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願望
願望
大年三十那天,上午燕回在家做菜,陳之浩随族人去祠堂祭拜祖先,回來後帶着燕回上墳地去祭拜祖父、祖母、外公,父親,母親。跪在父母的墳前,陳之浩拉着燕回的手,“外公,父親,母親,我和燕回很好,您們放心。”
中午燕回作了六個菜,一份羊肉湯,一份火爆肥腸,一份蒸香腸,一份紅燒鴨子,一份韭菜煎雞蛋,一份素炒白菜。雖然做得份量少,還是吃不下這麽多,下午燕回又包了豬肉餃子晚上吃。
羅大全一家今年的年飯也準備得格外充足。向氏年前忙碌了好幾天,三十這天中午也擺上了六個菜,全是葷菜。這是以前從不敢想的,麥黃和青央吵鬧歸吵鬧,也會幫家裏幹點事情。羅大全除了有人叫他,其它的時間都在他的木匠棚裏,三十這天下午都在忙。今年他嫁女兒掏光了家底,然後就半年不到時候家裏又存五十兩銀子,他做夢都想笑,心情特別好。
羅大全夫妻也将銀子藏了起來,藏在他做工棚的一個角落的地下,家裏也只留了十來兩。有了存銀自然心情好,做木活心思也活泛許多,麥黃和青央搗亂時也不發脾氣。
除夕晚上是要守歲的,晚上燕回在房裏放了火盆,擺了零嘴在塌上,将一壺茶溫在火盆上。兩人坐在塌上安靜的看書,燕回想着明年要做些什麽,後院的菜地荒土都要開出來種辣椒,幸好後院連着山林,面積頗大,明年的山椒種植不知道收成如何?還要試種些生姜為以後考慮。
想着也沒有去過其它地方,不知道這世道如何?外面都有些什麽東西?想着往嘴裏塞塊點心:“阿兄,你給我說說外面的事罷,這樣坐着只看書我都要睡覺了,守不了歲。”
“燕娘,你想知道些什麽?”陳之浩放下書問她。
“就随便說說罷,我們縣以外的地方,府城,京城,其它地方的人和事,聽着不打磕睡就行。”燕娘不想讓自己目的太明顯,還找了打磕睡的借口。
“府城我也一共只去過兩次,只知道比縣城大太多,人也多很多,其它地方和京城我也沒去過,所以知道的不多。”
“總比我曉得的多,阿兄,你說你知道的就行了,還有我們在這裏,離京城這麽遠,又如何知道京城或其它地方的事。”
“官府會有邸報,重要的消息官府會讓人在縣衙門口張貼大字報,有的就是通過人傳人,有的是從官府出來的小道消息。”
“阿兄,那你給我講講當今皇帝的事吧!”
“燕娘想聽,我就講,不過我也都只是聽說的和從一些邸報上看到的。我們當今皇上是先皇後嫡出的,在五歲時就封了太子。後來先皇後早逝,先帝本更寵愛婉貴妃和聰慧的九皇子,朝中和後宮都暗潮洶湧。皇後逝去不久,太子為此自請到邊關督軍,當時才十五歲。在邊關三年無數次擊退外族的進攻,立了不了軍功。先皇才對他另眼相看,當今皇上即位時才二十有三,當年的九皇子被先皇封了襄王,封地就在與我們樊安府一江之隔的中江府,中江府雖不及江南重鎮但也是處魚米之鄉,大家都說先皇還是很愛九皇子的。至于皇上的故事就更多了,他……”
聽故事總是過得很快,到午夜時燕回眼睛還是快睜不開了,這是她除了婆婆去世那幾天外,唯一一次晚睡,燕回記得晚睡是不利于成長的。
剛過子時,燕回就收拾東西準備睡覺,可等到她爬上床陳之浩還在,“阿兄,你還不去睡嗎?很晚了。”
Advertisement
“睡,現在就睡,我今晚睡這邊。”說着就滅燈上了床,燕回趕緊退到床裏,陳之浩自然而然睡在床中間,“燕娘,過年過節我都睡這邊。”
聽起來像是必須守的禮一樣,燕回反正不懂,嗯了一聲表示回答。
“阿兄,明天早上我們什麽時辰起?”燕回又問,這幾天她都習慣了晚起。
“你想什麽起都可以?反正只有我們倆,起晚了又沒人知道,我們又不用去拜年,只要趕上中午在大伯家吃飯就行。”陳之浩說得理所當然。“阿兄,你真好。”燕回說這話是真心的,她知道別人的媳婦不管什麽時候都是要早起的,何況還是大年初一,陳之浩其實也挺慣她的。
陳之浩從被下拉住燕回的手,“燕娘,新的一天,新的一年。”然後就沒了話語。
燕回的手被拉着時,心裏有點擔心,可聽陳之浩說完這句沒什麽動作又把心放回去。
大年初一,燕回睡了懶覺,醒來不知道什麽時辰,陳之浩在讀書。燕回回頭看着外面太陽都老高,“阿兄,什麽時候辰了?”
“巳時初,”陳之浩回頭看了一眼說。
巳時初,也就是早上九點多了。燕回一骨碌爬起來,太晚了。一邊穿衣梳頭,“阿兄,你也不叫我,我沒想睡這麽晚的。”轉頭卻又說:“阿兄,你說我新年頭一天都睡了懶覺,這一年是不是天天就要可以睡懶覺。”
“嗯,是個好願望,”陳之浩看着歡喜的燕回笑着說,燕回沒嫁給他之前,他總認為是沉默寡言的,現在才知道那只是她的表象,她其實是活潑而風趣的。
“嘻嘻,”燕回也笑了,确實是個好願望,“阿兄,這麽晚了,我們就煮幾個餃子當早飯。”昨天包的餃子還有一點,天氣這麽冷能放一晚的。
中午在大伯家吃飯,燕回和陳之浩都在孝期,過年不走親戚,也不宴請客人,只是到最親的大伯和岳父家吃頓飯。
燕回和陳之浩去得比較早,陳之浩與大伯及堂兄們去堂屋說話,燕回想去廚房給大伯母幫忙。大伯母帶着媳婦和女兒在廚房忙,看到燕回一來,就要打發女兒去陪燕回。與其跟陳靈單獨呆着,燕回還如與大家一起說話,看陳靈正在燒火,“不用,大伯母,你們忙,我坐這兒,跟你們一起說說話。”
“來,嫂子坐這兒,”陳靈搬來小凳子放在自己的旁邊,“跟我一起看火,這裏還暖和。”
對于陳靈的熱情,燕回有些不太習慣,陳靈這麽主動,燕回只得坐在她的旁邊。
大嫂忙着切菜,洗菜,大伯母在竈臺前忙碌,燕回看準備的那麽多菜,感覺中午應該人挺多的,不知道都有些誰。
“嫂子,我聽說我在幫城裏點心鋪子做點心?”陳靈拉回了燕回思緒。
“是啊,幫着做了一陣兒,現在沒了,”幫城裏鋪子做點心是燕回一家約好對外的說法。
“嫂子,你給我講講罷,怎麽一下子你就幫他們做糕點了。”陳靈沒有放棄。陳靈刨根問底。大伯娘白氏和大嫂林氏手裏忙着,卻也豎着耳朵。
“其實沒什麽,那天我跟我爹進城去看看,看到一家點心鋪子在招人做點心,我就湊上去試了試,結果掌櫃對我做的點心很滿意,因為這是種新式點心,要過年了需求量很大,鋪子裏人手不夠,又有許多人做出來的掌櫃不滿意,掌櫃才答應我帶回來做的,還累得我爹每天要往裏城裏送一趟。”燕回說着還對陳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什麽樣的點心,這麽難做?”
“是一種新式點心,做法流程比較特殊,我還跟掌櫃簽了保密契書,不能跟別人說,所以阿靈不能告訴你,你別生氣。”
“不是你娘也天天幫你做嗎?你不也告訴她了嗎?嫂子,我不生氣,就是想再有機會,你帶着我一塊兒做罷,”陳靈還不放棄。
“阿靈,我娘也只是幫我做些零散的事情,糕點是我一個人做的,以後可能沒有機會,那鋪子現在也培訓了一批新的做糕點的人,應該是沒有機會再幫他們做的。”燕會說着還一副遺憾的表情。
陳靈聽說燕回也沒機會再做,一時也無語,只是再無開始的主動熱情,燕回倒無所謂她的态度。
中午有四桌客人,都是族裏的親人。農村人倒不是有什麽男女分桌的講究,只是大致坐在一起。喝酒的男人們坐在一桌,其它的都混着坐了。有位叔嫂子拉着燕回的手,誇燕回的手镯漂亮,引得幾個人圍着燕回叽叽喳喳。說燕回好福氣啊,嫁了秀才郎;有說燕回從小乖巧聰慧,才得婆婆看重……
燕回平常是不帶這個镯子的,由于是大年初一又到別人家做客才帶着,引得一群人圍着镯子打轉真不是她的本意。被圍着的燕回,只能不張嘴,偶爾回一個‘嗯’‘哦’‘好’之類的字。
大伯父中午拿出了陳之浩送來的酒,衆人喝過之後就說這酒不便宜,難得的好酒。伯父聽着侄兒送自己的酒好,酒興都高了幾分。
幾杯酒下肚之後,就有族伯問陳之浩是否還繼續科考,聽到陳之浩肯定的回答,大家情緒又豪壯幾分,似乎已看到陳之浩金榜題名一樣,與有榮焉。誇陳之浩乃是他們這支陳家建族以來最有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