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京城
京城
陳之浩開始特別忙,因為大批官員落馬暫時空缺,他的事務就忙了許多。燕回也在忙,她忙着研究打谷機,她前世用過農村的老式打谷機,知道些大致原理。可實際制作起來就不是一般的麻煩,那個齒輪的制作就很難做出來,用木頭制作齒輪就是一個相當精細的工作,何況要制作出兩個有帶動轉動的齒輪,前前後後的花了兩個月的時候,還是麥黃感興趣才制作出來。在六月初,一架粗制的打谷機出來了。麥黃欣喜若狂,而燕回卻不怎麽滿意。因為齒輪和軸是木制,很容易損壞。就将東西放在一邊不想理。有成品在羅大全倒也有了些興趣,最後父子倆又做出了一臺精致的打谷機,在收稻谷的時候擡到百姓家裏使用,使用起來倒是方便,但其制作成本高,價格高,百姓是不願花錢購買的。
那臺制作精良的打谷機也就收到了府衙裏,給人觀看。
鹽蛋有前一年做成了蛋黃酥,今年逐漸發起來包粽子時使用,做月餅時使用。鹽蛋的使用越來越多,養鴨戶也越來越多。
陳安棠天天習武,人小有時懶點,但也不妨礙師傅對他的好評,因為他對這方面确實上進。習字讀書也還算認真上進。
陳之浩和燕回夫妻恩愛,日子過得暢快。燕回還是到年底就盤帳,那年離開陳之浩到府城落腳後身上的銀子不過千餘兩。次年開始做生意後,鋪子的收入還不錯,每年都有千兩以上的收入,而且每年都在增長。
燕回和陳之浩還是住在泉水街二巷,跟同官場的人也交往不多,府城裏不論是哪位同僚家辦事,陳之浩夫婦都是禮到人不到,他們并沒有想要升多高的官,也沒有想過非要跟某人交好。陳大人每天正常當差,下值後不出意外都會準時回家,然後就是跟在夫人身邊,一起做事一起看書一起帶孩子,一家老少仆人對陳大人不太有骨氣喜歡跟夫人打轉的事情早就習以為常。燕回時間多了起來,就養成了聽別人家的故事打發時間,尤其喜歡高門大戶的故事,時常坐在院子裏聽着家裏仆人從外面找探來的故事打發日子。
日子過得也快,轉眼就來到陳之浩任知府第三年的年底,陳之浩要回京述職。陳之浩不想跟燕回分開,而且燕回也沒有進過京,就想着帶一家人進京去看看。羅大全一家也沒有進過京,這些年忙忙碌碌的生活,于是一家人收拾進京。
進京的過程并不愉快,二十來天的路程天天都在馬車上,幸好一家人在一起有話可說。跟着一起進京除了陳健陳康,還有陳秋田,王婆子,父母院裏侍候的李婆子。菊花這次沒去,她主動說要在家看着食鋪的生意,食鋪這幾年也确是她擔主力。
一家人來到京城,已經到了臘月中旬,包了客棧的一個小院子。皇帝這次一樣親見了陳浩。皇上首先感嘆現在方便面倒是随處可買,就是沒有陳之浩家的味道好。陳之浩說這次也帶了些,到時候交給繼平公公看怎麽帶進來。
“聽說你家娘子又折騰出不少東西,真當是娶妻當娶賢啊!可聽說你一直住在岳父家裏?你就不怕別人笑話你?”皇帝笑了笑說。
“臣父母雙亡,那些年全靠岳父岳母幫襯,臣早已視他們為親生父母般,臣孝敬父母別人不會笑話。”陳之浩一板一眼地回答。
“委屈嗎?”皇帝突然問一句。
“嗯?”陳之浩跟上不皇上的思緒,只能本能的反應。
皇上看他的反應,有些想笑,“立了那麽大的功,又受了重傷,差點丢了命,朕沒有給你封賞,你不覺得委屈嗎?”
“不覺得,陛下已經給臣太多恩典。”陳之浩确實不覺得委屈。
Advertisement
“好,知道了。把你擺在府衙的打谷機東西給朕送過來看看。”
“好。”送給皇上比擺在府衙好。
陳之浩任職滿三年,沒有升職,還是任樊安知府,升成了四品知府。
陳之浩述完了職,準備年後就往家去,年前的幾天讓家人在京城游玩,他也還需要拜訪幾個同窗和好友。
那日,陳之浩就帶着家裏人去京城最大的戲院聽戲,不是提前訂票的沒有包房,只能坐在一樓大廳裏,一家人圍在兩張桌子旁說笑,等戲開場。卻不知皇帝已經封筆,也到戲院來聽戲。站在窗口的繼平公公看到樓下的陳之浩一家,皇帝也就好奇地往樓下一望。這一望臉色都變了,“繼平,你仔細看看跟陳之浩在一起的那個中年男人。”
繼平公公仔細一看,也是驚了一跳,戰戰兢兢地說“皇上,這……臣惶恐”,然後伏在一旁地上聲也不敢出。
“走,下去看看。”皇上卻突然起身向外走。陳之浩一家是首次在京城的大戲院裏聽戲,大家東望望西看看,想增漲些見識。燕回看着戲院,跟電視劇裏還有些差距,至少莊重些。
陳之浩正想起身給岳父添茶,就看到皇帝一身便裝地走了過來,身邊還跟着繼平公公也是一身便裝。
陳之浩還沒有反應過來如何應對,繼平公公就先開了口:“陳公子,黃三爺在樓上看到你,就想着下來打個招呼,陳公子這是帶一家人來看戲。”
看來皇上是私服出來的,陳之浩立馬上前施禮,“三爺,學生有禮,确是帶着家人來看戲,想瞻仰一番京城裏的大戲院。”陳浩說着,又轉身向黃三爺介紹自己的家人,家裏的人也看到來客,都站起來行禮,羅大全把黃三爺看了又看,總感覺這人太像那個人,可給人的整個感覺又不像,再看看他身邊的仆人,确認無疑,就是曾經的那人。就是不知道對方有沒有認出他來,心裏波濤洶湧表面卻強做鎮定。
燕回對着皇三爺行禮,眼睛只看了幾眼心裏已經有底,姓黃排行為三,不是皇帝嗎?身邊還跟着個太監。
而對面的黃三爺也對燕回多看了幾眼,“這就是你家娘子?”陳之浩稱是,黃三爺又說了句:“賢名遠播。”
燕回還在想着,自己怎麽就‘賢名遠播’了。就見黃三爺又對着家裏其它人多看了幾眼,然後就說了句:“快開場了,就不打擾你們看戲。”然後就轉身走了戲院大門。燕回想着不是來看戲的嗎?怎麽又出了戲院。
羅大全心裏想着希望對方沒有認出他來,畢竟多年過去,他自己面貌也改了不少,心裏正忐忑着,就聽旁邊的燕回問陳之浩:“是趙家皇三爺吧?”陳之浩點頭說是,當今皇上正是姓趙,排行老三。羅大全聽了心裏更忐忑,卻又說無法跟人訴說。羅大全的不安,沒有逃過燕回的眼睛。
出了戲院的皇帝快速回到了皇宮,招來了曾經暗訪過陳之浩的顧暗衛,“你給我說說陳之浩家裏的全部情況。”
那顧暗衛想着,自己不是已經早就交待清楚了嗎?怎麽又要說,有點暈頭。
“顧暗衛,陛下想聽的不止陳大人一人的事,他家裏的事也想聽。”繼平見暗衛不明白,提點了一句。
“陛下,陳大人住在岳父家裏,岳父開着一家木匠鋪,木匠鋪裏的東西也很是新穎,家裏還有一家食鋪,現在是陳大人岳母和小姨子在操持,聽說那食鋪是夫人開的,岳母和小姨子是幫忙的,陳夫人基本上不出門,陳家小少爺院子裏的玩具倒是臣在別處沒有看過的,應該都是陳大人岳父親手打造的。一家的白天都比較忙,晚上總會聚在一起吃晚飯,陳夫人時常會親自下廚,陳家食鋪每天供應的東西都不一樣,但只會供應不超過四種菜,而且數量有限,而且過了飯點就不再供應,鋪子裏的方便面生意很好,南來北往的客商喜歡帶些,說其它地方的沒有他們家的味道好。”
暗衛說着這些,不知道還要說什麽,不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
“還有嗎?知道的都說出來。”繼平公公催道,
“屬下還打聽到,陳大人和陳夫人分開過三年,不知道是什麽原因,當年陳夫人在陳大人剛任知州時,帶着父母一家人悄悄去了府城生活,肚子裏當時還懷着他家小公子,陳大人的皮蛋、鹽蛋以及種姜方法都是陳夫人走時留給陳大人的,而沅州的鴨子做成醬板鴨是在那三年中,陳夫人找了趙家出面弄出來的。可以說沒有陳夫人就沒有陳大人的那些顯眼的政績。那三年,陳大人一直在等陳夫人,陳大人是在任知府幾個月後才找到夫人的,然後就住到了岳父家。陳大人和陳夫人和好幾個月後,陳夫人從府衙後院趕走了兩個女人,聽說那兩個女人在陳家借住了幾年,不過陳大人很讨厭她們。陳大人受傷後很是嚴重,高熱幾天是陳夫人想辦法褪了燒救回來的。”暗衛想了想,又說了句,“屬下打聽到的就差不多這些。”
繼平公公揮手讓他下去。
皇帝坐了半晌才說:“繼平,你看到了吧,她跟太後長得一模一樣。”
“陛下,奴才看到了,确實很像太後娘娘。像太後娘娘是陳夫人的福份。”繼平小心翼翼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