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 97 章
難得來趟紅湖村,方應禮先後去了方大力、陳嬸子和方富強的家裏,将帶來的東西送了送。因時間問題,每一家都沒多待,簡單地聊幾句閑話,再說一下明年新春的打算。
回到自家的小破屋子,方應禮手中多了不少東西,皆是鄉下裏種的蔬菜瓜果,還有雞蛋鴨蛋,堪堪裝滿三輪車。
來時三輪車裝了不少東西,回去依舊是滿載而歸。
方應禮立即把三輪車的菜筐搬下來,放到了夜裏露水落不到的地方,提着一籃子雞蛋鴨蛋的走進廚房。
将籃子放下來,他跟周慧岚說話,蔬果太多吃不完,可以送給左鄰右舍,還有在鎮上認識的同事朋友們。
但雞蛋鴨蛋這些,用的地方多,消耗的量也大,根本不用擔心吃不完。
“我跟魚老定了一盆烏鳢,正好這些鴨蛋能用來打魚丸。”周慧岚撸着袖子,笑眯眯的說。
“打魚丸?”方應禮挑眉。
周慧岚抿嘴笑,端着個空的木盆,對他說:“你忘了?條件好的話,過年的時候打的魚丸要送人的。”
方應禮:…………
與其說是忘了,還不如說是完全沒想到這茬。
時下很多奇怪的習俗,且每個地方不同,哪怕是隔壁村,都會不一樣。譬如原身的前妻是本村人,哪怕她早早過世,這門親戚還是要走的。不過方玲的娘家人丁少,只有個弟弟,後來弟弟娶了個媳婦,是武臨鎮人,于是帶着兩老舉家遷到武臨鎮。
方應禮穿過來這麽久,至今沒碰到過對方的家人。
但禮不能廢,方玲的弟弟是牛娃的親舅舅,外公外婆也還在,過年的時候依舊要走親戚。方應禮記不住,但周慧岚卻記了下來。
本來她是沒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還是阿翠姐休假前跟她說起這事,她說起來是繼母,這些事也要操心的。
方應禮頓時有些許心疼她起來,拉着她的手捏了捏,道:“打魚丸的事我來,你今天也忙了這麽久,先去歇會。”
周慧岚不以為意:“你會打魚丸?”
“可以學。”方應禮直言。
不會的東西太多了,他總不能什麽都丢給周慧岚處理吧。
而且那麽大一盆烏鳢,裏面有五條,每條足有四斤多重,算下來就要有二十來斤。這麽多魚,光是刮魚肉就要花費不少時間。
臨近過年天氣沒那麽冷了,但也有十來度,雙手總是泡在冷水裏,幾個小時難免凍得僵疼。
方應禮替她揉了揉冰涼的手掌,推搡着她去客廳休息。
周慧岚拗不過他,只能是交代了這些烏鳢怎麽處理。他是會處理活魚的,剔除魚刺,刮出魚肉還是第一次。
開始時,方應禮的速度很慢,到後面下手的速度越來越快,快準狠,一拍一劃一刮,将主要的魚骨完美剔除,接着刮下來的魚肉放到木盆裏。
全部的烏鳢處理好,方應禮端着它回廚房。拿出木杵,像是舂稻米一般,先打上雞蛋攪和均勻,再一邊加入面粉,一邊用木杵舂成魚糜狀。
舂出來的魚糜做成魚丸,要比用菜刀剁的還要彈滑爽口。方應禮不讓周慧岚忙,周慧岚卻不會真的閑着不管。
在他處理着魚肉時,她就進到廚房裏燒水,等魚糜舂到要求的黏度,就可以擠着下到開的燙水裏。
大拇指與拇指擠出的魚丸肉刮到水中,沉澱到半中,又漸漸地浮起來。
周慧岚将浮起來的魚丸撈出來放到一旁,這樣的魚丸只有九成熟,想要耐放,還需要再燒開一次。
魚丸要送人,就不能等到初一初二這兩天,當天做好的魚丸,方應禮騎着自行車去到武臨鎮,牛娃的外公家。
家裏沒電話,通訊不方便,方應禮去武臨鎮并沒有提前告訴那邊的人。
等到武臨鎮的時候,他回憶着之前接收原身的記憶,想起來方玲的娘家搬到哪裏。騎着自行車在街道裏穿行十幾分鐘,車輪終于在一家房門前停下來。
方玲的父母都在,方應禮的忽然到來,在他們的意料之中,往年也是大差不離的時候,不過今年方應禮二婚,給他們的外孫找了個繼母,他們一開始還很擔心外孫在那邊過得不好。
但一直沒有壞消息傳過來,他們漸漸地就沒再怎麽注意這邊。
畢竟方玲的弟弟也結婚生子了,他們兩老要照顧孫子,還要做工,平日裏也是忙得腳不沾地。
兩人的年紀都不小,年輕的時候勞累多,如今五十來歲的人,瞧着頭上不少白發,像是六十多歲的老人。
看到方應禮都很高興,等看清方應禮帶過來的東西,明顯地吓了一跳。方應禮左手提着一籃子的新鮮魚丸,天氣冷,送過來已經沒有熱氣,可聞着味道很鮮,不用想都知道是今天剛做好的。另外的右手還提着籃子蔬果,都是水靈靈的,瞧着像是在地裏新摘的。
“怎麽帶這麽多魚丸過來?”方玲的母親輕蹙着眉。
打魚丸可不便宜,這麽多的魚丸,少說也要不少錢,都夠一家人半個月的口糧。
“你現在也不容易,還要養家,要養弟弟妹妹。”她想着什麽,又說了幾句,“聽說你們現在搬到了泊山鎮,在鎮上的開銷可不是村裏能比的,每個月少說也要花掉幾十塊。”
“你每個月的工資可還夠?”
方應禮面帶笑意地說:“夠的,媽你放心,我心裏有數。”
“最好是有數。”方玲的爸爸突然開口,之前女兒在的時候,他對這個女婿很滿意,但現在情況不同,他難免有別的打算,便問,“牛娃現在也要四歲了,可有打算過年後,去鎮上的幼兒園讀書?”
“要讀,已經聯系過園長,園長讓我開春後,帶着嘉嘉去幼兒園看下。”方應禮說着,就跟兩老說牛娃取名字了,現在叫方元嘉。
作為外公外婆,知道明年開春外孫就可以去讀書了,還取了這麽一個好聽的名字,他們還是很滿意的。
沒聊幾句,客廳裏的人聽到屋裏睡午覺的小孩哭着醒過來了。
方玲的母親去到屋裏将兩歲的小孩抱出來,一邊哄着一邊跟他說面前的青年是誰。小孩子哭得眼淚嘩嘩,抽泣着看着方應禮,他還不會說話,但兩顆圓溜溜的大眼睛似極了牛娃。
看來牛娃的眼睛遺傳了他媽媽,不由的,方應禮對這個侄子有些喜愛。從記憶裏知道的,當初孩子出生,原身還親自過來一趟武臨鎮送過禮。
這會,他在口袋裏摸出來了十塊錢,塞到孩子的懷裏。
“哎呦,這怎麽使得。”
兩老不同意,但拗不過方應禮的措辭,這是給孩子的紅包錢,要收的。
只是以往別人的紅包錢少的話就五毛錢,多的是一塊兩塊,還沒見過出手就十塊錢的,着實将兩老給吓到。
但既然是給小孩的紅包錢,他們不收也不行。
時間不早,兩老想要留方應禮在家裏吃飯,但回去還要騎一個半小時的自行車,他就拒絕了兩老的好意。
除夕這天。
一大清早全家人早早的起來,簡單的吃了頓早飯,方同路方巧娥兩人在書桌前練習了一個小時的毛筆字。
這天要洗頭洗澡,除穢迎新。
方應禮将提前準備好的松樹葉、柏樹葉、艾草放在鍋裏熬煮,加入清水,讓孩子們排隊洗臉洗頭。
晌午兩點,家裏的小孩全都洗好澡,換上今年新做的棉衣。方巧娥把之前不舍得戴的蝴蝶發夾拿出來,給自己紮兩條發辮,對着鏡子,将發夾夾在頭頂的位置。
她穿着的是酒紅色帶橙色格子的新衣裳,再穿上嶄新的棉鞋,踩在地板上腳感軟軟的,暖暖的,特別的舒服。
從屋裏出來,她就看到小哥方同路也換好了新衣服,是湛藍色的對襟上衣,小哥長得好看,如今還養白了起來,周身都是沉穩的氣質,瞧着真好看。
接着牛娃也被方應禮抱了出來,牛娃年紀還小,他的新衣服也是酒紅色的,穿在他的身上,看着就像個漂亮的福娃娃。
方應禮看到方巧娥也是一愣,走過去揉了揉她的腦袋,小姑娘的眼睛又大又黑,明亮清澈,一眨不眨地看着面前的方應禮。
“大哥,我剛紮好的頭發!”
回過神來,方巧娥驚呼地捂住腦袋。
“好了別鬧了,你也快去洗頭洗澡。”周慧岚抱着髒衣服從衛生間裏出來,看着他們笑說。
她走到方巧娥的面前,看着她頭頂的紅色蝴蝶發夾,誇贊:“咱們巧娥越長越标志,越好看了。”
方巧娥被嫂嫂誇得滿臉通紅,支吾着害臊跑回到二樓的房間。一到房間裏,她紅撲撲着臉頰地坐到桌子前,忍不住地去照鏡子。
看着鏡子裏的自己紅透的臉,臉色更加羞紅起來。
方應禮看着她跑開了,對着周慧岚打趣地說道:“長大了,變得比之前更加的臭美。”
周慧岚聞言,嗔他一眼。
方應禮湊過來看了看她,發現周慧岚沒有換上新的衣服,外面還是套着半久的棉衣,洗好的頭發吹幹了垂放在身後,烏黑的發量已經長到腰.臀位置。
他問:“怎麽不穿新衣服?”
周慧岚輕聲說:“晚上還要做年夜飯,要是弄髒了後面還怎麽穿?”
新衣服是要連着穿三天的,若是在除夕這天就弄髒了,初二的時候還要回娘家,她總不好穿着半久的衣服回去。
方應禮了然,對她道:“等我一會兒。”
他放下懷裏的牛娃去到屋裏。
少頃,他手中拿着個小盒子走出來,将盒子遞過去給周慧岚。
“發工資的時候給你買的,但想着是給你的新年禮物,就沒急着拿給你,你看下。”後面幾個字,方應禮不自覺的壓低了聲音。
他一瞬不瞬地盯着周慧岚的臉看,內心裏比他表現出來的要緊張得多。
在看到周慧岚不是皺起眉,反而是舒展着眉梢露出明顯的笑意之後,他緊張到怦怦跳的心髒,終于緩和過來,也放松了下來。
周慧岚打開了盒子,裏面放着個手工古法銀镯,精致素淨,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有幾十克的重量。
雖然只是銀镯子,比不上黃金,但對于身上沒有戴任何首飾的周慧岚來說,對這銀镯很是喜歡,拿在手中仔細地看了許久。
方應禮看着她遲遲不說話,欲言又止。
周慧岚挑起眉梢,悠悠笑着望着他:“怎麽忽然送銀镯給我?”
“你可喜歡?”方應禮沒正面回答。
周慧岚臉頰微微紅了一瞬:“還行吧。”
方應禮不信,盯着她看了好幾秒,直接把她看得嗔羞的瞪了他一眼。方應禮便知道她是真的喜歡,就沒有拆穿她那句“還行”的話。
“我給你戴上。”方應禮道。
他選的五十八的圈口,周慧岚的手腕細瘦,不費什麽力氣就戴了上去。銀镯在日光下閃爍着銀白色的光,襯得她手指細長,帶着繭子都難掩好看。
方應禮默然,幾秒後,他捏着周慧岚的手,輕聲說:“給你買的護手霜要多擦。”
“嗯。”周慧岚抿着唇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