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四幕(2)
林靜抱着坦白從寬的态度在電話裏向趙雲瀾自首。
雖然他這自首的時間晚了點,已經是大慶離開後的第三天了。
但不說不行了,今天上午,林靜發現自己手機上連着新型追蹤器的信號突然斷開——是的,林靜在給大慶制作防寒服的時候順便裝了個剛研發的新型跟蹤器。不為別的,至少在大慶闖出禍後可以将功補過少挨頓打,比起被大慶的天貓流星爪撓個兩下,他覺得趙雲瀾手中那鎮魂鞭的滋味更令人銷魂,他可是一點兒都不想嘗嘗。
沒想到這追蹤器還真發揮了作用。
于是收拾碗筷的沈巍就聽見沙發上傳來趙雲瀾氣急敗壞的咆哮。
“什麽叫三天不見人影了?他去哪你不知道?!還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還去白雪皚皚真幹淨的地兒?卧槽,浪漫啊!死貓最怕冷了他自己不清楚?行了別解釋了!給我查下信號來源的具體地址,立馬發給我!這死貓,回來後不揍得他趴床上半個月我他媽就不姓……”
“怎麽回事?”沈巍走了過來。
“大慶失蹤了!追蹤信號斷開,手機也打不通。”趙雲瀾沉着臉說了句,從沙發前的茶幾下掏出三炷香,燃了手中的一張鎮魂令,黃色的火苗搖搖欲墜地燒了一半突然熄了。趙雲瀾連燃三張,都是一樣的結果。
“糟了,”趙雲瀾皺着眉:“鎮魂令在身,諸魂聽命,現在發不出去,看來大慶那邊出了事。”
沈巍彎腰撚起燃了一半的香灰,低低聞了下:“沒有死氣,大慶暫時沒事,應該只是被困住了。”
趙雲瀾松了口氣,還未開口就聽見手機叮咚輕響,林靜将查出來的定位發給了自己。
“昆侖山……”随着這三個字的念出,趙雲瀾心底一跳。
沈巍凜了面色,沉吟片刻:“雲瀾,我去找大慶。你在這等我。”
“一起去。”趙雲瀾匆匆收起手機。
“不許去!”沈巍一聲厲喝,趙雲瀾吃驚地擡頭望他。
沈巍緩了聲線:“昆侖山常年冰雪,凡人去很危險。再說我過去只要片刻,帶着你的話,反倒耽誤時間。你就在家裏,等我回來。”
趙雲瀾總覺得有些不妥,但沈巍的眼神太過強硬,他一時沒法拒絕:“你一人去,我不放心!”
沈巍握住趙雲瀾的手,眼中滿是溫柔:“你知道我是誰,放心,沒事的,在家等我。要是着急的話去特調處讓林靜盯着定位,我會盡快回來。”
趙雲瀾打量着沈巍:“你要小心。”
“會的。”沈巍松開手,身上裹起一團黑霧,幾步就跨入了面前的黑洞裏消失不見。
趙雲瀾看着黑洞完全消泯,拿起手機撥通了林靜的電話:“給我定一張去昆侖山最近的機票。還有,去喊桑贊打開圖書館,他是鬼魂怕光,記得把窗簾全部拉上,讓他把我上次說過的幾本書找出來,我馬上過來。”
挂了電話,趙雲瀾低低嗤笑了聲:“不去?不去不就是枉費了要将我引過去的一片心思了?”
大慶到了山腳下才知道,所謂的昆侖山探險之旅,就是帶着一群裹得臃腫的驢友在山腳下排好隊,對着這座傳說中的大神山聽導游訴說個四十分鐘的山名來歷:無非就是盤古開天辟地之時留下的一柄斧根化作了山頂上最高的那根大樹——這得要用超高倍望遠鏡才能隐隐看出點影子;女娲補天時從這樹上折了根樹枝沾了泥水灑滿大地,形成了無比智慧又無比勤勞的人類;而上天為了慶祝人類的誕生降了巨大的功德在這座山上,所以常年白雪皚皚,純淨無比,象征着我們人類至善至美的本性雲雲……聽完千古傳說後便組織驢友爬個二十分鐘的大雪山——天太冷,也沒人會向上攀爬超過三十米。之後就是隊列集合,被旅行大巴載到郊區一個高檔溫泉中心泡溫泉去寒。據說第二天還會去市區劇院觀看大型神話歌舞劇——“昆侖之巅”。
大慶被這些弄虛作假的可惡人類膩歪得不行,社會風氣如此敗壞了嗎?因此他仰着脖子聽那眼鏡導游滔滔不絕說着昆侖山歷史的時候就頭皮發麻地抖了抖身子,然後邁着高傲的步伐離開了人群,迅速找到一條小道朝山上爬去。
這并不能說明大慶會為達成目标多麽努力多麽執着,雖然他心裏一直這麽評價自己,但其實在傳過來的望遠鏡裏看見山頂大樹的那一刻,他就明白自己為什麽在看見昆侖山這三個字時,就強烈地想要靠近它、走入它。
這座山在召喚着他。
他有了種回到故鄉的感覺。
大慶小心地邁着貓步走上雪山,常年的積雪在他腳下嘎吱嘎吱響着,不一會兒,他身後就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腳印。寒風夾雜着雪花撲上他的臉,又迅速被體溫所融化,在他不短的睫毛上凝下了一粒粒水珠。
客觀地說,除去了本身是貓的因素,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大慶都算是一個英俊的男人。尤其在這滿地風雪的刮拂下,甚至能看出他那雙清澈的貓眼泛着璀璨的冷光。
睫毛上的水珠越來越多,大慶找了個避風的地方站定,抽出插在袋中的手揉了揉眼睛,又從防寒服的外兜裏掏出條凍得僵硬的小魚幹嚼着。
“我絕對來過這鬼地方。”大慶環顧着四周的綿亘山峰嘟囔着。
一種莫名的熟悉感正在侵蝕他的內心。他甚至還下意識地看了看山腳,看那是否跪着雙滿是鮮血的膝蓋等着他去舔舐。
然而他看到的只是一片茫茫白色。
大慶縮回了脖子,目光移向腳邊一朵被封在冰下的貌似鈴铛的花兒,他越看越覺得這花兒和趙雲瀾泡在茶杯裏的格桑花長得一樣。
真是座神奇的山。
越往上攀爬,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失去生命氣息的植物。花朵被冰封,樹枝蒼黃,山頂上那棵大樹仿佛枯死了一樣顏色黯淡。
大慶極目遠視了一會,估摸着自己離那棵大樹還有一半的距離。
太冷了。他将快凍僵了的手搓了搓,扣好防風的帽兜。
突然他眼前閃現出一點金光。一枚指甲蓋大小的鈴铛躺在面前的雪地中,亮得刺眼。
那是我的東西。大慶聽見自己開口喃喃自語。他不由自主地朝着鈴铛走去,凝視了會,彎腰撿起。
無數畫面從他眼前閃現而過,一幕幕、一片片,失而複得的回憶嘭一下充斥了大慶的腦海,他立起頭發搖了搖脹痛無比的腦袋,還未來得及喵一聲就倒在了地上暈死過去。
一陣黑霧萦繞,帶着銀色面具的夜尊出現在了大慶面前。
“昆侖山……”夜尊蹲下身拍了拍大慶的臉龐:“當年的小貓咪都修煉成了人。這真是個神奇的地方。”
良久,他又低低地嘆了口氣:“可惜啊,當初若不是看見了你……”
黑霧揚起,地上的金色鈴铛被穿了根枯草挂在了大慶脖子上。
“我真想吞噬了你。”夜尊不懷好意地笑了笑,毫不費力地拎起了大慶,瞬間移到了山頂的大神木旁。而後又如同丢垃圾一樣,将毫無知覺的大慶扔到了腳下。
“你的主人快來了。我們再等等。你可真是塊上好的誘餌,小貓咪。”
趙雲瀾覺得大慶這次去昆侖山絕對不是一個偶然。
自從知道自己是昆侖後,他對一切帶有這兩個字的東西都異常敏感。而昆侖山……“昆侖之虛,方八百裏,高萬仞。”昆侖山,歷來是諸神禁地,《上古秘聞錄》中寫道,昆侖山是昆侖上神的府邸。
而大慶又在昆侖山失了蹤。
要知道大慶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貓,他是一只又懶又饞又會說話還會化成人形的資深貓妖。趙雲瀾自十八歲那年在天橋下抱起流浪的大慶後,一直都對于這只懶貓如何修煉成妖保持強烈的質疑。修煉無非靠的是勤奮與運氣四字,如果再追究深點,還得有些後臺。比如趙雲瀾的下屬祝紅,出生于妖族金字塔頂端的蛇族世家,加上祝紅父母早就去世,她一直跟着蛇族族長蛇四叔修煉,很是得了些資源上的優勢。縱使如此,祝紅修煉了五百年還只是一條化形都化不利索的小蛇,要不是得鎮魂令庇佑,連天雷都躲不過,很是麻煩。而懶得冒油怎麽看都和修行倆字搭不上邊的大慶除了可以人貓無縫對接轉換外,還能嗅出幽冥的氣息,甚至在趙雲瀾剛遇見他時,他就毫不費勁地将鎮魂令叼了出來,從此将趙雲瀾拖入了神棍+警察的不歸路。
鎮魂令也不是一般的聖物,三界中除了指定的鎮魂令主外,大概只有黑袍使地君級別的地界人物,以及極少數上神才能拿得動它,連攝政官也無法觸碰。按大慶的話,他可是一個替鎮魂令尋找主人的高級獵頭,由此可見這獵頭的來頭絕對不小。遺憾的是,這蠢貓腦子似乎出了點問題,趙雲瀾曾經無數次拷問過他的身世,而大慶腦海裏除了小魚幹就只剩下一些由古至今的零零碎碎的模糊片段,對于自己從何而來更是一臉迷茫。
但趙雲瀾記得大慶最大的愛好就是爬山,為此趙雲瀾還曾堅定地認為,他丫絕對是一只從小在山裏摸爬打滾長大的又髒又懶的小野貓。
現在看來,也許真沒猜錯。
趙雲瀾靠着飛機翻了翻手中的古書,沈巍走了後,他就立刻去了特調處,拿到了想要的東西後便馬不停蹄地趕往了昆侖山。
果不其然,趙雲瀾剛踏入昆侖山的地界,就看見了一位長得還算端正的青年恭敬地站在山腳下等待着自己。
“令主,我家主人有請。”
“主人?”趙雲瀾輕笑:“恕我見識短。除了一萬年前消失的昆侖大神,我還真不知道有誰會在昆侖山自稱主人。”
那位青年頓時有些不自在,不由得後退了一步,深深施禮:“是夜尊大人。令主,黑袍大人已經先到了,正與我家主……夜尊大人在山頂長談。”
“哦,原來是夜尊請我來的。”趙雲瀾點了點頭:“我說是誰呢,這九曲十八彎的架勢,不就是一個電話就能解決的事兒麽?不知道的以為你們大人綁架了我的貓引我過來提要求呢。有句話怎麽說的,打貓也得看主人,是吧。”
青年想不到趙雲瀾堂而皇之就把他們的想法說了出來,十分尴尬,輕咳一聲:“神貓大人也在山頂,安然無恙。我家主人也是迫不得已,請令主見諒。”
“別,該見諒的是你家夜尊大人。昆侖山不算暖和,在山頂吹了幾個小時的風了?要不是我急趕慢趕過來了,你們夜尊大人非得透心涼心飛揚不可。這樣不成,不合适,”趙雲瀾正覺得無聊,遇上個這麽會說話的青年倒也有趣:“咱商量下,下次能不折騰我這凡人了嗎?要見我還不簡單,沒事去特調處轉悠轉悠,反正我們的任務就是和非人類打交道,甭管鬼族還是妖族,去了都歡迎。”
一只不長眼的幽畜從路邊闖了進來,未等趙雲瀾動手,青年就手腳利索地嘎嘣一下卡着脖子給解決了:“真是抱歉,令主受驚了。”
“幽畜而已,啧,我總覺得這些小家夥蠻可愛的。”
青年壓了壓唇角的笑意,抓起一捧白雪擦淨手心的血:“令主很喜歡幽畜嗎?”
“那是。我覺得你們鬼族,真是越低級越可愛。高級點的,像你這樣,相處起來就比較傷腦子。要是像你們夜尊大人,我只怕只有給他耍得團團轉的份兒。”
青年不置可否地笑笑。
趙雲瀾漫不經心地打量着四周的冰雪:“說實話我一直對你們很感興趣。貴族應該存在了有上萬年了吧。怎麽之前很少看見你們的尊容?那你們當初,又是從何而來?”
青年停下手中的擦拭,看了趙雲瀾一眼。
趙雲瀾真誠道:“我這人比較孤陋寡聞,勞駕你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