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裴夫命題(三)

如果說愛是為了生存,為什麽魚不愛水,卻只愛另一條異性?魚可以離開另一條魚,但一刻也無法離開水!外貌就更難理解了,跟生存之間的關系更牽強。

可我認為只看外表,說明還沒脫離文化和生物學的束縛。

比如,人覺得美的食物可以增加食欲,但動物卻不會因此增進胃口。漂亮是個主觀的東西,人們對美有着完全不同甚至對立的标準。

又比如,每個孩子覺得自己媽媽最漂亮,而每個媽媽覺得自己小孩最可愛,僅僅因為是自己的孩子。又比如,狗不會覺得貓可愛,而貓也信誓旦旦肯定狗更難看。

專業學習終于讓我知道傷心是真的。生理學說悲傷會損傷心髒。裴夫講過一個愛的寓言,每次想起都會感動,情節簡短到不可思議:

魚說:你看不見我流淚,因為我在水裏。

水說:我觸摸到了你的眼淚,因為你在我心裏”。

魚和水怎麽會說話呢?最寬容和大膽的科學,也只能假設那是魚的想法。所以,我更相信故事是這樣的:

魚想對水說:你在我眼裏。水默默無語。

魚不能說話,她能看見世界,卻看不到水的容貌,水才是在她的心裏。

魚哭了,水融入了她的眼淚。

從魚水之歡的謊言來看,人類是虛僞的。不過也可以看出來,人類喜歡同類或知己,傾向自我認可的延續,而不愛真正互補的先天之愛。

裴夫抛出了一堆無法繞過的愛情難題和悖論:愛是自私的,還是無私的?愛人是美好的原型,還是終結的歸宿?愛是面向未來的源泉,還是告別過去的守候?比如愛和被愛怎麽選?又比如相愛的兩個人,希望先死和後死的人誰更愛對方?

他好像在考我們,又好像在問自己。我們稱之為“裴夫命題”:

命題一:愛是一個人的事。

推論1,人看不見對方內心世界,愛情只有單戀和相互單戀兩種;

Advertisement

推論2,只能深愛一個人,卻無法得到愛;

推論3,愛是認識自己,愛是感動自己,愛就是自己。

生物學認為個人感受是獨立的。

楓懿更加悲觀,他說:“心靈之間沒有通道,也不能遺傳和繼承,也不能融合,就算基因完全相同的孿生,也只能通過想象來猜測身體相同的另一個內心世界。因此,快樂無法通過身體傳遞,就算最親密的接觸,也源于自身,就跟電刺激神經中樞無異。”

靈魂和美不能占有。占有是一種排斥,卻不代表擁有。名義和現實的占有,就如小狗撒尿占據電線杆。

相愛,就像不同電視機盡管播放着相同的節目,電視機之間并沒有任何聯系。心靈之間連稀薄的空氣都沒有。相愛是各自的快樂,只不過獨自享受的時候習慣于在一起。

人只能通過別人和鏡子,看見自己的影子……

命題二:愛是人的另一半。

這是說每個人都不完整,都有等待的另一半呢?另一半是相似理解(或排斥),還是相異互補(或背離)?愛慕和同情,自我和向往,哪個才是真愛?考慮人類命運總歸是同情多一些,向往幸福總歸是愛慕多一些。

還是說人的一半是愛?那剩下的一半又是什麽呢?

命題三:不可能同時愛兩個人。

命題四:愛一生一次。

人生最重要的事都只有一次,比如出生,比如命運,比如愛情。所謂移情別戀或多情,不過是未分清愛與好感。追逐一次次戀愛,只在宣告人生的再次錯過。在絕望時要堅信真愛,在比你想象得更遙遠的地方苦苦等待。

命題五:愛誰都一樣,愛只有一種。

愛個性還是共性?前者意味着愛是偶然的;後者更讓人不安,愛不再神聖!人們千面萬态,卻是同一人。這一個人的愛情!

命題六:愛情在于美好的記憶。

這是說愛情習慣走向平淡,沒有未來嗎?

命題七:愛與被愛是一回事, 愛不是一個人的事。

愛不是一種心理狀态,而是一種關系,因此不分主動和被動。深愛一個人,就算本人未知或否認,都無法消除愛的關系!

這個命題如果成立,則會讓人們陷入困境:愛自己和自己愛的兩個人,如果只能二選一,如何作出選擇?後愛的人,沒有失去的風險……

從命題1到命題7,愛也從絕望的孤獨轉變為樂觀的完美,從自我走向自由(整體)。而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命題,卻顯然是矛盾的……

裴夫說過,大自然和塵世的各種精心算計都用情感僞裝。象征愛情的鮮花,只是生殖沖動的本能崇拜。象征愛情的鴛鴦,在伴侶死後就會變心,而不那麽腳踏實地的天鵝和白鶴才為失去愛哀鳴而死。

裴夫的愛情生物學并沒有讓我懷疑愛情。雖然在旁觀等待,然而我決心努力學習,不能再挂科了!

為了能早起,我曾經在晚上提前在A4紙上寫着“依真”兩個字。然後,把這張紙貼在天花板上。

平時清晨經常掙紮不起的人,剛睡醒睜開眼睛,驕傲地大喊一聲:“依真!”

室友們都被吓一大跳。然後,我就裝作藥效發揮,擺脫了懶床。

我的口頭禪也成為了:做人真好(“真”字拉長音)。她是我樂觀和勇氣的原因……

因為跟依真遠方通信的快樂和期待。我更相信裴夫所說的愛情殺手并不存在。

每天,我期盼着她考到同城,就算不是同校。

我卻沒想到自己“徒手抓蒼蠅”的事情成為了寝室的傳說。

事情是這樣的:雲沖和裴夫正在研究一只誤入208的蒼蠅,想靠近觀察卻又飛到另外一邊。見我進來,就說:“蕭西,抓住它!”我熟悉蒼蠅的性格,伸出右掌慢慢從它後面接近,算準最理想的距離向前快速收掌。那家夥就已經被牢牢囚禁在空心拳裏了。十拿九穩。在他倆驚呆住的時候,我已經走到窗邊将它扔了出去。這只具有特技飛行能力的小昆蟲在空中踉踉跄跄翻了幾個跟鬥,才在翅膀下平衡棒的幫助下穩住,忙不疊地飛走了。當我故意說沒經驗的人會抓成肉醬,自己曾一次抓住過七只時,他們都說快吐了。

其實,徒手抓蜜蜂或毛毛蟲,才是我小時候炫耀的技術。技巧就是同時捏住它的兩只翅膀,不然在手指被蜇之前趕緊放走這忙碌的小昆蟲。在遠離蜂巢的工作場,它不具有領地保護意識,也沒時間攻擊你。

我只是想幫助他們,或者說從小以來都不懂拒絕。

這是我的性格!之所以說這無聊的事情,是因為它改變了我的命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