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女大四
女大四
次日玉章又打聽到賢妃收了顧倩當義女,只是消息還沒有傳開。陳之浩聽後只笑了笑。
九月初六那日,全京城的小孩子不知什麽突然都在傳唱一首順口溜:女大一抱金雞;女大二金滿罐;女大三,抱金磚;女大四,福壽至……
這首順口溜民間早有,卻不知為何京城突然又流傳起來。
九月初八那日,顧家收到了賢妃娘娘給義女的賞賜,初九義女顧倩進宮向賢妃娘娘謝恩。顧大人很高興,覺得女兒成了賢妃的義女,将來的姻緣必然不可限量,想起陳之浩帶給他的侮辱,真想找機會就把臉打回去。
這日陳之浩下值,在宮門口剛好遇到顧大人。顧大人正笑呵呵地與幾個大人說自己姑娘被賢妃娘娘收為義女的事。看到陳之浩過來,又特別感慨一番,說以後應該不用再為女兒的婚事擔心,相信不久地将來女兒必能得一門好的婚事。這種事情在這樣大衆的場合說,簡直是高調得過頭。
陳之浩心裏想着都在笑,果然看人還是需要時間長些,以前看顧大人也沒有什麽大毛病,突然變成這樣簡直讓他都不習慣。
陳之浩微微笑着上前,禮節周到地道賀:“恭賀顧大人,陳某昨日在城中一酒樓門口聽到一群孩子們唱童謠,如果顧大人聽到應該更高興?”
“什麽童謠?”顧大人問。
陳之浩含笑告辭,他這話倒引起了顧大人的注意,顧大人現在真的越來越信命,以前他認為女兒跟陳大人是天生一對,結果陳大人拒絕了,但沒有想賢妃娘娘讓他女兒當了義女,只能說明女兒會有更好的歸宿。
顧大人立馬讓人打聽現在城裏流行什麽童謠,一打聽回來果然心情更好,想着女兒比誰大呢?當然最先想到的是賢妃的兒子三皇子。想這莫不是天意,或者是賢妃娘娘先看上了自己女兒,為此故意造勢。想着他自己雖然品位不高,但到底也算皇帝身邊的近臣。賢妃娘娘難道不會有幾份看重?心裏有些懷疑又想着說不定也有幾分可能性。想着腦子一動,就來了一主意,把這幾句童謠又加了幾句。
沒過兩天,京城的流傳的單謠就變成了:女大一抱金雞;女大二金滿罐;女大三,抱金磚;女大四,福壽至……,趙家郎,年十八;有顧女,福壽全……
幾方人一加力,這童謠迅速傳遍了京城的家家戶戶,哪家孩童不會唱?就連上書房裏幾個年齡小的孩子都會唱。此事傳到了皇帝的耳朵裏,皇帝立馬就讓人去查,一查就查到了顧大人和陳大人頭上。陳之浩也是不怕的,皇帝一問他就承認傳了前半部分,後面的确不是他加的。皇帝問他為何如此?他就将事情老老實實地告訴了皇上。皇上想了一宿,就親自為三皇子的婚事下了旨意,正妃是一工部郎中的女兒十六歲,側妃兩位,一位是國子監司業的女兒十五歲,另一位就是顧大人家的女兒顧倩。
這下好了,三皇子的婚事定了,賢妃也不用再辦花宴,顧大姑娘的婚事有了着落,顧大人滿意,陳大人滿意,皆大歡喜。
賢妃娘娘雖然不滿意,可也不能抗旨,尤其對顧大姑娘的事情,感覺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她不曾想過顧家也是有算計的。
三皇子倒是無所謂,一下子娶了三位妃子回來,都是漂亮的人心情好。至于比他大些的顧倩房裏倒也去了幾次,只是感覺到底年齡大了很多,又無甚特別之處,慢慢地就去得少了。顧大姑娘早前看中陳之浩,不僅是陳之浩長得好,還有陳之浩為官多年養成的儒雅氣度。再看三皇子感覺看到的不是男人一般,就是個小孩子,也沒有花什麽心思對三皇子,等顧三皇子不再來她這裏,想挽回時賢妃娘娘又給三皇了幾個年輕美貌的侍妾。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Advertisement
剛入冬,北邊的草原就來了幾場大雪,說有牛羊凍死,有人預測今年将是一個幾十不遇的寒冬。消息傳入京城,皇帝立馬請大臣們入宮商議:如何要保證牧民的基本生活,牛羊是牧民們生活的基本保證,在寒流來時,牧民會不顧一切去挽救牛羊。
為此,皇帝的衘書房幾夜都不曾滅燈,皇帝和重臣們聚在一起商議。衆說紛芸卻沒有最好的解決方案,關鍵是沒辦法保證牛羊不被凍死,凍死損失太大,如果在凍死之前全部賣掉可挽回些損失,可一下子這麽牛着賣給誰,即使有價格也會被壓得低得沒邊,牧民們一樣損失慘重。
幾天都沒有讨論出一個結果,天氣會越來越冷,事情拖不得。
燕回是聽陳健回來說的,陳大人也幾日未歸家。燕回想到解決此事的辦法,就是在牛羊被凍死之前屠宰,将肉冰凍處理,這個天氣在北方來說冰凍處理根本就不是問題,唯一需要的就是建好冰庫來儲藏,這麽多肉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消化完的,在開春天氣還冷時就将肉運到各個冰庫。消耗這些肉最好的辦法就是火鍋,牛肉還可以做成牛肉幹。洛朝只有北方草原以牛羊肉為主食,中部和南方很少有人食用,從北方運來的價格貴是一個原因,還有就是中部和南方不習慣牛羊肉的味道,不喜歡食用。如果把這些肉做成美味的火鍋,應該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并喜歡。
燕回将這些想法寫成文字,其實北方的牛羊肉價格并不高,按他們的原價收購不會讓牧民折損,冰凍能保存運輸問題都不大,建些冰庫的成本也并不高。這樣做成火鍋後價格一般大衆也都能接受,消耗的速度會更快一些。燕回特別注明不要已經死掉的牛羊肉,把能想到的各方面都寫好。陳之浩卻還是沒有回家,燕回只好讓陳健去報信讓他回來一趟。
樊安府地位中部偏南方,陳之浩小時候并不習慣食牛羊肉,但陳之浩能接受燕回做的牛肉火鍋和羊肉火鍋,而且還覺得味道相當好。想着這幾日下來,大臣們都拿不出注意,他自己心中有些想法,只想着跟燕回商量後才能定。聽到陳健傳進來消息叫他回去一趌,面對禦書房裏這麽多人陳之浩硬着頭皮跟皇帝告假。皇帝才想起陳之浩也在這裏呆了幾天沒回去,立馬準了他的假。
陳之浩面對重臣們流露出的羨慕眼光,摸了摸下巴回家去。
陳之浩一回家,燕回就将自己寫的東西交給他看。這正與陳之浩之間想的差不多,只是對于保存和運輸肉品這事,陳之浩還沒有想這麽全面。只問她火鍋這事首先要交給誰家來做?燕回當然還是最相信胡家和顧家,讓他們當先行者,後面如果有人效仿也可讓凍庫賣肉給他們。
事情緊急,陳之浩回家茶都沒有喝一口,跟燕回商議幾句就又去了宮裏。幾位重臣看陳之浩這麽快就又回來,衣服都沒有換一換,不知道鬧什麽把戲。陳之浩回來後就直接把燕回寫的計劃給了皇帝,皇帝越看越激動。一群大男人在這裏幾天都沒有想出辦法的事情,燕回一個女兒家就列好了全部條呈。從某一方面來說,原價收購牧民的牛羊肉,就保住了牧民的損失,保住損失就保住牧民的命脈,牧民把牛羊看得比他們自己的命還重要,那是他們的生活之本。
皇帝只低聲問陳之浩怎麽看這事,陳之浩說他原本也有這想法,正想着要與燕回商議一番,他剛才回去與燕回已讨論過可行性。燕回已經開始找人準備事宜,等肉到了京城火鍋店就能開起來。
最後決定以官府出面收購牛羊肉,一些條件差的牧民沒有把握讓牛羊順利過冬就提前宰殺。據統計一共收了一萬多只羊和八千多頭牛,緩解了最冷的四個府的牛羊凍死情況。這次的事情太子親領了差事,收購牧民牛羊肉錢先由戶部墊付,運回來的就放在建好的凍庫裏。其實官府和京城各大府裏本就有凍庫,是用來藏冰給來年夏天用的。
燕回這邊忙過不停,皇帝專程讓陳之浩督建冰庫,協調火鍋店開起來的事宜。胡家和顧家早就對陳之浩夫婦信服,這下有新的東西出來,就動用了全部的力量籌備起來。胡家和顧家在各大府城和省城都有鋪子,立即就在有冰的地方建了凍庫,從京城裏将凍好的肉趁天冷運走,每運走一批就交付一筆肉錢,這樣銀子又很快流回戶部。燕回帶着人制火鍋料,帶人做牛肉幹。
首先是京城裏一下子開了多家火鍋店,開始大家都不敢去嘗試,結果一幫大臣們都帶頭吃起來,吃過後覺得味道果然不錯,生意開始火爆起來。一些商戶,大臣們家裏有營生的也紛紛開店,燕回帶着人免費給開店的人免費培訓廚子。後來,冰凍的牛羊肉在夏天還沒有到來之前就全部清空,胡家和顧家最先做這起火鍋生意,人們都認為他們的火鍋最正宗。這兩家屯下的肉也最多,差不多用到冬天快來的時候。次年雖然沒有雪災,但火鍋已為人們常食用的一種美食。尤其是在寒冷的冬時,圍着火鍋吃上一頓,那真是舒爽。
有關陳夫人協助朝中解決了去年冬季寒潮帶來的災害,又做出火鍋這麽好的美食,被人們廣泛流傳。但流言往往并不全是誇人的,到頭來流傳更多的是人性的惡意,越是平庸的人越不會相信別人的才能,總覺得這其中有什麽貓膩。不怪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肥。
北方的牛羊問題解決後,朝上有任何重要事情,都會有陳之浩參與,陳之浩也變得比以前更忙。皇帝把政事開始交給太子處理,時常大臣們還在議事他就從皇宮側門出來,到女兒家吃飯去了。
這不,五月初的一天,皇帝半下午就丢了朝臣自己先下值。太子殿下處理完政事出來早已不見父皇。看到陳大人正準備下值,悄悄地問陳之浩一句,“陳大人,父皇又去你家了?”
陳之浩規規矩矩地行了禮,才回了一句:“太子殿下,皇上的去處臣下并不知情。”然後就告辭向外走,太子殿下卻臉皮厚跟着他走。
陳之浩也不管他,直到到了府門口,陳大人回頭看太子殿下,想問他要如何?結果還不等他開口,太子殿下就先他一步進了府。
陳之浩進府之後,陳海就跟上來說,貴人在後花園的游樂場。陳之浩點了點頭,也不帶太子殿下進正屋,就往後院去。
後院的游樂場裏,皇帝正坐在秋千上,小胖墩彎彎正在努力地推動秋千,皇帝還在不停鼓勵她:“彎彎,加油!彎彎真棒……”太子殿下看到這一幕既吃驚也為他父皇羞恥,這還是他威嚴的父皇嗎?他還讓這麽個小家夥推他玩秋千。
不遠處的菜地裏,燕回正在采收剛出的韮黃。陳之浩不理太子也不往皇帝哪邊去,直接就去了菜地裏,然後就聽到夫妻倆人在菜地裏說話,摘這個菜澆那個菜的。