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九章
宮人小心翼翼告訴秦佑寧這件事的時候,讓人意外的是秦佑寧并沒有動怒,她雖然在早上入宮之前略微墊了墊,可中午的時候她是假裝暈了過去并沒有用膳,醒來後又被太元帝召喚,若是張皇後真的有表現出來的關心秦佑寧,也不可能在下午的時候,根本沒讓人給她送任何吃食。
秦佑寧取下腕上的玉镯,示意玉螺遞給宮人說道:“你們去換些飯菜和被褥來。”
因為秦佑寧在守孝,就連身邊的侍女身上戴的也只是很簡約的銀飾,在宮外的話,這些自然能換到豐富的飯菜,可是在宮中這樣的地方,又是專門為難她們主仆,就算拿出去說不得也換不到東西。
玉螺雙手接過玉镯,小聲說道:“可這是大公子送您的生辰禮。”
秦佑寧聞言說道:“暫且用用。”
玉螺她們身上是帶着銀子和銀票的,這還是秦佑寧讓她們帶的,只是不知為什麽,秦佑寧根本沒提,反而用玉镯去換,她們兩人雖然不明白,卻不會自作主張,所以只是把玉镯給了那宮人,說道:“快去。”
宮人也是識貨的,自然知道這玉镯的珍貴,他們在宮中多年,自然是有些門路的,想要暗中換些飯菜并不是難事,而且秦佑寧出手大方,他們接過後心中已經有了決定,暗中留下這玉镯,拿着別的去換了飯菜,到時候把這玉镯賣到宮外,多賺些銀子再分了。
秦佑寧好似不知道他們的打算,等人退下後才說道:“玉瓊你私下試探下他們誰有冷宮那邊的門路。”
玉瓊并沒多問,只是恭聲應下。
秦佑寧會知道賢妃往事,也是因為還沒等秦家軍攻入京城,京城就鬧出了一件大事,已經成為皇後的賢妃被一個太監勒死,那太監正是賢妃未婚夫的幼弟許晨陽。
賢妃當初是秀才之女,定下婚約的也是殷食人家,那戶人家的孩子都被送去讀書,未婚夫的幼弟許晨陽更是天資聰穎,很有讀書的天賦,可是後來家中遭了難,他因心髒的位置與常人不同而僥幸活了下去,卻失去了所有的家人。
他們家會遭此一難,就是因為賢妃,明明當年的婚約就是賢妃的父親有意,他們家才主動上門,賢妃與他兄長私下見過,還送了親手所繡荷包,賢妃要退婚的時候,他們家也沒有為難,甚至還為此搬了家,可就算這般太元帝和賢妃也沒有放過他們,他最後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
許晨陽活下來後隐姓埋名一路乞讨來到京城,正好宮中缺人,他就自賣入宮淨身成了一個小太監,從那日起,世上就沒有許晨陽,只有楊絮,後來一步步往上爬,又因為會識字到了賢妃身邊,抓住了機會勒死了賢妃,七皇子大怒要讓他受盡折磨而死,反而給他了一條生路。
秦家軍攻入京城後,秦佑寧是在地牢裏面見到的他,那時候他身上沒有一塊好肉,不僅毀容,瘸了腿,就連眼睛也瞎了一只,秦佑寧在知道他的事情後,讓人給他醫治,他後來就跟在了秦佑寧的身邊。
秦佑寧那時候才發現,他不僅聰慧還過目不忘,如果不是那場無妄之災,他也是個狀元之才,其實在秦佑寧離開京城之前,是想讓他留下的,只是他拒絕了,就跟着秦佑寧回到了楚南。
而如今許晨陽正是打掃的冷宮的一個小太監,他上輩子為了爬到賢妃身邊,就遭了不少的罪,如今秦佑寧重生,雖然知道提前改變說不定會讓對方不似上輩子那般忠心耿耿也沒有後來歷練出的手段,卻也不想那些不好的事情發生。
秦佑寧想把許晨陽提前帶在身邊,仇是要報的,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
偏殿的宮人拿了好處,很快就送來了被褥和食物,玉螺和玉瓊看了眼都皺了眉,宮人小心翼翼地說道:“這些比不得姑娘平日用的,卻也是我們能找到最好的了,被褥雖不是宮中主子用的,卻也都是新的。”
其實玉螺和玉瓊皺眉的并不是好壞,而是這些六菜一湯大多是葷的。
秦佑寧看了眼說道:“給我白粥和饅頭就好,剩下的你們拿下去分了。”
就算是素菜裏面也有葷腥,如果到了生死存亡之際,秦佑寧自然會吃,可是如今還沒到那個時候。
秦佑寧開口,兩個侍女也沒去勸,上前先檢查了東西,确定沒有問題後,讓秦佑寧先吃,又給自己分出了一部分,剩下的就讓宮人端下去分吃,兩人又去檢查被褥,把卧室收拾好了。
玉瓊先留下來伺候秦佑寧,讓玉螺下去吃飯,等玉螺吃完後,她才去。
只是玉瓊吃完了飯後,就主動去與那些宮人說話。
等晚上的時候,玉螺和玉瓊本想睡在屋中軟榻上,秦佑寧直接讓她們也上床了,畢竟雖是偏殿東西不齊全,床卻足夠的大。
兩人躺下後,玉螺小聲說道:“他們這般實在太過分了,委屈姑娘了。”
秦佑寧并不覺得委屈,只是兩個侍女明顯不信,所以她只是問道:“你猜今晚宮中那幾位,誰能睡得安穩?”
這話一出,玉螺想了下說道:“皇後娘娘?”
秦佑寧說道:“她怕是也睡不安穩。”
恐怕張皇後會一直思索着自己那個眼神的含義,還要想着怎麽拉攏打壓她。
玉瓊輕聲道:“恐怕都睡不安穩。”
秦佑寧說道:“是啊,他們都睡不安穩,所以我們好好休息,日子還長着呢。”
太元帝心中要思考楚南王府的事情,要思考貴妃娘家的事情,怕是還要因為東珠的事情發怒,至于貴妃,在秦佑寧點出東珠後,就不可能安眠了。
秦佑寧所猜不錯,太元帝在離開皇後宮中就讓身邊大太監去确定國庫和私庫中東珠的數量,最後發現竟沒有東珠。
太元帝又讓人去查了這些年貢品的情況,在早些年倒是有東珠,後來卻沒有了,而本該在庫房的東珠,也消失了。
他一個皇帝都沒有的東西,貴妃家族竟然有,太元帝除了憤怒外,覺得世家這是在挑釁看不起他,他的臉色陰沉:“不識好歹的東西。”
當年在他剛登基,楚南王就提過削弱世家,讓世家把所有藏書的副本送入宮中,并且上繳一半的家産,清查世家的土地,再由朝廷花錢在各地建藏書閣,允許普通百姓借閱,并且在其中選出适合的書籍,送給各地書院。
這是一筆極大地開銷,就算有世家上繳的資産也不夠的,前朝皇帝奢侈享樂國庫空虛,而太元帝也沒多少錢,後來那些世家通過貴妃,說是願意私下送三分之二的家産給太元帝,太元帝就駁回了楚南王的提議,并且安撫楚南王對世家徐徐圖之,土地書籍什麽的,都可以以後慢慢來。
為此兩人就發生了争執,後來在一起事情上又有了分歧,其中就包括一路跟着太元帝的将領進京後大多休妻另娶,娶得還是世家女,楚南王一直反對,和太元帝說世家圖謀不軌,可是太元帝推己及人,覺得男人功成名就了,肯定是想要娶當初高不可攀又年輕漂亮的姑娘為妻,并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而且太元帝是知道兵權的重要,對楚南王等這些有兵權的将領有了忌憚,而且楚南王又和其他人一不一樣,楚南王沒有歸入太元帝之前,就家世顯赫,雖然沒有官爵在身,可祖上卻是前朝的大将,後來得罪了前朝世家,在朝堂上被多次為難,才辭官帶着家人回鄉,因為在百姓間很有名望又有戰功,太元帝多次上門,楚南王才肯投靠的。
太元帝覺得楚南王是對世家有偏見,而且心中也想用世家來制衡跟随自己的這些将領,一直對世家多有維護。
楚南王心灰意冷,自請鎮守楚南,當時太元帝剛登基沒多久,楚南王戰功赫赫,那些跟随着太元帝的人都看着,楚南偏僻貧窮,太元帝挽留了幾次就同意了,很大方的封其為楚南王,并且把楚南給了他當封地。
除了楚南王外,還有幾個将領同樣請封,太元帝有些同意了,有些并沒有,太元帝心中也記恨上了楚南王,覺得自己受到了威脅,這些年來一直想要打壓這些藩王,首先就拿了楚南王府來開刀。
太元帝氣過以後,說道:“去賢妃宮中。”
大太監低頭:“貴妃說親手熬了湯,想請陛下品嘗。”
太元帝看着燭光,說道:“讓人傳話給貴妃,讓貴妃不要為弟弟的死傷了身,好生養着吧。”
言下之意并不準備去見貴妃。
大太監跟着太元帝許多年,自然猜到了太元帝的心思,當即說道:“是,奴婢這就讓人去傳話。”
太元帝點了下頭。
大太監就去安排人傳話,并且讓自己的徒弟去賢妃那裏,讓賢妃做好接駕的準備。
張皇後如秦佑寧所想,是有些徹夜難眠的,她一直在思考着秦佑寧的事情,秦佑寧竟然這般對太元帝,難不成楚南王府還在暗中隐藏了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