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又一年
又一年
燕回管不了別人如何說,正為如何回禮燒腦,在村上買了山貨,還是感覺有些拿不出手。想在家倒弄奶油的做法,可燕回知道做奶油都需要黃油,沒有黃油做出的都不叫真奶油,可黃油需要大量的牛奶才能生産出一點點,燕回只好放棄。在菜園裏轉了一圈,拔了些蘿蔔切成條晾曬,準備做些辣椒蘿蔔條。又從地窖出撿了些看上去嫩一些的姜,做成了糖姜片。雖然蘿蔔條和糖姜片都是些不值錢的東西,做成零食送禮湊合湊合也還行。燕回又買回羊奶做雙皮奶,這個雖然簡單可燕回還是先試做了一回,然後再批量做,給家裏每個人都做了一份,讓大家吃過新鮮。
臘月二十四,顧家的年禮也到了。還是掌櫃送來的,相當客氣,說今天有香腸讓酒樓的生意增色不少,直到今天才有空跑一趟,請不要見氣。
燕回拿出自己準備的回禮,兩份山貨,一罐辣椒蘿蔔條,一小罐糖姜片,再有今天早上做好的一份雙皮奶及做法說明。今天上午讓父親送往胡氏糕點鋪的一樣。燕回跟掌櫃說,這是她近來做來嘗鮮的甜點,感覺味道不錯,想讓縣城裏容易買得到牛奶的朋友們都按方子做來嘗嘗,過年時吃些新鮮也算是添些喜慶。這話說的意思明顯,方子可以用,但不是你們一家得到。這話燕回早上也交待過羅大全說給胡家聽。
等胡家做出雙皮奶嘗過之後,細想燕回的話去打聽陳家與縣城哪些人交好。一打聽就打聽到顧家,說陳之浩岳父經常出入顧家酒樓,且掌櫃總是禮遇有佳,迎來送往的。回想起對方近一年生意上的不同,不免猜測顧家香腸是不是陳家娘子所為,又聽說顧家跟他胡家一樣,回回往陳家送節禮,就肯定了這個想法。
顧家也做了胡家一樣的事,從此雙方心裏都有了些底,知道這個雙皮奶都能買。
顧家送來的年禮:羊肉一腿,豬肉一腿,各式糕點四盒。
燕回今年早早準備了年禮讓陳之浩去送,各家都是一份香腸一盒糕點,裏正家,族長家,伯父家則多加一塊豬肉。燕回也不想着進城買東西過年,需要的只叫羅大全帶回來,整天就只想着騎馬。
陳之浩熟悉了些日子,騎馬已經熟練,燕回也日日給馬投喂,希望她學的時候馬能善良些。
過年依舊和往年一樣,三十天祭祖上墳。其實兩個人的年飯和守歲有些孤單,不過誰也沒提。守歲時無事做,燕回拿着毛筆練字,筆畫簡單的還看得出什麽字,筆畫難的就是一團糊。
陳之浩看不過去,坐在她身後,握着她的手一筆一畫的教她寫,燕回主要還是不知道手上的勁怎麽用。一筆一畫的教着寫了三張紙,燕回說太累,手累背也累不肯再寫。陳之浩只好作罷,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把筆放回去,順勢就把燕回摟在了懷裏,靠在身後的大靠墊上,燕回也順勢靠在陳之浩的肩上。雖然這從未有過的動作,卻也沒有不自然,兩個人一年多天天一起做事,一起吃飯,有些日子還一起睡,互相照顧,早也熟悉彼此,對于突然出現親密的動作,都沒有意外。
“阿兄,我寫一會兒就累,你天天寫那麽多字不累嗎?”
“不累,習慣了就好。”
燕回揉着自己的手,陳之浩拉過去幫她揉。揉着還問她舒服些沒有?燕回點點頭。這個半大的少年,從來沒有對她說過不字,從來沒有對她皺過眉,從來都是她說什麽就做什麽,她不說的時候也力所能及的做事。他一點都沒有讀書人的架子,也不迂腐。雖然他少些社會的經驗,這是出身條件就确定了的,他在努力讓自己成熟,讓自己變得有擔當。
“阿兄,你真好!”燕回有感而發,雙向陳之浩懷裏縮了縮。
“嗯,燕娘也好。”陳之浩緊緊地摟着燕回。
Advertisement
“燕娘,我們過幾天再進一次城,給你買一支發簪,你都快及笄了。”
“嗯?”燕回一般時候不記得自己年齡,很多時候,她都只記得自己前世二十八歲,及笄就是快成年了,“好,阿兄,你也買。”
燕回及笄,陳之浩就快要弱冠,她記得成婚時看過二人的八字。燕回自己是三月初五,陳之浩是五月初十。鄉裏人不在乎散生,但及笄與弱冠是不一樣的。
“那到時候我們要不要掏一點錢起來?當時放的時候我沒想這麽多。”燕回不知道這些東西價值幾何。
“暫時不用,我們不買貴的,梳妝臺抽屜裏錢差不多,我們不招搖免得招人眼紅。”他們現在力量大小,真怕人惦記。
“好。”
“燕娘,以後再給你買貴的。”陳之浩感覺有些對不住燕娘,又補充了一句。
“阿兄,我知道。”
兩人又說到其它的人和事上,也只是村裏的人和事,他們與外界接觸的不多,村裏的消息難免閉塞些。
“阿兄,你說的那個邸報我們能買到嗎?”
“能,縣城書店有買的,是找人抄來買的,需要預訂,別人才會抄給你。”
“我們也訂在書店預定吧,阿兄不能只讀書,還要知道外面的人和事。”
“好。”初一在大伯父家吃飯,衆人不免對城裏胡家和顧家送節禮的事情問東問西,陳之浩以前跟大家說的外祖父之前與他們兩家關系好。衆人不免心裏嘀咕,外祖父去世後幾年也沒看到別人送節禮來,反而你父母雙亡之後又開始走禮了?
男人們不問,女人們卻不會放過燕回。在人們逼視的眼光下,燕回吱吱唔唔說:“給了胡氏糕點一個奶茶方子,就是當時婆婆病重時,我看她吃不了東西就買了羊奶,可奶味重她不習慣只喜好喝茶,我就混一起煮出來的奶茶。”
衆人面面相觑,燕回又說:“去年賣櫻桃賣到胡氏糕點,就跟掌櫃提了一下,他們後來采用了方子做了奶茶買。就又把以前斷掉的關系走了起來。”
“哪顧家呢?你也給了他們奶茶方子?”
“那倒沒有,顧家三公子以前阿兄就熟着,只是前年三公子在外地,去年端午節我不是做了肉粽子,送節禮也就給他家送了些,後來顧三公子就來看過阿兄嗎?說肉粽子好,他們後來做了放酒樓裏買。也就開始走動了起來。”
“那他們兩家給你錢沒有?”
“沒,阿兄說能與他們交往總是好的,我們又沒什麽好禮相送,何況別人給我們很多禮,像今年給各位叔伯的點心,香腸,都是他們送來的,還有那麽好的馬,你說我的方子也值不了那許多錢,我都沒什麽回禮拿得出手。”燕回說着還有些不好意思:“只能水果出來時送點新鮮的過去,弄點山貨送過去。”
燕回這樣說大家相信,陳之浩讀書人看得遠,沒收錢兩家人相交更有利,燕回回禮困難她們也懂,鄉裏除了山貨能有什麽好東西呢?
大家都知道燕回說的後,不免又為兩小夫妻高興,也辛酸。
吃飯時,大伯還跟陳之浩說:“浩兒,你好樣的”。
初二回娘家時,燕回把初一的事情說給羅大全夫妻聽。羅大全說燕回辦得好,以後都這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