語。”

“大哥……”

張飛還想說什麽,寧昭突然道,

“我贊同三哥的意見,依寧昭看來,諸葛亮根本沒有什麽真才實學,大哥真的不如再找一位先生。”

一旁的趙雲頓了頓,看了寧昭一眼,也沒說什麽。

劉備笑着看寧昭:“你只見過先生一次,能看出什麽?再說了,上次說諸葛先生跟了我我必将如魚得水的人,不就是你麽?怎麽這麽快就變卦了?”

“我……”

“好了,”劉備道,“我意已決,不必多言,下一次,我還會再去隆中。”

寧昭拗不過,只得低下頭去吃飯。

***

很快,寧昭在荊州又度過了一個冬天。

諸葛亮來的那天,是一個很平常的日子。

寧昭聽到門外有動靜,便跨出門去看,第一眼就看到一個白衣飄然的身影。

“四妹,看看誰來了!”

随着劉備的聲音,諸葛亮跨進門內。寧昭在原地怔怔看着,直到他走到跟前,才道:“先生。”

“四妹,這是諸葛先生,還記得嗎?”

劉備笑道。

怎麽會不記得。

寧昭垂眸。

自從第一次見,白衣男子的模樣就留在了她心裏,那樣驚駭世俗的氣度,俊朗的身姿,就是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吧。

“寧昭姑娘。”

諸葛亮來到她身邊,含笑颔首,

“上次的事,亮還欠你一句話。”

她正疑惑件,便聽他道:“謝謝。”

“你雖執意要跟我回隆中,說了些冒然的話,但亮又怎會猜不到你在擔心我。”

“所以你非但沒有置氣,反而還感謝我?”

寧昭擡起頭。

他沒說話,眼中的篤定無疑已暴露了答案。

“先生,為何跟她道謝呀?”

一旁的張飛問。

“沒什麽,不過是上回在集市碰見,寧昭姑娘看到亮買的東西不合适,提醒了亮幾句罷了。”

白衣男子朗聲笑道,已經離開了寧昭,随着劉備走進了內堂,就好像這不過是一件小小的插曲。

“好了,我們此次請先生來,是要請先生問計的,就別再問些旁的事了。”劉備也沒太在意這事,把諸葛亮請了進去。

寧昭看着諸葛亮背影,素白如雪,俊朗文雅,如同初見那般引人注目。

她眸中卻明晦不定。

諸葛亮已經來了,就證明無論她怎麽阻礙,歷史終究會像預見的那樣發展。那麽她再也不願見證歷史上那些慘烈的結局,不如尋個機會,永遠離開吧。

***

午後的陽光靜谧,屋裏沒有人,偌大空空蕩蕩的房間,寧昭坐在桌前,雙手撐着膝蓋,纖細白皙的手指緊緊攥着上面的布料,手心的汗水浸濕了布料。

她冷靜了一會兒,默默抽出桌案下的盒子,從中拿出一副筆墨。

竹簡攤開在桌上,她慢慢顫抖着提起筆,蘸了蘸墨。

随着手腕顫抖,筆墨滴在了竹簡上,氤氲開了痕跡:

劉備

關羽

張飛

趙雲

諸葛亮

寧昭一筆一畫,先從劉備寫起,她穿越前是個歷史廢,不了解三國具體歷史,只能靠印象和常識來了。她想了想,工工整整她在後面加了三個字:白帝城。

關羽好像是被孫權斬了,至于張飛……寧昭嘆了口氣,她實在沒有印象。

趙雲……似乎直到死時也沒有什麽意外或疾病吧?便在後面寫上四個字:壽終正寝。

畢竟已經離現代社會過了十幾年,她怕自己有一天會把歷史忘記。

寧昭對正史了解不多,但童年那部《三國演義》,她至少還是看過的。在她的印象中,關羽死得比較突然,而從此蜀漢也開始走向坎坷,于是她在關羽的名字上畫了個圈。

到這裏,她本想收筆,卻不知為何,目光又在諸葛亮的名字上停了停。

前世那篇《出師表》在她腦海中浮現,課堂上朗朗的念書聲、星光下下白衣男子溫柔俊朗的容顏……

蜀漢後期,先前并肩的戰友紛紛離去,剩他一人強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她想了想,找出朱墨,沾了紅色,又在圈圈旁邊加了一個小星。

做完這一切,她又長出一口氣,把這張紙收到床下,看着床下的暗格發愣。

諸葛亮已經來了三個月了,這三個月裏,劉備一直和諸葛亮計劃征戰,征戰的問題她不懂,也一向沒心思考慮,因為她知道再怎麽勞苦征戰,最終的結局也都一樣。

寧昭剛把東西放好,身後傳來一個聲音。

“寧昭。”

聽出了趙雲的聲音,寧昭慌忙關上暗格轉過身,“趙将軍,有事嗎?”

趙雲沒注意到寧昭的異樣:“主公讓你過去。”

***

到了前廳,劉備和為數不多的幾個謀士武将們都在,大概是在商議軍情,諸葛亮不出意外坐在僅次于劉備的位置,挺拔的身姿在人群中分外矚目。

見了寧昭,諸葛亮沖她微笑:“寧昭姑娘。”

寧昭錯開視線,微微點了點頭,坐了過去。

如今荊州城處在一片緊張範圍,劉備和劉表的關系也愈加惡化,後者也自然明白,劉備寄居在他這裏,當然不是就此臣服,而是韬光養晦,伺機而動。

劉備今天商議的問題,就是是否要和劉表開戰。

諸葛亮道:“亮有一計,只恐主公仁慈,不忍行之。”

劉備忙說:“先生但說無妨。”

“劉鎮南平庸無能,占有荊州卻不能守,主公可尋機取而代之。”

劉備猛然擡頭看着諸葛亮。

下一刻,就蹙了蹙眉,溫吞吞道:“劉鎮南乃備之恩人,備不想趁人之危……”

寧昭在一旁觀看。

果然,她記得歷史上諸葛亮勸劉備占有荊州時,劉備就是張口就拒絕,用了無數理由推辭。只不過後來,這荊州還是丢了。

不能再出言幫助他們了。她心裏想。

歷史上的結局你是知道的。就像諸葛亮已經來了一樣,無論你做什麽,最終的結果都不會改變。

但是……

寧昭握緊雙拳。

最後一次吧。

再幫最後一次,就找個機會離開。

下一刻,寧昭便說話了:

“大哥,我同意諸葛先生的計策。”

劉備轉頭看着寧昭,四妹一向不願摻和他這些事,也不知為何今日出起主意來了。

“荊州是戰略要地,各方諸侯都視為肥肉,你眼下正住在荊州,本就是下手的好時機。何況,如果現在不占領荊州的話,将來被他人奪走了怎麽辦?”

寧昭目光定定地看着劉備,一語雙關。

劉備正不知其中所然,卻覺得寧昭的眼神有點熟悉。

對了,他想起來了,十五年前第一次見到寧昭的時候,寧昭說出他和關羽張飛的字,也是這樣的眼神。由于那時候太驚訝,他一輩子都不會忘。

……似乎每次四妹露出這樣的表情時,說得都是真的!

難道這荊州将來真的可能被其他人奪走?

“寧昭知道大哥心懷仁慈,但若要匡扶漢室,伸大義于天下,就免不了殺伐決斷,何況既已決定用諸葛先生,便要用人不疑。”

劉備看着她猶豫了:“你是說……”

“二哥三哥,你們不同意這個意見?”

寧昭轉身看關羽張飛。

張飛道:“确實是個萬全之策,大哥就不要猶豫了,趁早殺進劉表的陣營,占了荊州!”

關羽在一旁點點頭,雖然沒說話,但無疑是贊同的。

“這……”劉備猶豫了,他看向諸葛亮,“若是開戰,我們有幾成勝算?”

“主公放心。”

諸葛亮雲淡風輕地笑了笑,“亮自是有萬全的把握。”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