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終是相見

第十四章 終是相見

“熙之郎君,家中傳來書信,說是萬分緊急,還請過目。”清茗急切之聲響于門外,想是礙于做客他人家中,自家郎君正與郎主相交談而不便進入,然這書信卻也着實重要,故才于門外禀報。

原是這些年祝熙之與謝混因着那錢塘雅集一事兒結為好友,二人不時書信來往,切磋學業,前段時日應着謝混生辰邀請便往會稽一會,小住幾日罷了。今日二人正相談甚歡,見識對方學問而未曾出戶,這便急壞了清茗。

“把信拿來吧,清茗。”二人辯論正告一段落,祝熙之也不拒休息片刻,“謝兄可介意?”

謝混如今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小小包子少年模樣,出落的姿容秀美,自有一股清貴之氣,不負那江左第一美男子美稱。他與祝熙之的氣質自是極其相似的,不過也略微有些不同,謝混便似那玉樹芝蘭,使人總覺溫暖親近,而祝熙之卻是冷梅寒竹,為其雅致傾倒,然真真靠近才覺其清冷于內。

聽祝熙之一言,謝混微笑示意:“請便。祝兄于我家不必如此客氣,只當自己家中便好。”

清茗拿着書信進了屋子,低眉順眼的将信交給了祝熙之後便默默退了出來,只因着他總覺着那書信中定有些什麽能讓自家主子失态。

祝熙之将信自上而下看完,露出一個相當溫和的笑,只是手中的書信慢慢被揉成一團,坐于其對面的謝混心中一顫,到底是何人将能将祝熙之氣到此種地步?

“謝兄,我家中有事,便先行一步,他日我們再切磋一二,還望見諒。”

從謝家告辭而出,祝熙之也不往家中去而是徑自帶着清茗去了錢塘,目的地便是萬松書院。

坐于馬車之內祝熙之面色冷厲,寒氣逼人,坐于車外的清茗不過是想一問究竟便挑了簾子去看看祝熙之,然,一見祝熙之的模樣便立時如見了鬼魅一般縮了回去,熙之郎君這回看來是氣得狠了,只是到底是何事有這般威力?

祝熙之回想着書信內容,冷笑聲溢出:“呵,梁山伯,你倒是好本事!”

那信中所言不為他事,而是那梁山伯竟得了徐冉博士的建議于半月前往萬松書院讀書,最可怖的是,祝英臺等不及祝熙之從稽會回上虞,于十日前便搭船往那萬松書院去了,恐這幾日已是到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明明以為梁祝一事可化為烏有,未曾想竟出了這樣的事,祝熙之不怒才是怪了。

日夜兼程,好歹一行人提前了幾日到達了萬松書院。

萬松書院位于錢塘萬松嶺之上,自是一片肅穆清雅之氣,立于書院山門之前,祝熙之也不禁感嘆難怪萬松書院會有此名聲,未曾進入書院便覺一股莊嚴儒雅的書卷之氣撲面而來,只因着那守山門的老人家都讓人小觑不得。

“郎君自何處而來?”一稚嫩之聲傳來,遠瞧着便是一小小孩童疾步而來,前發附額,後發披肩,唇紅齒白,端是玉雪可愛,一臉嚴肅狀的問道。

Advertisement

祝熙之莞爾,他似看到了兒時自己,聽家中人描述,自己幼時也是這般模樣,不覺帶笑:“在下上虞祝熙之,前往萬松書院讀書,還請小郎君引薦。”

“诶?你是來找爹爹的?上虞?這麽說祝英臺便是你弟弟咯?”琉璃般黑亮的眼睛中透露出孩童該有的好奇,方才的嚴肅恍若從未出現過,不過一個失神,那孩子便已拉扯住了祝熙之衣衫下擺,“爹爹現在正在後山,看你長的這麽好看,今天我就不和守山門的爺爺玩耍了,帶你去見爹爹好了。”

聽此一言,祝熙之不由輕笑,真是可愛的孩子,以貌取人,只是萬萬別失之子羽。

祝熙之乖乖跟着這位山長之子上了山,倒是未曾想到的是這孩子竟選擇了從書院穿過去尋其父,那麽祝熙之這一未曾身着書院衣衫的外來人自是受到了萬分矚目,即便他不甚在乎,然亦是難受的緊。

忽聞有吵鬧之聲,循聲望去,原是兩隊之人正在蹴鞠玩耍,看那搶奪之勢,祝熙之好一陣哀嘆,若是千年之後的□□國家隊有此素質,何懼蠻夷,想想便覺汗顏。

“那不是英臺女······咳咳,英臺郎君嗎?她為何也再次蹴鞠玩耍?”清茗于後疑惑出聲,其實他想說的是,祝英臺怎可與一群男子蹴鞠。

在清茗出聲之時,祝熙之也瞧見了祝英臺的身影,雖是與一群男子相比終是嬌小了些,卻是靈活異常,也算補足。

就在祝英臺搶到球堪堪要射門之時,一高大俊朗身影忽然而至,斷于身前,一腳搶斷,不過用力過猛,反應過來之時,球已然飛了出去。

那人是······即便相隔多年,他亦是一眼看出那人的身影,似乎他們不過昨日才相別。沉浸于思緒之中的祝熙之,未曾注意到飛奔而來的球,眼看着便要被砸中。

“熙之郎君,小心!”

身後便是清茗焦急的呼喊聲,他知自己應躲避開,但身子卻早已僵硬在了原地,如何也是不聽使喚的。

閉上眼,早已準備好生挨那麽一下子,然料想中的疼痛卻并未出現,待睜開眼,便瞧見英挺身子出現于身前,一如當年将他護于身後,一切似回到那年馬家書房之中。

“你······”猶豫着是否要說些什麽,可惜出口便只剩下一字,其他皆哽于喉頭之中,咽不下,吐不出。

“我什麽?”那人回首,帶着戲谑的笑容,劍眉星目,英俊萬方,歲月洗去了他曾經僅剩的一點稚氣,如今便是那張臉都那般的線條分明,恍若刀刻,然,未曾變化的還是那份肆意輕狂。

“啊,好痛!熙之,為何一見面便打我?”痛呼出聲,那人露出一副可憐之像,像極了家中那只為着骨頭便露出哀戚神情的大狼狗。

祝熙之挑眉淺笑,卻是看得人心中拔涼:“為何?你道是為何?方才是誰将球踢往此處的?怎麽,這便是你文才兄多年後與我相見之時送出的大禮?那我還真是受寵若驚了。”

“呵,熙之,便是傷了誰我都不會傷了你,今日這大禮絕非意料之中,您大人大量,且不要與我計較。”分明最是要強之人,卻是露出此種讨好神情,隐隐瞧見暗藏于祝熙之衣襟裏處的紅繩,眼神更是幽暗了幾分,“要不,熙之你也踢我一腳?”

話雖說着,手卻也未曾閑着,徑自将祝熙之那因着多日奔波而稍有些淩亂的衣襟理好,将暗露于外的紅繩熨貼于頸部。

馬文才在做如此形狀之時,球場上早就冷寂一片,所有人皆是目瞪口呆、魂飛魄散之相,面面相觑,此人真是馬文才?那個意氣飛揚,桀骜不馴,高傲輕狂如月夜孤狼的馬文才?此時如何看着也只是一只忠厚的大狗吧?而且是不停于主人面前讨好的大狗狗。馬文才是否被剛才一球給砸傻了?

最震驚的莫過于祝英臺,她于這萬松書院也是有一段時日了,馬文才是怎樣人物她如何不知?雖文武雙全,驚豔卓絕卻最是高傲難當的,卻也是有些絕對上位者的果斷霸氣,如何也是與現在這個于七兄面前賣乖的人聯系不上的。她雖是知道七兄曾經與馬文才相交,但絕未曾想到二人竟是如此相處的。

祝熙之心下嘆氣,這麽些年未見也未曾聯系,本以為會有所改變,誰知這人竟是更甚從前,衆目睽睽之下,顯出如此親昵之态。想到其幾年不回信之事,心中不知為何甚是惱火,輕瞟了一眼馬文才,慢慢道:“我哪裏敢踢你一腳,先前便已不再回信于我,若是我踢你一腳,怕是我們便再無相交可能。”

馬文才暗自苦惱,這世上唯有熙之是他不願傷着一點的,如今見此形狀,怕真是惱了自己,正想着如何與祝熙之解釋,便見祝熙之早早不再理他,而是往蹴鞠場中而去,那方向處正是一人。

眼前祝英臺手足無阻,像是一受了驚的小兔子,然祝熙之卻置若罔聞,冷冷道:“英臺,我往會稽之前是如何同你說的?你又是如何做的?”

自己平日裏真是太過寵溺這丫頭,變得如此無法無天,膽大妄為,千叮萬囑的讓她在家中好生呆着等他回來,竟能留書出走,好本事。

“七兄我······你不是答應了我來讀書的麽?早走晚走,不是一樣麽?”對于祝熙之的惱怒祝英臺亦是有所不解的,又惱于祝熙之從未如此嚴厲訓斥自己,一時也是心有不忿。

見自家小九妹如斯回答,祝熙之愈發有些惱火,眼神中皆是無奈,一樣?若是梁山伯不在那麽自是一樣,然,現梁山伯已在,那麽便什麽都不一樣。若是她在家中等着,自己得了梁山伯的消息自是不會讓她來這書院的,精心籌謀數載,毀于一旦。

她今日能違逆與自己的承諾,讓自己數載籌謀成了白工,他日誰知會做出些什麽覆水難收之事。她與梁山伯悲劇于其自身也是有原因的,若是自己往後再為其籌謀而被她沖動所毀,那便真是要命了。此次不給她些教訓,便真不知天高地厚了。

“看來我往日真是寵溺太過,以至你竟不知如何自處?既不知錯于何處,那便好生想着,若是再想不通,那麽以後再惹了什麽簍子,為兄可不會再幫你解決。”

祝英臺一見今日祝熙之這雷霆萬鈞之勢也是有些傻了眼,不敢再言什麽。他們祝家之人都是知曉的,七兄不怒則已,一旦真心怒了便絕非可以等閑解決,看來今次自己真是惹惱了他。

立于後邊的馬文才見祝熙之溫和之中含着一絲冷峭的臉心中一動,多年不見,熙之果真又迷人許多,便是發怒都這般好看。只是這祝英臺果真不識好歹,居然将一向溫和的熙之惹怒,即便是熙之的妹妹,也足夠惱人,曾經與熙之的相處之中,他可是知道熙之到底有多寵他那妹妹的。

不理身邊兩人,喚了那山長之子,祝熙之便要往後山去,眼不見為淨。

祝熙之離開須臾之間,便有馬文才心腹之人柳宣上前詢問:“馬兄,方才那人便是祝英臺的七兄?難不成便是江左盛傳的鳳凰郎君,祝熙之?”

聽柳宣疑問之語氣,馬文才便覺心中不愉,眼神淩厲如刃,冷笑道:“怎麽,你有所懷疑?世上除了他,你以為還有誰能配得上那樣的稱號?”

“額,馬兄所言甚是。”柳宣摸了摸鼻子,心中長嘆一聲,這便是遷怒啊!那祝家郎君未曾有好臉色予你,你便來折磨我,天道不公!

好在現在他可得知馬文才并未被球砸壞,由此看來,那位祝熙之在馬文才心中自是與別個不同的。

祝英臺立于原地,一儒雅書生早早到其身邊低聲安慰着,觀其形态,自是十分在意祝英臺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