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 7 章
農場的醬油廠,用的是傳統古法釀造法,一缸醬要發酵至少半年,村裏人吃的都是抽出來的第一道醬油,也叫做生抽。
這邊普遍喜歡吃生抽,加上還是古法釀造,路過醬油廠時,那味道濃郁十足,香得很,用來拌粥就很好吃,
不過醬油比起其他的調料就要貴多了,提一壺醬油要吃一個把月,每天用的都很省,炒菜是不舍得加進去的。
只有煮肉才舍得加一點。
肥肉相間的豬腿肉并不需要多加豬油燒鍋,等鍋一幹,方應禮就把切好的豬肉放進鍋裏。
啪啪……滋滋……
大竈鍋冒氣白煙,鐵鍋裏的肉在熱度的刺激下跳了跳,沒過一會就有豬油香飄出來。方應禮簡單翻炒,等白肉裏的豬油控出來一部分,就可以倒入半勺醬油半勺粗鹽。
有醬油跟粗鹽加進去,濃濃肉香味更上一層樓。
方應禮看肉塊泛起醬油色的焦黃,就知道這肉熟了可以吃,立馬蹲下身把多出來的柴火撈出來,在石板空地上拍拍,等上面的火熄掉,放回到旁邊剩餘的柴火裏。
走道堆放的幹柴不多了,看來這兩天得上山一趟。
如此想着,方應禮從櫥櫃裏翻出個看起來還算幹淨的盤子裝肉。
方應禮端着肉進前堂的時候,牛娃早就不讓周慧岚喂他吃雞蛋而是眼睛發亮地盯着方應禮看……
嗯,準确的來說是盯着方應禮手中的肉。
太香了。
他不想吃雞蛋,想吃肉肉了。
Advertisement
牛娃果斷抛棄眼前的雞蛋湯,歡快地跑到方應禮面前:“爸爸…… 爸爸……肉、肉肉……”
方應禮:“等小叔跟小姑回家再一起吃。”
小孩子舔舔嘴唇,依戀不舍地爬上椅子盯着放到桌子上的肉,但聽到方應禮這麽說,乖乖地趴在椅子上看着,沒有動手去碰。
瞧着小孩不停地吞咽口水,方應禮滿意地笑起來,兩老把小孩子教養得不錯,而後他就轉過頭去看周慧岚。
周慧岚本來帶着笑的看着牛娃,忽然感受到方應禮的視線,還愣住了一下,不明所以地跟着他四目相對。
方應禮見她有反應,立即眨眼睛。
周慧岚:“……”
方應禮接着“咳”一聲,擡起手指向桌上的肉。
周慧岚明白過來:“……”
敢情是想要讓她誇?
這也太幼稚了吧。
她有點說不出口地移開眼睛,不想搭理方應禮。
方應禮不樂意了,他都明示得這麽清楚怎麽還沒反應過來,難不成還要他直說?以前舍友都不用他等,都是從他做飯一直誇到把飯吃完,還要再誇一遍。每次他都被誇得很開心,他最喜歡的就是有人誇他做飯。
要不然誰會去做飯!
唉,周慧岚這表現,看來他今天是得不到誇獎了。
“你別看了。”周慧岚被他灼灼的目光看得十分不好意思,現在這目光不僅熱烈,還帶了一股幽怨,比隔壁村的寡婦看人的眼神還要滲人,她都覺得自己不誇一句良心要受到譴責,她深深吸氣,“你做得真不錯。”
方應禮幽怨的眼神陡然轉變,心情頓時愉快起來。
屋內氣氛融洽,方應禮收回炙熱目光,對着她說道:“我去接同路巧娥。”
周慧岚:“好!”
她迫不及待想讓方應禮離開一會。
心髒撲通撲通地猛跳,誰能受得了,反正她不行,她頭皮都麻掉了。
.
紅湖小學十一點半放學。
現在十一點四十分左右,距離放學過去十分鐘了,平時這個時候兄妹兩早跑回家,今天他們在等大哥方應禮來接。
有位老師走出來,看到他們站在學校大門牆角邊遮陽,過來問:“你們怎麽還不走?”
方同路:“楊老師好。”
方巧娥跟着喊:“楊老師好。”
楊欣點頭,靜靜地看着他們不說話,身上屬于老師的威嚴氣息不言而喻,學校裏調皮的學生都很怕她。她教的是二年級跟三年級的語文課,方同路跟方巧娥在讀二年級,正好是她的學生。
方同路回答她的問題:“楊老師,我們在等大哥。”
“你大哥醒來了?”楊欣語氣中帶上了關心。
“嗯,昨晚就醒過來了。”方巧娥歪着頭看向楊老師,臉上帶着喜悅的天真,小女孩紮着兩個羊角辮,晃動腦袋的時候小尾巴跟着搖起來。
楊欣還是很喜歡這個小女孩的,比她女兒大三歲,但是看着并沒有比她女兒高多少。
她女兒在家由她媽媽帶,她媽媽帶孩子很厲害,小孩子在她的手裏基本養得白白胖胖的,她兒子現在五歲就很胖,她都想要讓她兒子減肥了。
但方大力覺得孩子胖一點好,怎麽都勸不動,暫時就不打算管了。
方應禮跟他方大力是同個生産隊的,平時關系也不錯,能醒來就好,她問了幾個小問題之後,又将問題轉回到最初上面:“他怎麽還沒來?”
“來了來了!”
方應禮小跑着過來。
出門後,他才想起來學校是十一點半放學的,家裏沒有鐘表,但學校有鈴聲,剛剛他在炒肉耳邊聲音比較大,錯過學校鈴聲了。
他遠遠就看到方同路跟方巧娥旁邊站着個人,小跑走近,就知道這人是誰。
方應禮禮貌地笑道:“楊老師好。”
楊欣“嗯”地點頭,表情淡淡地問他身體怎麽樣。
方應禮:“都挺好,明天就能去上工。”
兩人沒有多聊,楊欣的背影很快就從視線裏消失。
方應禮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對着方同路跟方巧娥說道:“抱歉哈,我剛沒聽到鈴聲,不知道你們放學了。”
方同路湊過來,鼻子翕動,幾秒後震驚:“大哥今天炒肉?”
“啊?”鼻子這麽靈?
方應禮覺得方同路鼻子好靈,這麽點味道竟然都能聞到。他沒想到小孩子許久吃一次肉,對肉味很靈敏,加上今天做的是醬油炒肉,那個味道就更香更持久。
方應禮身上的肉味并不算很淡。
方同路聞到了,方巧娥湊過來自然也聞到了,兩人飛快地喊着趕緊回家,他們現在肚子好餓,都想快一點回家吃肉。
不過等他們到家,方同路跟方巧娥吃了一塊肉後就再也不動筷子去碰那盤肉。
他們以前都是每頓吃一塊肉,剩下的留給大哥跟爺爺奶奶吃,第二天如果還有剩的,他們就還能再吃一塊。
但……
方應禮不想讓他們繼續保持着這個習慣。
他拿着筷子去夾肉,在方同路跟方巧娥,還有跟着停筷的周慧岚的碗上都放上一塊肉。
周慧岚沒想到自己也有。
方應禮也不看她,自顧自地吃起粥,白粥配醬油炒肉說實話真的不好吃,哪怕他已經有兩頓都是光吃稀粥,還是覺得這肉太肥。周慧岚為了能吃到更多油水,專門挑的是七肥三瘦的後腿肉,他還沒吃過這麽肥的肉。
吃了兩塊,他就不再動那盤肉,吃掉兩碗粥,他去盛了滿滿一碗蛋花湯。
總算是吃到一頓飽的,方應禮心裏還算滿足。
.
下午還有兩節課,這次方同路不讓方應禮去送他們上學。
因為他聽大哥跟嫂子聊天的時候,聽到大哥等會要去菜田那邊,菜田跟學校是兩個方向,如果大哥要送他們去學校,就要多走一裏路。
方巧娥雖然很想讓大哥繼續送她去學校,但被方同路瞪了一眼後,就不敢再提。
于是,方同路跟方巧娥是自己去學校的。
他們平時都是這麽來的,方應禮并不擔心,只叮囑他們放學要早點回來,不要去後山玩。
後山就是原身爸媽出事的地方。
最近幾天都沒人去那裏,但他還是不放心地提醒幾句。
兩個小孩出門上學,家裏就剩方應禮、周慧岚跟牛娃,周慧岚在陪着牛娃玩用稻草折的小蜻蜓,看着周慧岚比他心靈手巧,更加會哄小孩子。
午時的太陽光進到前堂裏,沒有風扇更沒有空調,初夏的農村開始燥熱起來。方應禮讓周慧岚跟牛娃去裏屋玩,那裏陰涼,坐着比較舒服。
讓周慧岚帶小孩去裏屋是有原因的,方應禮剛醒,下午肯定有人上門來問東問西,周慧岚剛嫁過來不久,很多人都不認識,還有一些人……想到之前傳着的緋言緋語,他眼神冷了下來,現在沒時間處理,不代表他真的不介意這件事。
于是出門前,他特意關了前堂走道的門。
走時,把家裏的鋤頭跟竹籃子一起帶走,還有一頂草帽。
草帽戴上,按照原身的記憶,方應禮步伐加快不少,他穿越到這裏來,并不了解這邊的風氣。所以一開始接收到記憶時,還為八字硬克死雙親老婆這件事感到震驚。
這半天接觸下來,他覺得有這樣的風氣好像也正常?
這邊教育落後,連中學都沒有,唯一的中學在路東農場,村裏目前在路東中學讀書的學生不多,十根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
大多數人都跟原身差不多,讀到小學五年級畢業就不再讀書。
原身讀書時間不算太晚,小學五年級畢業的時候是14歲,還不到16歲上工的年紀,當時原身的爺爺家有牛,他堂哥比他大五歲,早過了放牛的年紀,所以原身放了兩年的牛才去的生産隊。
這期間,原身學到不少東西,他還跟爺爺上過很多次山,認識不少的中草藥,這個時候的野生草藥能賣錢,價格不貴,但不好找。可是能挖到的都是錢,誰都想去挖。
他不用上工,有大把的時間,最厲害的時候挖到的草藥能賣到五塊錢,不過大多數都是幾角一塊的。那段時間,家裏的生活條件好上不少。
可惜不是天天能去挖草藥的,有時候一天都挖不到一根。
草藥是論斤收購,大多數時候都是攢個一星期去農場那邊,買給那邊一個叫做“陳二”的賣貨郎,他挑着擔賣雜貨跟針線之類的小物件,會收購碎布料跟草藥,去鎮上倒賣給中醫診所,賺個差價。
如果能去鎮上就好了,鎮上工作機會多,以方應禮目前的水平來看,想要找到個工作應該不難?
方應禮不是很有信心,這個時候是吃關系戶的,原身在鎮上一個親戚都沒有,他還沒有學歷,77年恢複高考的時候更是跟他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今年的高考時間已結束,成績都出來了,不過也跟他沒有任何關系,哪怕是明年的高考,方應禮想去參加也參加不了。
所以想要從高考考上大學改變命運這裏入手,對方應禮來說比登天還要難,他可以直接放棄這條路了。
至于做生意,不在方應禮的考慮範圍內。
一是家裏這麽窮,剩下的兩塊三毛錢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花完,二來他們家還欠着陳嬸子10塊錢。
他好像記得方大力說過他老婆現在教學工資每個月有40塊,但農民是掙不到這個錢的。原身媽有時候做小工,給別人建房子時搬磚,每天有一塊五毛錢。
但不是天天都有,一年幹不到幾次。對于他們來說一年掙到10塊錢就很不錯。
普通人家每年會在生産隊裏分到糧食,所謂的“人七勞三”說的就是上交公糧後,剩餘的三成按照工分來算。
但分下來的糧食其實并不是很多,滿打滿算,每天分不到一斤糧食,這還是有工分的才能分到糧食。
原身家就只有他跟他媽有成年人計算的工分,弟弟妹妹還有牛娃是沒有的,只有補貼份額。
弟弟妹妹現在年紀大,吃的糧食并不算少,加上自家田地每次産的差不多兩百公斤糧,扣掉稻谷加工環節損失掉一部分,每年不過增加三百多斤。
所以,原身家的糧食一直都是緊巴巴的。
好在還有0.2畝的旱田,平日裏煮粥少加點米,多放點其他青菜進去,也能填飽肚子,就是更容易餓。
除此之外,原身家并沒有其他多餘的收入來源。
想要靠着目前的狀況改變命運,是絕對不行的,方應禮想通這一點,什麽宏偉大志已經抛到後腦勺了。
還不如走一步看一步,先把旱田裏的情況摸清楚,明天去公社報道,努力把這次的工分補齊,接下來再琢磨着怎麽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