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任務完成

任務完成

十五天過去

“觀俗堂營收額達五百文任務已完成,文言文互譯系統開啓。”

随着系統提示音落下,唐西妗打開任務面板,果然在輔助功能處找到了互譯器,她随便輸入幾段句子,翻譯好的結果瞬間浮現,毫無延遲。

三天前觀俗堂修建完成,正式開始營業。觀俗堂所售均為普通竹枝紙,價格較蠟白紙稍貴,上乘竹枝紙則以高價銷與世家。為了保證名門用紙,觀俗堂平時只限量發售,不敢多賣,三天才賣出五百文的紙。有洛家學堂使用在先,竹枝紙在士人群體中小有名氣,觀俗堂的紙一金難求。

互譯系統到手,唐西妗開始抄寫《石印術》一書,這本書是石印術發明者塞尼菲爾德所寫。其書詳細記載了石板印刷過程,其中一些西方名詞,在互譯器幫助下,全部變成了景朝現有詞彙,不用她再查對應名稱,能大大提高她的抄寫效率。

這十五天,最出乎唐西妗意料的是聶鐵匠。當初寅二把手持鑄字機的圖紙送過去,沒用五天聶鐵匠就做好了第一版。拿到樣品後,唐西妗當即找人澆注試驗成果,最後結果基本符合她的要求,鑄出來的活字方方正正,只是某些地方形狀不夠光滑,需要再次打磨。

後來的幾版都有唐西妗參與,在他們的一步步調整下,鑄字機所鑄活字縱使有不規則殘留,徒手便能修整。

是她低估景朝的鐵匠水平了,唐西妗甚至想送給聶鐵匠一本機械理論,這樣的機械人才天天打些鍋碗瓢盆實在是太過可惜。

王刻工工作地順風順水,不緊不慢地刻着字。常用字已經刻全,剩下的要從說文解字上找,還沒真正開始鑄字,唐西妗也樂意他慢點。

另一位銅匠叫張擔,他做了幾十年銅匠,打起陰模來毫不含糊,對唐西妗的要求理解得很快。

魯鈞在做出一臺壓榨機後有了自己的見解,給新做出來的壓印機加上了鐵結構,更加平穩耐用。為了壓字時不暈墨,他還給壓板加上了防晃的裝置。

幾名工匠都有真本領,唐西妗幫不上什麽忙,與寅二在一旁打下手。她不得不感嘆有錢的好處,有錢就能雇經驗獨到的老師傅。像王刻與張擔這樣的老工匠,給她少了多少麻煩,她只需要把想法說出來,再适當調整方向,事情就成了。

印刷機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現在就差澆注一步。

就此,唐西妗詢問寅二意見,“你覺得哪裏能找到會用模具又能鑄字的人?附近有做澆注工作的人嗎?”

寅二思索一番,猶豫道:“這種行當我沒聽說過。做鑄幣工作的行嗎?”

Advertisement

鑄幣工作?景朝貨幣用銅幣,由官方負責鑄幣。

鑄幣與鑄活字就差別不大,唐西妗點頭同意,“先試試,要手穩的,盡快找到人,咱們馬上就開始鑄字。”

小蠻也在幫忙,她對木工活感興趣,一直幫魯鈞打下手。壓印機的主體已經做好,現在只差放紙的抽拉板和連接活字的結構。

唐西妗走過去看成果,“魯鈞,想好怎麽放活字了嗎?”

她在鑄活字時加上了凹槽方便卡字,誰知與魯鈞的設計沖撞了,只能讓魯鈞改正。

魯鈞:“想好了,我照您的設計給活字盒加了卡槽,還加了其他結構,讓活字卡得緊些,印字的時候就不會脫落了。”

“不錯不錯。我給你說的排字盒能做嗎?”

現階段活字不多,做一個大排字盒就能滿足需求。趁着這段時間,她要盡快找幾名排字工培訓。以後活字多了,就按聲韻排放,像查字典一樣找字。

“能,等我把壓印機做好就能開始做排字盒。”

交代好魯鈞,寅二帶人走了進來。

這麽快?挑人也得挑上一會吧?唐西妗開口問道:“怎麽這麽快?”

寅二交待緣由:“這是關監事,他以前在錢監做活,現在專管鑒別府內錢幣真僞,我看你着急,便現将他請來幫忙,等下再去找人。”

錢監,景朝專管貨幣鑄造與流通的機構,在這樣的機構做過活,确實可以幫忙鑄造。

“關監事,幸會幸會。”

關監事欠身回禮,“唐公子客氣了,若關某能幫上忙,必定全力相助。只是不知所謂鑄字機為何物?”

唐西妗把鑄字機遞給關監事瞧,細細解釋:“這是手持鑄字機,用手調整位置,放置于陰模上,灌注鉛水等其凝固即可。陰模是由銅板打成的字模,為了最後做出來的鉛字一致,鑄造時要小心控制。”

關監事若有所思,取來鑄字機想要先試一試。唐西妗在一旁熬制鉛水,輔助關管事。

寅二再次離去,尋找真正合适的鑄造工去了。

“這真是奇物,裏面構造應該很複雜吧?”關監事小心翼翼澆出一個鉛字,仔細觀察鉛字構造。鉛水凝固很快,他将字夾起,看活字效果,這活字恰好是個“奇”字。

唐西妗将油墨遞過去,由關監事蘸上墨水,印在準備好的紙上。精細的鉛字配上精心調制的油墨,紙上的奇字活靈活現,惹得關監事滿口稱贊。

“真是稀罕物!”關監事,将紙舉起,看到下方的竹枝印,笑道:“這一金難求的竹枝紙配這稀奇的活字,妙哉妙哉!”

他又拿起鑄字機,認真調整角度,再次鑄造出幾個鉛字。連續幾個鉛字印上去,縫隙別無二致。

第一次操作成功率都這麽高,唐西妗贊嘆,“關監事手法了得,比西旬所鑄整齊十倍不止。”

“哈哈,”關監事新奇的停不下來,仍不忘自誇,“當初我可是靠鑄幣技術進的錢監,那些幹了幾年的小工都比不得我穩當。”

有了關監事助力,他們一天鑄了八百個活字。

唐西妗拿活字在魯鈞設計的壓印機上排好版,印出了第一張內容。

排活字也有技巧,古書字大,一頁用不了幾個字,又是豎版,沒有句讀,連續兩個同字用形似“匕”字代替。這樣算下來,一頁書不會超過二百字。

第一張效果不錯,活字排列不整齊,上墨不均勻的問題都被解決。王刻工刻的字單看不明顯,合起來很符合字體美學。因為鉛活字是靠壓印技術鑄造,字與字差別不大,完美複刻王刻工的字體。

第一頁印出來後,在場的幾人全部圍了過來,幾人将這張紙傳了一遍又一遍。

小蠻先開口感嘆道:“這樣就能印出來一頁書?這麽快?還印得這麽好。哥你不是說活字印刷沒有雕版印刷好看嗎?我看着區別不大啊!”

王刻點頭同意,這活字拼出來的效果和他做出來的雕版一個樣子,但活字能印的次數了多多了,随着一次次拆分組合,什麽書都能印出來。

“關公子說的是,活字印刷效果和雕版差不多,但比雕版方便多了。”王刻工想找活字錯處,但他找不到。他不得不承認,這活字沒有他想得那麽落後,有朝一日,活字印刷能把雕版擠走。

由膠泥燒成的活字效果确實是遠遠趕不上雕版,但是他們的活字是吸取前人經驗做成的,将前人踩過的坑都避開,這效果能差嗎?她知道問題會出在哪裏,一遍遍調整鑄字機,這才解決了工整度問題。在原來的歷史中,東方的活字印刷向來以醜聞名,字體不統一,排版不整齊都是大問題。

唐西妗默默腹诽,以目前的結果看,這一版鉛字可以用來印刷,她不禁露出笑容,喜悅道:“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等崔公子回來,我替你們讨賞!”

聽到還有賞錢,大家都喜笑顏開,他們難得來崔家做一次活,能得到這樣的待遇,是意外之喜。

慶祝歸慶祝,唐西妗最後還是挨個催進度,現在壓印機已經做好了,字模得加快速度才行。

“王刻工,你争取五天內把剩下的五百字刻出來,”她又扭頭對旁邊的張擔說道:“張師傅,你也辛苦一下,早日把剩下的版打出來。回頭我都給你們加工錢。”

關監事在一旁看着,笑眯眯道:“唐公子,賞錢有我一份嗎?”

“當然有,但是加工錢你就要去找崔公子同意了,我可做不了主。”唐西妗半開玩笑。

得了唐西妗吩咐,大家都去忙自己的工作。

匆匆趕來的寅二接替了唐西妗的活,替關監事打下手。

唐西妗問他情況,寅二回道:“我按關監事推薦去請得人,這兩天就能來做工。到時候讓關監事教他們幾天,他們就能上崗了。”

真順利,唐西妗彎了彎眼,她停下抄寫的筆,繼續詢問:“排字工有人選嗎?”

排字工,顧名思義,要找能認字還挑字利索排字快的人。但現在能識個字的人都去鑽研科考了,他們不會甘願來做苦力活。

果然,一提這事寅二耷拉下臉,整個人十分陰郁。

“我跟那些士人說不上話,只能讓我家公子來請了。”

“還不急,現在由我和小蠻就能應付。”見事情難辦,她也不好多說什麽。

印刷機基本完成,她明日就要開始印那本《石印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