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買買買

買買買

沒在農村待過的人,是無法理解蘇欣對馬桶執着的。随着天氣愈加炎熱,旱廁就更加恐怖。蘇欣每每去一次,随後都要留下很久的心理陰影。

但是馬桶呢,又是只有老李氏和蘇老頭這樣年紀大的人用,年輕人,包括更小一輩的就沒有了。

再有一點,村裏的木匠不會。

于是下溪村有馬桶的,不是自己成親帶過來的嫁妝,就要花錢去鎮上買。

只要花錢買的,莊戶人家誰會肯随便花錢?

只能蘇欣自己趕緊安排上了,而且只買一個還不行,要買兩個。用一個的時候,另一個還能晾曬消一下毒。

家具店在另一條街道,這一次兩人拐進了另一條街。家具店面積占地面積廣闊,蘇欣和蘇老二不用怎麽找,就一眼看到了。

他們先大致的在裏面逛了一圈,蘇欣驚喜地發現這家店還家用織布機。

她在織布機面前停了許久,觀察着家用織布機的大小還有原理。這架織布機長一米五,寬一米二,高足有一米八,光是擺在家裏,就需要不小的地方。

根據夥計的介紹,這架織布機使用熟了,一天七八尺布是能織出來的。買織布機做嫁妝,是做好不過。

這是把蘇欣當成來看嫁妝的了,蘇欣沒有解釋,蘇老二卻聽得入神,心說如果不錯啊,如果家裏有織布機,以後就可以家裏自己做了。

正在心裏換算的時候,蘇欣已經對織布機失去興趣,去看了別的家具。蘇老二湊到她身旁道:“欣娘,你、你不買?”

“買什麽?”蘇欣有些不明白。

蘇老二回頭看那家織布機,蘇欣這才明白自己剛剛的舉動讓蘇老二誤會了,解釋道:“爹,一天才織七八尺布,一個月也不過兩三丈,一匹布要兩三個月,我們今天買布你也看到了,一匹粗布像府城那邊的才十五文一尺,咱們自己織的,估計一匹布最多一吊錢。”

兩三個月就有一吊錢!蘇老二口拙,心裏不覺得這算什麽事。織布是女人們的活計,女人以前最多養雞養豬賺點口糧,現在多了一分收入,也是很不錯啊。

Advertisement

蘇欣卻看不上,說:“爹,這只是織布,咱們家現在哪有空屋子放織布機?有了織布機是不是要紡線?咱家的田地還有地方種棉花嗎?爺,肯定不同意。”

蘇老二一聽,連忙閉嘴了。

家裏田少,每畝要種什麽都有定數,佃地主家的地呢,人家收租子,還是要糧食。

像他們用到棉花,也就是棉被和棉襖這兩樣,但是這兩樣做好了,節省一點,能用好多年,真沒有自己種的價值。

打消了蘇老二對于織布機的執着,蘇欣先訂了兩個馬桶,接着又拿了臉盆架子。天地可鑒,現在蘇欣早上洗臉,要麽把盆放到竈臺上,要麽就只能蹲着洗。

竈臺他家也做得簡陋,臉盆只能放半邊,稍微碰一下,臉盆就要摔在地上。

蘇欣倒是還想買其他的家具,奈何他家就那麽點大,買了真沒地方擱,其他的只能放棄。結賬的時候,蘇老二還詫異了一下,這次欣娘買這麽少!

“馬桶一個四百文,兩個便是八百文,臉盆架一個七百文。客官,見您面生,想來第一次來光臨小店,送您一把馬桶刷子,誠惠一千五文!”那夥計唱道。

蘇欣覺得古代店鋪做生意也花式想吸納新顧客,不過送的東西倒也實惠,笑着付了賬。

說好了東西先寄存家具店,蘇欣又帶着蘇老二去了雜貨鋪。她選的是樂豐鎮最大的雜貨鋪,進去之後,蘇欣只一樣一樣細看,蘇老二就被琳琅滿目的東西給看花了眼。

蘇欣拿了兩把剪刀,一大一小,小的是給茉莉帶的,這樣她就能有自己的繡花剪刀了,大的則是給吳氏的,家裏的大剪刀都壞的不趁手了。

自己從系統那兒的繡花剪,小巧卻不适合做家務。

到玩具那一塊,蘇欣把三娃子惦記的帶顏色的陀螺拿了兩個,之後看那魯班鎖覺得有趣,又拿了兩個樣子不一樣給三娃子,最後像雞毛毽子、小木劍這樣的,蘇欣也各拿了一個,哄孩子嘛,反正都不貴。

但是随後想到自己給三娃子買了那麽多玩具,茉莉那邊就少了,趕緊又看別的。

這一看,她就看到了面脂,蘇欣好奇湊上去聞了一下,味道一般,但是有總比沒有好,她買下了三個,吳氏、她、茉莉各一個。

最後,她給茉莉添了兩個絹花,再一對泥塑娃娃,比起現代那種機器做出來的死板,現在全靠手工,即使是蘇欣看得也覺得那人物表情十分靈動。

“爹,咱家什麽時候起房子?”蘇欣忽地對蘇老二低聲問道。

蘇老二看女兒一樣一樣拿,默默在心裏計算着價格,突然被問道,愣了一下,起房子?

“起房子……欣娘,你想住新房了?”蘇老二回道。

“爹,咱家不是分到了宅基地,三娃子也大了,要單獨住了,不是正是起房子的時候?”

蘇老二一聽也是,同時,錢也是人的膽,蘇老二看着女兒清秀的面孔,說:“欣娘,這房子你想的起的話也行,等播種完之後,有了空閑,就能找人手了。不過,爹沒錢,要問你借——”

跟女兒借錢,蘇老二的聲音最後細得蘇欣都差點沒聽見。

不過,聽到是“借”蘇欣舒了口氣,蘇老二雖然人是懦弱了一點,但是也不是全無優點。

蘇欣道:“爹,你說的什麽話,房子我也要住,哪有親爹跟女兒借錢的?”

蘇老二直擺手,“不行、不行!”

“爹,咱家現在的房子建起來,花了多少銀子?”蘇欣不再勸他,問起了別的話題。

現在房子也是蘇老二小時候參與建設過的,說起來就很自信了:“咱家的房子,一共花了十一兩。”

蘇欣咂舌,“黃泥茅草房都?”

蘇老二給蘇欣解釋:“等地要建起來的時候,宅基地也要交一筆銀子,咱家的宅地基到時候至少要交五兩。”

原來還有這個花銷,蘇欣便問:“那如果我想建和村長家那樣的磚瓦房,爹,那大概多少銀子起一間?”

蘇老二臉色漲紅,欣娘要起青磚瓦房!

蘇老二此前從未想過,他自己能住起青磚瓦房,但是他對村長的房子花銷也很清楚。

因為村裏沒事就喜歡說這些,蘇老二不怎麽說閑話,也不妨礙他聽了一耳朵。一想,回道:“村長家的屋子共有十二間,不算後來搭建的廚房、旱廁和牲口棚,一共花了二十五兩。”

見蘇欣面露思索,連忙又補充:“這還沒算進宅基地的錢,村長的宅基地掏了八兩。”

實際村長那會兒的宅地基價錢便宜,後來村裏人口多了,宅基地也漲了,不過他好歹壓了一下,漲得不算嚴重。

不能村裏後來的子孫連宅基地都買不起。

“哦……”蘇欣大概心裏有了數,等着回去再和吳氏一起說說,問問她的想法。

房子是孝敬二老的,吳氏沒道理不參與其中。

房子話題放下,蘇欣又看上了一件東西,“現在就有爐子了?”蘇欣好奇問夥計。

對于他們店裏賣爐子,顯然夥計也很自豪,熱情給蘇欣父女解釋起來:“客官,這爐子樂豐鎮只我們雜貨鋪一家賣,是府城來的新鮮玩意,那府城的人,現在家家都用這個。”

夥計給蘇欣解釋怎麽用這個路子,蘇欣好笑,她小時候自己燒過呢,怎麽會不知道?

不過看到夥計拿出來的碳是黑團子,蘇欣再細心看裏面的構造,果然和她熟知的用蜂窩煤不一樣。

“爹,我們買一個,以後就有熱水喝和用了。”蘇欣對他們家炒菜一個鍋,蒸飯一個鍋,最後燒水一個鍋,也無力吐槽了。

熱水只有現燒才有,平時大家直接從公井裏擔到的生水舀起來就喝。

蘇欣對于古代的醫術也不抱什麽樂觀态度,只能努力讓自己喝熱水了。

有了爐子,就要買一個熱水吊子,爐子一個要兩吊,燒熱水的銅吊子也要一吊,蘇老二只覺得自己的臉都麻木了。

有了熱水吊子,蘇欣又看起來茶缸和茶葉,說來,來古代之後,蘇欣就再沒有喝過帶味道的水了。

白瓷茶缸和茶葉,雜貨鋪都有,蘇欣要了一個上面有喜鵲的,茶葉也要了半斤,喜得夥計牙不見眼。

既然茶葉都買了,小孩子的零食也得跟上。之後,蘇欣和蘇老二兩人,去了肉鋪買了十斤豬油,十斤五花肉。

那糧油店,蘇欣也要了精米和細面粉,豆油也要打了不少。

路上遇到那賣糖葫蘆的,蘇欣按照家裏所有孩子的人頭各買了一個,再去糕點鋪子,稱了一些桃酥,還有米糕。

等着糕點鋪子的人給她打包的時候,蘇欣聽到身邊兩個閑漢聊道:“碼頭那邊兒熱鬧着呢!”

“碼頭那邊怎麽了?”另一人忙接上。

“聽說拉了兩船牲口過來,有牛、驢、騾子,還有羊也不少!”

“還有羊?羊肉我可好久沒吃上了!”這人顯然是個吃貨。

偏偏一開始的人也被帶歪了:“可不是!羊肉那個仙啊!走,我們去看看,羊肉怎麽賣!”

“走、走走!”

蘇欣聽得一怔,她的目光落在旁邊的蘇老二身上,最後想到自己帶着家裏女孩不下地了,家裏的農活兒更多了。

思索一下便道:“爹,咱們也去看看吧!”

蘇老二不解地看她,說:“欣娘,你也想吃羊肉了?”

蘇欣:“……”

蘇欣只想扶額。

不過,她确實想,但是重點可不是這個,蘇欣道:“爹,有牛!”

牛!蘇老二終于抓住了重點,頓時眼睛瞪大。

蘇欣對他點點頭,笑着道:“家裏還沒牛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