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47章

18年的南陵有沒有下雪, 沈知微已經記不清楚了。

記憶中最細枝末節的是,17年下了好幾場雪,每一次下雪, 她都喜歡踩着之前的腳印走, 最後雪水都滲進靴子裏,冷得沒有知覺。

南陵的雪一向都是這樣, 不像北城的雪是可以積起來的,通常只落到地面就融化了。

她踩着濕漉漉的雪,心裏也在下着陣雨。

那年的趙女士因為身體原因一直待在家中休息,在家接一些紡織廠的私活幹,時不時催促沈知微出去相親。

好在沈知微的本身條件相當不錯, 就算是中間人幫她介紹的對象,大多數學歷也相當不錯,又或者是家庭條件很優越。

沈知微也大多去見了。

從各方各面來說, 或許她都算是個一個非常出色的結婚對象。

沈主任在一中當教導主任, 在那個年代讀完了大學,算是個知識分子,她本人畢業于國內top級別的大學,工作也體面, 唯一說得上是不太好的就是, 趙女士沒有養老保險,不是雙職工家庭。

只不過這一點在中間人嘴裏, 大多也不會提及。

兩方都像是待價而沽的商品。

她本人對這件事興致缺缺, 倒是趙女士和沈主任着急得不行, 沈知微在家的時候, 有的時候能聽到隔壁房間有壓低聲音的争吵,還有壓抑的咳嗽聲, 總歸最後都是沈主任讓步,又變成了兩個人都為這件事焦心憂慮。

那天沈知微早上要趕去公司,五點多鐘醒來的時候,沈主任已經圍着圍裙站在廚房裏了。

他聽見動靜,回頭看沈知微一眼,“知道你昨天回來,我昨天去了趟菜市場。今天也是鮮蝦馄饨,賣蝦的老于前些年得病死了,我和他兒子買的,知道是老顧客了,都是鮮蝦活蝦賣給我的。”

沈主任看到沈知微身上只穿了一件駝色的大衣,“微微啊,今天你只穿這麽少冷不冷啊?你媽還給你新買了一套棉毛衫,現在時間還早,你要不先去穿上。今天刮西北風,估計等會下樓挺冷的。”

之前還沒怎麽覺得,現在沈主任站在頂光的地方,就能看到頭上已經有很多花白的頭發了。

他之前發量就不多,現在頭頂上稀疏的發就幾乎大半都在夾雜着變白。

在學校的差事不算是多輕松,主要是穩定,安安穩穩幹了這麽多年,沒想到再過幾年,沈主任居然也到退休的年紀了。

他把馄饨撈起來到碗裏,推到沈知微面前。

“知道你今天回來,昨天你媽剁肉餡的時候,沒放香菇。”

沈主任從櫥櫃中摸出勺子,放到碗裏,叮當一聲清脆的陶瓷碰撞聲。

他轉身到廚房盛了一碗粥,就着榨菜喝,中間沉默很久,然後突然開口,“微微啊,別在心裏埋怨你媽。”

沈主任弓着背脊,外面的皮夾克已經掉了不少皮,他一擡手都撲簌簌掉下幾片,“去年剛去醫院那會,你媽沒有醫保,醫生看胃鏡說是可能情況不太好,要做手術,當時家裏錢都還了房貸,能拿出來的也少,這麽些年紡織廠效益也不行,你媽也不敢和你說,怕你擔心,治病是個無底洞,有醫保大病都能拖垮一個家庭,沒有醫保更是看不到頭。所以你媽那個時候和我說,要是真的難治的話,咱們就不治了,你以後想在北城發展,家裏能多留點錢給你也好。”

“你媽也怕,看着這麽個人,争強好勝的,膽子小着呢,這麽多年都得我讓着她。生這麽一場病以後,然後又知道你那個同學……去世了,她就怕啊,我和她兩個人要是都走得早,你這個性子又悶,有什麽困難都不喜歡往外面說,到時候你一個人該怎麽辦。”

冬天的馄饨冷得快,往上揮散的熱氣幾乎熏得沈知微眼睛發酸。

她沉默很久,最後悶聲回了句:“我知道的。”

沈主任不常抽煙。

那天喝完粥以後,去打了杯豆漿,給趙女士準備的,然後走到樓道裏面去抽了支煙。

他的打火機好幾次打不上火,啪嗒好幾聲以後才終于點燃煙。

紅利群,十來塊的煙,便宜到別人都看不上的牌子。

非常典型的廉價煙。

趙女士在醫院那幾天,沈知微在家裏,經常看到家裏好幾盒空着的煙盒摞在一起,煙灰缸裏面都是抽到只剩尾巴的煙蒂。

沈知微臨走的時候套了件圍巾,沈主任看到她要出門,趕緊往上走了半層,用手在樓道裏面揮了揮。

“都是煙味,”沈主任對着她,“你快點兒走別嗆着,路上注意安全。”

·

十年前埋下小黃的那塊地方長出了一顆小小的樹。

沈知微不知道是什麽樹,用識圖識別了半天都是不一樣的樹種,她也沒有再糾結。

只到附中的便利店去買了杯橘子汽水。

去附中那天天氣很好,沈知微還順便去了一趟長隴巷,那邊已經沒有住着多少年輕人了,畢竟那邊的筒子樓實在是太過年久失修,爬山虎爬滿了整面牆壁,幾乎伴随着老房子所有可能會有的問題。

巷口拿着小板凳坐着的都是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穿着老頭衫在下象棋的,還有幾個老太太坐在一起打牌九的。

牌九是一種黑色的長方形的牌,沈知微不太看得懂,幾個老太太眼睛尖,看到她還和她打招呼。

“誰家姑娘伐?”

“老沈家的,哎呦,侬不曉得,她學習好得不得了,上的是清大,當初他們家那邊放了一天鞭炮的伐。”

“我們家那個糟心的要是能考得有她一半好就謝天謝地了。”

“诶诶,老沈家孩子結婚了伐?”

“不曉得诶,沒收到喜糖。”

“……”

細微的交談聲逐漸消散,沈知微往前走走到了四十五號。

頭頂的電線交錯,雜亂無章,背陰的地面有一大片的青苔。

沒有人住的房屋好像總會破舊得格外快。

就像她曾經住了二十年的家,裏面留下的家具幾乎全都是髒舊到沒眼看的櫥櫃和沙發,一摸全都是灰塵。

就連空氣中,浮動的都是細小塵埃。

房間裏值錢家具要麽賣掉要麽帶走,牆壁上貼着些她小時候買的貼紙,都已經花白到看不清原來的圖案,或許是那段時間熱播的動畫片。

她順着走到陽臺,還能看到已經被灰塵覆蓋的地面上,還殘留着那一小塊怎麽擦都擦不幹淨的圓形凹痕。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雁過留痕。

就像是她悉心照料的小金橘雖然早就已經枯萎,可是陽臺上還是會留下瘢痕。

就像是她曾經努力走出的仲夏,明明盡力遺忘,卻還是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後遺症。

·

19年春末,沈知微認識了趙瀝。

他父母都已經快要退休,都是體制內,家裏在南陵有三套房,趙瀝本人學歷是普通211,畢業以後也是在南陵本地的一家國企工作。

當初看照片的時候,趙女士就對趙瀝非常滿意,說這個男孩子長得不錯,三庭五眼都标準,看上去性格也不錯。

對方知道沈知微這方家庭比較一般,只是想找個高學歷的,對沈知微這邊也算是滿意。

沈知微見過趙瀝的父母,說起話來很溫和,也很妥帖,看得出來都是人精。

相處起來,總歸是體面的。

當時的沈知微虛歲即将三十,就連還在平橋村的爺爺奶奶都時不時打電話問她的情況,隔着輩,他們平時來往也不多,就連催促都是小心翼翼的,只敢提個一句兩句的。

趙瀝确實算是個非常不錯的結婚對象,各方各面都很合适,做事妥帖,知道人情世故,相處起來并不會讓人覺得尴尬。

也算是有耐心,知道沈知微的公寓位置,有的時候雨雪天氣,會主動過來接她去上班。

共同話題也有,趙瀝大學選修了中外建築史,對這些還算是有研究,有個建築大師在南陵開展覽的時候,他還搶了門票陪沈知微去看。

季微那段時間已經懷孕生子,朋友圈發過,是個女孩,得知沈知微的情況,也勸她安定下來也好。

沈知微問她婚後生活開心嗎。

季微那邊過了十來分鐘才回複,先解釋說是孩子哭了,她去哄了一會兒。

然後才回答沈知微剛剛的問題,“就那樣,總歸是個交代。”

是什麽交代呢?又是對誰的交代呢?

沈知微也不知道。

季微那天問她,這麽多年過去了,她都這個歲數還沒有結婚,是不是因為喜歡過蔚游。

她說着說着有點感慨,然後說:“想想其實也是。年輕的時候喜歡過這麽一個人,以後看誰可能都覺得少點意思。”

“……只是微微,人都是得是往前看的。”

往前看的人生裏,沒有一條岔路會和蔚游有關。

想想人真的是很複雜的生物。

沈知微一直都還算是個比較理性的人,分科選理,大學選工科,所有的選擇都并沒有偏向更有人文情懷的文科,曾經所做的很多選擇,也都是權衡利弊,考量以後做出的最優解。

就連種樹,都會選擇可以結果的樹。

卻唯獨喜歡蔚游這件事上,居然堅持了這麽多年。

在她這個膽小鬼全部的人生裏,唯一的勇氣,也就是那年曾經飛去倫敦。

沒有說出口的話,總以為會有下次。

卻沒想到,那是她最後一次機會。

那次以後,他成為人海裏面一眼就能被人看到的大明星蔚游。

喜歡他的人每天都在增長,不再是不能被宣之于口的少女心事。

·

可是蔚游。

我喜歡的從來都不是大明星蔚游。

我喜歡的是南陵附中零九屆十六班、有分寸感到讓人覺得疏離、永遠都在我記憶中閃閃發光的蔚游。

只是這份喜歡,不見天光、無人在意——

終要說再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