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活不過今晚
第六十章 活不過今晚
楊硯青腸子悔青。
擦,瞎特麽得瑟,好好背古詩不行?沒事兒作什麽藏頭詩啊!這下梅赤的名字都出來了,這還咋解釋,再說是從仙人口中聽來的誰信?反正梅赤特麽鐵定不會信......
完犢子了,這尼瑪真沒法解釋了。
楊硯青冷汗下來,最主要他作的還是一首呼應梅赤之前想帶曹硯青私奔去江南的詩,也不知酒後“原形畢露”的邪魅大Boss不會一個激動直接把老子給拐走吧!
楊硯青被自己吓得酒醒,又趕緊再灌口酒下肚,繼續喝吧,喝醉了好,喝醉了還能耍賴......
之後楊硯青卻發現周圍的人似乎仍沉浸在詩詞海洋中根本沒察覺到自己剛才那首是藏頭詩,楊硯青又趕忙偷瞟了梅赤一眼,見那黃金甲胄大将軍不但沒沖過來反倒坐回了椅子上,只是手仍舊扶着桌檐,一雙鳳眼似噙了江南煙雨,淅瀝朦胧。
還好還好......楊硯青微微籲口氣,心說回頭再跟梅赤“掰饬”吧。
墨蹤此刻發絲淩亂,渾身麻木已然沒了知覺。不知從何時起曹硯青說出的一字一句都被他唯恐遺漏仔仔細細納入耳間,而曹硯青的一舉一動更是占據了他全部視線。
仿佛這世上只有曹硯青一人能在他心間莽進莽出,也只有他一人能讓自己疼得鑽心扼骨卻還倔強地想為他留一盞燈。
但就在剛才那一刻,他聽到了要殘忍熄滅最後一絲星火的詩句,是藏了梅赤名字的詩,是那二人心向山河舉案齊眉的詩。
沒錯,“落盡江南二月情”,不會錯的......
墨蹤擡了擡眼,從發絲間他看到了桌上的酒壺,仿佛也只有借酒才能按下挫骨的疼,按下只有曹硯青才能帶給他的,這世上比皮肉之苦還痛上萬倍的苦。
在梅赤落座後楊硯青随即也看到了之前一直掩于梅赤身影下的墨蹤,霎那間楊硯青放下的心又驀地懸上九霄。
只見墨蹤仙風玉貌的臉頰已然滿是污垢,月白長袍上扭曲着無數道猙獰濁漬。
楊硯青望着從小到大被自己當成巋巍神峰虔誠仰望的墨蹤,此時卻因自己的無能又一次陷落泥沼,于衆人面前被淩辱、被嘲笑,而楊硯青也只能眼睜睜看着,咬掉牙活血咽着。
Advertisement
楊硯青的心又一次被撕扯,他猛的将烈酒汩汩倒入嗓子裏,一腔悲鳴從火辣吼間裹夾漫漫黃沙嘶啞蕩出:
"胸沙萬卷愁,遮隐九天月,眉心一寸相思地,筆落成孤倚。
踏雪尋玉峰,精怪環伺狎,同游太虛無所懼,共蹑萬山巅。
冷墨燒青硯,青硯逐墨蹤,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衆人:“......?”
墨蹤:“......!”
梅赤:“!!!”
此詩念完後大堂內衆人像被按了“解凍鍵”般漸次蘇醒過來,互相嘀咕着是不是剛才聽到了“墨蹤”二字。
楊硯青:“......”
楊硯青一個腿軟差點兒跪下。
直接在詩中把墨蹤名字禿嚕出來的楊硯青都想幹脆把酒壺掄自己腦瓜子上一了百了。
他娘的誰來捅我一刀!我特麽活不過今晚了......
“監丞大人。”歐陽祭酒的聲音忽然傳來夾着激動和沙啞,佝偻老人不知何時下了臺,此時站在瓜州書院幾個執事旁正盯着他們刷刷落紙,像是把楊硯青方才詩句全部抄記了下來。
“大人可是把仙人詩句全部背誦完了?”
歐陽祭酒一直未提最後一首詞中出現的“墨蹤”二字,反而特意強調了“仙人”,不知是否有意幫楊硯青解圍。
衆人見老夫子都不去提,想必也只是巧合,畢竟曹硯青酣暢淋漓誦出那麽多仙人詩詞,讓人不得不信,不得不佩服。
楊硯青木讷地沖歐陽祭酒點點頭。
歐陽祭酒随即一擡手,便聽身邊一個執事清了清嗓子,聲音卻依舊打顫,“回,回禀夫子,曹大人一共背了九,九十九首!”
話音一落,明月閣沸騰了,所有人竟不約而同站了起來,掌聲霎那雷動險些把樓頂掀翻。
而此時還坐在椅子上的只剩六人,分別是聽到“梅赤”藏頭詩還在抓心撓肺如坐針氈的梅刺史;氣得嘴角歪去耳後根的曹祭酒和用紫錫杖快把地面戳出坑的永虛和尚;癱在椅子上一直也沒坐起來,此刻又眼角淌淚的趙司業。
梅赤在桌檐上的手把桌面抓出了坑痕,烏黑睫毛擋住了一雙血目,倏地一偏頭,滿面肅殺,“幾時了。”
“回禀将軍,已是戌時了。”
墨蹤此時眼中瑩瑩閃光如将銀河倒錯其間,雖被繩索綁身卻又覺若釋重負一般,口中不停念着那一句,反複回味着那一句:青硯逐墨蹤,青硯逐墨蹤,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墨蹤的胸腔被熱浪填滿又哽咽了喉頭。
曹硯青啊曹硯青,只要你一句話,所有星火為你燎原。
*
曹祭酒最終還是從椅子上蹿了起來,一把抓過身旁侍從,“立刻去崇教寺看看,那小和尚他娘的是半道兒迷路了?”
話音才落,只見先前被蘭迦住持派走取《玉池雪蓮圖》臨摹本的小和尚已經半腳邁進大堂。
心裏終于痛快了的曹祭酒心說剛才讓曹硯青僥幸逃過一關,這次就算給曹硯青一百張嘴他也百口莫辯,這頓板子是挨定了!
曹祭酒興奮地一把将侍從推倒在地,跳着腳大喊了一嗓子:
“崇教寺的小和尚回來了!”
鼎沸大堂随着曹祭酒一個嗓門又猛地降了溫,擊節贊嘆毫不吝啬掌聲的節度使王也像才想起自己被曹硯青用假畫蒙騙的事,臉一拉又沉沉坐回了椅子上。
衆人見節度使王變了臉色,也都紛紛收斂表情停息掌聲,一時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幅畫上,為曹硯青捏了把汗。
雙手捧着臨摹本的小和尚在衆人焦急的注視下反倒不慌不忙走到了本寺住持面前,恭恭敬敬把畫卷遞到了蘭迦住持手中。
蘭迦和尚似欣慰地看着眼前小和尚點了點頭,随後拿着《雪蓮圖》也是不緊不慢走到了臺前,在大家目不轉睛的注視下緩緩展開了畫卷。
作者有話說:
胸沙萬卷愁,遮隐九天月,眉心一寸相思地,筆落成孤倚。
踏雪尋玉峰,精怪環伺狎,同游太虛無所懼,共蹑萬山巅。
冷墨燒青硯,青硯逐墨蹤,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啡枝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