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俗文集上市

俗文集上市

“是,他在另一家書肆,地段好些。”

等崔祎安與夥計交代完注意事項,唐西妗也将書肆布置摸得差不多。崔氏書肆應該叫崔氏批發點,到處是一摞一摞的書,根本沒準備單本售賣。

接下來幾天,崔祎安招人,唐西妗幫着教大字報,手把手帶排字工排字。

高觀已經坐船離開,連帶着還有齊利的一部分商隊。齊利仍留在新州蹭吃蹭喝,鐵了心跟着崔祎安,不想在路上奔波。

五天過去,唐西妗終于從印刷坊抽身,可以準備回程。

新州印刷坊不用熬墨,院子中只有排字盒與壓印機占地方。院子夠大,靠近邊緣處整齊擺放着一排油墨桶,各個小工來來回回,十分有秩序。

受限于時代,如今的印刷坊是他們能做的最大規模,人再多些,要出的事也會指數級上升。唐西妗在這些人中選出最能幹的,确認過人品後讓他們當小隊長,幫着管理剩下的人,每月有評優,優秀的人可以獲得獎金。

原先的夥計與董掌櫃負責監督,做好統計,每十五天寄一封信給他們,總結工作。崔祎安也找了人看着,但她沒詳細問,只要确保不出差錯,怎麽安排都行。

任務還沒有完成,但進度已經不低,唐西妗不想在這裏耗着,準備由着觀俗堂自然發展。

最後看了一次觀俗堂,唐西妗坐上馬車,打了個哈欠,準備繼續補覺。為了行程,她昨天對賬本對到半夜,難得一覺睡到天亮,吃過飯又趕去确認觀俗堂事宜,此時終于閑下來,車隊也要啓程了。

回去的路上,馬車多了一倍,齊利的商隊帶着貨物,在前面走。

閉目養神中,她算了算這幾天的成果。新州多了座觀俗堂,還有與之配套的印刷坊。活字與油墨全部賣出,不過多少天,就會有許多活字印刷書進入坊間,與之相對的,書籍價格會稍降低。若有人效仿梁州觀俗堂,那有許多文稿都有機會集結成冊,廣泛傳播。

等她回去,梁州小報該出第九期,錢多的故事能迎來階段結局。也不知道謝時頌進度怎麽樣,俗文集的故事不多,全靠他編輯,工作量很大。

在她關閉系統沒多久,觀俗堂所售書籍列表,多了一本新書。

梁州

Advertisement

謝時頌站在店裏,緊張地看着來往客人。自從觀俗堂設立專供顧客閱讀的書架,越來越多的人會趁着空閑時間前來讀書。有的人家中并不貧窮,只是沒搶到某個數量有限的書籍,便來過個眼瘾。

平心而論,這裏并不适合窮書生學習,書籍種類沒有藏書閣全不說,還十分嘈雜,沒有桌椅,只能站着看。但架不住衆人喜歡,不只書生,有些識字的匠人也會來看書,讀着讀着跟旁人議論兩句,十分有意思。

往常十分平常的景象,在此時全變成了不同的意味。謝時頌看人聊天,總覺得他們是在議論新上的俗文集。分明還沒多少人購買,他腦子清楚,但架不住總幻想別人閱讀時的樣子。

閉上眼睛,謝時頌第一千次後悔,他為什麽要起這麽早來受這罪,還不如讓洛正霖他們幫着看,省的他在這裏自己吓唬自己。

俗文集早幾天就定好故事,也由他整理過一遍,排版印刷的速度不慢,昨日就送到觀俗堂等着上架。俗文集與大字報相似,都沒有特定的發售時間,成冊售賣,每冊由許多篇故事組成。

但就連大字報這種工具書都由文言寫就,俗文集卻全篇由白話構成,可想而知會引起多大的罵聲。

所幸俗文集上不會标明編者著者是誰,不然他別想在文人圈子裏混了,謝時頌嘆氣,這麽多天,他的心态已經由後悔轉為期待,說不定有人喜歡呢。

萬一真像西荀所說,這能幫更多人識字,讓觀俗堂的受衆變得更廣,那他這麽多天的努力就沒白費。

“豁,這是什麽書?”蘇運帶着弟弟來觀俗堂借書看,蘇靈讀得起勁,他便到其他地方轉轉。上期報紙上有宣傳一本新書,他買不起,若能在店裏看到,怎麽都算賺到。

臨近月底,他手中餘錢不多,忍着心痛拿出積攢已久的畫票兌換了上一期的梁州小報,省下錢為蘇靈買新一期的大字報。

他們都已經學會拼音的基本規則,平時蘇靈有什麽字不認識,他就幫着注上音,一來二去,越來越熟練。更讓他興奮的是,學堂裏的劉夫子在課中加了拼音教學,他拿着大字報,比其他學生多些基礎,能将夫子的問題回答的頭頭是道,得了好些誇獎。

第二期大字報中多了種與拼音完全不相關的東西,名叫數字,只有十個,比拼音好記許多。他和蘇靈寫了不到十遍就學了透徹。學會了才發現這東西是用來算數的,他們又不準備修算學,頓時失了興趣,将數字扔到一旁。

不過,他昨日整理報紙才發現,梁州小報報頭往上那像鬼畫符似的字就是數字,如果把中間的點看做間隔,那麽報紙上明确标了每期期數與發行時間。

這新發現讓他有些竊喜,準備得了機會在朋友面前顯擺一番,這麽想來那數字也不是全無用處。有梁州小報做啓發,他也有了新想法,以後在手稿上标上這數字,分辨起來比文字還方便。

正想着,他逛到新品所在的架子上,現在時間早,那新物件也不限量,此時沒多少人趕來買,他便小心拿下一本,想提前看看,若有夥計來阻止,他就賠個不是,趕忙給人家放回去。

想着,他動作越發輕起來,他記得俗文集和大字報一個價錢,但看起來,俗文集可厚的多。翻開一頁,他驚呼出聲,引來一衆書生目光,他弟弟也瞧向他,眼中滿是譴責。

“對不住對不住,”蘇運連忙點頭致歉,他被這書驚得手上使了些力氣,差點給書揉皺了。蘇靈已經走過來,他把俗文集遞過去看,“你看着書,怎麽感覺看不懂?”

在他眼裏,豎着讀下去,根本不成語句,有些懷疑這書是不是印岔了,想着要不要叫夥計來瞅。

“引言,本書通篇白話,旨于幫人讀書更簡單。持保留不同意見者勿購。”蘇靈一字一頓,好歹把句子念了出來。

蘇運瞪大雙眼,把書橫過來看,可惜那字也跟着倒了過去,還是不好看,“這書怎麽是橫着的?”

“不知道,”蘇靈搖頭,他對這書十分感興趣,橫排書,想想就有意思,“人家願意這樣出,哥你管這麽多。”

蘇靈看書少,對橫排豎排沒什麽要求,連看了幾行,逐漸順暢起來。他把書拿到手裏,想将引言讀完。他不會句讀,平日讀書都要有哥哥幫忙,如今這書裏有奇怪形狀的東西,和哥哥給他标的停頓很像,縱使不知道意思,但總比毫無停頓的其他書籍好。

蘇運無奈,站在蘇靈身旁,低頭一起看,怎麽他這個讀了許多年書的人還抵不過一年書都沒讀過的蘇靈。他們讀得入迷,絲毫沒注意到謝時頌走過來。

“公子?”謝時頌早就注意到他們,但這兩人說着說着一起低頭開始讀書,沒有更多反應,他心中好奇,便想過來詢問,到底好讀不好,他真的很需要知道。

蘇運被碰得一愣,從書上移開眼,打量了一眼來人,見不是夥計來趕人,松下一口氣,“有何事?”

謝時頌表情柔和,擺好态度,“公子覺得這書如何?值不值得它的價錢?”

原來是想買書的,蘇運完全放下心,說出自己的想法,“依我看,五文錢,就算只有紙也是值的。但要說內容,實在對不住,我還沒看。”

他們第一次在書上看到這般通俗的文字,一頁都要讀很長時間。蘇運想回頭繼續看,但被人拉住。

謝時頌:“我是店裏的臨時幫工,替東家詢問意見。就你看的這些,有什麽看法?”

他就問這一個,問完就走,不在這裏繼續受煎熬,想想他那堆成山的文稿,都等着他寫成白話發出來。

蘇運冥思苦想,想出了個合适的說辭,“我弟弟剛開始識字,他很愛看。但橫排對我們這些讀書多的有些不适應,要說趣味,若梁州小報上的故事用這方法寫出來,應該會好讀很多。有意思的情節不用靠自己斷句,想來會更順暢。”

心裏一番天人交戰後,蘇運朝這幫工承諾,“你放心,我這就買回家看,不打擾店裏生意。”

蘇運拉着弟弟到前臺結賬,徒留謝時頌在原地愣神。半晌,謝時頌捂臉,他真沒想催人買書,不過,憑這人的說法,俗文集還不錯?

畢竟這書目前并不強求大文人認可,按蘇運說法,這書至少能吸引剛識字的孩子讀。又有幾人朝俗文集走來,謝時頌連忙避讓,不管了,反正俗文集買得好壞對他都沒有實質影響,還不如回去做點實事。

他離開太早,絲毫不知後面觀俗堂的熱鬧。

起初是有些人循着報紙上的推薦前來購買新品,買到後發現看不懂,便問掌櫃是不是印刷出錯,鬧着要退款。張掌櫃無法,只能一字一字示範着讀,好容易把人服務好,又來一批報錯的。

他這邊努力解惑,另一邊看到書的司馬被氣得倒仰,他朝買書的仆役拉下臉,“這是你從哪買的書?我讓你去買最好的書,不是讓你買這種傷風敗俗的東西來糊弄我的。這要直接送到韓大人手裏,有你好受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