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chapter25

chapter25

接到粵東市公安局通知的時候,霍思琴還在參加粵東線下舉辦的書展活動,剛開始得知公安局讓自己協助調查的時候,她還以為是詐騙,直到後來連主編都給她打去電話,她才反應過來這件事情有多麽嚴重。

訊問開始的時候已經是幾天之後了。

陳染也已經回到學校好幾天了。

.

“霍思琴,”公安局的訊問室裏,顧城看她一眼,然後遞過去一杯水,“放松,只是協助調查而已。”

霍思琴看着面前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水杯,裏面的溫開水随着顧城放下水杯的動作而微微晃蕩。

秦晏正好推門進來,見霍思琴已經到了,便開口說:“開始吧。訊問過程全程錄音錄像,公平公正。”

.

霍思琴不自覺咽了咽口水。

秦晏和顧城一左一右在她對面坐下。

秦晏看着手中的資料,确認道:“霍思琴,三十四歲,目前在天間文學網擔任責編,網名叫小甜,沒錯吧。”

“嗯,沒錯。”霍思琴冷靜地說。

她表面上看着雲淡風輕,實際上心裏不知道早就掀起了多大的波瀾,光是坐在這間不算狹小的訊問室裏就已經足夠讓她起兩胳膊肘的雞皮疙瘩了。

秦晏繼續道:“你有個作者,筆名叫‘招惹大魚’。”

“對。”

Advertisement

“身為責編,又是網站唯一出版過書籍的作者,你對她應該很上心,對她的了解也比較深刻,對嗎。”秦晏說。

霍思琴點頭,很快理解了秦晏的意思,自顧自地說:“其實作為編輯,我對任何作者都是公平的,包括給他們的各類榜單推薦,但是你知道......作者這個行業沒有非常嚴格的從業标準,再加上現在互聯網文學慢慢發達起來,只要有鍵盤和電腦就可以進行寫作,所以作者的水平也參差不齊,在排推的時候,我們作為編輯會考慮得更多一點。”

秦晏微微颔首,表示認同。

“确定不會包含私心?”顧城在一旁多嘴道。

霍思琴頓了頓,笑一下,眼眸垂着,盯着自己剛做不久的美甲看:“這個我無法保證。”

顧城了然:“你們會給自己喜歡的作者争取更多的機會。”

“這裏是公安局,有的話我就不藏着掖着了,我不撒謊,其實編輯就像是學生時代的老師,作者是每天需要完成更新任務的‘學生’,讀書的時候就連老師都會更加偏心那些成績好的學生,更別說是職場上,在我眼裏編輯和作者的關系是相互的,作者的成績好,我作為編輯也沾光。”

顧城又問:“王亞婷的成績是網站中最出色的吧。”

霍思琴思考一會兒。

秦晏見狀,輕飄飄看她一眼:“你是她的編輯,這個你也要想這麽久?”

“你要是說明面上看見的成績,那肯定是最出色的,畢竟她給網站帶來的營收所有人都有目共睹,”霍思琴說,“但評判一個人是否出色的标準,我認為不能只看表面。”

她這麽一來,顧城和秦晏兩人都覺得有點意外。

秦晏繼續問:“我聽得出來你跟王亞婷的關系好像并沒有看上去那麽和諧,或者說你對王亞婷這個人抱有一些其他的看法。”

“還真是警察,這都聽出來了,”霍思琴笑笑,“我最喜歡跟你們這種一點就透的人說話。”

這話講的,好像主導訊問的不是顧城和秦晏,而是霍思琴一樣。

不過這也能從側面看出霍思琴是個有主見的編輯,在工作中可能是說一不二的典型。

秦晏清了清嗓子,将話題拉向正軌:“王亞婷死了,這件事情你知道嗎。”

“我也是在聽主編說過之後才知道的,之前一直聯系不上她。主編跟我說王亞婷出事了,粵東的警察要求編輯組配合調查,第一個就找上我。”霍思琴不假思索地說。

“她出事之前,你聯系過她。”顧城說。

霍思琴也不掩飾,大大方方道:“是有這麽回事。”

顧城:“根據我們針對案發之前王亞婷電子産品的調查,你在三月六號的上午臨時找王亞婷聊天,聊天的內容是關于新書的海外出版事宜,而且你特別要求王亞婷更改線下見面的時間,讓她把時間挪到七號八號這兩天。”

“因為七號八號正好我有空,而且粵東的書展活動也是七號開始的,我覺得這樣會更有氛圍。”霍思琴說。

她說話的時候還是泰然自若,根本看不出任何緊張。

似乎她坦坦蕩蕩一樣。

顧城點點頭,又道:“王亞婷身亡的時間是七號淩晨。”

霍思琴嘴唇抿了抿,片刻後擡眸看向眼前的兩名警察:“但我是七號中午才從高鐵站下車的,我又不會瞬移,王亞婷出事怎麽就跟我扯上關系了?”

顧城笑了一下。

過一會兒,霍思琴輕輕開口:“你們确定王亞婷真的死了?”

顧城愣住半秒,秦晏也不明白為什麽霍思琴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但秦晏還是親口告訴她:“王亞婷要是沒出事,警察也不會随随便便把你找來。”

.

空間還算得上寬敞的訊問室裏,霍思琴在面前警察的注視之下淡然伸手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一口水,忽然擡起頭看一眼天花板,然後又把杯子放下。

秦晏在她的眼神裏看見了一種事情終于解決的輕松與釋然。

為什麽會露出那樣的眼神?

霍思琴是王亞婷的責編,王亞婷功成名就給霍思琴帶來的好處絕對不止一點半點,為什麽在知道王亞婷确實死亡之後,霍思琴會露出那樣的眼神?她和王亞婷之間到底有什麽瓜葛?

秦晏淡淡地看着她:“你很讨厭王亞婷?”

霍思琴目光落在實木桌面上,看着桌上剛才被自己喝水時不小心灑出來的一滴水。

她在猶豫。

這就不得不讓辦案民警懷疑王亞婷的背後是不是還有更多的故事在等待挖掘,有沒有可能導致王亞婷死亡的并不是什麽別的,而是有人與她結怨,蓄意将她殺害。

可一個小衆作家,一邊寫書一邊在學校裏擔任代課老師,家境富裕,不該是能随便與人結怨的樣子。總不至于有人眼紅王亞婷富裕的生活而嫉恨她到巴不得她死的地步,而且學校裏那些與王亞婷曾發生過口角的工作人員在經過警方調查後也都相繼排除了作案嫌疑。

王亞婷還得罪過什麽人嗎?

.

秦晏開口:“你是她的編輯,你來說說你對王亞婷這個人的了解。”

霍思琴的情緒終于有了片刻的松動,她道:“其實這種話我不該說,但既然你們要調查,那我能不能提一個要求。”

“你說。”

“我接下來說的話,你們不要對外公布,即便要對外公布,也不要說這話是我說的。”霍思琴道。

秦晏看她一會兒,颔首:“行。”

得到滿意的答複後,霍思琴心裏的石頭像是終于落了地。

她開始說起一些警方從未想到過的事情。

“王亞婷這個人吧,其實一開始不是我在帶她。她剛簽約的時候是十幾年前,那會兒互聯網不發達,寫小說的人特別少,所以編輯組對于小說的審核也拿捏不準,行業剛剛起頭的時候幾乎只要是有邏輯的故事我們都收,不看內容不看質量,字數到了立馬簽約,王亞婷就是吃了時代的紅利趕上第一批簽約作者的熱度,最開始寫的是校園小說。”

霍思琴潤了潤嗓子,接着又道:“那個時候她的筆名還不叫‘招惹大魚’,她用‘惡意’這個筆名寫下兩本言情校園小說之後紅了一段時間,後來不知道為什麽又要換筆名,重新簽了合同之後才開始寫懸疑小說,自那開始,‘招惹大魚’才算是真正走進讀者的視線。”

“我聽你意思,你對她的小說并不是很感興趣?”顧城道。

“是讨厭,”霍思琴不加掩飾地看着顧城,一字一句說,“作為編輯,就算當時的網絡小說千篇一律,但我們還是對有抄襲融梗嫌疑的小說持一種批判的态度,假如我手上的作者抄襲了別人的小說,我會後悔簽了這個人。”

顧城打斷道:“王亞婷用‘招惹大魚’的筆名寫下第一本刑偵懸疑題材小說的時候你還是個高中生。”

“我高中就看過王亞婷的作品,那時候我只是一個讀者,但我看的書多,知道她作品裏有一些地方抄了別人的創意,”霍思琴說,“後來我考上心儀大學的中文專業,大學畢業之後去各家出版社和文學網站背後的公司面試,陰差陽錯拿到了天間文學網站的offer。”

“然後你就真正接觸了王亞婷?”顧城問。

“我一開始只是個小編輯,不過那時候編輯組的工作人員不多,只有四個編輯,加上我算五個,當時王亞婷還在堅持寫書,她的日更新量也的确是網站裏最大的,又因為她私下花錢找了別人來給她校對,所以質量還算看得過去,”霍思琴冷笑一聲,“網站想培養她,把所有的資源都優先推給她,其實有一些作者寫得比她更好,但永遠得不到曝光的機會。”

王亞婷最開始對接的責編并不是霍思琴,不過編輯們明裏暗裏也會較勁,都想把最好的資源給自己負責的作者。

霍思琴說自己手上的幾個作者無論是文筆還是敘事都比王亞婷好了不知道多少,但運營就是看都不願意看那幾個新人一眼,公司也一致認為要優先“捧紅”王亞婷,這讓霍思琴覺得自己當編輯的初心似乎被玷污了——她一直以為一名優秀的編輯要認真發掘更好的故事和更好的作者,而不是被卷進資本的名利場裏,把那些毫無社會價值的作品推到大衆眼前。

“我當時簽了一個作者,那個時候網站簽約沒有年齡和門檻的限制,我在貼吧裏物色作者的時候偶然看到一篇沉下去的帖子,是個十七歲的高中生寫的,故事不長,但看得出天賦很高,該怎麽說呢,那個作者的文筆真的是你看一眼都會覺得自己的心髒在不斷跳動,”霍思琴說,“後來我聯系上那個高中生,把她簽下了,我跟那個高中生聊過一段時間,知道她真的熱愛文字、熱愛表達,所以我想幫她一起實現夢想。”

“後來呢?”秦晏問。

“其實也怪我當時太年輕,我一直以為我可以幫助我想幫助的人,比如那個一直堅持寫文章的孩子,”霍思琴肩膀都了兩下,眼眶微微發紅,“但是資本永遠不會青睐努力的人,在網站和運營的眼裏,只有快節奏又無腦的爽劇情節才有賣點和市場,這就導致很多寫正經文學的作者沒有曝光的機會,其實單就這樣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可你們知道嗎,這個世界上會有人用文字的刀逼死另一個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