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公主

小公主

手指挑動中,略顯笨拙的動作,雖然過程很磨人,最後還是将衣襟解開了,雪深松了一口氣。

只是這口氣還沒松完,又提了起來。

他還閉着眼睛呢!

怎麽看她受傷嚴不嚴重啊。

給自己做了許久的心理建設,雪深抱着大義赴死的心境,睜開了眼睛,入目的物品卻讓雪深傻眼了。

這,是一個荷包?

涓涓紅色的水正從其中流出來。

雪深疑惑,伸手将荷包拿起來,解開。

一盒胭脂。

若是不被水浸濕的話,用起來應該很好看。

她是月明國的公主,按照這裏的風俗習慣,應該不用這東西,那這個東西是……

不再朝下想下去,雪深心裏忽然生出一種煩躁的情緒,連忙将胭脂收好還放回原處,綁她衣襟帶子的手指動作略顯急躁。

-

三日後。

芮芮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覺得害怕。

Advertisement

小公主平安無事的出現在靜安寺中,人還是昏迷的,但好在回來了。

女皇震怒,下令徹底清理靜安鎮的治安情況,這場行動讓所有彙聚在靜安鎮的乞丐紛紛逃離,靜安鎮出現了近些年少有的平靜時光。

小公主那時就直接被接回了宮裏,請太醫看了,只是滿太醫院上下,誰都診斷不出來小公主身上有傷。

每個太醫進去,出來都說小公主玉體康健,毫無受傷的情況,只是受了些輕微的風寒,不多會小公主便會醒來。

芮芮滿臉的迷茫,只有她知道,在靜山上,小公主當時的情況,一定受了不輕的傷,不知道為什麽太醫卻說小公主好好的,但不管怎樣,只要小公主沒事就好!

不然,她這一輩子都會生活在愧疚之中。

小公主沒多會便醒了,女皇緊張的進去詢問,之後出來便下令清理靜安鎮,也沒有再讓小公主去靜安寺。

如此,時至今日,已經過去三天了。

芮芮還是覺得有些恍恍惚惚的。

-

太傅正講着《論語》,念到“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習慣性的擡頭看向大殿內學生們的狀态,看到月安太女認真聽講的模樣,滿意的笑了下。

目光移轉,落在太女一旁的月寧公主身上時,太傅微微皺眉,這孩子,又沒有認真聽講!

拿起一旁的戒尺,拍了拍案幾,碰撞之間的聲音讓大殿內原本幾個沒有特別專注聽講的學生猛地驚到,頓時端正自己的坐姿,眼睛睜得大大的,認真的看着太傅講學。

只是,原本想提醒的那人卻不為所動,也不知道在想什麽,像是沒聽見似得,一只手托着腮,另一只手專注的轉着自己手中的毛筆。

好幾天沒見到漂亮和尚了。

就只是在湖邊亭子裏匆匆的一眼,到時候自己去找他,也不知道他還記不記得自己。

啊!

想到要去找他,月寧忽然想到,女皇不再讓自己去靜安寺了,也不讓自己出宮了,害怕自己再像之前那樣出事。

那自己什麽時候才能再見到他啊,要是時間過了很久很久,那時候他早就把自己忘了吧。

啊,那盒準備送給他的胭脂也壞掉了。

月寧有些洩氣。

見月寧公主一臉苦悶,翻來覆去的換手托腮展露着她煩躁的情緒,太傅有些不悅,重複剛剛念的句子“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頓了頓,問臺下,“有人知道這句話如何理解嗎?”

這句話對于她們來說還是有些難以理解,雖然多多少少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但太傅很嚴厲,怕回答錯了太傅會罵她們。

大殿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屏着呼吸,害怕太傅提問到自己。

“月寧公主,您來說一下對這句話的理解吧。”

月寧沒動靜,直到一旁的月安公主推了推她,還在琢磨着怎麽溜出宮去,月寧被吓了一跳,月安示意太傅在提問她,月寧才站起來。

撓了撓頭,太傅剛剛的問題是啥啊,一心都在想別的東西,她都沒聽到。

太傅看她站起來撓頭的動作,壓了壓心中的怒氣,耐心的重複了一下《論語》中的那句話。

月寧低頭看了眼自己案幾上的書,上面的書頁還停留在最開始上課時的那句話,翻了三頁月寧才翻到太傅現在講的這句。

月寧拉長音“嗯”着思索了一下,嘗試着說:“孔子說:看這個人的所……那什麽,應該看他所什麽的理由?”

“由”字上挑,帶着不确定的疑問,原句還沒翻譯一半,光是聽這語調,就聽得太傅氣血上湧,怒火蹭蹭蹭的朝頭上湧,忍了又忍,咬着牙道:“你接着說。”

她倒要聽聽,月寧公主能翻譯成什麽樣!

感受到太傅的低氣壓,月寧開始變得謹慎,語氣也充滿了試探:“察……觀察他所安排的…事…情?”

太傅覺得自己頭上的青筋快爆出來了。

忍。

月寧見太傅沒有出聲阻止自己,于是放開了繼續說:“不然人怎麽會瘦呢,人怎麽會瘦呢!”

越說語氣越堅定自信。

噢!原來這句話是講減肥的嗎?!

太傅的臉徹底黑了,手上的戒尺重重的摔在案幾上,發出了巨大的聲響,也暗示這她的情緒憤怒到了極點。

月寧也被這聲音吓了一跳。

怎麽了怎麽了,她說的不對嗎?這句話不是這樣理解的嗎?

月寧向月安投去求助的目光,月安臉上帶着尴尬,小聲的說:“寧兒,這個字不念‘shou’,念sou(一聲)……”

月寧:“…………”

尴尬了尴尬了。

合着自己随意的一瞥,腦子裏接受到的文字訊息讓她忽略了太傅念出來的讀音,直接在腦海裏轉換成“瘦”字了。

太傅重重的嘆了口氣,“月寧公主若是不想聽學的話,那就直接別來了!這事我會向女皇陛下禀報,相信女皇陛下也會同意我所說之事。”

月寧眨着眼,“恩,也挺好的。”

太傅:“!!!”

“不過……”月寧臉上帶着求知的渴望,“臨走前,太傅可以告訴我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嗎?”

沒有一絲挑釁的意味,但卻聽的太傅火冒三丈,偏偏還不能發作,人家正常問老師這句話的意思,她能不回答嗎?

太傅忍了又忍:“那就請月寧公主聽好,這句話的意思是……”

-

回清月宮的路上,月寧腦海裏還回響着太傅解釋《論語》中那句話的意思。

“孔子說:‘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應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走的道路,了解他心安于什麽事情。這樣,這個人怎樣能隐藏得了呢?這個人怎樣能隐藏得了呢?’”

她心神流轉,腦海裏滑過幾日前在靜安寺遇見的那個雪中慢行的僧人。

她看向他的時候,他也向她看過來,而後他對她行了個禮,從她身旁離去。

那個瞬間,仿佛連風雪都停滞了。

他走了,

也把她的心帶走了。

天上好像又開始飄雪了,紛紛揚揚的,落在月寧的鼻尖,一如那時,月寧的心一下被激靈起來,孔子說的對。

想要了解一個人,那就從言行舉止開始,然後了解他的心境,他所有的內心,去全面的了解他,那樣,他就再沒有什麽能隐瞞得了的了。

他喜歡吃什麽東西,他喜歡讀什麽書,他喜歡看什麽樣的風景,還有……

他喜歡什麽樣的人。

然後——

她去成為他喜歡的那樣的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