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馬兄,你······

第五章 馬兄,你······

“小郎君進到船裏邊吧,離岸已經遠了,自是看不到主人與夫人他們了。”祝熙之的随身仆人清茗眼見着船漸漸行遠了,祝熙之還呆在船頭,未有進船艙的意思倒是有些急了。

這二月的天雖是暖和了,然這江風一吹還是有些傷身子的,即便熙之小郎君身子骨算是健朗也不該這麽吹着,萬一吹壞了,那就是他們這些下人的過錯了。

祝熙之淺淡一笑,遠遠望着逐漸遠離的渡頭心下感嘆,到此世已有十二載,今日方得離家,就是不曉得待自己離去後小八和小九是否會寂寞。再想想軒之得以一人之力來招架英臺,不由失笑,他似乎已經預見歸家後軒之望着他嗷嗷直叫的可憐模樣了。

英臺且等着,等着七兄幫你解決馬家這樁麻煩,往後也好稍許安心。

渡頭消失在了視野之中,祝熙之頭也不回的進了船內,有些東西是怎麽也看不夠的,既知還有歸期,何苦拘泥于此一時。

晨光鍍流水,江濤滾滾,豎笛之聲悠揚而去······

六百裏水路,日夜兼程,祝熙之一行人這日終是于清晨到達了錢塘渡口,而馬家的人也早早等在了那裏,可見對于祝家來人的重視,即便只是個年方十二的小小郎君。

祝熙之理了理衣衫,一路踏上渡口,清晨渡口的人還是少的,然即便如此,凡是路過之人無不側目于祝熙之,紛紛猜測這風度翩翩的小郎君來自哪裏?

“這位便是熙之小郎君吧,我家主人馬太守特派我等在此守候,今晨水汽頗重,有傷身子骨,還望小郎君速速與我等回府,也好沐浴更衣,洗去這一路的風霜。”馬家的仆役一眼便看出了祝熙之的所在,這樣一位人中龍鳳想要忽視也是絕非是等閑之人能夠為之的。

這位管家一般的人物在眼見祝熙之後更是驚豔不已,遠遠瞧去已是風致潇灑,近處觀之更顯容止兼美,果真不堕江左鳳凰之名。

祝熙之颔首回禮,溫和有禮中盡顯清傲,親和又自是透出一股絕佳風骨,只可遠觀而不可亵玩。世家即便一個小小的管家也是有傲氣的,若是你弱了名頭,那麽定會被看輕。

“小仆是馬家的仆役,喚作王盛。煩請小郎君随我上馬車,這江風不可多吹。”

祝熙之随着馬家的仆役上了馬車,清茗在馬車的外邊與馬家的馬夫一同坐着,他自是要親自守着自家小郎君的。

祝熙之坐在馬車裏邊掀開簾子的一角細細端詳着這個後世被稱為天堂杭州的錢塘,果真是豐神玉秀,靈氣天成,便如那窈窕女子一般玲珑有致。清晨時期行人稀疏,愈加顯得靜谧安寧,不過若是再過那麽一會便會牛車夾道、熱鬧非凡了吧。東晉時期馬的數量十分稀少,一般人家都只得牛車,馬車也只是世家大族才會用得起,想到這裏,祝熙之也不由得暗暗搖頭,果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再者這騎兵作戰的戰力是步兵如何也比不上的,一般馬兒都這般稀少更何況戰馬,難怪東晉會衰弱自此。

這馬車的馬兒的腳力還是不錯的,不過須臾便到了馬府。祝熙之也不等人來扶着便自己下了馬車,看的清茗倒是有些呆愣,這小郎君什麽時候也跟英臺小娘子一樣随性至此了?

Advertisement

祝熙之一看清茗那樣,輕笑了一下,拍拍他的頭道:“又不是女郎,男子若是連個馬車都自己下不得,何不幹脆投身當女子算了。”

王盛在一邊将一切看在眼裏,更覺祝熙之高超。他們馬府便有一個癡迷于騎射的小郎君,遂即便東晉重文輕武他們馬府卻不這般,男兒若是敷粉熏香做女兒态何苦投身做男兒,男子自該是立于天地之間,笑傲蒼穹。于是對祝熙之的态度愈加親熱起來,這是一種認同。

祝熙之對于王盛突如其來的熱情倒是有些不解,不過既然人家對你親熱了,那麽自是好的,總比冷臉讓人歡喜。

站在馬府的前邊,即便這只是錢塘府邸而不是馬家家族所在地也讓人暗覺着府邸不平凡的緊,一股峥嵘華雅之氣隐隐透現。

随着王盛的腳步進了府邸,越是往裏頭走邊越是心驚,這馬太守到真是肯下血本,其餘不說,便是那園子裏頭的花草便名貴異常。那幾株金釵石斛蘭他在現世也只見過寥寥數次,沒想到這裏卻是栽種了好幾株,至于那些個還未綻放的蘭花更是價值連城。就這些花草便不下千金之數,馬家之富庶可見一斑。世人皆說“王與馬,共天下”,這說的是王家與司馬家在東晉的地位可持平,然世人亦說“上虞祝,富天下”,這說的便是祝家的富有。然今見馬府之象,祝熙之亦不得不贊上一聲,若說奢華,祝家與馬家相比倒真是小巫見大巫了,難怪祝家會與馬家聯姻。

遠遠便聽到有箭離弦之聲,就破空之聲而言便可知此弓絕不低于一石,而拉弓之人的技藝從這掠耳而過的聲音也可斷出些許,至少可說是個中好手。

王盛顯然是看出了祝熙之的驚訝,低聲說着:“那是我們文才小郎君在練習射箭呢,不過孩童玩笑,讓熙之小郎君見笑了。”話雖說的謙虛有餘,然語氣裏濃濃的自傲卻怎麽也掩不了。

馬文才?不過一十四歲便有此技藝了嗎?而且由此觀之,此子似乎與後世相傳的不學無術也相差甚遠,難不成民間故事誤傳了?

疾步穿過了青翠的竹林,眼見廊下一位白衣健朗身姿的少年站着,雙臂之上精瘦的肌肉便可見爆發力絕非一般。

搭箭,拉弓,激射,一氣呵成!

祝熙之緊盯着那箭矢,只覺其中帶着無比的毀滅之力,如流星一般勇往無前,即便他不甚懂箭,也能明了此人箭技出神入化。

未曾想到東晉這樣的年代還有如此神射手,不由得心中激蕩,低聲喝道:“善!”

許是聽到了他的這一聲贊嘆,廊下的少年立時轉過身來。白衣飄袂,少年英氣勃發,何其勇哉!

“你果真來了!”少年挑眉含笑,一句話裏盡是得色,隐隐透出些許興奮,恍若早就料到了這一天,“可記得給我奏上一曲,祝家七郎?”

祝熙之一時間有些呆愣在了原地,這人竟是馬文才?他該說後世傳說誤人嗎?他從不曾想到這英朗卓絕的少年會是馬文才,更不曾想到自己竟是被此人饋贈了青竹笛,該嘆一聲孽緣嗎?自己要幫着英臺撇清與馬家的關系,未曾想到自己作為兄長竟是先收了人家的青竹笛,這還真是戲劇化的發展。

好在祝熙之也絕非常人,不過片刻的失神之後便恢複了他溫潤之像,拱手一禮,溫笑道:“未能得知那日贈笛之人原是馬兄,熙之之誤,敢不從命。”

将手中的弓箭遞與身邊的仆役,馬文才一個躍身便進了廊子裏邊,朗聲笑道:“我最是喜你爽快,走吧,我還未用早膳,你且陪着我用些。知你今日晨便會來,我倒是吩咐了廚房做了些你愛吃的,都是那日我從你祝家仆役那裏聽來的,沒想到竟還有此種用處。”

說着也不等祝熙之做出回應便拉着祝熙之的手往前邊去了,徒留下一衆馬家仆役面面相觑:我們小郎君何時如此好客了?這于情理不合啊!

倒是清茗手腳夠快,連忙跟上。若是跟丢了小郎君而出了什麽事,怕是這祝家的天就要變了。

祝熙之莫名的看着拉着自己的那只指節分明的手,這人是怎麽回事?雖說同為男子,這樣也于禮不合啊?然,若是此時他将手扯回只會更覺尴尬,使人得知祝家七郎是個拘于小節之人。

他能明顯感受到拉着他的那只手遒勁有力,食指與中指有着厚繭,顯是常年練習弓箭所致,自己常年手腳有些冰冷,這人倒是手掌火熱,冬天拿了當暖爐倒是極好的。咳咳,這是想到哪裏去了。為自己這種想法驚駭了一下,祝熙之連忙假意咳嗽了幾聲掩去了心中的心虛。

倒是前邊人的腳步突然停了下來,好在祝熙之反應靈敏,否則便只得生生撞上去了。

“馬兄,何事?”祝熙之困惑,這人是又如何了?他總覺此人行事全然不能用此時人的行為來揣度,随性至極。

“病了?”馬文才仔細端詳着眼前的祝熙之,忽覺祝熙之此時困惑的表情好像在他的心口撓了一把,跟自家養的那只黑貓兒無辜之時的表情像極了,不由得便覆上了面前人的額頭,似自言自語,“好在不熱,進去喝杯熱水應該無礙。”

祝熙之猛然退了兩步,這人越發輕狂,雖說東晉多了這種随性之人,然,也未曾見誰人會如此親昵的對待一個方才見過兩面的人,更何況還是男子。

雖祝熙之面色淡然,不顯露半分,馬文才卻是曉得的,朗笑開來:“怎的?不過關心你是否發熱,又非那小娘子,何苦惱怒?”初見此人便得了自己的意,故自己便也随意了許多,不過現在看來面皮子也是薄的。

祝熙之心中冷笑,到真是應了後世的話,給點顏色便要開染坊。

漾起一個清淺的笑容,默不作聲的将自己的手抽回:“馬兄言重了,熙之早已過了要人如此照顧的年歲,馬兄如此便覺驚訝,還望見諒。然,熙之亦常如此待家中一雙弟妹,馬兄不必放在心上。”一句話字字珠玑,一是言馬文才做事有欠思慮,二言祝熙之完全将其當成弟妹,遂不介意。

聽此一言,馬文才倒是不在意,不過笑笑便過了,只是心中更覺有趣,這祝家七郎适才生氣模樣也與黑貓兒無甚二致,即便生氣也這樣的溫軟中蘊藏機鋒。

祝熙之絕對未能想到自己一番言論倒是讓這位與後世相傳甚是不相符的馬文才對他的興趣愈加濃烈,抑或并非是祝熙之本身之錯,而是這位馬文才太過與衆不同。

“好了,再如此呆下去只怕你本身無病也要吹風吹出病了,先行與我一起用早膳吧。”再次拉起祝熙之的手,馬文才頭也不回的往前去,他突然覺着這祝家七郎的手很是舒服,摸着就如那暖玉,倒是讓人愛不釋手。

祝熙之眼看着自己的手再次落入馬文才吃的手中,卻如何也抽不出,最後無奈放棄,頗有些自暴自棄的意味在裏頭,這位馬文才雖不是後世所說的酒囊飯袋,然也絕非良善之輩。

清茗亦步亦趨的跟着後頭低頭前行,假裝自己什麽都未曾看見,非禮勿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