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利用
利用
又是一次同鄉會,這回輪到寧夏坐東,拿了報社五元的稿費,不得請大家吃一頓。其實請不請都可以,但單長智都打了樣,她吃人家的時候欣然前往,不能到了自己就玩不知情吧。
這回的人,比上回還多,好在這個時候的物價很低,這麽些人五塊錢吃國營的館子不一定夠,百年老字號不用想,但在學校後街的家庭小餐館裏,盡夠了。
陸青芽是跟着單長智一塊去的,衆人都跟着叫嫂子,寧夏雖然早就知道,還是驚訝于陸青芽的速度和果斷。該出手時就出手,處上對象立刻風風火火昭告天下。
“以後我不在,你們找青芽也是一樣。”
在場都是智商在線的,明白這是單長智在讓度權力。
參與于小集體的人,應該都能理解,任何一個集體中,都會有一個最具有威權的人,成為領導者。這種領導并不是命令式的,更多的是一種大家的認可,甚至是習慣。
也別覺得一個小小的同鄉會,沒有意義,或是這種集體可笑。要知道,團結就是力量。
能坐在這裏的人,首先是大學生,都不用猜測,未來肯定有光明的前途。同鄉的身份,讓他們不可避免的,會産生交集。
需要幫忙的時候,同鄉就是天然的盟友。
“是是是,找不着大哥,就找大嫂嘛。”程希光開着玩笑,會說話的負責說話,不會說話的負責笑,相當融洽。
“單哥,你快看看這家夥,上火急的,長了一嘴疱。”
“這是怎麽了?在學校受欺負了?”單長智問道。
“唉,我媽病了,縣裏的醫院查來查去查不出毛病,我都快急死了。”事情還是高中同學漏給他的,想請假回去,家裏人死活不讓。
“你別急,一會兒把具體情況跟我講講,我看能不能給你找找市裏的醫生問問,不行轉到市醫院裏,我給你找個熟人。”
“太感謝了,謝謝單哥。”
Advertisement
“說什麽呢,都是老鄉。”單長智不讓他再說下去,“再說感謝的話,我就不管了。”
什麽叫人情社會,就是有事找關系,朋友托朋友。後世很多人生活在制度規範,法律條文健全的城市裏,感受不到一點點事都要求人的痛苦。
但在這個時候,沒有熟人,就是寸步難行。衙門難進,嘴臉難看,事情難辦,是切切實實的大實話。
後世是有錢人最威風,現在是在社會上吃得開的人最威風,不管什麽人什麽事,求到他這裏,給你牽線搭橋找人脈,幫了你的同時,你以後也成了他的人脈。
說的形像一點,就像一張蜘蛛網,蜘蛛居中織網,每一根絲都是他的人脈。需要的時候抽一根,但也不停在編織的更大更密實。
時間久一點,事情辦的多一點,蜘蛛自然就成了這張網上,說一不二的人。
單長智今年大三,明年畢業就要安排工作,他這種第一批畢業的大學生,基本能留京,也肯定是好工作。
只是上了班,怕就沒時間再操持同鄉會的事,當然要選個接班人,目前來看,肯定是自己的女朋友最合适。
程希光鼓動着寧夏朗誦詩作,寧夏連連擺手,“你們來吧,我不太行。”
雖然此時的氣氛,根本不會有人覺得尴尬,更不存在社死,但感受不同,她是真的适應不了。寧安悅的意識已經在她的腦子裏,摳出三室一廳來了。
“我來。”程希光連報紙都沒拿,竟然是全文背誦,那聲音裏澎湃的激情啊,都帶着顫音。
“好感動,太感人了。”
“好想哭。”
有人熱淚盈眶,有人聲音哽咽,唯有寧夏一臉尴尬且不失禮貌的假笑。
但她能理解這些人,為什麽有這麽強烈的共情。之前的日子過的太苦了,不光是物質上的,還有精神上的,現在放松下來,就極容易感同身受。
“寧夏準備什麽時候出詩集。”程希光問道。
“呃”被噎了一下的寧夏,愣住了,她什麽時候說過要出詩集。寫一首已經是趕鴨子上架,還詩集,她把腦袋抓禿也抄不出來啊。
單長智看了過來,“詩集?寧夏寫了多少首了,我跟學校出版社還挺熟的,你要是寫的多,我改天拿去幫你問問。”
大學生嘛,本來就是文化人,偶爾來了靈感,寫個十首八首,運氣好刊登個一首半首的,也就是讓人“哇”一下的程度,有點驚訝但不多。
但要是能出詩集,那就是另一個檔次,真正能被人叫作詩人了。
“寧夏跟出版社也挺熟的,是吧,我記得是叫時光出版社。”程希光說道。
“時光出版社,我好像有點印象,怎麽,寧夏有朋友在出版社上班嗎?”單長智問道。
寧夏放下筷子,感覺到了不對勁。
程希光不經過她的同意,就随意曝自己的料,也不是第一次了,上次在火車上,也是他忽然就報出自己的學校。
不是說這是什麽絕密不能說的事,但要明白,這是她的事,要說也該由她自己來說,程希光是她什麽人呢?
現在又是這樣,如果寧夏想說,早就自己說了,不想說是覺得沒有這個必要。
程希光搶着說道:“你們不知道吧,寧夏早就出版過小說,你們說不定還看過。”
寧夏的臉色已經很難看了,這局面是最讓人無力的。別人一沒打你二沒罵你三沒諷刺你,反倒是在替你揚名,贊美你,讓你想發脾氣都找不到理由。
“天吶,寧夏還寫過小說,到底還有多少驚喜啊。”
“是什麽小說,快說快說。”
大部分人感受不到平靜的水面下,正在泛起波瀾。
“就是東方快車謀殺案。”程希光揭曉答案。
衆人的驚嘆聲,可謂是連綿不絕。單長智都驚呆了,這本書他當然看過,可以說,今天在場的人,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人不知道這本書。
甚至當初,他們聚在一起,還讨論過一個下午,贊嘆作者令人驚嘆的技巧,以及引人入勝的劇情,還有劇情背後,需要一定專業知識,才能知曉的大背景。
他們還猜測過,作者是不是旅居大不列颠的華僑,又或者是曾經有過留學經歷的老教授。
任誰也不會想到,會是眼前這個有幾分瘦弱,年輕到過份的小姑娘。
更沒想到,作者會以這種形式,忽然的出現在他們面前。最熟悉的陌生人,莫不如是啊。
話題被程希光收攏過來,很快成為大家關注的中心。他一向都是個組織能力極強,極會凝聚人心的領導者。
寧夏冷冷看着,她早就知道的,不是嗎?在男人眼裏,對權力的欲望遠遠高于一切。為了達到目的,什麽都能出賣。
就像寧安悅的前男友,兩人一起創立自媒體公司,寧安悅負責幕後,男友負責臺前。拍攝的腦洞視頻,風靡全網,也為男友賺得了千萬粉絲。
有娛樂圈的人抛出橄榄枝,請男友去拍戲,比起當網紅,當然是明星的誘惑更大。不管寧安悅怎麽說服他,他們一起奮鬥,從視頻從網劇再到影視劇,穩打穩紮什麽都會有的,不要急于一時。
但男友哪裏肯聽她的,早被娛樂圈的繁華迷暈了雙眼。一心去當大明星,更是直接選擇和寧安悅分手,甚至都不願意再提起以前的經歷。
因為腦洞視頻,男友的粉絲都認為他是一個有才華有想法,更有演技的人。還在男友的暗示下,攻擊寧安悅的公司。
雖然當時寧安悅的公司受到巨創,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會證明一切。
寧安悅的公司招募新的演員,視頻質量一如既往的出衆,新人演技同樣擔得起大梁。
反觀前男友這邊,先是在娛樂圈小火一把,但把一切都曝光在聚光燈下,很快便能照出原形。
真實的他沒有那麽有才華,也沒有那麽幽默,粉絲開始發現,他們喜歡的是視頻裏那個幽默風趣腦洞奇大的角色,而不是他本人。
寧安悅的公司越做越好,從視頻站穩腳跟,開始制作小成本網劇,一集五分鐘,一拍幾十集,雖然圈裏人瞧不上,但依然是穩穩吸納粉絲,建立自己公司質量高于一切的形像。
等到寧安悅的公司,終于擠進娛樂圈,開始制作影視劇的時候。前男友已經徹底過氣,成為一個十八線小糊咖。
而此時的寧安悅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還被人扒出富家千金的身份,到了這個時候,前男友竟然有臉來求寧安悅複合,那副嘴臉,着實讓人嘆為觀止。
寧夏甩甩頭,将寧安悅的回憶從腦子裏甩掉。
程希光何嘗不是一個好學上進,有能力有才華,還能考上大學的大好青年。如果不是寧夏有利用價值,她可能也不會發現程希光的另一面。
畢竟看看現場的這些同鄉們,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是體會不出這種微妙感的。甚至會覺得,程希光和寧夏的關系和別人不一般,別人不知道的事,程希光都知道。又選在這個時候,替寧夏揚名,他們是一夥的。
寧夏意興闌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根本不是你想躲就能躲開的。
散場回宿舍,這消息就瞞不住了。恰好在宿舍的柳涵,正靠在床上看小說,聽到消息,将手裏的小說翻回去,就看到一手漂亮的鋼筆字所寫的贈言,落款正是寧夏二字。
這本書,是江川市的領導來平京辦事,特意送給她外公的,落款是作家的真名。她本來沒有在意,甚至都沒記住這個名字。這會兒一翻,真是巧的沒邊了。
她也佩服作家的巧思,但專業能力是一回事,人品又是另一回事,這麽有本事,不是一樣要攀附權貴嗎?
不然自己手裏的書是從哪兒來的,敬贈後頭可是明明白白寫着自己外公的名字加職位。呵,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