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日子不多了

日子不多了

燕回睡得迷迷糊糊,感覺有人在喊她,心裏一激靈就醒了過來。是陳之浩在喊她,他已經穿着自己昨天準備的衣服。外面天已亮,自己怎麽就沒有醒過來呢?趕忙就起床穿衣,理床,不太熟練地把頭發挽好,去耳房洗漱時,發現陳之浩已經重新打了水進來,牆角的恭桶已然不見。燕回快速的洗漱完,在銅鏡前轉了一圈,确認沒有疏漏提着米就往後院去。

燕回第一次來後院,從她房間的耳房出來,往前走幾步就是廚房,廚房裏大伯娘帶着兩人已經給竈生了火。看到燕回來,大伯娘就迎過來接過燕回手中的米,“燕回交給伯娘就是,那兒要新媳婦親自動手的。”

燕回不好意思地笑笑,輕聲叫了聲“伯娘”。在廚房裏站了站,确認不太有自己的位置,就站到廚房門口向外看。

後院的中央有一顆碗粗的柿子樹,樹上挂着些柿子,樹下有張石桌配着幾張石凳。離柿子樹不很遠的地方是井臺,井就在院裏不錯。廚房的旁邊有兩小間,一間是浴房一間是茅房,廚房門口有一小石磨,目測可單人操作。院子另一邊與廚房對着的一間看着是雞房,一間是柴房。與後院相接地是菜地,還有些果樹。不錯,真不錯,比羅家的院子好太多,在村子裏也算得上比較級吧

燕回這樣想着,就聽大伯娘跟她說:“燕回,回屋去吧,要敬茶了,”說着她自己也提着壺開水往前院去。

燕回再從耳房的門回到房裏,翻出給婆婆準備的那雙鞋放在托盤上。堂屋裏已經有人在說話,片刻,陳之浩就轉了進來。

燕回進入堂屋第一眼就往婆婆看去,一看心裏一驚。燕回記得很清楚,上次見她最多有些病容,身體還是顯富态,現在差不多就是皮包骨頭,最多五十天沒見,發生了什麽事情。

燕回随着陳之浩一起跪在婆婆李氏的跟前。燕回雙手奉上托盤,李氏接過去拿起來看了看,點頭說:“甚好,甚好。”

燕回又雙手奉上茶碗:“娘,請喝茶。”李氏接過喝了一口放在桌面上,從桌面上拿過木盒打開,取出一對金手镯,拉過燕回的手就套了進去。

陳之浩是知道這對金手镯的,那還是五年前他外公還在世,他家景最好的時候,他母親打了一對金手镯說要當傳家寶給未來兒媳婦,他當時還年輕不好意思細看。剛剛他母親給燕回戴手镯的時候,他看得很清楚,手镯上面是燕子紋。母親說她從未中意過白玉,原來她母親一直中意的是燕回。他向母親看去,母親只是別有深意的乜了他一眼。

燕回感到戴到手上镯子沉甸甸的,看來陳家血還蠻厚的。

聽到婆婆大人說:“浩兒,燕回,從今天起這個家就交到你們手裏,你們要夫德妻賢,白頭偕老。”

“謝謝母親,謹記母親教誨。”

認親的人并不多,就是陳之浩的伯父伯母及他們的兩兒一女一兒媳,另有幾個堂叔堂嬸。燕回來到這個世界沒有見過陳之浩的父親,這時看到他的大伯,骨相跟陳之浩很像。原來陳之浩承襲了父親家的骨相,又襲了母親的皮相,才像跟男妖精似的。總之說來,遺傳基因作崇,陳家人長得都不差。

早飯坐了三桌,除了認親的親族,還有些幫着還桌子板凳鍋碗瓢盆的鄰居,吃的大部分都是前日的剩菜。燕回坐在婆婆大人的旁邊,發現婆婆并沒有用米飯,只是食了些湯。

Advertisement

飯後還有幫忙的鄰居幫着收拾,李氏叫上燕回去了廂房,帶着她準備給幫忙的鄰居的謝禮。謝禮一律都四樣:四個蘋果,兩個喜餅,一包花生,一包瓜子。給大伯家的多一些,是一籃蘋果,一壇酒,一包花生,一包瓜子。等大家忙活完,告辭時李氏帶着燕回親自把謝禮捧到各人的手裏。陳之浩在一旁答謝衆人。

鄰居都離開後,李氏看上去特別累回屋去歇息。

燕回看陳之浩回屋立即跟進去,她得問清楚,“阿兄,娘是什麽病?我才多久沒見她,怎麽瘦了那麽多?”

陳之浩看着燕回急切的樣子,他有些說不出口,怕她後悔嫁過來,他真的希望有個人跟他一起承擔,今天早上燕回就做得很好。可她早遲會知道的,隐瞞不了她,最壞的結果也就是回到前些日子。他示意燕回跟他走,倆人一路到了廚房。

“燕回,母親的日子不多了!”陳之浩才艱難開口。

“什麽意思?”只希望不是她以為的那樣。

“兩個月前,醫生就說她最多三個月的日子。”陳之浩的聲音低沉。

“什麽病這麽嚴重?”

“食道岩,開始不能食米飯,慢慢只能食茶水,最後水都不能食用。現在已經不能食米飯了。”

食道癌,燕回是清楚的,如果發生在古代的話,那基本是餓得沒營養而死。如果要活得久些,只能在能食的時候多食營養豐富的食物。

陳之浩看燕回眼睛轉來轉去,不知道在想什麽?

燕回心裏想着事,就開始翻廚房的東西,翻到一塊雞肉。又開始找能煲湯的器具。

陳之浩看她忙來忙去喊了聲燕回,燕回似乎才發現陳之浩還在。

“阿兄,你去忙吧!我給娘熬點雞肉粥,我看她早上就只喝了幾口菜湯。”

陳之浩出了廚房門,一下子就覺得踏實許多,嘴角都往上拉了些,他真怕她反悔鬧起來。他沒想到,真沒想到,她最先要做的是要熬粥給娘。

燕回在廚房翻到一個小爐子,一個小瓦罐。她将雞肉切了抄水後就裝在小瓦罐裏熬着,火爐也小只要放幾塊木炭就行。然後又對廚房的東西做了些了解,一些東西重新歸置,以後這廚房應該是歸她管。

燕回前世不是一個喜歡冒頭的人,事情有人做她絕對不會去搶着做,別人不做輪到她時,她也能做好。她一直相信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現在這個家裏高個子倒下,她成了那個高個子。來到這裏,羅大全夫妻給了父母的愛與信任,羅家欠了她婆婆的恩情,她嫁過來還就是,她生病時日不多,她就好好地侍侯着,讓她安心地走。她能理解婆婆李氏為什麽要這麽急給兒子成親,不是沖喜,只是希望自己離開時看到兒子成個家,不是孤單一個人。

八月底,天氣正好。燕回熬着粥,又把昨天換下來的衣服全拿來洗,用的還是皂粉,這對燕回來說是真難,幾件不太髒的衣服都花了她九牛二虎之力。她前世就認為洗衣機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現在她最懷念的還是前世的洗衣機。她得想辦法,至少得有塊肥皂,這要求不過份吧。

陳之浩見燕回洗衣服,就趕緊拿桶從井裏打水,把水缸裝滿水。看見燕回挽起衣袖露出的胳膊,皮膚白晰與她的臉完全不一樣,知道這姑娘真不是天生的黑。

中午燕回給婆婆準備就是雞粥,雞肉和骨頭都挑了出去,米也煮得化成了水。燕回看還有剩飯剩菜,就把剩菜熱了熱,把剩飯炒成了蛋炒飯。李氏吃了滿滿一碗粥,陳之浩将蛋炒飯都吃下肚。燕回想他其實還是半大的孩子,正在長身體。

下午李氏精神似乎不錯,帶着燕回在院裏轉,告訴她:廚房,洗浴室,茅房裏不僅有水缸。廚房、洗浴室、茅房有排水口,用完的髒水直接入排水口可流到圍牆外的糞水池。打開圍牆上的側門,門外有一片果林,與後院相接的那個小山頭都是家裏的。果林有兩棵蘋樹,兩棵桃樹,一棵李子樹,院子裏的那棵是柿子樹,其它的都是櫻桃樹,因為陳之浩外公的老家是山東的,母親和外公都特別喜歡櫻桃,櫻桃樹是外公特意讓人從山東移過來的。院子雞籠裏有十來只雞,柴房裏有半屋柴。

燕回認為在這個村子裏,陳家算是家大業大,只是一下子失去了支柱,沒有人經營,才顯得捉襟見肘。看來婆婆這些年過得不錯,有忠愛自己的丈夫,有一心為她着想的舉人父親,有才貌雙全的兒子。

李氏又帶着燕回來到前院,前院的東西并不多,院子兩邊各有兩間廂房。一邊的廂房裏是糧食和日常用品存放處。另一邊的廂房兩間都有簡單的衣櫃床鋪,是做客房用的。前院看過,李氏又帶着燕回進了她自己的房間,燕回發現婆婆的房間設置與她的房間一樣,看來羅大全是參考了婆婆的房間,給她做的嫁妝。李氏從書架上拿了幾本書,問燕回認識字不,燕回來到這裏還從未想過這問題,她瞄了一眼書裏的字,不出意外是繁體字。就吱唔着說,認識些,不多。李氏想着向氏認不認得字她不知道,羅大全還是識字的,只是識得不多。他一個大老粗應該也沒有多少時間教女兒。

“燕回,娘不知道能為你做些什麽,就教你認字讀書吧!”

這是燕回求之不得的事情,認識繁體字,以後她能讀書識字也就有了說法。

讀書識字都是從三字經開始,說實話燕回前世也只能背三字開頭幾句,後面是不會的。李氏教了她前三段,燕回自己讀了幾回就能背,李氏很是高興,又跟她講了些裏面意思。

燕回看李氏又有些疲憊,就從她房裏告辭出來。回到自己房裏從頭到尾看了兩遍,确認其中有些字自己認不出。準備先将自己能認的悄悄背下來,一千多字,不需要多久的時間。

下午陳之浩不在家,李氏叫他到有些沒有來得及還禮家裏去還禮,到裏正和族長家去走禮。

燕回一個人拿出了前世讀書的猛勁死磕。去後院的菜地裏去都懷揣着書。一些難寫的就用手指在地上寫來加深記憶。

晚餐李氏食中午的粥,燕回就給自己和陳之浩煮了一碗面。飯後燕回到李氏的房裏說話,其實燕回沒有多少家常事跟婆婆說,主要就是借機問字,當然她也不會專挑自己不認識的字去問,把燕回可能不認識的字都問一遍。李氏看下午教的燕回都能背,也有心教她。

晚上熄燈睡覺時,燕回發現陳之浩這厮比頭天熟稔得多,直接就睡到床的中間,她悄悄地扁扁嘴,只在心裏默念今天學過的三字文,藏在被子裏的手在自己腿上寫着字。

陳之浩心情不錯,本想說幾句什麽的,看燕回默無聲息也就只有算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