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27章

見這丫頭,年紀雖小,但是卻鎮定得很,老板娘玉梅迎來送往,也是頗會看人,心下當時就放心了,這丫頭不會亂說的。

心定了後,接下來就是“分贓”了。

老板娘玉梅抖了抖手裏的百元鈔票,挑挑眉:“先說好了啊,這衣服雖然是你的,但是我幫你賣的價格比你要的三十塊錢不知道高到哪裏去了,也不欺負你一個小姑娘,這一百塊,我要拿三十。”

要不是沒辦法,她是舍不得把這大頭都給甄珠的,但是一則這衣服是甄珠的,二則甄珠也目睹了她“哄騙”王姐,要是這丫頭鬧掰了,出去嚼舌根瞎說,自己也是惹的一身騷。

這老板娘玉梅從王姐還有她身邊的一衆太太身上哄了不少錢,雖然舍不得這幾十塊,但是還是以後的長遠的飯好吃些。

她估摸着,自己雖然拿了三十,但是這小丫頭能拿七十,估計她這輩子都沒見過那麽多的錢,應該也樂的找不着北了。

可是沒料到,甄珠并不如她預期的那般喜笑顏開,只是眼神定定地望着她,似乎在思索什麽。

莫非是嫌少?

還要讓可會讓人心痛的!

誰料這丫頭開口,卻是讓老板娘玉梅意想不到。

“這一百塊,我們對半分,一人五十。”

珍珠的聲音清脆而堅定,眼神清淩淩帶着笑意望着老板娘玉梅。

怕是自己聽錯了吧?老板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沒聽錯,甄珠看着老板娘錯愕的微表情,心裏有些得意,要的就是這個出其不意。

她繼續說道:“我們對半分,這是我的誠意,我想和您搭夥。”

Advertisement

甄珠将自己的意圖娓娓道來。她家裏的嬸嬸會做衣服,但是這衣服的設計卻是她想的。但是縣城大大小小的店她都看了,只有老板娘這兒有新布料,有消費得起的主顧。而甄珠,有別人都沒有的時新的樣式設計。兩人合作,再好不過了。

還有一點,甄珠在心裏沒說出來,賺有錢人的錢是最好賺的,這賣一件衣服抵得上自己之前賣多少東西。

老板娘玉梅手裏的這些大主顧,她眼饞!

聽了甄珠的話,老板娘玉梅心裏也頗為意動。她自小就是個心思活泛的,自從政策放開了,能自己做小買小賣了,她就立馬自個兒出來開了個店。因為她能說會道,還有眼光,經常借着去省城進貨的機會,帶些時新的好貨回來,一來二去,也積攢了一批有錢有權的太太客戶。

但是,縣裏模仿她的也有幾家,手裏的人也攢得不穩固,前面一個月都沒怎麽開大單,她心裏正發愁呢。

眼下瞌睡了有人遞枕頭,可是正中她的下懷。

但是,她心裏也有幾個擔憂。一,這小丫頭所說的合作能不能穩定。二,怎麽分帳?三,小丫頭那邊只有一個嬸嬸能做衣服,又住在那麽遠的鄉下,做的也慢,東西也少,改也不方便。

甄珠聽了老板娘玉梅的話,眼睛更亮,這老板娘是真心實意考慮合作的,半分沒有因為她是個小丫頭,而小瞧她。面對這樣有誠意的人,甄珠也拿出了自己的誠意,慢條斯理說了自己的想法。

一,她甄珠是指望着這買賣讀書吃飯,比老板娘還希望合作穩定;第二點好說,老板娘提供原料,幫忙賣出去,甄珠則負責設計和制作,兩人五五分;至于第三點,甄珠卻有不一樣的看法,她并不覺得數量稀少是什麽缺陷。

縣城的這群貴太太們,日常生活已經沒什麽好比的了,要的就是要比出一個獨一無二,這衣服越是稀少,越是難等,也越發能顯出身份,而她甄珠的衣服,配得上!

老板娘玉梅微微咋舌,甄珠說的,是她以前從未聽過的話。以前別人賣東西都吹,這東西物美價廉,但是幾乎沒有人吹過這東西的獨一無二。但是結合她和這群縣城貴太太們打交道的經驗來看,她可太懂這是什麽意思了。

這群太太們,要的,就是獨一無二!

她的眼睛是真的放光了,這小丫頭是個怎麽樣的寶貝啊!

甄珠的話也讓她心中燃起了渴望和鬥志,說幹就幹!

帶着對未來的憧憬和狂熱,這一對奇異的搭檔就此暫時建立了合作關系。

說起來,托王姐的福,甄珠帶來的那套衣服一經她傳出去亮相,立刻在縣城貴太太圈裏嫌起了不小的風波,各人都在打聽這衣服哪兒買的,至此,老板娘玉梅的店算是大大出名了。

老板娘玉梅也是會做生意的,接着這個“省城”來的難得一見的好貨的噱頭,經常鈎得那些貴太太們三不五時就往她店裏跑,來來去去的總不會空手,她也搭着賣了好些東西出去。

在此後的日子裏,甄珠兩頭做線,供貨不多,往往一個月來只能供一件貨而已。但是,這每件貨都是外面看不到的設計,卻都讓女人們喜歡得挪不開眼睛。

在此同時,老板娘玉梅也經常去省城進些別的東西回來,漸漸的,她的店成了縣裏獨一無二的女士精品店,再沒有誰能夠動搖她的店的地位了。

但不過,甄珠這小丫頭設計的衣服還真是有點東西,即使她去省城裏跑了一圈,能像這樣好看的都極少,能比得上的,價格也貴的令人咋舌。

說起來,甄珠這小丫頭是不是就是報紙上被人說的,那什麽有設計天賦。

這話說起來,卻是甄珠重生帶來的福利了。她在後世見過那麽多的衣服的設計,雖然不是精通,但是唬一唬縣城的人已經是夠了。而且她還貼心地加上了改良設計,非常符合這群上了年紀的中年貴太太們的審美,叫她們喜歡得不得了。

至此,甄珠已經基本有了穩固的收入來源,接着老板娘玉梅和隔壁虎子娘,她已經解決了從購買原料到制作再到售賣等一系列的關節,每個月的收入比人家工人一個月的工資還高。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甄珠給虎子娘按比例漲了手工費,虎子娘開始時還有些惴惴不安,後來就心安理得了。再到後來,知道了是甄珠幫她在寄賣,她也很樂意了,因為叫她自己去賣,也是賣不到這麽多錢的。

而甄珠有了源源不斷的收入之後,每個月來拿出來一部分錢給媽媽,讓她補貼家用,不多,一般就五塊錢左右,但是積攢起來,大姐二姐讀書的費用就不成問題了,家裏生活也能寬裕些。

開始的時候,媽媽有些吃驚,她知道自家娃娃有門路,能掙錢,但是沒想到每個月都能給家裏拿些錢,她讓甄珠自己也留些,甄珠說自己有,她也就收下了。

家裏的孩子們一來二去,也漸漸知道了自家幺妹手裏有門路,會掙錢,也隐隐知道了她是在和虎子娘一起做些衣服掙錢,還拿出賺的錢來補貼家用。

家裏的哥哥姐姐們都有些吃驚,更覺得自家小妹妹是個非一般的能人,家裏衆人已經逐漸将甄珠當做家裏的第三個大人一般看待了,遇事都詢問一下她的意見。

但是同時,甄家爹媽也叮囑了自家人,財不外露,不要到處去說,給自家小妹妹招禍。

哥哥姐姐們都喜歡這個明事理又能幹的小妹妹,在這件事上一致的團結,從沒向外透出半點兒口風,加之虎子娘也是個膽小怕事的,所以村裏人竟是沒一個人知道甄珠的營生,只當是甄家的男人眼睛好了,所以能奔些門路,讓家裏的孩子都讀書,生活也寬松些了。

不知不覺間,甄家一家子竟前所未有的和睦團結起來。

白天,甄家爹忙地裏的夥計,甄家媽媽做完家裏的夥計就去給男人幫忙。孩子們白天去上學,早早把作業寫完了 ,晚上回來就幫家裏幹家務,做農活。

甄家不但種了夠家裏吃的糧食作物,還應季種了不少經濟作物,養了雞鴨下單,一茬茬地買,也落了不少閑錢,家裏的生活逐漸好了起來。

家裏的日子逐漸步入了正軌,甄珠的心就更多地放在了自己的學習上了。

在她的心裏,以及從上輩子的經驗來看,現在能倒騰的還都是小錢,要想過上好日子,還是得讀書。

只是她以前的想法是讀書吃上皇糧,但是她現在的想法逐漸變了,至于變在哪兒,她也說不清楚,總之,讀書總歸是要緊的。

就像自家老娘說的,只有讀窮人,沒有讀慫人。

日子就這樣如流水般向前流動,讀書的日子,甄珠總是和莫觀南還有月華一起上學放學,在學校裏一起讀書寫作業,相互之間有什麽好書也總是借着看,村裏山坡上坐着吹麥風,課餘時去小學旁的小溪石洞裏抓泥鳅,日子過的總是那樣多彩。

去縣城的時候,辦完事之後,甄珠也經常會找陳效非玩,她也很喜歡這個陽光開朗的男孩,兩人總是繞着縣城走好幾圈,他帶她溜進運動館看別人打球,一起偷偷去看報亭裏的各種雜志,直到被店主趕出來。到最後,陳效非總是要拿自己攢的零花錢請甄珠喝汽水,給她買零食,甄珠說自己有錢,他卻偏偏要請,直到甄珠佯裝生氣了,說不讓她回請她就生氣了,陳效非才舉手投降。

時間一溜來到年底,今年,村裏發生了一件大事,書記家買了個電視,全村人都約好,圍在書記家院子裏,看1982年的第一屆春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