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九章
《挽救蜀漢計劃》/ 殘星
“寧昭姑娘,怎麽了?”
諸葛亮問。
寧昭暗嘆了一聲。
《漢晉春秋》載:“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怆,而禪喜笑自若。”
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于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當然這點衆人皆知,就不說了。後人以“明哲保身”評價劉禪,但問題是——前面有無數為理想舍生忘死的人拉着他走,劉禪自己卻不太想走的樣子。這事放在旁人身上或許沒問題,但是放在蜀漢當時的環境,是絕對的失職。
——何況“孔明之子瞻、孫尚戰死,張飛之孫遵,趙雲次子廣亦戰死,北平王谌哭于昭烈廟,先殺妻子乃自殺,魏以蜀宮人賜将士,李昭儀不辱自殺。禪不特愧于将士,亦且愧于婦人矣。”
總之,寧昭當時了解三國歷史時就對劉禪沒什麽好感,現在她作為諸葛亮的堅決擁護者,最讨厭的兩個人就是——司馬懿!劉禪!
當然司馬懿現在還沒有出來,劉阿鬥還是可以解決一下的。
至于諸葛亮為劉備已經夠操勞的了,還是別讓他再擔心了吧。
等劉阿鬥出生,就去找劉備讓他把孩子交給自己來撫養。
——保證把他養成一個禮賢下士、賢德的明君。
寧昭收斂神色,殊不知她內心的算盤已經開打了。
“寧昭?”
“沒什麽。”她對諸葛亮笑道,“我只是沒想到,大哥這麽快就有後了。”
***
幾個月後,劉禪出生了。
府裏自然是一片慶賀,寧昭找到劉備,走到他跟前:
“寧昭懇請大哥,把禪兒交給寧昭來教養。”
其實劉禪已經拜諸葛亮為相父,諸葛亮平日裏也會教導劉禪一些學問,但多一個人,他也少操一份心。
劉備很快就點了點頭:“好吧。”
第二天,寧昭就去府裏領命去了。
甘夫人見寧昭來了,溫婉道:“是四姑娘來了。”
寧昭點點頭:“嫂嫂,我來領禪兒。”
甘氏把小劉禪領到寧昭面前,手摸了摸男童的頭:
“好好待禪兒。”
寧昭點了點頭:“我會的。”
接着把目光轉向了劉禪。
小男童正站在一邊,咬着手指,漆黑黑的大眼睛看着她。
寧昭勾起嘴角。
縱觀三國歷史,再結合她看過的《三國演義》,她最讨厭兩個人物,一是司馬懿,二是劉禪。
歷史上,諸葛亮在蜀漢後期強撐的模樣她可是一直記得,想到她最喜歡最崇拜的先生将來輔佐一個昏君,讓先生那麽辛苦,她就氣得肝顫。
《三國志》後文評劉禪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
而如今若能讓一切重來,寧昭不願放過這個或許可以改變歷史的機會。畢竟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寧昭“不懷好意”地看着劉禪。
你要是将來敢氣諸葛亮一次、寵信宦官,你等着。
小劉禪眨巴着綠豆眼兒,莫名感覺背後涼飕飕……
***
春去秋來,劉禪很快就長大了。
劉備對于劉禪的管教很嚴,不僅讓他學習騎射之書,還需要學習功課,還特意命諸葛亮教導他背書。
今天,寧昭帶着劉禪去見諸葛亮。
劉禪乖乖地叫了一聲先生好,諸葛亮就把今天的任務布置了下去——背完《申子》,晚上檢查。
劉禪一聽這個任務就犯了難,《申子》對他來說太難背了,只不過諸葛亮對他一向嚴厲,也就不敢反駁,當即“哦”了一聲回到了房間。
劉禪的房間裏。
劉禪拉拉寧昭的袖子。
“怎麽了?”
寧昭低頭,看到劉禪滿是懇求的大眼睛。
“姐姐,禪兒不想背《申子》。”
劉禪眼睛烏溜溜的,說得好懇切。
寧昭想了想,拿出平時用的伎倆:“背完《申子》,獎勵你吃一個桂花糕。”
桂花糕麽……
香甜的味道記憶似乎彌漫在口腔,劉禪回憶着桂花糕的香味,比劃着肉乎乎的手指衡量了一下。
嗯……那确實是前些日子讓自己非常想念的味道。
可是……《申子》實在太難背了,他多想去外面和人玩鬥蛐蛐,諸葛先生幹嘛老拿這些他不喜歡的要求他?
他考慮了一下。
半晌,緩緩搖了搖頭。
寧昭臉色一沉。
見寧昭生氣了,劉禪開始對着手指,低頭不語。
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寧昭都表示:絕對不會慣着他。
于是她把劉禪按到桌子前,命令不背完不許離開。
劉禪也是真犟,就在椅子上坐了一一天,也不知看沒看進去。
但背不完也不成,寧昭帶着劉禪到諸葛亮面前交差了。
“孔明先生。”
劉禪聽說要見諸葛亮,本來磨磨蹭蹭不敢去,寧昭硬拽才把他拽來,此時小男孩默默地躲到了她身後。
寧昭把劉禪從他後面拽出來。
燭光下諸葛亮靜靜地坐着,他忙了一天,眉目間有淡淡的倦怠。
但還是強撐起精神,咳了一聲:“禪兒,《申子》背得如何?”
其實看寧昭的臉色,他就猜到劉禪肯定沒有背。
劉禪站在原地,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半天說不出一個字來。
男子的眉眼一點點變得嚴肅。
“過來。”
過了好一會兒,他說道,聲音不大卻很嚴厲。
“你可背完了?”
劉禪默默擡頭看了寧昭一點,垂下眼睛,一點一點,蹭到了諸葛亮面前。
他頭低得很低,兩只肉乎乎的小手絞着。
劉備和甘氏都很愛劉禪,即使現在普遍缺糧,劉禪的食物也一點不會少,被養得白胖。
“沒有。”
劉禪剛說了兩個字,就聽到諸葛亮說:“伸手。”
他沒動,諸葛亮又提高了聲調:“伸手。”
半晌,劉禪猶豫着伸出手來。
戒尺“啪”地打在劉禪手心上,手勁兒卻一點都不重,寧昭幾乎聽不見那個聲音。
可劉禪依舊委屈地嗚嗚哭了。
——他從來就是爹爹的掌中寶,不光是劉備,二叔三叔也很寵愛他,爹爹和阿娘何時打過他!
可偏偏先生總一副鐵面無私的模樣。
哼,先生太兇了,他要去告訴爹爹!
看着男童哭泣的模樣,諸葛亮皺了皺眉:
“你知不知錯?”
小劉禪梗着脖子也不說話。
他嘆息。他這樣教育劉禪,其實自己也疼在心裏。劉禪雖然拜他為相父,劉備囑咐不論大事小事都要聽他的,但劉禪依然是劉備的孩子,他不好多教育的。
“孔明先生,別生氣了。”
看到這兒,寧昭趕忙走上前。
劉禪:???
——好啊,姐姐不幫我說話,反而還向着先生!我去告訴爹爹!
他咳了兩聲。
“禪兒,你先回去吧。”
寧昭對他道。
劉禪抹了一把臉,氣鼓鼓地回去了。
房間裏靜靜地,直到劉禪因賭氣猛地摔門發出“砰”地一聲,寧昭才猛地擡頭。
寧昭氣壞了。
——熊孩子!
她剛想沖出門去和劉禪理論,卻被諸葛亮叫住了。
“別管他,有些道理,等他長大以後,自會明白。”
“可他……”寧昭還想再說。
諸葛亮搖頭示意她不必如此。
“孔明先生,你不知道,都是他!”寧昭指着門外,“他這種人,就是将來寵信宦官、連累忠臣的昏君,若是現在不好好管教他,他将來……”
寧昭猛然止住話頭,看着諸葛亮疑惑的模樣,自知失言。
“他……”
寧昭指着劉禪的背影,喘息着,卻再也說不出來。
諸葛亮向她走來。
他眼眸嚴肅,她緊張地看着他,卻見他擡手輕輕握住了她的手臂。
“亮知道,你這些日子幫忙帶公子操勞,都是為亮好。”
寧昭低下頭。
“那些話,千萬別讓主公聽見。”
她抿唇,剛想點頭,卻覺得有一只帶着溫暖的掌心落在了頭上。
諸葛亮淺笑着,揉了揉她的頭:
“寧昭,謝謝你的關照。”
***
自從上次的事發生後,每當寧昭去找劉禪,劉禪也不理她了。
寧昭喊他,劉禪就都裝聽不見,或者跑出去玩。
寧昭只有去找劉備。
寧昭把事情跟劉備一說,不一會兒,劉備就把劉禪按着頭叫回來了。——前些日子劉禪嚷嚷着要找爹爹評理,其實他也不敢找,因為他明白爹爹也是站在寧昭和諸葛亮這邊。
劉備把劉禪按頭在諸葛亮和寧昭面前:“給先生道歉。”
“先生,我錯了,我保證會好好聽話。”
小劉禪灰溜溜地道。
見認錯态度還算不錯,劉備收了手,才算放過劉禪。
劉禪走後,劉備跟諸葛亮和寧昭嘆氣。
“別人都誇禪兒多麽知人懂禮,可我是孩子的父親,我當然知道,這孩子從小頑劣……”
諸葛亮想說什麽否認的話,寧昭卻是抿唇不語。
——劉備說得對!她是從後世穿越過來的,自然明白劉禪的性子。
劉備擺了擺手,打斷了想要說什麽的諸葛亮:
“你們盡管教育禪兒,他若是犯了錯,即便是打,也沒關系。”
諸葛亮還沒說話,寧昭卻是先接過話頭:“得嘞。”
有您這句話就行。
***
某日,寧昭就把劉禪拉到了房間裏。
“噓,姐姐告訴你個秘密!”
劉禪眨巴着眼睛看着她,看寧昭神秘的樣子,他對這個秘密還是挺好奇的。
“你必須首先保證不能告訴任何人,然後姐姐獎勵你一個桂花糕。”寧昭道。
劉禪在通常情況下很容易被吃的收買,當即點點頭。
寧昭确認周圍的房門都被關緊了,沒有人能聽見裏面的聲音,便悄聲道:“姐姐是從未來穿越過來的,所以姐姐知道很多以後的事情。”
“穿、越?”劉禪砸麽着這個他聽不懂的詞,就聽寧昭道,
“你不用知道是什麽意思,但是姐姐知道,幾十年之後,爹爹和先生他們都老了,整個國家已經沒有多少人才了,你要是再不聽話的話,爹爹他們會為你操勞死的!”
劉禪真被下了一跳,“死?”
其實寧昭說了這麽一大通,他聽得半懂不懂,但他敏銳地抓住了後面的關鍵詞。
“爹爹會死?”
他又問。
寧昭嚴肅地點點頭。
劉禪一個哆嗦。他不想讓爹爹死。至于諸葛先生麽……諸葛先生其實對他挺嚴厲的,他不是那麽喜歡。
只不過……若是讓諸葛先生死麽……似乎,也不太好……
“我不想讓爹爹死。”他拉着寧昭的衣袖道。
寧昭摸了摸劉禪的頭:“禪兒乖一些,他們就不會死了!你爹爹和先生每天那麽辛苦,若是你再調皮,他們會很傷心的。”
“只要禪兒表現得乖乖的,爹爹就能不死了?”劉禪将信将疑。
寧昭抿唇:“看你表現,你必須從今往後都不能讓你爹爹生氣,對了,還有先生,千萬千萬不能惹先生生氣……”
劉禪就懵懵懂懂地應了下來。
“好,禪兒以後一定乖乖的,不惹先生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