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崇國的老臣們也算是歷經風雨,很快便有一批臣子反應了過來。
“左公不僅是武道宗師, 其戰力在諸位武道宗師中也名列前謀。縱然被多位宗師圍攻, 不能力敵也可以脫身。”一位武将出身的老臣站了出來, 面上有些難以置信。“五日前邊境還傳來了捷報,今日突然敗退, 怎會如此突然?!”
衆人對左豪的實力, 都有幾分了解。正因為了解, 所以更加難以置信。
若非知道前線急報有特意訓練的迅鷹與專業的線人傳訊, 他們恐怕都要懷疑戰報有人作假了。
“陛下, 信件中可有提及臨原城大敗的緣由?”林樂賢向前一步開口詢問。
戰場瞬息萬變,可以讓人致命的可不只是個人武力,更有各種明裏暗裏的戰術。左豪的武道修為強大,在陰謀陽謀方便卻十分薄弱,指不定是中了敵人的陷阱。
“左愛卿率十餘萬大軍離城,本欲與原國大軍正面交鋒,随後便失卻蹤跡。”
郁承淵将急報擲于魏經綸身前。“大軍離去, 臨原城空虛。原國不過用了數萬兵力, 便攻破了臨原城門。城中留守兵士, 死傷無數, 方為城中百姓奪了一線生機。”
“調虎離山之計?!”林樂賢面上是一副極其惋惜的神色。“微臣曾言,左公勇武有餘謀略不足, 縱有副将在側也有可能出現差錯。可謂是, 一語成谶。”
林樂賢與魏經綸是公開的不對付, 他與左豪亦是沒少交鋒。但因為左豪武道宗師的身份和他不按常理出招的性格, 兩人的交鋒多數以他失敗告終。比起魏經綸,左豪更讓他覺得憋屈。
如今難得有在郁承淵面前給他上兩分眼藥的機會,林樂賢自是不會錯過。
魏經綸忍不住看了林樂賢一眼,眉頭不由一皺。“如今不是追究誰是誰非的時候!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解決邊境之難!”
雖然他與左豪沒什麽交情,但左豪身為崇國官員,為崇國出生入死,他也是看在眼裏。林樂賢這般落井下石的行為,着實令人不齒。
“我當然知曉,只是不住感嘆一句。”林樂賢随後也是向前一步,看向郁承淵。“調虎離山之計雖妙,但卻擋不過時間侵蝕。待左公與大軍反應過來,必回立即回返。奪回臨原也非難事,甚至可以反攻原國。”
“傳訊之時,左愛卿已帶領大軍離開了一日。不僅左愛卿未能回城,十餘萬大軍亦未有一人返還。”郁承淵并不以為左豪是中了調虎離山之計。
左豪并不精通謀略,但他并非莽撞自大之人,也懂得知人善用的道理。從他在戰場上十餘年,都未曾出過大的差錯便可見一般。
在絕對的實力之下,陰謀詭計縱然奏效收益也會比想象中的少很多。左豪一旦察覺到自己中計,便會第一時間折返。以築基期的速度,不至于用上一整日。
“原國大軍在攻陷臨原城後并未折返,反倒是繼續向我國境內推進。官員與百姓們疲于奔逃,入了周合城方才有機會向京師傳訊。”
若真是調虎離山之計,原國之人在臨原城搶掠一波之後,想必便會立刻離開。他們雖不知左豪築基,也知道左豪返回之後,數萬兵馬會損失慘重。
這般直接推進,顯然是篤定了左豪回不來。
“這……”林樂賢眼眸中浮現了幾分驚色,亦有幾分焦急,不再像之前那麽樂觀。“難不成左公已遭遇不測?”
“前幾日左大人傳訊便提到過,原國幾位宗師實力有明顯進益。”穆華榮回想之前的前線傳訊。“不過左大人在信件上也說過,原國宗師修為上雖有進益但也奈何不了他。怎麽原國的宗師沒事,左大人卻……”
魏經綸此時也已經看完了前線的急報,連忙開口。“陛下,我們的當務之急便是支援邊境!我國邊境無宗師守護,原國卻有宗師輪守。如今還只是士兵攻城,若宗師出手形勢對我們來說更為不利!”
“魏公所言極是。”林樂賢接過急報,粗略的看了一下。其中的訊息,郁承淵在交談中已經透露的差不多。
形勢緊急之下,林樂賢自是顧不得與魏經綸再争論什麽。若是崇國大廈将傾,他這位崇國的禦史大夫,也難有什麽好下場。
“陛下,應盡快請國內的宗師前往邊境。”魏經綸再次開口強調。
“微臣願意前往邊境,守護我國疆域!”嚴威知道如今國內宗師境的強者已不是個位數。具體數額他并不知曉,但怎麽也已經超過兩位數了,他自身便是一位。
嚴威并不知左豪已經突破了宗師,除了郁承淵和穆靳之外還沒有第三人知道這個消息。若是嚴威知曉,絕不會這樣直接的站出來,而是會考慮自己有沒有守護邊境的能力。
他有穆靳的功法相助,戰鬥力比之老牌的宗師境強者也不遑多讓。但對比築基期的修者,實在是天差地別。
“微臣以為至少應有兩位宗師前往邊境。若一位出現差錯,另一位仍能庇護百姓。不至于像如今一般,宗師帶軍離去城中便無防護之力。”林樂賢聽嚴威此言連忙開口。“嚴大人一片愛國之心難得,但他實力稍有不濟,只可前去協助。”
嚴威想要駐守邊疆,林樂賢倒也是樂見其成。他在軍隊的人員一向稀少,嚴威願意重新奔赴戰場自是最好不過。但前提是,他的安危要有足夠的保證,林樂賢可不願平白失去一個上好的棋子。
“國內的諸位宗師同往最為妥當。”魏經綸面上帶着幾分愁容,“只是……”
除卻已經失蹤的左豪,他們崇國國內還有六位宗師。
一位便是眼前的郁承淵,帝王身份貴重,不方便前往。另一位與皇室也算有幾分淵源,正是郁承淵前些時日認下的師尊。
陛下為這位師尊耗費了不少力氣,得知他喜歡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便特意交代了下面人搜尋,每日都有不少稀奇古怪的東西送往京師。
雖說這些東西在價值上比不得一些珍寶,其中卻可見陛下的心意。那位宗師看上去也非薄情之人,想來可以請動。
但是,有這麽一位宗師也不夠。另外四位宗師若想請來,就要像上次一樣付出一些代價。
雖說有兩位宗師曾說過願意無償為國出力,但上一次有足夠的報酬,這一次兩手空空也不好看。
“之前請宗師出手,便付出了不少代價。”穆華榮對金錢方面極為敏銳。
上一次請宗師出手的寶貝都是帝王私庫裏拿的,那是因為當時正值皇位交替。先帝已經過世,無法阻撓。新帝是剛剛被他們推舉上去的,也不好反駁。這一次若是想要付出代價請宗師,再動用帝王私庫并不現實,很可能動用國庫裏的珍寶。
“剛剛經歷了江南大災,國庫實在算不得充盈。接下來還要準備兩國交戰的軍饷,若是将錢財用來請宗師出手,之後的交戰怕是會捉衿見肘。”
原國直接下了他們一城,崇國顯然不可能直接揭過,必然會一場交戰。穆華榮以軍饷作為借口,旁人不可能反駁。
“請所有宗師出手的代價太大。”林樂賢也不贊同。
“至少也要兩位宗師一同出手。”魏經綸想了想,也放棄了請所有宗師一起出手的打算。
穆華榮皺了皺眉,兩位之中定然是要将穆宗師算上的,另一位還是要拿資源去換。他心下還是有幾分不舍,但想了想目前的形式,也就沒有說什麽。
“微臣複議。”林樂賢看了魏華榮一眼,随後說道。
“的确應有兩位宗師一同前去。”郁承淵掃了一眼衆人,“朕欲親自前往臨原,屆時會有一位宗師陪同。國內諸事,就勞煩魏愛卿,林愛卿在旁協助。”
“陛下,您怎能親身涉險?!”林樂賢雖然也心疼那邀請宗師的資源,但也沒想過讓郁承淵涉險。
郁承淵現在可還沒有子嗣,若他出了事,皇室無人,必将引發一場争權奪勢的大亂。
到時候他們恐怕想收手都收不住,林樂賢看不得老對頭坐自己頭上。最終只會便宜了那些,虎視眈眈的鄰國。
“臨原如今欠缺的不僅是一位宗師,還有前線将領。左愛卿失蹤,軍隊諸多将士不好直接命令武道宗師。若兩方意見相同還好,若意見有駁,該聽誰言?”郁承淵掃視臺下衆人。
“這……”衆人頓時無言。若是意見有駁,宗師很可能會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但在戰場之上,宗師的判斷真的便優于那些經驗豐富的将領?恐怕不盡然。
“此次,由朕親自前往最為穩妥。”‘兩方意見相駁’的情況的确有可能出現,但大多時候拿了好處的宗師,願意協助将領行事,這個可能性并不大。郁承淵只是拿這個當做借口,也好親自前往前線。
他前些時日便已經可以突破宗師,但一直未突破,因為沒有時機。帝王數日未臨朝并非小事,沒有一個合适的理由很難揭過。他在數月之前剛剛突破了宗師境,本就準備近日閉關。如今遇到這事,可在路途中突破。有諸多宗師防護,也算穩妥。
郁承淵這樣壓制自己境界亦有好處,他的根基比起大多數人都要穩固許多。而且,這些時日他也并非什麽都沒幹。築基期的手段他已經研究的七七八八,只要他突破便可以使用。
這些手段也是郁承淵此次前往前線的底氣!雖然他與左豪同樣都是築基期,甚至他比左豪突破的還要遲。但有這些手段在,他的戰力比左豪絕對高出不止一籌。原國哪怕有築基期強者,他也不懼一戰。
這個方法的确穩妥,大臣們卻遲遲不敢開口回複,沒人願意拿郁承淵的安危做賭注。
良久之後,林樂賢開口。“此次與您同往的宗師可是那位?”
他口中的那位,自然便是穆靳。
“若他願意前去,自是最好不過。”郁承淵說要親身前往的時候,并沒有将穆靳的戰力計算在內。若穆靳不願前往,他也絕不勉強。穆靳是他的師尊,并非他的臣子,弟子怎可随意為師尊做出安排?
随後,郁承淵微微一怔。他現在的作為,已經偏離了他最初的預想。
他本是想着讓穆靳為國效力。在第一次開口拜師之時,亦有以師徒關系做自身籌碼的意味。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他對穆靳便少了些謀算。
事實上,哪怕他不算計穆靳,穆靳亦會主動為國出力。不為穆靳做決定,結果想必亦會有利于社稷。
他對穆靳少了幾分算計,亦能達成所願。過多的算計,反倒有可能反受其害。他心态的改變,反倒會讓他省下很多氣力,自是無需太過糾結。
郁承淵心下了悟,面色恢複如常。
“那位随陛下前去,我等方能安心!”魏經綸道。
魏經綸并不知穆靳的深淺,但他相信郁承淵的眼光。魏經綸可不認為,郁承淵拜師只是為了拉攏穆靳和皇室的關系,武道修為必然也占據絕大部分因由。那麽多宗師都未曾讓郁承淵興起拜師之心,穆靳卻可以,只能說明穆靳比其他人更強。由這位最強的宗師随行,他們自然也會放心一些。
“我等盡快探明那名宗師的想法,再行商讨禦駕親征之事。”林樂賢在此事上也是相同的看法。
郁承淵眉頭卻是微微一皺,站起身來。“無論那位願不願意随行,朕禦駕親征已是定數。”
“陛下三思。”魏經綸幾人不由高呼。
有不少大臣不知穆靳的存在,此時頗有幾分摸不着頭腦。但他們看到魏經綸這般反應,也連忙表示對陛下安危的關切。
“朕意已決。”郁承淵看了一眼費陽。“費陽。”
費陽立即高聲唱到,“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