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脫敏

脫敏

“李兄!”杜淳眼珠巨震,他在這裏看到了誰?

想他早早起來吩咐仆役來觀俗堂買俗文集回去,但左想右想,他總覺得不放心,左右天還早,他就想偷偷過來看看。

到了觀俗堂,果然情況不妙,他派來的人竟然連店都沒進去,此刻正在門外排着隊。

他在這隊中看到許多熟面孔,那些人在察覺到他的目光後紛紛別過頭,有的甚至以手掩面,表演着什麽叫自欺欺人。

杜淳眼角抽搐,好嘛,一個個的都愛看,偏偏裝出一副瞧不起的樣子。前幾天陸夫子在學堂裏抨擊這書,他瞧見好幾個隊列裏的人都附和得很起勁。

越過一衆交情沒那麽深的人,杜淳往前走了幾步,赫然看到李魚也在排着隊,當即走上前打招呼。“李兄也來買俗文集啊?”

他沒覺得喜歡看這書就是低人一等,他的玩伴沒上過學,只跟着他開過蒙,能寫不少字但看不懂書,如今有了俗文集,他的玩伴也能讀文章。

他讀完書中的故事就會将書送給玩伴,讓他拿着好好學字。只幾文錢能買朋友開心,他也樂得繼續買下去。

這書文章是有趣,但都太短,全然沒有追梁州小報故事的激動感。只其中一篇有點意思,講女子的故事,但剛有點頭緒故事便戛然而止,不知道還有沒有後續。

見是杜淳,李魚疑惑回問:“什麽俗文集?昨天我沒顧得上搶報紙,今天想來店裏看留存,沒想到這麽多人,早知道我就去聽說書了。”

“早晨不是讓讀書的嗎?怎麽會來這麽多人,與你說的俗文集有什麽關系?”

他前後排隊的人聽着他的辯詞,默默點頭,是的,他們只是來讀書,可不是為了躲開朋友來買俗文集的。

遇到熟人就這麽說,理直氣壯些,他們就是這麽想的。

杜淳滿臉狐疑,他怎麽就不信呢,“李兄,俗文集也是書,有什麽好推脫的。像我這樣勇于承認多好?”

李魚氣笑了,“嘿,給你解釋還不信,我這幾天沒在梁州,回來之後觀俗堂又叫我去核對詩集,要給我畫像,今天才閑下來。”

Advertisement

好像真有這麽一回事,說是被請到縣裏作詩去了?又要出詩集,杜淳不争氣地留下了羨慕的淚水,他什麽時候能出本書呢。

真誤會了人家,杜淳果斷道歉,邊給人解釋情況,“是我的錯,想來李兄不是那種死板的人。今早賣俗文集第二冊,我猜這情況是大家都不想讓別人發現自己喜歡看,特意趕早來買,結果撞到一起去了。”

有人反駁道:“怎麽說得這麽奇怪呢,我可不買這書。再說,你不也來這麽早,你是買俗文集的?”

“是啊,我很喜歡俗文集,”杜淳仰頭,“想買就是想買了,大家都看,有何推脫的?”

“這次說開了,以後大家也不必買個書還要東躲西藏,惹人笑話。”

有人接話道:“是啊,看個書而已,忒麻煩。俗文集如此便宜,它都叫俗文了,非要想那麽多,敢問大家平日不聽說書嗎?那不也是白話?”

“這麽想就對了,”杜淳爽朗笑道,“觀俗堂的書一個人看沒意思,大家一起讨論才能盡興。學堂裏有人針對,咱們不帶書去學堂不就好了?”

這隊伍一動不動,杜淳懷疑裏面出了什麽事,眼看排隊的人越來越多,他自告奮勇道:“我不買書,我替你們進去看看怎麽回事。”

李魚理清了事由,本想以後再來,看杜淳要進去,他也往裏擠,幻想着裏面有個位置讓他看完第九、十期報紙。

“鬧事出去鬧!別在這裏礙事。”掌櫃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讓夥計推着兩個人往外走,重新處理起業務。

杜淳看了眼兩人的相貌,思緒一凝,這人怎麽長得那麽像司馬?還未待他開口,門口又進來兩人。

屋內只有結賬的地方擠,報桌周圍沒人,李魚得了允許,往那邊走去。

唐西妗在外面觀望了會兒,見有人在前面開路,她跟着一起走了進來,沒想到真有人在鬧事。

她攔下夥計,詢問道:“店裏這是出了什麽事?”

夥計停下腳步,讓門衛把人趕出去,一邊解釋道:“有人一大早就堵門口,說要把俗文集都燒了,我們沒理他,哪知他趁着客人漸多在店裏搗亂,擠在櫃臺不走。”

唐西妗皺眉,“問出這人是誰了嗎?他們還做了什麽?”

夥計猛搖頭,他處理的不及時,但确實沒出什麽事,“他們不肯說身份,又不能威逼,只能把人趕出去。他們只延慢了結賬的速度,把人都堵到外面去了,其他沒什麽影響。”

好在觀俗堂向來有排隊的習慣,店裏的人數還算可控,如今櫃臺那邊開始結賬,馬上就能讓隊伍動起來。杜淳在一旁聽了是由,自覺出去給人們解釋。

沒出事端就好,唐西妗讓夥計拿來紙筆,到桌子旁站定,擡筆寫下:故意擾亂秩序者,永不得前來觀俗堂購書。勿有僥幸心理,觀俗堂內留有鬧事者畫像。

“貼外面去。”唐西妗将紙遞過去,“記得在外面念幾遍再回來,讓那兩人聽到最好。”

夥計看過紙上內容,詫異道:“公子認識他們?要是他們不信怎麽辦?”

唐西妗哼道:“不信就給他們展示展示,我是不認識他們,但我能讓他們的畫像傳遍梁州。”

剛才那一個照面她沒忘了将兩人相貌體型拍下,單獨給人備注分組,真要鬧起來,她回去就能将人的肖像畫出來。這種時候她還講什麽肖像權就是蠢,頂多注意在內部傳播免得誤傷長得像的人。

夥計當即不疑有他,拿着告示與漿糊跑出去,将紙貼到告示板上。有杜淳解釋,門外衆人知道了為何堵在這裏,紛紛怒視被押出來的兩人,看夥計态度,衆人莫名解氣。

“明天就把這些人的畫像貼出來,這麽早來搗亂,害我們在這裏等了這麽久。”開口的人離那兩人很近,他眼睛直勾勾定在他們身上,就差指着人鼻子直說。

兩人此刻已經回過味來,他們這次來本是想趁着人少借官威把俗文集處理了,誰知那掌櫃軟硬不吃,竟敢直接把他們趕出來,“我是為民除害!放着那麽多聖賢書不讀,你們要看這種粗鄙之言,夫子們都是這麽教你們的嗎?”

有人陰陽怪氣了句:“喲,說話跟那誰那麽像,你不會姓陸吧?”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陸夫子本人來了呢,陸夫子怎麽說都是個夫子,管他們理所應當,但這兩人當街教育人,真把自己當盤菜。

有人接上,“我看不像,我怎麽瞧着他長得那麽像司馬大人的義子呢,司馬大人為官清廉,為民着想,應該不會有這樣的孩子吧。”

馮究措不及防被人認了出來,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他咬牙反駁道:“我怎麽能跟司馬大人的孩子比較,大人向來負責,想必對這事與我一個态度。”

早知這事這麽麻煩,他就不該在父親面前逞強接了這個活計。他和父親都打心底認為平民日常所言所想不配出現在書上,紙價墨價那麽貴,憑什麽在這群愚笨之人身上下功夫。梁州有紙又有雕版,應該先将高門大家伺候好了,業績不愁,這才能讓父親的考察分高些。

在一聲聲嘲笑中,馮究領着仆役匆匆離開,終于到了每人的地方,他狠狠給了仆役一巴掌,“要你有何用?就知道在一旁站着,不會說話嗎?”

仆役十分委屈,他一心護着主子不被門衛推搡,怎麽這也成他的錯了?

馮究帶着滿肚子的氣回了司馬住處,這邊唐西妗與小蠻也投入工作,挑人詢問對俗文集的看法。

被挑上的大哥正聽着前面人對那兩人的挖苦,笑得見牙不見眼,猛地被抛了個問句,他整個人都是蒙的,“啥?你問我呢?”

唐西妗耐心重複了遍問題,“是,想問問大哥你對俗文集有什麽看法,好讓觀俗堂對以後的內容做些調整。”

大哥皺眉沉思,半晌,試探道:“說實話我不識多少字,看不出什麽門道。平時我看完大字報上标的字會挨個在俗文集裏找,都标上之後念出來能讀懂故事。”

“大哥是從哪裏得知大字報的,上面的拼音不好學吧?”

男人嘆氣,“可不嘛,難的喲,我找讀書人來一個一個教的,付了好些錢。當初聽說有大字報就能自學識字,我覺得這多少有點誇張了,剛開始那書啊,看不懂幾個字。對了,這麽一說我想起來,能不能把拼音标在字上,這樣我不識字也能靠拼音讀懂。”

看唐西妗點頭,小蠻在一旁認真記下,繼續去找下一個人。“這怎麽印啊,還有音調什麽的,先前大字報上都是在拼音後單獨注出聲調,總不能在俗文集上也這樣吧。”

唐西妗笑着搖搖指頭,“不知變通,把隔字板打細些,空出來的位置放拼音。至于怎麽标聲調,這個更簡單,再鑄一版活字不就好了?”

先前印大字報時她還沒有充足的字母,這十多天過去,鑄造的帶聲調拼音數目能上萬。先前這些活字只是為了大字報那邊方便,如今俗文集這邊也有需要,就讓易禾幫着謝時頌排拼音。不多注,只從中挑一篇文章注音就好。

小蠻被這點評氣得跺腳,獨自去找其他人問意見,唐西妗站在原地,想了想,轉身進店,等小蠻問完她趁着看看算了,有門衛看着,不會出什麽事。

有杜淳那番開導的話,店內不再彌漫尴尬的氣氛。有人拿到書就開始翻找有無莫瓊的故事,找到之後狠狠松了口氣,一目十行掃過之後主動去找熟人議論。這幅景象,活像梁州小報售賣的場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