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贏得賭約

贏得賭約

小蠻在集市忙活了一上午,一直盼着唐西妗過來看到她的成果,可惜她等啊等,都吃過午飯了還沒看到人過來,她都要懷疑她姐被崔祎安拐跑了。

好在集市熱起來沒多長時間就見到了人,趁着人聲嘈雜,她喊了聲姐,免得辨不清楚。

“咱們那裏拿了梁州小報過來,可熱鬧了,快跟我去看。”小蠻擠過人群,将崔祎安牢牢擋在身後,這人把她姐帶出去半天,完全沒看到剛開始的樂趣。

“早上人少,但是有好多攤主都在布置,大家互相打趣,可有意思了,”小蠻正說正手舞足蹈,想到什麽說什麽,“對了,王珣兄也來了,他那個攤位是幫萬圖閣展覽的,可有意思了,那些畫又大又好看。”

唐西妗故作不悅:“怎麽,我做的石版畫還比不過他?你當初可把我誇的天花亂墜。”

小蠻縮縮脖子,她覺得都厲害,還是不比較為好,于是她生生岔開話題,講了另一件趣事,“聽說還有個行會呢,不知道是幹什麽的,一群人坐在那裏雕木頭。”

“正婉姐說這是木匠活,我看才不是,反而覺得那是在刻雕版,一筆一劃的,還不直接刻成字。”

她是見過人刻雕版的,但那些刻工都是對着書一個字一個字刻,和那行會的人完全不一樣,他們還要交替刻,讓人摸不到頭腦。

“行會?”唐西妗心底冒出個猜測,若是雕版行會,在文集上刻雕版應該很正常吧?至于小蠻口中的奇怪之處,怎麽聽怎麽像雕版書中所講的提高效率的操作。

走到觀俗堂的攤位,唐西妗略一掃視,在附近看到好多熟人,這邊是店家出攤,很多都是書肆那條街上的人。自從觀俗堂出現,許多雕版書肆都降了價錢,普通書籍鮮少超過一百文。

“正婉姐,我把人帶過來了。”小蠻走進攤位,向朋友們邀功,“怎麽表現就看你們了哈。”

他們早就計劃好了,等唐西妗過來,拿攤位邀邀功,起碼給來幫忙的掌櫃與報紙坊的小工發點額外的工錢。也有些表現的心思,想讓人看到他們的态度。雖說他們來這裏大多是為了愛好,但能要些好處,誰都不想錯過。

李掌櫃解釋道:“觀俗堂那邊有人看着,東家放心,我來這邊給攤位做個門面,好引更多人來。”

唐西妗點頭,低頭看攤,這攤位很大,一次放着許多觀俗堂內特有的書籍,梁州小報擺放整齊,壓在最邊緣,方便行人查看。那塊貼滿肖像的畫板也被帶了過來,懸在一旁,與收稿的旗幟在一處。

洛正婉拿出一個小冊子,“西荀你看,這是我們為了文集印出來的猜謎冊,可有意思了,誰能答對能拿到一張肖像畫。上面不只有問題,還講了之後咱們要印什麽書,還有一些小故事。”

Advertisement

肖像畫用來兌換梁州小報,礙于兌換後肖像畫不會被退回,許多人寧願不兌換,只将這些小畫作收藏起來。為了使肖像畫更加具有收藏價值,報紙坊會用較硬的紙板來印刷,使得圖畫保存更完整。

觀俗堂也會定期設置各種活動,将積壓的肖像畫重新送出去,二次利用的圖畫上會打上标識,防止再次兌換。

為了不妨礙行人觀看,唐西妗移步到攤位內,知道他們忙了一上午,她大手一揮,給在場所有人都畫了一張大餅。

“掌櫃你統計下名單,到時候我将畫法原本送到店中,人人有份,若不想要書,可以按标價兌換為錢財。”

畫法書上市時會先限量,像洛正婉這種不缺錢的拿到這書能獻給畫師,至于其他小工拿到這書,學習上面的畫法也好,換成錢也好,都能落得好處。

洛正婉不知道畫法原本是什麽,但觀俗堂出品,她十分信任,此時也笑彎了眼,“西荀破費了,今天我們一定用心給觀俗堂找些好文。”

文集嘛,不少人會拿着自己滿意的文章來找知音,只要用心總能找得到。

“公子與觀俗堂有淵源?”

唐西妗正與小蠻說笑,猛然聽到一道熟悉的聲音,轉頭看去,赫然是那賣紙的攤主。

“是有些關系,有何事?”她想不通這不賣紙只賞紙的攤主找她幹嘛,觀俗堂再閑也不會買他的紙用來印書。

“我觀公子對雲錦紙有些興趣,我那一張紙與公子換一份報紙可好?”攤主眼睛都粘在梁州小報上了,他酷愛将物品收集全套,梁州小報他每期都搶,搶不到就去書生手裏高價收購,可惜第三期怎麽到收不到。

最後攤主如願拿到一份梁州小報,唐西妗也得了張雲錦紙,翻來覆去看了好一會兒。

這紙觸感着實不錯,忽略報紙限量不談,換一張還不錯。

“去其他地方轉?”唐西妗拉着崔祎安往萬圖閣那邊走去,觀俗堂的攤位在最中間,還有一半的集市沒逛遍。

王珣那攤位忙得很,一邊給人講解石印術,一邊讓人把版畫舉到前面。

圍觀了一會兒都沒被看到,唐西妗向遠處望去,發現了小蠻口中那個奇怪的行會。

“不去打擾王珣了,咱們去那邊。”唐西妗指向遠處刻工聚集之地。

崔祎安:“往前從沒刻工進來,今年變化不少。”

“刻工不能進?他們刻的雕版能印書,跟文集有點關系吧。”

越往那邊走人越少,沒多少人願意任木屑濺到身上。刻工聚在一處雕刻,聲音幾乎要壓過集市的喧嚣。

“能買下雕版的人太少,來了文集也沒用處。”崔祎安皺眉,“木屑太多了,別靠太近。”

這處攤子是個青年負責,他看有人對他們感興趣,連忙過來招呼,“公子想了解雕版行會嗎?我們有店,就在書肆街,若公子感興趣可以來店裏看看。”

“書肆街的店?叫什麽?”還真是雕版行會,她看向崔祎安,帶着暗示的意味。

“就在西邊街頭,店名就叫雕版集。”青年遞了張紙來,上面印着雕版集的介紹。

“穆進文?”唐西妗将紙上內容讀了一遍,又把它遞給崔祎安。

青年笑道:“正是在下,這紙是我跟着觀俗堂學的,梁州小報上的廣告我看了好多遍才照着寫出來。”

看來那個低價從劉刺史手中買下店面的人就是他,這店就在觀雅堂的位置,昨日還沒修好。

“公子将這張紙拿走,若能給朋友看看,在下感激不盡。”穆進文随手撈了塊雕版,“我們這雖比不過觀俗堂,但與萬圖閣還是能比一比的,若你有什麽想印幾份,來雕版集看看,很便宜。”

他将雕版刷上墨水,用紙在上面壓下,一張工整的楷書顯在紙上。

“這是如今最受歡迎的字,耐看。”

這字體絕對借鑒了雕版中所說的館閣體,使用統一的字體,以求降低成本的同時确定自己的風格。

館閣體,顧名思義,流行于館閣的書寫風格。館閣是後世官方的編纂史書組織,後世的科舉考試中也多用館閣體書寫。

在景朝,還沒有館閣體這種稱呼,但有了誕生的趨勢。為了應試,越來越多人在書寫上下功夫,總有一天會出現這樣一個被全民追捧的書寫風格。

觀俗堂印刷的書也有固定字體,誕生于王刻多年的經驗,将兩種風格放在一起能明顯找出不同。

如今沒有一個固定的标準,不同的書所用字體全靠雕版刻工的喜好。

“印得确實可以,我看你這裏在招刻工?怎麽個招法?”唐西妗将紙遞回去,成品還不錯,如果價格真的低,小批量印刷的圖書可以送去雕版集。

穆進文打量這兩人幾眼,雖覺得他們并不是刻工,但想着萬一能給他宣傳宣傳,還是詳細講了講:“只要刻工願意來這裏挂名,我會給他們分組,之後按組發工作,我們有方法讓刻工效率上升,最後依所勞分工錢。”

“行會只當合作者,幫着刻工們接活,還會幫刻工換工具。書肆街許多刻工都來了,幫着為書肆刻雕版,超出的雕版由行會賣向別州。”

有幾人捂着鼻子從攤位前路過,穆進文有些尴尬,讓刻工們放下工具自行逛去,“哈哈,本以為這樣有場子,誰知把人都震走了。”

唐西妗不置可否,答應要去店裏湊人氣後便離開。臨行還要了人一張雕版,她将版揮了揮,笑道:“一百兩?”

看她這副得意的樣子,崔祎安神情溫和,應下:“回去我讓寅三給你送過去。”

賭約贏了,唐西妗樂得腳步都歡快幾份,在集市轉了一整圈後,淘了張山水畫後,她換了方向,朝自家攤位走去。

崔祎安明顯看不上這畫,在一旁擺事實,“你若喜歡我給你送幅真的,那張有收藏價值。”

“什麽?你說這張是假的?”唐西妗瞪大雙眼,這畫上有只鶴,活靈活現的,她就想買來挂屋裏。這種畫作者她聽都沒聽過,還有原作?

“趙佳山的山水畫能賣到五十兩銀子,你手裏這張只要五十文,畫工對得起價錢,但這樣冒充別人有些掉分。”

“你不提前與我說,不用送了,我觀這畫還不錯,就當照顧那人生意了。”她倒沒覺得失望,這畫挺好的,她也沒打算傳給後人,假就假吧。

“西荀來了!”洛正婉聲音響起,引得唐西妗滿腦問號。

不是,她就去逛了多長時間,這邊又有什麽事?

攤位前站着個中年男人,手中拿着一沓灰黃色的紙,頗有些不知所措,跟着望向唐西妗所在的位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