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皇長姐
皇長姐
幾位顧大人的舊交此時也明白了主人家的意思,紛紛品起奶茶來,無不誇耀顧大姑娘孝順懂禮,憐悧聰慧,知進退冷暖,全是溢美之辭。站在旁邊的顧大姑娘上前謝過自謙一回。
顧大人見陳大人并未飲用奶茶,面色沉穩,難道陳大人不滿意?于是又請了一回。
“各位大人,不用客氣,陳某只是睹物思人,當年陳某母親身患食道岩不能食米飯,平生又只喜喝茶,內子才想出用羊奶加茶葉煮出奶茶的法子來,硬是讓我母親多活了兩個月。沒想到她的這份孝心倒成就了現在世人常用的飲子。”
“沒想到這奶茶背後還有如此故事,陳夫人孝順聰慧至極,”幾位同僚立馬恭維道,最近陳夫人的故事誰沒有聽過?沒想到陳大人對陳夫人的不離不棄背後還有這樣故事。
顧大人不知道陳大人說此話是何意,他的意思陳大人應該懂的,難道真只是想起自己的母親,還是要将醜話說在前頭,任何人想進他家門就得首先敬從他的夫人?
“的确如此,內子孝順又聰慧,”陳之浩毫不謙虛地說,“今日也是與衆位同僚在一起高興,我才多說幾句。世人只見陳某為官順風順水,只知道我在樊安府不到十年,樊安府上出了鹽蛋,皮蛋,生姜,醬板鴨等許多好東西,不僅讓樊安的稅收上來了,又讓百姓過上了平穩的日子,卻不知道這些東西全是我夫人做出來東西,陳某則只是将其推廣而已。”
衆人露出不副不可思議的面容來,不知道事情真如陳大人所說,還是陳大人因為那些流傳的故事想給夫人漲臉。
陳大人這時倒沒有說不甚酒力了,邊說話邊喝着酒,“這些事情各位同僚沒聽說也不足為怪,陳某夫人一向低調,但樊安府的人大多知道。其實啊,也有很多事情樊安府人都不知道的,如胡家奶茶和蛋糕、雙皮奶,顧家的香腸,肉粽都我夫人做出來的,當初确是為了養家和供我讀書。各位大人可知道,現在人們常食用的辣椒,當初也是我夫人從山裏采回來,馴化後推廣種植的,現在外面很多人愛吃的方便面,是夫人為了讓陳某上京趕考的路上不用啃幹糧做出來的,不想我路上遇着了貴人,貴人也對方便面很感興趣,後來才有了貢生掉尾的成績任令從六品的知州,這事真沒有幾人知道。各位大人們看到放在工部的那打谷機沒有,那也是我夫人畫的圖紙,我岳父小舅子親自做出來的。”陳之浩說着端起酒來一口幹了,似乎有了些醉意,聲音都提高了幾分:“我知道朝臣們的後院現在都流傳着我夫人的故事,說我夫人來自農村簡陋粗俗。他們真是可笑至極啊!都沒有見過我夫人就瞎傳一通,真是不知所謂,一個簡陋粗俗的村婦能做出這許多成就。也請各位大人也幫着傳個話,讓這個編故事的人小心些,我要不了他的命但有人能會他們的命。”說着就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向外走,口裏還喊着自己小厮的名字‘陳健’,似乎真喝多了一樣。
早已在外面等待的陳健,聽到大人說了那麽多話,狠狠為大人豎了大姆指,看到大人要走,立即跑了過來扶着,一邊向外走一邊走邊說,“大人,你又高調了,夫人可不習慣高調……”
席上的大人們一片衰嚎,這是他們從沒有想到過的,像陳夫人之樣大才的人,确實是不能随便亂說的,皇上都會維護她的。大家都感覺背後發涼。顧大姑娘站在旁邊把陳大人的話聽得一清二楚,前些日子見過陳之浩後,早已對陳大人芳心暗許。不料陳大人對她無意,只覺今日班門弄斧太丢臉了,成了個笑話。同時,她也為陳夫人的故事着迷,世上真的那麽厲害的女子,能做出那麽多事,不知道此女子長得什麽樣子?一時對燕回充滿了好奇。
陳之浩當天的話,不幾日就傳遍了大街小巷,朝臣們終于知道皇上為何如此寵信陳之浩,誰叫人家不止自己有才能,還有一個如此聰慧的夫人。一些高官後宅的女人聽過之後,不免自己酸一句,“女人不應該本本分分的守在後宅嗎?”說得好像陳夫人不安分一樣,其實人家一直都在後宅,還不像她們一天沒事到處亂竄說人是非。有的人還會說一句:“誰知道有幾份真呢?說不定是陳大人為了維護夫人編的”。
燕回知道這事的時候,基本上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只感覺有點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下落,她可只想好好過日子。
陳家的仆人們慢慢也聽說了外面傳的事情,老家來的人當然早就知道,新進的人不免對夫人更回敬佩,心裏想着,難怪大人連一個侍侯的通房都沒有,這樣媳婦誰不喜歡?和順姑姑看燕回淡定的樣子,原來主子比喜歡太子還喜歡這個女兒不是沒有道理的。
陳夫人的故事明顯是賢妃讓人所為,太子聽說這事後笑開了,沒有想到有人想拍陳大人的馬屁拍到了馬腿上。不過太子卻認為這事十之八九是真的,因為他父皇肯定清楚這些事,陳之浩敢在外面傳,那些東西不管是不是全都是陳夫人做出來的,但肯定是陳家做出來的。難怪當初父皇就對陳家父子分外看重,也能理解父皇當初讓他帶着一個小孩子玩兒的用心。這樣的人家可遇不可求啊!
太子本就有愛才之心,陳之浩又得父皇寵信,平常見着陳之浩更客氣親近些,陳之浩也是客氣恭敬。那日,太子看到自己的四弟和棠棠一起玩,那小子才九歲,比前幾年高了許多,長得越發跟陳大人一樣耐看。
Advertisement
太子問了四弟,知道陳安棠這小子不僅騎射練得好,書也讀得不差。他自己觀察幾次,發現那小子是不錯,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認真,但也真的很皮,精力特別旺盛。他四弟說,陳大人讓陳安棠習武,就是因陳安棠從小就精力旺盛,太折騰人。陳安棠這小子太子越看越覺得不錯,就想着自己女兒惠惠也才四歲,不知道能否搭上個親事,聽說陳家還有女兒才不到兩歲,不知道長得怎麽樣?要不然配他三歲的長子正合适,兩頭總得占一頭吧,太子越想越覺得可行,但事情得光明正大的進行,要先跟他父皇通個氣,這樣的好事他認為父皇不會不贊成。那日,趁着陳之浩不在父皇身邊,太子就悄悄跟皇帝說:“我看陳大人家的棠棠不錯的,文略武功都好,配我家的惠惠不錯,父皇你看呢?”
皇帝乜了他一眼,沒有回話,站起來向外走,還讓太子跟着。倆人一直走到供奉列祖列宗的宮殿裏,皇旁才問:“你前些日子交上來的那些調查走訪統計是真實的嗎?”
太子不明白怎麽一下子就說到了政事上,一年多前父皇就交給他一份有關女人早婚難産的統計表,還有近親結婚的危害率,挺複雜的東西。父皇要他重新做一份調查,他為此耗了一年終于在京城也弄出來一份,其結果跟父皇那份數據相差不大,對于這樣的結果他也是吃了一驚。人們希望多子多福,就盡早讓兒女們成婚,不成想反而不利于多子子福。能得出那份數據他可是花了精力的,他東宮的屬官也花了不少心思。
“當然是真的,”這個他可敢拍着胸脯回答的。
“那剛才你說的事情你就別想了,行不通。陳大人和陳夫人不會答應。”
“為何?”太子不知道這兩間之間有什麽相關,他又沒有讓他們早婚。
“原來最先的那份數據源于樊安府,是陳夫人親自走訪統計出來的。”
“哦?”太子其實還是沒有明白,既然是陳夫人做出來的,那可真是大才,誇她準沒錯:“陳夫人高才,兒臣敬佩。”
“你一向站得端行得正,不要別人搞點事情出來你就亂了節奏。雖然你這次的小心思打得明明白白的,但也不需要再打了,只要你行得正,陳夫人自然是站在你這頭的。”
太子腦子一慒,為什麽是陳夫人站在他這頭?難道不應該是陳大人?陳夫人的功績在父皇這裏大過了陳大人?那人家是夫妻一體,也沒有必要越過陳大人單獨說陳夫人吧。
只見他父皇擡頭看着列祖列宗的畫像,“帶你來這裏才說這事,也是想讓列祖列宗們知道,陳夫人她是朕的女兒,是朕的長公主,她不是羅氏燕回,是我趙氏燕回。你的親姐姐,她在民間生活了二十多年,沒想到還有這樣一番成就,可也算是天意,朕深感欣慰。”
太子真的被驚到了,原來陳大人傳出的話‘還有各位大人也幫着帶個話,讓這個編故事的人小心些,我要不了他的命但有人能要他們的命’,是這個意思,不是因為陳夫人的功績大,是因為她是趙氏燕回。看來那些編故事的人,已經在父皇心裏埋下不滿的種子。他同時也慶幸幸好是姐姐,如果是兄長,這麽有才的兄長,不管是不是嫡出,都不會有他什麽事兒?他也不好意思争了。
“那父皇應該給姐姐正名啊,她就該享有她該有的榮光,雖然遲了這麽些年,”太子認為就該這樣,父皇喜歡女兒卻又沒有女兒,還認了兩個女兒當公主養,兩個公主得父皇的關懷比他們四兄弟不差,何況這還是自己的親生女兒。
“你以為朕不想嗎?她顧忌她的母親和養父,也顧忌別人把我的舊事揭出來,寧願只做朕的女兒,不做公主。”
太子真不知道說什麽了,這麽完美的姐姐啊!
“所以你好好做事,自己行得正,不用多想別的。這事情我也只告訴你,這世上只有我和你姐姐一家人知道,你知道也就不要到處說,等朕百年之後你替朕照顧你姐姐,朕這輩子自認沒有虧欠過任何人,除了你姐姐和她娘。”皇帝說完就走了,留下太子一人呆呆地望着列祖列宗,回想着這一切。原來父皇讓四弟帶着棠棠是這個意思,原來棠棠跟父皇那麽親近也是這個意思。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