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翻譯
翻譯
寧夏思考片刻,“不是拒絕,我怎麽可能拒絕,而是……”
抓了抓頭發,她其實一直不太好意思說這件事,但她确實又是這麽想的。沒遇到肖教授的問題也就罷了,遇到了,就幹脆直說吧。
“我其實一直在翻譯這本書,但我能力有限,所以翻譯的過程不是太順利。”
寧夏赧然笑道:“我有個大膽的想法,想翻譯之後,看看能不能在國外的出版社出版。”
肖教授唉呀一聲,一拍桌子,“這就對了。”
寧夏“嗯”了一聲,什麽對了,對了什麽?
肖晨解釋道:“外公是不是忘了說,時光出版社的主編是我舅舅。”
“哦,對,我是忘了。”肖教授一拍腦袋,本身他沒把這層關系當回事,他知道寧夏的作家身份,還是從外孫這兒知道的,根本不是從兒子那頭知道的。
不過,翻譯這本書的想法,确實早就有了,還跟自己兒子商量過。兒子覺得有點冒險,一直在猶豫。
按後世的人看,這絕對是好事啊,怎麽會猶豫呢。卻不知道,他們肖家在前頭十年間受難,肖晨的媽還因此被離婚,就是因為他們家有海外關系。現在把出版社的書弄到海外出版,萬一政策出現變動,找起後帳來了,不是又得倒黴嗎?
但肖教授卻覺得,政策不會走回頭路,華國遲早要融入整個國際社會,這本書翻譯到國外出版,也可以讓外國人了解到,華國并不像他們想像的那麽落後和封閉,可以起到很好的交流作用。
寧夏消化了一下肖教授的想法,發現他們最終的目的是一樣的,但過程卻不同。
“其實我更希望,這本書以一個獨立的姿态,不涉及作者國籍和種族的情況下,在大不列颠出版。您的想法,是中譯英的形式,翻譯出版。”
“這有什麽不一樣嗎?”肖教授不理解。
肖晨卻理解了,“外公,寧夏是不希望受到歧視。”
Advertisement
肖教授笑了,擺擺手,“你大可不必這麽想,我早年間在大不列颠留過學,遇到的都是非常友善的人。”
寧夏笑了,她完全相信肖教授說的是肺腑之言。畢竟他留學,去的是大學,可能還是非常好的大學。
那個年代,大不列颠能進大學受教育的,也多數出生于權貴士紳家庭,再不濟也是中産,人家從小接受的貴族教育,就是見誰都很有禮貌,讓你看不出他真實的想法。
況且,那個時候,包括現在的華國,是弱小到讓一般人會感覺到同情的落後國家。對一個沒有威脅的,弱小的國家來的留學生,展示一下友善,讓他回國傳播我們的發達和高素質,有什麽不好嗎?
“我相信你遇到的,一定是非常好的人,但我也相信,華國的外交官在米國被警察羞辱跳橋自殺的事,也是真的。”
“那是解放前的事了。”肖教授忍不住辯解道。
何止是解放前,那都是清朝時候的事了。
他倒是沒解釋大不列颠和米國是兩個國家,就連他自己也認同,所有的白人國家,對非白人國家的态度,幾乎是一致的。
“我們确實換了新天地,但他們沒有啊。您能保證每個人,都和您的同學一樣,有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高尚情操嗎?”
寧夏是不相信的,而且,她還有後續的想法,所以最好能直接在國外發行,隐去自己的國籍和身份。
“就算你的想法成立,但國內的出版擺在這裏,發行量還這麽大,怎麽可能瞞得住?”肖晨指出一個最大的漏洞。
寧夏抿了嘴笑,笑了好一會兒才擡頭,“他們不會發現的。”
沒有解釋為什麽,但在場的都是聰明人,不用解釋也明白寧夏的意思。
因為你不重要啊!
你們國家的小說哪本暢銷哪本寫的是什麽,與我們何幹?
打個不一定恰當的比方,你能說出幾個歐美國家出名的小說家的名字嗎?
肯定可以對不對,這個那個國家的,這個時期那個時期的,簡直是信手拈來,不光是作家名字,還有代表作,甚至能現場寫出代表作的觀後感。
但是,你能說出非洲任意一個國家,任意一個出名的小說家的名字和代表作嗎?不是那些跑到歐美國家出名的,而是指就在本國出名的。
我想,不用上網查詢能說出來的人,應該不多吧。
肖教授明白了,自嘲道:“現在的孩子,到底是不一樣了,很有自己的想法,不錯。”
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哪怕是錯的,以後知道了,才會記得更牢。
曾經有人天真的以為,如果年輕人永遠不犯錯多好,就走在老一輩總結過的,最正确的路上,如果能做到,人類說不定已經開始外星移民。
但是有沒有一種可能,如果年輕人永遠不犯錯,只聽老一輩的,那我們現在還在石器時代狩獵呢?
第一個想到種植谷物的人,第一個想到家養牲畜的人,第一個想到去抗争大自然災害的人,難道不是老一輩眼中出格的行為嗎?
肖晨則是好奇,“那你打算怎麽實現。”
一是翻譯的難度,他們才上大一,就算畢業,也不是人人都能達到翻譯小說如同母語的水平。二是在國外出版,現在的人出國有多難,郵寄的話,人家一看就知道你的國籍。
當然,如果不卡時間,還是有機會的。他們既然是英語專業,畢業之後的工作肯定與之有關,出國的機會應該是有的。
果然,寧夏一攤手,“目前只有這個想法,還在找實現的機會。”
肖晨歪頭笑了起來,肖教授沒笑,反而開始認真思考可行性。
“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性,你翻譯的成果呢,方不方便讓我看看。”肖教授說道。
“您不說,我也想向您請教,确實有很多難處。”寧夏很不好意思,寧安悅是學過英文的,而且口語還不錯,簡單的書寫和翻譯也行,但翻譯小說,肯定是不及格的水平。
不過有一點,寧夏繼承的是寧安悅的記憶,以及因為她的記憶和三觀而對事物産生的自然的看法和觀念。
她是可以随便翻閱的,就算寧安悅現在活過來,對自己做過的事,都不如寧夏熟悉。
你能記得十年前看過的小說嗎?別說十年前看過,你自己十年前寫過的小說,都不一定能記得。但寧夏卻可以通過翻閱記憶,得到一模一樣的複制品。
所以,寧夏的英文水平,還要比寧安悅稍高一點,這才是她敢下手的底氣。不過在翻譯的過程中,寧夏發現底氣歸底氣,洩氣也是真的洩氣。
什麽都不懂的時候,以為會了就是會了,等真的懂了,才知道,從入門到精通,中間那一段,說是天塹也不為過。
等到寧夏再次出現在肖教授面前,放下自己這些日子的翻譯成果,教授讓英子陪寧夏玩一會兒,自己架上老花鏡,捧着筆記本就往屋裏去。
寧夏就在客廳和英子小聲說話,“你真打算當一輩子保姆?”
英子見寧夏提起這件事,臉頰通紅,期期艾艾道:“我在學的,就是比較慢。”
寧夏嘆了口氣,英子一開始确實在認真學習,高考是沒戲了,要是能學好英文,以後也有個吃飯的本事。
可是住進肖教授家,包吃包住還有工資,肖教授為人又好,從來不苛責她什麽,這股勁自然就懈怠下來。
其實,看別人努力都是咬着牙怒其不争,但真輪到自己,可能三天就得擺爛。不然為什麽追星的這麽多事業粉,看別人搞事業都是容易的,輪到自己,六點起床都得罵娘。
但寧夏在寧安悅的記憶裏知道,平行世界就算再多不同,大體發展情況還是可以參考的。
未來的華國,只會越來越好,發展速度驚人,就算英子不能成為成功的精英人士,至少也要有,在大城市立足,養活自己的水平。
“我比不上你。”英子坦然承認,但她并不理解,如果繼續下去,未來的兩個人,會天差地別,而這份距離足以絞碎所有友誼的基礎。
“算了,我也不是勉強你,不管什麽時候,我都在。”寧夏抱了抱英子,按納住好為人師的強烈表達欲,她是朋友,那就做好一個朋友該做的。
英子繃得緊緊的臉,終于松馳下來,她很怕寧夏罵自己不上進,暗暗發誓,還是不能放棄學習,多少要學一點才行。
“寧夏來了。”肖晨過來了,得知寧夏今天拿手稿過來,也想先睹為快。所以,特意過來,想征求寧夏的同意。
“肖教授在看呢,錯漏的地方肯定很多,我不介意,就當是共同進步。”書寫出來就是給人看的,翻譯出來也是給人看的,寧夏當然不介意。
說話間,肖教授走出房間,整整一個下午,寧夏都是在學習中度過。想将一門語言,學習到和母語一樣的程度,如果沒有環境可以利用,天賦和努力缺一不可。
“你是個有天賦的孩子,入學之前,沒少學習吧,大三的學生也不過就是個水平了。你也足夠努力,但語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期的,堅持的學習。”
可能是看到寧夏的學習态度良好,不帶一絲勉強,開口道:“你要是願意,周末可以到我家學習。”
“真的嗎?”寧夏眼睛都亮了,不誇張的話,就今天短短一個下午時間,就已經讓她獲益良多。
很多她以前思考良久,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都找到了解決思路。如果能每周都來,提高的速度會快得多。
說不定,她能在大學期間,就實現翻譯自己小說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