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英臺,你······”梁山伯何時見過祝英臺如此決斷模樣,分明是柔弱女兒軀卻不肯絲毫落于下風,亦不肯露出半點軟弱之情,慌忙幾步上前而去想要将這般的祝英臺摟入懷中,可是他堪堪往前進了一步,祝英臺立時快步往後退着,幾步之間就落入了祝熙之的懷中,死死拉着她七兄的衣袖,面色平靜的看着僵硬于原地的梁山伯,若非此時她面上猶有淚痕,怕是誰都不會想到如今這個平靜似水的女郎方才正以發代身,與前塵往事一刀兩斷。
祝熙之将祝英臺代進懷中,見着她小半數已然變為齊耳短發的青絲一陣輕嘆,這又是何苦呢?為着這麽一個負心之人,将那平日裏蓄的極美的如同黑絲綢般的長發剪去又如何值得?
撩起祝英臺一绺仍為長發的青絲,輕輕绾了一個結,以長發代替發帶将散落的青絲绾好,如此看倒是俏麗了幾分,便是那短發也顯出幾分少女風采。
梁山伯只呆愣着看着這一幕長兄為幺妹绾發之景,只覺心中苦澀,即是他也從未想過要去為祝英臺绾發,只因這男尊女卑的時代哪個男子又肯做此等事情呢?竟是未曾想到這祝家七郎卻是能為自己妹妹做到此種境地。
祝熙之一邊為祝英臺打理着,一邊眼含溫情說道:“你及笄之時七兄為你绾發添簪,本以為再待三年你成親之時七兄便可再為你梳發绾髻,為你戴上鳳冠霞帔,紅妝十裏親自将你交與你心上人,看着你們舉案齊眉,夫妻伉俪,時光流轉幾年可見兒女成群,只羨鴛鴦不羨仙,你······”輕緩柔和的語調,溫軟的言辭,恍若那平凡卻美滿的日子涓滴不剩的湧進了衆人心中,那般時日果真是人間極致了。
“莫要再說了,莫要再說了······”祝熙之溫言細語一時間被一凄厲之音打斷,幾分絕望,幾分慘然,果真聞者傷心見者落淚,梁山伯捂着臉蹲坐于地下,雖不見其面容卻也可從其顫抖的身子知定是傷心欲絕,心如刀絞。
見此,祝熙之卻是再不去理會梁山伯,男兒頂天立地,只這般小事就做痛哭流涕狀,他此時竟是有些慶幸未曾将英臺嫁與他了,哪日若真是遇險,恐還要英臺去保護他不成?只怕又是一王凝之,然,他家英臺如何也不能落得謝道韞那般凄慘下場。
忽的冷聲道:“錢老夫人,你對此事可有何解釋?梁兄現今如此情狀我想着亦是解決不了事情了,您為老人我們後輩自是不能如何,然我祝熙之亦是不能白叫我家妹子受了委屈。哼,這世間還從未有人家敢給我們祝家人委屈受,更莫要提是被人恩将仇報,以怨報德了!”
将祝英臺交托于馬文才關照着,祝熙之一個轉身就将目光投向了此刻端坐于上位的梁母,森冷入骨的目光倒是也叫梁母這般上了歲數經歷極多的人都打了一個寒顫,這個年輕郎君竟有如此攝人之勢?
不過姜還是老的辣,此話足見古人智慧與見地,不過須臾時間那梁母便又恢複了方才端莊之态,微微嘆口氣,露出一副無可奈何之像,輕聲啜泣開來,不住拿帕子抹眼淚,那般哀戚模樣若非這裏人盡知內情,恐還以為是他祝家負了梁家呢!
不過此番作态卻是于在場之人無礙,馬文才與祝熙之哪個不是冷心冷情之人,你便是在他們面前哭瞎了眼,只要他們不曾将你放入眼中自然也與他們無關。至于祝英臺此時誰還能哀戚過她,又怎會可憐一叫她傷心欲絕的婆子?
梁母見自己惺惺作态似是無用,方才身邊小侍女早早被遣了走,哭啞了也不得人來遞個茶,遂也停了哭泣,只拿着帕子抹臉,顫顫巍巍的走下上座往祝熙之這邊來了。
“雲昊,還不去扶着點錢老夫人,若是摔出個好歹來可就侮了馬家與祝家的名聲,人家還不知怎麽說。”馬文才于一旁帶着調笑之意的說着,只是這話音剛落一件極為有趣的事兒倒是發生了,那梁母果真一個趔趄眼見着就要摔倒在地了。
“诶喲!我好······”梁母滿面吃痛的表情,只是極為滑稽的是她那一個“痛”字還留在嘴裏自己卻是硬生生被雲昊接住,一點子都沒碰見地面,就是不知這“痛”字打哪來的?
“撲哧!”祝熙之一時不慎笑了出來,促狹的擰了一把馬文才腰間的軟肉,真是不曾想,這馬文才何時竟有了這能掐會算的本事,這種事都能叫他瞎貓碰上死耗子給逮着。
Advertisement
馬文才雖是笑着,然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被擰住的軟肉有多疼,只拿可憐求饒的眼神看着祝熙之。
也不看馬文才那副可笑的模樣,祝熙之只管松了手略帶諷刺的笑道:“錢老夫人,您還痛麽?要不我去叫一大夫過來給您瞧瞧,就前些年一直為您瞧病的那位名手吧,此時他正于我祝家小住幾日,您看可好?”
此話一出梁母卻是青白了臉色,她如何不明白祝熙之的嘲諷之意,人家分明救了你的命,分明于仕途之上幫着你的兒子青雲直上,而你如今做的又是何種事情?凡是有點羞恥之心的人也是要臉紅羞愧的。
輕嘆一口氣,梁母紅着臉站起身,微微朝着祝熙之與祝英臺行了一禮,可惜的是祝家兄妹卻是輕輕躲了過去,不曾受了這個禮,受長者之禮如何也是說不過去的。
“山伯一事皆是老婦一力促成,與我兒無關。他自是一心想與祝娘子在一起的,只怪老婦以死相逼,我兒無可奈何才與縣令千金成親。”梁母蹒跚着走向梁山伯,蹲下身輕輕拍着他的後背,慈愛之意顯露無遺,微微紅了眼眶,“我如何是那忘恩負義之人,又如何不知祝家于我家大恩,若是日後祝家用得上老婦之時,老婦縱是一死也絕不推辭,然只有我兒,我是舍不得的。”
“舍不得?莫非你以為我祝家會對他如何?”冷笑一聲,祝熙之靜靜看着涕淚縱橫的梁母心中卻不曾有半點心軟,他現在已是分不清她是否作戲了,若是作戲能作到此種程度,亦屬難得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祝家到底怎麽他了,盡是叫他受了這麽大委屈?”
想是不想自己母親如此蹲着與自己受累,梁山伯只得拿開手去,慢慢扶着梁母站起身,此時衆人才看清他面龐,果真滿是淚痕,眼睛腫脹通紅,血絲充盈。
“老婦自是知道祝家不會苛待我兒,然若是祝娘子真嫁與我兒便是祝家無此奚落看低之心,也保不得別人會這麽此想!山伯是梁家唯一香火,其父更是自小教導他士可殺不可辱,他今日可能為着娶到祝娘子而高興片刻,于他日卻可能因着他人指指點點,說他借了祝家東風并無真才實學且與面首無異受人诟病而痛苦一生。寒門子如何娶得世家女,即是祝娘子肯嫁到我梁家,我亦是不能叫山伯受辱,不能叫梁家清譽被毀。”
“如今我得見祝娘子更是絕了此番心事,只因着祝娘子如此女郎實是不适于我梁家。女兒家扮成郎君往那書院求學已是異類,如今更兼着這般烈性子,日後若真是做了何種出格之事,于世家大族而言無礙,然于我等寒門究竟是使不得的,我梁家如何擔得起?我只要山伯娶一平常女子,為梁家開枝散葉,平安和樂一聲即好,哪怕他恨我,我也就認了。”
說道最後,梁母已是泣不成聲,身子搖搖欲墜,大口大口粗喘着氣,若非梁山伯托着她,恐此時早已倒地不起。
“母親,你莫要動氣,莫要動氣!都是兒子不好,是我不好,叫你如此年紀還未我操心。都是我的不是·······”梁山伯邊幫梁母順着氣便低聲認錯,微微搖着頭,怎麽看都像是一驚惶失措的孩子,“我若是聽你之話不曾離開吳郡去萬松書院求學便好了,皆是我的錯。”
“七兄,我們走吧,我乏了。今夜我就想回家,我想母親炖的羹湯了。”祝英臺話語之中盡是疲累,就連眼眸都似乎蒙上了一層灰暗,只低着頭拉了拉祝熙之的衣袖便要往門外去。
祝熙之一驚:“你如此走了,可好?竟不想······”
“呵,他如今已說他若是不曾到過萬松書院就好,我還能如何?于他心中,我自始至終不過是可有可無的,即便不是那般不重要,亦不是最重要。”緩緩搖了搖頭,祝英臺露出一清淡淺笑,像是一夜之間看淡了人生一般,“往日我只以為我與他是唇齒相依,彼此是唯一不能失之人,如今才曉得一切不過是我自作多情。這世間若是真有人将我如眼睛珠子一般護着的,除了家人恐再無其他。我又是何其愚蠢為着他與家中反目,頂撞父兄,何其愚蠢!”
說罷,卻是笑着看向祝熙之,一如幼時額濡慕。
“好,我們今夜便家去,再不呆在這兒。我祝家女郎即是出格又如何,自當巾帼不讓須眉!他家不稀罕,自有人稀罕!”祝熙之牽起祝英臺的手擡步往外去了,恍若這身後梁家與他們從未有過關系,他們甚至從未認得過梁家之人。
苦了馬文才滞于梁家,只為着将事情了結清楚。
祝家兄妹果真連夜往家趕去,卻在半途被一飛奔而來的駿馬攔下,祝熙之正想問是何種情狀,卻見騎馬之人正是雲昊,其從懷中摸出一個手信交于祝熙之道:“我家郎君方才被謝大人叫去了,實在來不得,只要我無論如何将此信交與熙之郎君。”
接過信來,就着月光看清了此中內容: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呵,馬文才你果真······果真不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