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出孝

出孝

過年幾天沒事可做,燕回白天就去跟馬打交道,在自家後院林地裏練習,終于能坐上去慢慢走起來,晚上就折騰做裏衣,看到裏褲因為沒有松緊帶還要系腰帶,相當麻煩。就想着能不能找到什麽有點松緊的料子,做成前世運動褲上用的繩子腰帶。這得改天去布料店看看。

初八那天兩人趕馬車進城,陳之浩也還沒有娴熟到帶人長途騎馬。兩人先到一家首飾鋪子,鋪子的東西很多,價格不菲,燕回兩世人都不懂這些金啊銀啊玉啊之類的東西,認不出好壞,選什麽全看眼緣和價格。兩人前後斟酌,最後給陳之浩買了白玉發冠,給燕回買了白玉發簪,白玉耳環,白玉镯子,共花了十二兩銀子。這麽多東西花十二兩銀子,算是中等偏下的檔次。燕回又去了布料鋪子,看過鋪子裏所有的面料,發現有種絲綢有些彈性,就買了兩尺回去試試,看能不能做成有彈性的褲腰帶。兩人最後去的書店,在書店訂了邸報,交了銀子八百文一月,有時間去書店拿就行。以後陳之浩休息時,就騎馬去城裏書店取邸報一趟。從家裏到縣城騎馬往返一次只需要兩個時辰。

到正月十五,燕回折騰好了兩套裏衣,用絲綢縫制的褲帶沒有什麽彈性,就只能改成前世運動褲的那種繩子。燕回為自己一點點小嘗試沾沾自喜,陳之浩也覺得方便許多。

正月底,羅大全把辣椒種子以及燕回寫的種植方法和準備事宜送給了顧家。

燕回這處不準備種那麽多辣椒,準備多種些姜,還準備弄油紙早些育種,以便能得到早些上市的蔬菜。

顧家育辣椒種子的時候,燕回和她娘去過兩次,其它時間都在弄自己的後院,今年的生姜做種栽種了半畝土,其它就是種些菜,比上一年輕松許多,無多少事時心情也放松許多,燕回就與娘邊做事邊聽她娘說村裏人的瑣事,今天這家丢了雞,明天那家少了顆菜。鄉裏人沒有任何其它消耗時間,這些事情往往就越傳越離譜。燕回只當是前世看電視劇一樣,用來消磨時間也挺樂呵的,從不參與傳話。

三月初五,燕回及笄,早上起來燕回将頭發盤起,陳之浩親手給她插上玉簪,一家人一起吃飯,燕回娘下廚。

四月,燕回種的蔬菜上市,黃瓜,茄子,長豆角,絲瓜都有,別人家的蔬菜還沒到開花時節,賣菜不要就搶先上市,物以稀為貴時價格就優些。燕回蔬菜送到城裏買,随便給胡家和顧家送了些,說是今年新出來的,嘗嘗鮮。端午節胡家和顧家送節禮時,燕回也只是摘了園裏的新鮮水果作回禮。

五月初十陳之浩二十歲的生辰,燕回準備了許多菜,陳之浩請了大伯一家及幾個族裏叔伯。一般大家公子讀書人弱冠時都要舉禮,普通人家就告慰祖宗,大家吃餐飯。時間來到年底,再怎麽說都是忙碌的一年。臘月二十日顧家來交帳:今年顧家生産的辣椒除了開發菜品,主要用于裝香腸。共生産香腸差一點十萬斤,曬晾幹也差不多七萬斤,給燕回送來了一千零四十兩銀票,順路送來了年禮。燕回今年沒有費心回禮的事情,做人不能時刻就讓人意外,低調些不會錯,何況現在她也不缺銀子用,就如地主有了存糧心裏不慌,就沒必要使勁折騰。燕回的回禮就是自己晾曬的柿餅,糖姜和一些山貨。給胡家的也一樣。

晚上燕回開始算帳,香腸收入一千零四十,買各種蔬菜收入八兩,蔬菜收入主要靠上市早,買水果收入十一兩,陳之浩學堂收入二十六兩,生姜收入五十四兩,上年結餘三十九兩。本年開支三十九兩銀子,現餘一千一佰三十九兩銀子。這次燕回準備埋九百兩,一百兩給娘家,一百兩留給陳之浩明年秋試,三十九兩作家用。帳目還是跟陳之浩看過商量過,兩人才去埋銀子。

除夕晚上守歲,燕回依舊對來年作一個初步的計劃,陳之浩在想明年的事。除了參加科舉考試,還有就是出了正月他們就除孝,燕回嫁給他快三年。想着這事,一向平和的心就有些加快。沒什麽心思看書。

燕回作好計劃,開始寫字,通過一年的練習,她的字已經能入眼,只是遇到筆畫多的字,還是不太有耐心,寫了兩篇字,燕回就說累不再寫,把筆墨往旁邊一收,身子往後一靠,兩只腳蹬在陳之浩的小腿上。陳之浩伸手握着她的腳,輕輕地按着。

“阿兄,我寫字累的是手,不是腳。”

“哼哼……”陳之浩笑了幾聲,“知道了”,然後轉坐在燕回一邊,把她摟在懷裏,拉過她的手輕輕按摩着,按着按着就與她的手十字相扣。

“燕娘,還有一個月我們出孝了。”

Advertisement

“嗯,娘都離開我們那麽久了?”

“燕娘,我們要好好的,相伴到老。”

燕回以為陳之浩想起了逝去的父母,聽他的話好像不是這麽回事,難道這家夥是想跟她訴情?想說出孝圓房的事情。燕回想想自己才十六歲,不敢這麽早就圓房生孩子,可要怎麽辦呢?至少生孩子還要過幾年,要怎麽跟這家夥講清楚,真是個棘手的事。

陳之浩看燕回出神,捏了下她的手,“燕娘,出什麽神?”

“沒出神,在想我們老了是什麽樣子?頭發白完,牙齒都掉光了是不是很醜?”燕回突然被拉回思緒,只能胡編一句。

“不醜,那是世人羨慕的一種模樣,”

“那我老了走不動,阿兄要扶着我。”

“好,我扶着你。”陳之浩不知怎麽就怎麽特別高興了起來,心裏特別盼着早日能出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