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桃源

桃源

長汐村是處風景好的地方,這是林揚天對此地的第一印象。

村子依山傍水,白日裏可見溪邊小草翠綠,蓮蓬生機勃勃,一片綠中點綴着幾朵嬌豔的粉。

一片低矮的茅屋卧在山腳下,茅屋前常常坐着白發翁媪,望着遠處勞作的兒孫,搖着蒲扇一臉笑意。

待至入夜,家家戶戶點起了燈,暖黃的光照亮石子小路,村子內人聲鼎沸,溫柔缱绻的吳音此起彼伏,雞鳴狗吠夾雜其中,好一番人間熱鬧盛景。

此地雨天較少,林揚天待了一月也就碰上過兩三回,每當雨至他就搬條長凳坐在屋檐下聽雨,看着雨水順着茅草彙成珠簾落下,在地面上歡快跳躍。

今日的雨下得大了些,溪水都跟着漲了起來,把岸邊的青草一直撥弄着向前,湖中的蓮葉常常被打得東倒西歪。

每當林揚天獨自看雨時,如如就會過來搖晃着林揚天的手臂撒嬌道:“叔叔,抱如如。”

林揚天就把她抱在懷裏,如如看着積了一捧水又倒出去的蓮葉,指着說道:“叔叔,奶奶說大雨過後是大晴天,明日我們去摘蓮蓬,好不好?”

“好。”林揚天看着滿目期待的小臉溫柔應道。

而後一大一小也不怎麽說話,就靜靜地聽雨,看着大雨将整個村子洗了個遍,如如漸漸在林揚天的懷裏睡着過去。

林揚天路過長汐鎮時本沒打算停留,只覺此處風光好,停下來靠在村口的樹下看了大半天,然後被一個紮着兩團發髻的小姑娘帶回了家。

小姑娘家中只有她和她年邁的奶奶,老人家和善,留他做客,給他做了滿桌家常菜。

自稱浪子的林揚天被這頓尋常餐食惹紅了眼,他自小随爹娘流浪,雙親在途中雙雙離世,自此他如同一葉浮萍,任何一個浪都能将他輕易打翻,他也不記得已有多久沒再吃過為他做的飯了。

萍水相逢的行人贊他潇灑自由,他便也自稱浪子,揚言要一生恣意快活,不受束縛。

他于人世間流浪,同他把酒言歡者從未有人瞧見他眼中未深藏的落寞,他自稱浪子,其實是自嘲。

可有一人例外。

在某條官道的某一客棧裏,一書生見他醉後走過來說道:“恣意快活雖好,可人生在世哪能真的無牽無挂,大俠尋些牽挂便不會如此寂寞了。”

那是第一次有人看懂了他,兩人自此君子之交,偶爾書信往來。

次日果真晴好,林揚天應諾撐着一條小船,載着如如穿梭在蓮葉間摘蓮蓬。

如如剝了一顆蓮子遞給林揚天,笑意盈盈地說:“奶奶說當下的蓮子正飽滿,叔叔,你嘗嘗。”

林揚天接過蓮子吃下,展露出笑容回答:“很甜。”

“那叔叔還會離開嗎?”小姑娘忐忑不安地問。

林揚天看了眼晴空,笑意不減道:“叔叔不走了,叔叔留下來陪如如長大。”

小姑娘聽了歡喜,忙着給他繼續剝蓮子,林揚天的目光守着她,不覺溫柔盛了滿心。

當夜,他便給書生回了信:子琛,別後數月仍是輾轉,然恰得人間因緣際會,浪子尋得了牽挂,自此不再流浪。

林揚天收筆,雙手相扣搭在後腦勺,靠着椅背望着星空回憶。

途經長汐村時偶然瞥見一個紮着兩團發髻的小姑娘坐在木船上搖晃着雙腿,認真地剝着蓮子喂給白發老人吃。

這場景太過稀疏平常,又太過美好,他忍不住停留看了會。

那小姑娘看見了他,捧起一手心的蓮子跑過來,順了順氣息,歪着小腦袋一臉純真笑意說:“叔叔,我摘了許多蓮子,分你一些。”

自此,名為“牽挂”的東西在他荒蕪的心裏落地,生了根,發了芽。

長汐村是處好地方,是他心中的桃源,這是林揚天此後餘生對此地的印象。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