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白村小學
白村小學
周末早上7點,路晚舟就從床上爬起來了,臉上沒有絲毫疲憊,隐隐約約之間還透露着興奮。路晚舟就跟一個馬上要去郊游的孩子一樣,洗漱穿衣。在卧室裏走來走去,檢查自己的行李是否帶齊。
淩一醒來後就看到路晚舟站在自己旁邊目不轉睛的盯着自己,它一個激靈瞬間清醒,起身将壓在它身下的手機還給了路晚舟。
路晚舟拿回屬于自己的手機後,打開果然看到了張鶴發來的那條消息,待兒8點就過來接他,讓他先去吃早飯,一會坐車要坐好久呢。
在知道路晚舟要出差後,扶風就又做了一些吃的給他,說讓他帶上當幹糧。省得路上餓肚子。
路晚舟帶着肩膀上的淩一站在校門口等待來接他們的車,路過的學生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
有學生大着膽子走上前問道:“路校長,你幹啥去呀?”
路晚舟眯起眼睛,回答道:“天機不可洩漏,你們要是在不往回走,早讀的鈴聲就要打了,到時候站在這裏的學生,一個都別跑。統統記名字扣分。”
用扣分當作威脅,這真是路晚舟能幹出來的事情。門口逗留的學生一溜煙全都朝着教學樓跑去,也不再好奇路晚舟要去哪裏。
張鶴他們到了,路晚舟在一名男性的幫助下将行李擡了上去。等路晚舟上了小型大巴,只剩下張鶴身邊還留着一個空位,張鶴看到他後熱情的拍了拍身邊的位置示意他坐過去。
路晚舟卻有些抗拒,說句實在話,他覺得跟張鶴一起聊天多少還是有些壓力的,跟和同齡人聊天之間的感覺有很大的不同。
“小路你還愣着幹什麽?快點過來做呀。”
聽到這句話,路晚舟立馬露出開朗的笑容朝着張鶴那邊走去。淩一縮着脖子以防車頂打到自己高貴的頭。
路晚舟剛一落座,淩一就跳到了他的腿上,找了個舒服的姿勢窩了下去。坐在過道隔壁的學生伸出手想要觸摸淩一的羽毛,直接被它眼睛瞪了回去。
男生喃喃道:“這鳥看着漂亮,怎麽這麽兇。”
坐在男生身後的另一名男生說道:“你自己沒經過它同意非要上手摸,你這也不能怪它呀。”
Advertisement
淩一很贊同這名男生說的話,相模它也不提前通知一聲,要不是它反應迅速,自己的毛毛就要被玷污了。
張鶴看着路晚舟懷中的淩一感嘆道:“真胖。”
淩一聽見後立馬将頭扭過去,絲毫不給路晚舟捂嘴的機會,話就從嘴裏吐了出來:“胖!胖!胖!我究竟哪裏胖了。”
路晚舟趕忙上手捂住了它的嘴,朝着張鶴抱歉的笑道:“我家這只鹦鹉生性比較活潑,也比較通靈性。你們說什麽都有反應的。”
張鶴更加好奇了,朝着淩一又說了很多話,只不過這一次卻沒能在得到回應。
“老師,咱們這次去住在哪裏呀?”坐在後面的學生問道。
張鶴清了清嗓子回答道:“住在農戶家裏。只有身臨其境才更能體會到他們生活的辛苦。”
房子是在車上分好的,張鶴本想跟路晚舟睡一間卻被路晚舟以自己帶了寵物不方便跟他一起住而拒絕了。
張鶴又将目光轉移到其他學生身上,其他學生眼神不斷躲閃,最終還是被他挑出了一名幸運兒。
路晚舟最後跟一名學生坐在了一起,這名學生就是坐在他斜後座的男生。
那男生跟路晚舟打了招呼後就沒在說話了。
車子行駛了将近5個小時,差不多在中午13點到達了目的地。本次“小幼苗”計劃的考察地,位于景義市峽水鎮山背後的大山,山溝溝中的村子。
雖說是村子,但人們住的地方卻很分散,山上繞一圈基本上都是白村的人。
走上山的路車子已經無法行駛了,路晚舟他們只能提着自己的行李下車去,徒步上山。
山路很曲折,昨夜剛下完雨,路還有些泥濘,需要注意腳下的情況,防止摔倒。
路晚舟走的有些吃力,行李箱的輪子已經裹滿了泥,拉起來很費勁。
淩一飛到高處看清楚位置後又降下來跟路晚舟小聲彙報,瞬間加油打氣。
同行的學生其中有幾個已經體力不支站在原地休息。
“老師。我好餓呀。咱們還有多久能到。”
張鶴也沒想到這裏的路能這麽難走,用袖子抹了把汗往哪林子深處望了望說道:“估計不遠了,大家再加把勁。”
路晚舟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從裏面摸出來一塊巧克力塞到了剛才說自己好餓的學生手中。
“先吃這個,等待會兒上去了,就能吃飯了。”
從山下到村裏這段路其實并不算太遠,唯一的問題就是路途曲折,如果沒有跟着大部隊一起走,路晚舟估計自己能在這裏繞暈。
村子門口,村長正在等着他們,等看到人影後立馬迎了上去。
紅撲撲的臉蛋上寫着激動二字。
路晚舟将行李往旁邊一放,觀察起來周圍。
最先吸引他注意的是一名村民的手。
這雙手是肉眼可見的滄桑,明明是一名男人的手,手指卻很短 ,指關節粗大,手掌上布滿了裂紋。
“大叔,你的手?”路晚舟走上前将自己的疑惑全都問了出來,“你的指關節疼嗎?”
路晚舟可不認為這是一個正常的發育情況,他還注意到,圍在這裏的村民,手指關節多多少少都有粗大這一問題。
那名大叔呵呵一笑,“一點都不疼。他只是看着可怕而已。你要不摸摸。”
質樸的鄉音從耳邊傳來,路晚舟下意識就将手伸了過去。
手心布滿繭子,有的地方還存在着裂口。手劃過裂口處,被挂得有些疼。
“小路,你是不是好奇他們的手是如何變成這樣的?”張鶴跟村長說完話,注意到這邊的情況後直接走了過來。
村長站在他的身後朝着路晚舟說道:“我們村子裏,男男女女都有這種情況。這是勞動所導致的。”
為了生計,村子中的人們一大早天還沒亮就下地幹活去了。長年累月的勞作才會導致現在的手變成這幅模樣。現在要想再變回去。難咯。
村長在自己家裏擺了幾個凳子,桌子上放着幾道簡單的菜。一碗碗白面從竈房裏端了出來。
“今天村長家做的飯香呀。要不是你們來,我們可吃不上。”以為村名用肩膀頂了頂路晚舟的胳膊。
端着手裏的白面,路晚舟又望向了桌子上的配菜,一種酸酸的情感從心底裏升了起來。
配菜是酸豆角,鹹菜,土豆炖雞塊,以及一道辣椒炒雞蛋。
村民們吃的很高興,在他們看來今天吃的飯已經很不錯了。
在這個村子裏,平時吃飯基本上是沒有肉的,不是說買不起肉只是單純的舍不得吃。
幾個學生看見這樣的午飯頓時沒了胃口,想要将碗換回去,還沒等碗放下就被張鶴警告。最後還是将碗端了回去。
吃完飯後,一行人都将行李放進了自己接下來幾天要住的屋子。
下午的行程安排是前往村裏的小學。
村裏的小學建設已有10多個年頭了,之前孩子們都要去鎮子上上學,如今确實方便了很多。
小學中的孩子并不多,老師也只剩下三位。這三位老師教着六個年級的科目,堅持了數十年。
聽他們說,之前學校剛建設的時候學生還是很多的,那個時候老師也多,每過一陣就有教師過來支教,但是他們都沒堅持太久。
白村的地理位置說不上好,下山的路說修,修了10年都沒修。下山的路平時難走也就算了,一到雨天下山上山更成了一大難題。
這些年輕的支教老師沒幾天就受不了了。
學生少的原因很簡單,有一部分是被父母接走了,還有一部分是家中勞動力不夠,提早幫家裏幹活去了。最初也只是幹那麽幾個小時,随着時間的推移來學校的時間越來越少,最後就不來了。
路晚舟看了一眼這裏還在上學的學生,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路晚舟:“女孩子怎麽這麽少?”
“一部分是被父母接到城裏去了,而另一部分...家裏覺得女孩子上學沒用,長大了還得家人,花這一份錢不劃算。就把孩子帶回去了。”一名老師面漏難色。
“小幼苗”計劃考察總共來了7個人,女生一共就兩個,其中就有陳玉婉。
“學姐,這些女孩子的未來...估計會很難過吧。”
陳玉婉:“我們的考察就是為山村裏學生的教育問題而來的。這些女孩子也屬于考察的一部分,不用太過擔心了。”
現如今女生在社會的地位同男性相同,但在一些落後的地方仍然存在着重男輕女的現象,像白村這樣的地方不在少數。有的甚至更加嚴重。
“小幼苗”計劃從制定開始就圍繞這些問題而做的。
白村小學內部一些器材已經老化,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問題考慮,他們将這些器材圍了起來。
一枚破破爛爛的籃球,滾到了路晚舟腳下。他俯下身子将球撿了起來。籃球上已經掉了幾塊皮了。掉皮處也起了毛邊。
這樣的球如果出現在雲溪學院估計早就被換掉了。而在這個地方卻還依舊被使用。
“叔叔,能把球還給我們嗎?”一名小男孩走過來,伸手指着路晚舟手裏拿着的籃球。
路晚舟看了看他的衣服,上衣的尖角處打了一塊小熊補丁,褲子膝蓋處也有幾塊補丁。
路晚舟将球遞給了他:“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